书香满室

以文会友,笑谈古今,坐而论道,怡情益智。
个人资料
正文

北朝风云 第一百一十八章 家国万里(一)

(2014-11-05 16:20:47) 下一个

春天的河西古道仍然寒意料峭。苍茫挺拔的群山似乎触手可及,一道清晰可见的雪线,将山体平整地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山顶和大部分的山体仍然覆盖着皑皑的白雪,晶莹无瑕。而山脚部分的积雪则已经开始融化,颜色深沉斑斓。地面上的竟然也出现了稀疏的植物,由于风劲水稀,这些植物都长得非常低矮,几乎伏趴在地表。甚至可见到星星点点的鲜艳的花朵,它们正抓住这一年中唯一的机会,努力绽放着自己短暂的生命。
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之上,几只苍鹰展开双翅,正在高高的盘旋翱翔。它们有时飞上高空 ,只能看到几个难以辨识的黑点。有时又低空俯冲,天地间顿时回响着它们清越嘹亮的啸声。还有从冬眠中刚刚苏醒的沙鼠等小动物,也来参加这难得的盛会。它们灵活的身影不时在地表出没,偶尔它们还会立起身子,警惕地四处张望。
突然,似乎象是得到了某种警讯,几乎所有的小动物在一瞬间全都失去了踪影。片刻之后,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三名骑士从远处飞驰而来。
“吁……”
这三人突然齐齐地勒住了缰绳,马儿听话地收住扬起的四蹄,慢跑几步,停了下来。一边打着响鼻,甩头扬尾。马上三名骑士,一边拍拍马颈安抚坐骑,一边抬眼不住地往远处张望。
这三人衣着打扮几乎都是一模一样。他们头带黑色宽沿毡帽,身穿右衽交颈窄袖褐色布袍,腰系黑色宽带,足蹬尖首护踝黑色高靴。他们神色警觉,举止利落,倒像是军旅中人。
左边那名骑士年纪甚青,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就听的他开口道,
“阿爷(父亲),这荒无人烟之地,一眼望去,半个人影也无,当是无豫的。”
当中的骑士盯住远方的石碛,反复审视了一番,方沉声答道,
“此处前后无凭,一片坦途,一旦有变,则避无可避,岂可不慎?”
他停了停又道,
“这几日总是有不知来路的人在四下窥探,如今咱们远离兰州的地界,又距凉州尚远,这周遭胡狗凶獗,须的仔细提防。”
他言毕突然又似想起了什么,连忙面带歉意地对右手边的骑士道,
“那啥,弥屈兄弟,我这人嘴快,我可不是说你。你知我早将你当作自家兄弟一般。”
右边的骑士虬髯深目,显见是个胡人,他爽快地笑道,
“何大哥哪里话,我自也是将你当作自家兄长,大都督说的好,咱们华部没有胡汉之分,只有华部人。”
当中那人闻言也禁不住放声豪爽大笑,
“好,好,咱们都是华部人,是一家人。”
大家笑声稍息,那胡人骑士感慨道,
“退役之后,大家都分了田地,可你知道我们这种人惯了策马驰骋,追逐飞鹰野羊的日子,又如何侍弄得了田里的庄稼?这才报名来当这护卫。何大哥你却是为何?”
中间的汉子眯起双眼道,
“我们陇右汉儿,打理田地自是好手,但也好武尚勇。咱们在军中走了这么一遭,开了眼界,又岂甘终老乡野间。这次李主事通商突厥,不用军兵,只选护卫。说的是通商,可说白了,还不是担着大都督的差事。如果李主事差办得好了,咱们这些护卫也少不得一份薄功。更不要说,这次护卫酬劳丰厚,咱们这些旧日袍泽又能够重聚一处,大伙儿饮酒吃肉,一同进退,好不快活!”
他瞥了一眼身边的少年又道,
“嘎娃子也长大了,也该带他出来历练一下。若能立下些功劳,为李主事赏识,日后也不愁没个出身。”
那胡人骑士感叹道,
“生在咱们华部真正有福,人人有地可种,孩童都有学可上,今后都是了不得的前程。如这趟差使能够成事,眼见咱们华部今后就越加兴旺了。”
当中的何大哥点头道,
“可不说的是么。”
他扭头看了看身后的来路,远远的隐约可见扬尘四起,一个长长的队伍正从远处迤逦而来。他回头道,
“李主事大队已经跟上来了,此行事关重大,我们身负哨探之责,万万不可轻忽了。”
身边二人齐声应诺。老何将马鞭向前一指,
“我们再往前行数里,看看究竟!”
然后三人一起打马扬鞭,继续向前奔驰而去。


三人策马在广袤的原野上飞驰,身后扬起阵阵尘土,在朔风的吹袭下一路向后飘荡。苍茫的天野间,似乎一切都象是一副静止不动的壮美画卷,唯见三人扬尘绝骑的矫健身影,犹如三个快速移动的黑点,在荒凉空旷的大地上疾驰而过。


行不数里,他们眼前远远出现了一座形状诡异的丘陵,它顶部平如刀切,就有犹如天外飞来的奇峰,又象巍峨的群山伸出的一只巨足,踏在平坦的荒野戈壁上。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丘陵的颜色与远方的山色溶为一体,只有靠近以后,它才突显出来。三人向丘陵的伸向平原的顶端奔去,想绕到后面去看看。


正当他们即将奔过丘陵顶端的时候,突然对面也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接着,一个身穿皮袍,头戴皮帽的胡人骑士突然从的顶端后面飞奔过来,出现在他们面前,紧接着他身后出现了第二个同样装束的骑士,接着十几名胡族的骑士接二连三地信从山后转了出来。


老何等三人大吃一惊,立刻手下用尽全力力死死勒住马缰,但胯下的疾驰的骏马一时收脚不住,直直向前冲了十几丈远才最终停了下来。对面的胡骑显然也没有料想到面前突然会出现三人三马。他也是立刻紧挽缰绳,他的坐骑被他猛力一拉,马头向后高高仰起,前面的双蹄离地,后面双蹄一弯,整个身子直站了起来,双前蹄在空中蹬舞几下,方才落回地面。这时对面的老何等三人也堪堪停住坐骑。双方只相距几步之遥,几乎面对面地撞上。


老何三人在勒马的同时,已经抽了兵器在手。老何长刀刀尖向前平指,与来骑四目相对,大喝一声,


“什么人?”


就见来人面色若炭,细目扁鼻,双目之间的距离略阔,细窄的一双眸子正放射出如同野兽般的冷光。他冷冷地盯着对面三人只是一言不发。


老何才要再问一声,却不料身边弥屈高喊一声,


“小心!”


然后已经抬手一箭放了出去,对面胡骑中一人应弦惨呼落马。这边老何一低头,躲过了对面偷袭的一箭。他立刻催马上前,挥刀直取当前那人。当前的那名胡骑不知什么时候手中已经多了一把弯刀,也已经催马迎了上来。就听


“叮当”的一声,二人手中刀已经狠狠地撞在了一起。老何手中一麻,几乎握不住刀。他是老行伍出身,临危不乱,立刻手腕翻转,手中直刀顺着对手的弯刀刀背上的弧线直钻进去,来削对手的手腕。对方也不是俗手,立刻缩手举刀挡住。这时,两马交错而过,那人就势推刀对准老何的颈下就是一挥。老何身体向后一仰,弯刀几乎贴着他鼻尖滑过。


这边弥屈连发三矢,已将对面胡骑中三人射倒。对面胡骑也是雕翎若雨,发箭回射,但仓促之间,他们没有排出阵列,还是一条纵队,前面的人将后面人挡个严实,人多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箭也纷纷落空。小何年纪虽幼,却是毫不慌乱,一边闪躲来矢,一边也张弓射落一人。这边老何打马回转,一边用马镫狠磕马腹,一边一叠声高喊,


“走!走!走!”


弥屈和小何闻声回马就走,小何毕竟骑术还不够精熟,转身之际,竟是落在了后面。当先那名胡骑拍马挥刀直取小何后颈。危急之时,弥屈在马上拧身一箭,矢去疾如流星,直射那人面门。那名胡骑眼疾手快,举刀一格,只听一声脆响,势在必得的一箭撞在刀面上,磕出几点火星。那人心下不禁一凛,略一迟疑,小何乘机催马赶上了二人,与身后的胡骑已经拉开了距离。


在原本平静如死地的荒原上,上演着一场生死追逐。老何等三人在前面拼命地用马鞭狠抽马臀,他们的坐骑就如同风驰电掣般一路飞过。在他们身后,十余骑胡骑紧追不放。弥屈有意拖在最后,飞驰中他往往突然转身回射一箭,不时有胡骑应弦落马。众胡骑惮他箭术厉害,也不敢逼得太紧。


老何三人往回奔了数里,远远已经能够看到自己大队人马扬起的烟尘。老何飞驰中从箭袋中取出一支鸣镝,搭弓上弦,拼力往天上射去。鸣镝凄厉的呼啸声,响彻四野。


远处的队伍中一面红地白花的旗帜正在迎风飞舞。


 
自从带了商队离开兰州,李由的心中就难掩兴奋之情。这次前往突厥通商,李辰不仅几番亲自过问准备的情况,面授机宜。还在商队出发的时候亲自到兰州城外送行。这让李由大受震动。他感觉到了李辰对于通商事物所显示出来的极高的重视态度,这不由让他心中兴奋异常。
李由出身高门,见识多广,办事能力也不差。他在李氏做了多年的管事,经营通商之道正是他的所长。他明白自己没有裴萱那般的才学,所以想要得到李辰的信任和重用和别人拼才学是不行的,而是要发挥别人无法相比的作用。这次只要能够顺利到达突厥,李由对自己成功说服突厥可汗,开通商路这样的事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如果这件事能办成,自己在李辰心目中的地位一定会水涨船高。
更令李由感到高兴的是李辰还悄悄地交代自己为他办一件私事,在出使的途中暗自寻访一个叫阿仁娜的小娘子。李辰将这样隐私的事情交到自己手上,看来已是完全将自己当作心腹来看待了,那么自己在华部的前程今后将是一片光明锦绣。李由打定主意,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阿仁娜这位小娘子找到。虽说李辰的原话是如果她本人愿意,就将她带回来,但李由决定,一旦找到这位阿仁娜小娘子,就决不能放过了,高低也一定要将她恭敬地请回来。
李由在踌躇满志的同时也不禁有点为自己的远亲裴萱担忧。虽说李辰对裴萱的宠爱在兰州人尽皆知,但裴萱毕竟是没名没分的。况且李辰已经娶了权臣宇文泰的侄女为妻,虽说前一阵他们夫妻闹了生分,宇文氏被送回了长安,但是人家的家世在那里摆着,正妻之位势不可动摇。现如今又冒出一位阿仁娜小娘子,虽然不知其人物来历,但看来也是深得李辰之心,要不然怎会至今念念不忘。可裴萱却还自视甚高,动辄还要拿捏李辰一番。李由想到这里不禁暗自摇头,决定以后有机会要去私下里悄悄劝一下裴萱。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如今李辰是专宠于你,但是将来一旦年老色衰,恩宠不在,又如何自处?还是寻机早日为李辰诞下一个子嗣,将来也好有个依靠。
且不说李由心有所想。单说李辰对这次前往突厥的商队寄予了厚望,不但准备了给突厥可汗和他的妻子可敦的礼物,还有瓷器、丝绸、茶叶、漆器等准备用来贸易的商品装满了几十辆马车。李辰只是个地方诸侯,没有和外邦进行直接外交的权力,他也不能擅自将军队派往自己的防区以外。好在李辰前阵子整军,不少老兵退出了现役。所以商队招集了大量退役老兵做护卫,还请了一名因伤残荣养在家的华部军前督主来充任护卫头领。此人名叫傅雄,渺了一目,左边脸上一道长长的刀疤,看上去异常狰狞可怖,他的左手掌光秃秃的,只有拇指还剩了一小节手指。傅雄虽然伤残在身,却仍是勇猛过人,治军有方。他只要往出来一站,不发一声,只是独目凶狠地一扫,老兵们便个个服帖。整个商队五百余人,被他管得井井有条。

自从离开兰州的地界,进入这千里戈壁,李由和傅雄便时刻警觉,这里柔然、吐谷浑、羌、突厥等各方势力犬牙交错,还有数不清的小部落,形势极为复杂。但是这么大的一行队伍要想不引人注意是不可能的。最近几天,队伍的四周不时出现不明身份的游骑窥视。傅雄特意往前后左右都派出了哨探,一旦有警,商队可以迅速做出反映。
当车队正行之间,却是后队一辆马车的车轴突然断裂,一边的车轮直滚了出去老远,整个马车顿时歪倒一边。车上装载的货物也翻倒在路旁,散落一地。傅雄听到后面的喧哗声,立刻赶过来查看。他见状忙喝道,
“快解了马!把地上的东西收拾起来!”
车夫忙解开拉车马匹的伏辕,将马牵到一旁。大家七手八脚地拾起货物,并卸空了马车。有人取来备用的车轴,一阵叮叮当当的忙乱之后,终于将马车修复如初。等众人重新驾好马匹,装上货物,整个大队已经停下来等了好半天了。
车队开始重新上路,李由见到回转的傅雄道一声辛苦,
“多亏你调度有方,要不然还不知道要耽误多久!”
傅雄道,
“走得路远了,这种事就难免。我出来前特意吩咐他们多备些这种事物,没想到还真用上了。这一路上可不太平,轻易停不得……”
正当此时,突然一声凄厉的鸣镝声远远传来。
傅雄立时脸色一沉,他立刻迈开大步向车队最前部奔去。李由却还在莫名其妙。
傅雄来到队前,大声问道,
“哪里来的鸣镝声?”
“是正前面,何山他们那队。”
当前开路的一名护卫答道。傅雄翻身跳上自己坐骑,他站在马鞍上举目前望。凭借高度,他依稀可以看到前方腾起的烟尘中有三骑正在飞马疾驰,后面还有十余骑正在紧紧追赶。傅雄翻身落回马鞍,对身边的骑士大声道,
“邢彪,带你一队人出去接应何山,顺便抓个活口回来问问。记住别走太远,我怀疑敌人的大队就在近左。”
邢彪大声应诺,然后招呼手下二十余骑冲了上去。
邢彪等人疾驰一阵,只听一声呼哨,他们熟练地分作两队,让过飞奔而至的何山等三骑,然后象一把张开的钳子一般从左右两面迎上了追踪而至的胡骑。
胡骑们见前面突然来了对手的援兵,而且人数上要多于己方,也不恋战,立刻纷纷拨马回转。邢彪那里肯舍,招呼手下紧紧追了上去。但是没追多远,就听见身后自己队伍中传来当当的鸣金声。邢彪等都是退役不久的军人,令行禁止都已经成了下意识的习惯,所以听到鸣金声立即勒马回头。
原来傅雄接上何山等三人,却见他们人马都已经跑得精疲力竭,弥屈肩上还插着一支羽箭,三人的马也都带箭伤。傅雄一边命人给弥屈拔箭治伤,一边询问何山刚才遇敌的情况。当听说遇到的胡骑非常精悍,决不是普通的马贼流寇
。傅雄心中一沉,他意识到这次可能要遇到麻烦了。他立即下令鸣金,召回邢彪等人,一边下令全体护卫戒备。同时,傅雄派人去告知了队伍中间的李由。不多时,邢彪等纵马回到了车队,李由闻报也匆匆从后面赶到队前。
李由见了傅雄神色紧张地问道,

“傅都主,怎样了?”


傅雄道,


“李主事,我怕此事有蹊跷。这些人来去如风,颇有章法,恐不是一般的匪类,我们要多加提方才是。”


李由尚未答话,猛听见一声沉闷的牛角号声从远处传来。这声音如同是来自地狱的鬼号,听得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众人忙四下张望,却见前面突然出现了大队的胡骑,他们就象一道褐色的洪流正向车队滚滚袭来。胡骑人数众多,怕不啻有数千骑。他们两翼飞张,快速地从车队两侧冲过,然后在车队的后方汇合,顿时将整个车队团团围在核心。


李由、傅雄和车队里所有的人见状都不禁瞳孔微缩,面色剧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easycity' 的评论 :
多谢指教。确实有见地。请容我好好想一想。在今后的创作中进行尝试。
easycity 回复 悄悄话 其实,Non-Fiction一样可以很好看。比如,BBC的Planet Earth就非常精美,比好莱坞的很多故事片好看。
其实,背景和真实历史的介绍,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跟具体的人物连起来。比如科研,就是主角在安排,没有其他的人物冲突,也没有性格的展现,当然就枯燥了。但是做任何事情,包括科研,都会有很多人参与,应该会有冲突,至少可以写一写众人的感受。
对于真实的历史背景,可不可以用附注的形式,不夹杂在正文当中,不打断故事的节奏?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井底之我'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井底之我 回复 悄悄话 您写得太好了!
若出书我一定买。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火星' 的评论 :

谢谢了。
水火星 回复 悄悄话 很有電影感!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easycity' 的评论 :
首先谢谢夸奖。实在是过誉了。
这章实际上我写起来要比前面几章轻松。如果说有什么不同,是这章更接近文学作品本身所应该具有的风格。我努力用文字刻画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特定事件冲突的过程。包括人物的刻画,通过对他们言谈举止的描绘,来展现人物的性格以及他们在事件冲突中的不同反映。就像画家勾勒出一幅全景的画卷。其实这才是小说的本质。
但是对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而言,更关键的是整体结构的把握。所以必要的铺垫和背景介绍等补充篇章是必不可少的。上几章一系列的背景介绍我写得很吃力。既要做好解说铺垫,又不能太生硬。要将这些东西融合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中。而且还要注意节奏的变化,让读者不至于读得发闷。这的确非常不容易。本人的水平实在有限,也只能达到这个程度。其实打个比方你可能更容易理解,无论多么妙笔生花的说明文都不会有小说好看。
所以本章的可读性是一定会强于上面几章的。
欢迎继续给予关注和评论。你们的建议总给我很大的帮助。
再次感谢。
easycity 回复 悄悄话 这一节其实写得很好,美感超过有关科研的几节。
景物,人物,动作,心理,事件,和事件背景串联在一起,首先是安排好,张弛交错,让读者感觉像坐过山车。细节多而且协调,文笔非常生动。每段篇幅的控制也恰到好处,每一个主题都写的尽兴,却不拖沓。几个片段之间的连接也快速自然,像电影镜头的转换,整篇文章就有了整体感。
不知道博主在这一节功夫花的非常多,还是博主本身就善于这种风格,时间心思花的少反而没有其他风格的小节带给我这种读者的一种轻微的“滞涩”之感。
不是说其他小节不好,而是从我的欣赏口味来说,这一节有些“惊艳”了,想知道作者的创作过程。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uangji' 的评论 :
谢谢。
guangji 回复 悄悄话 希望不要感到有压力。虽说等得心焦,但还是应该多表謝意,谢谢分享!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汉唐' 的评论 :
谢谢兄弟。
大汉唐 回复 悄悄话 没事,别把爱好当负担。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对不起,这章发的晚了。
最近事情太多,很难静下心来,创作的速度和质量都无法保证。所以我想休整一段时间,请各位书友们谅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