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室

以文会友,笑谈古今,坐而论道,怡情益智。
个人资料
正文

北朝风云 第一百二十章 家国万里(三)

(2014-11-20 20:44:32) 下一个


时间已近黄昏,夕阳已经落到了山尖上。面向西方的山体被阳光染得金光闪亮,而相背阳光的一面却是拉出长长的阴影,呈现出深沉幽暗的颜色。整个天空自西向东,颜色由金黄到灰白,再由灰白到浅蓝,最后到深蓝,各种绚丽的色彩依次过渡,深浅交织,美幻绝伦。

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荒凉的河西故道苍茫壮丽。但是原本宁静的美景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厮杀所打破。


李由、傅雄率领的商队,最终没能抵挡住数量占绝对优势的胡骑的攻击,被迫放弃货物,集合残余的护卫们向东突围。


鏖战多时的胡骑们从四面涌入营地,他们砸开一个又一个箱子,开始大肆抢掠马车上装载的货物。丝绸、瓷器、茶叶琳琅满目的货物让胡骑都红了眼,就如同是一群见了血的苍蝇般没头乱撞乱抢。甚至有人为争夺货物开始拔刀相向,大打出手。而外围拦截的胡骑们惦记即将到手的财物,人人都想着赶紧进入营地大抢一把,所以无心纠缠恋战。李由、傅雄等人乘机冲出了包围,往兰州方向疾驰而去。


一名胡骑从一辆堆满箱子的马车上跳下来,他双手各挟着一匹绸缎,正喜孜孜地准备往外走,却不防一记马鞭狠狠地抽来,正中他的面门。他的额头顿时上出现了一道深深的鞭痕,脸上鲜血淋漓。那名胡骑大怒,正要口出恶语,却猛地瞧见自己部落的首领正骑马立在面前,一双鹰隼般的眸子正恶狠狠地盯着自己。那胡骑吓得浑身出了层冷汗,腰不由自主地弯了下去,


“尊贵的首领,您的奴仆获阔布正要把这些上好的丝绸奉献到您的马前。”


说着,他忙将手中的两匹绸缎高举过顶。


那首领从鼻孔中哼了一声,转头下令道,


“吹号!让他们都给我停下来,这些无知愚蠢的野羊!”


沉闷凄凉的牛角号突然在营地里响起。随着这似乎捶动人心般凄厉的号声,原本似乎已经陷入癫狂状态的胡骑们渐渐清醒了过来。他们纷纷直起身子,茫然四顾。


只听那名首领扬起马鞭大声喝道,


“按照草原的规矩,倒进碗里的乳酪就必须喝下。所以你们已经拿到手里的东西,就属于自己了。但是从现在起,如果谁敢再要拿,左手拿砍左手,右手拿砍右手!”


首领的怒吼震慑了原本纷乱的胡骑们,场中迅速安定了下来。那首领下令道,


“整队。准备追击,决不能放跑一人。等将逃跑的敌人全部杀尽,我们再回来分配这些财物。我以长生天的名义起誓,你们的英勇会得到应有的酬劳!”


胡骑的首领们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派出了近一千名最精锐的骑兵去追击已逃走的华部人。


这千名胡骑得令以后,纷纷翻身上马,然后口中打着呼哨,手里用刀鞘狠拍马臀,如一阵狂飙一般直往东猛追下去。


胡骑沿着故道狂追了数十里,已经远远能够望见前面疾驰的马队腾起的烟尘。他们兴奋地大声呼喝,更加疯狂地催动坐下的战马,紧紧地追了过来。


却说李由、傅雄和护卫们往东急行。他们离了兰州以后连日跋涉,人马都有些疲惫,刚才又经历一场血战,已是人困马乏。疾驰了数十里后,速度渐渐慢了下来。这时,他们身后出现了大队胡骑的身影,马蹄腾起的烟尘直冲云霄。

傅雄看了看天色,太阳的大部分已经落在了山后,天色已经暗淡下来。靠近地平线的天际已经变成了大片的灰白。启明星开始在东方的天空闪耀,头顶的蓝天颜色已经变得近乎黑色,夜幕即将笼罩苍凉的大地。

傅雄对身边并缰而驰的李由道,


“李主事,你带人先走,我留在后面挡一挡。”


李由虽不通军事,但也知道这种情况下留下阻敌基本上没有可能生还,他神色凄然地道,


“傅都主,胡虏势大,我们还是一起走吧!”


傅雄淡然一笑,


“受人之命,忠人之事。这本来就是我们护卫该做的。李主事请速行,只要天一黑,胡骑就没法再追上你们。请李主事回去后将实情禀告大都督,请他发兵为死难的兄弟们报仇!”


傅雄说罢,猛地紧勒马缰,让战马减速。他同时高举的手中华部旗,大声下令道,


“在我身后的护卫留下!”


紧随在他身后的约百骑护卫们闻命齐齐勒马。李由双眼含泪,率剩余的护卫继续飞马向东驰去。傅雄拨转马头,对他们大声道,


“兄弟们,咱们马力已疲,这样跑下去非全都折在这里不可。只要我们能将胡骑阻上一时半刻,天一黑,李主事和其他兄弟就能脱险。只要李主事将消息带回金城,让大都督知晓,哪怕我们今日全都殒在这里,大都督必会亲提大军,踏平胡部,为我们报仇!”


此时,胡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他们人数众多,如一道洪流般遍野狂奔而来,腾起的烟尘似乎将整个西方的天空都遮盖起来,大地也在不住地颤抖。傅雄冷冷地注视着逐渐逼近的胡骑,昂声道,


“咱们陇右男儿,就没有怕死的孬种!你们谁如果怕死,大可以现在就走,我决不拦他!”


护卫们高举手中的兵器,齐声高呼,


“誓随都主杀敌!”


何山犹豫了一下,在马上行礼道,


“都主,嘎娃子才十六,是我何家单传的唯一血脉。求都主开恩,让他走吧。”


傅雄听了,在马上微微点头。小何听了父亲的话,不禁双眼通红,大声道,


“阿爷,我不走,我们要死也死在一起。”


何山怒道,


“胡说,你死在这里做什么?快走,快走!”


小何忍不住泪流满面,口中只是道,


“我不走!我不走!”


何山情急之下挽弓搭箭对准何勇,


“你这逆子!你今日白白死在这里做甚?与其让胡狗杀了,不若先让我一箭射死罢了!”


说罢,他手指一松,那支箭擦着小何的头顶飞过,小何一时魂不附体,悲声高呼,


“大啊(土话父亲)……”


何山再搭上一支箭,对准小何引弓欲射,厉声喝道,


“还不快走!”


小何无奈,大哭着在马上对何山深深一拜,然后拍马往东追赶大队去了。


傅雄看到队伍中的弥屈,突然心中一动,挥手将手中的华部旗掷给他,


“你也走,将这面旗带回去!”


弥屈伸手接过,面上露出不甘的神色。傅雄道,


“你熟悉此地地理人情,大都督用得到你。快走吧,请转禀大都督,我们这些老兵没有辱没这面旗帜!”


弥屈咬牙点头,掌旗催马而去。风中传来他悲愤的的呼喊,


“长生天在上,我弥屈有朝一日一定会回到这里,用敌人的鲜血祭奠你们……”



这时,胡骑已经驰到近前,甚至似乎已经能够分辨出他们狰狞的面容。傅雄抽出长刀,直指前方,怒吼一声,
“锋矢阵破敌,杀!”
说罢,他双镫狠磕马腹,坐下战马象一阵风一样向前蹿了出去。傅雄一马当先,护卫们在他身后次第排开,百余人组成一个前窄后宽的类似箭头一样的阵型,急速向滚滚而来的胡骑大队直冲过去。胡骑看到对面小队骑兵对冲而来,便两翼张开,迎了上来。
两军相遇之际,傅雄一刀就将当面的胡骑连矛带人一劈两段。只听一声巨响,护卫们也已经和胡骑猛烈地对撞在一起,顿时一片人仰马翻。胡骑在高速追击中突然遇到骑兵反冲,仓促之间有些措手不及。而留下来阻击的护卫则人人都已有决死之心,一时间竟势不可当。护卫们透阵而入,直冲胡骑核心。
傅雄率领护卫们在胡骑阵中左冲右突。胡骑虽然一时乱了阵脚,但是仗着人数上的优势,还是渐渐地将傅雄等人围在核心。
傅雄拧身让过一柄刺来的长矛,横刀在迎面冲来的使矛的胡骑前胸拉开一道长长的口子,只见血雾飞散,那人惨叫着从马上栽下。这时两名胡骑手举弯刀从左右一起冲来,大有将他一刀砍作三段之势。傅雄挥刀迎上当前那名胡骑,只听叮当一声,那胡骑刀已脱手飞出。傅雄就势将刀一横,两骑交错,长刀从胡骑的颈下一闪而过,胡骑的头颅反向飞出老远。傅雄身伏马鞍,避过另一名胡骑横劈过来的弯刀,挥刀向上反撩,在那胡骑的惨叫声中,手握弯刀的一条手臂已被傅雄砍下……。
傅雄等人虽然拼死搏杀,但是胡骑前仆后继般地四面涌来。但面对蜂涌而至的胡骑,护卫们一个接一个力战身亡,渐渐死伤殆尽。
傅雄的战马已经倒毙,他浑身浴血,犹自挥刀将一个个冲上来的胡骑劈下马来。此刻他身边只余寥寥数人相随。
何山已是身负重伤,他才将一名胡骑从马上挑下,另一名胡骑已经从旁手舞长矛猛刺过来。何山不及躲闪,长矛刺穿了他的胸膛。何山怒目圆睁,口中喷出大口鲜血,他将手中的长矛奋力反刺,将刺中自己的胡骑戳下马来。何山摇摇欲坠,身边一名同伴拼力一刀将一名正要取何山性命的胡骑劈死,但旋即便被蜂拥而上的胡骑砍倒。何山拼尽最后的力气掷出手中的长矛,刺中一名正在挽弓瞄准傅雄的胡骑。下一刻,至少三把弯刀几乎同时砍在了他身上,将他的身体几乎被砍成两段。
最终,只剩下傅雄一人还在战斗,胡骑们畏他英勇,便向他一齐发箭。傅雄满身插满箭矢,终于缓缓而倒。
此刻,西边最后一丝光亮倏然而灭,夜幕终于将这个充满血腥的世界完全笼罩。



兰州骠骑大将军府内,李辰听罢死里逃生的李由的哭诉,不禁拍案而起。
“大胆胡虏,何敢如此!”
李辰一时气愤填膺,但同时也感到深深的痛悔。自己太心急了,不应该在胡患未平,边境不宁的情况下贸然派出这样庞大的一只商队。如今不仅价值不菲的货物全部丢失,还损失了一百多名护卫。这些都是年富力强的壮丁,其中很多都是退役的老兵,对人口稀少的华部来说,这简直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但怒气和懊悔现在都已经没用了,只能先想办法收拾残局了。
李辰离座将拜伏于地,哀哭不已的李由扶起。温言道,
“此番是我思虑不周,累自知涉险。万幸佛祖庇佑,自知安然无恙。否则辰罪不可恕矣!”
李由垂泪道,
“此皆由无能,有负使君所托,更累及傅雄等百余护卫殒难,唯请使君惩处。”
李辰宽慰道,
“此事如何怨得你?是我低估了胡人的猖獗程度,行事失之草率。若说有罪,罪在我一身而已。”
李由大哭道,
“傅雄临别时,特意嘱咐由定要将此事经过如实禀告使君,请使君发兵为死难的兄弟们报仇!使君,殉难的傅雄以下共一百三十六人,个个都是铮铮好男儿。其情之烈,足壮山河!请使君一定要为他们报仇哇!”
说罢,李由大礼伏拜,号哭顿首不已。
李辰忙将李由扶起。他心中悲愤难己,不由双拳紧攥,指甲已经深深抠入肉中犹浑然不觉。李辰含泪对李由道,
“这些烈士是我们华部的荣耀和骄傲。请自知放心,没有人能对我华部做下这样的罪行后还能逍遥于外。待我查明真相,定要叫元凶百倍偿还此血债。我李天行今日立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李辰劝慰了李由几句,便让他回去安生修养。李由称谢行礼告退,李辰将他送至门前,再三叮嘱他做好死伤护卫的抚恤,李由连连应诺而退。
临别之时,李由拿出一串项链,躬身双手奉给李辰,
“启禀使君,由此番一路查访,尚未寻得那位阿仁娜小娘子的下落。”
李辰接过项链,在手中摸挲着那些光滑莹润的小石子,心中暗自轻叹一声。他将项链纳入怀中,对李由揖手道,
“有劳自知。”

送走了李由,李辰转身回到堂中。他一边思考,一边背着双手在屋中默默踱步。这次意外的受挫,所遭受的损失之大,让李辰心痛。数十辆马车满载丝绸、瓷器、茶叶还有兰州工坊生产出来的各种器物。无不是精选的上品,为的就是一举打开突厥的商路,并经过突厥再将贸易延伸到西方去。原以为可以换回牛羊、战马、粮食、铁料以及西方的各种工艺和植物物种。但是这些兰州军民的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财富,竟然在半途就被人劫去,而且还损失了众多护卫的生命,这如何不叫李辰怒火攻心。

李辰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他一直下意识地将战略的重心放在东面。自己的注意力也多集中在长安的朝堂和东魏的入侵上。忽略了兰州地处西部边境的现实,这里胡汉混杂,形势复杂,自己又过于自信,严重低估了胡族的威胁。


李辰思绪起伏,不觉又悔又怒,心中如同有一把火正在将他的内腑焚烧。最后他忍不住飞起一脚,将面前的书案踢翻,案上笔墨砚台,文书印鉴等顿时散落一地。李辰似乎觉得只有如此,方能释放自己心中的怒火。


门外的卫士闻声过来,从门外探首进来查看,李辰将手一挥,


“无事!都下去!”


卫士们如何不明白李辰如今正在火头上,忙缩头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忍不住相互对视一眼,心道今天哪个可千万别不知死活地去触大都督的霉头。


李辰踢翻了书案,心中的怒火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发泄。他在屋中凝神伫立,脑海中反复思考着该如何善后。


目前首先当然是要查明真相,弄清楚到底是谁动的手。这一带情况复杂,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但不会人人有份,总有人没有参与,但知道些消息。另外这么大的一笔财货,总要有去处,所以只要查到货物的下落,就可以顺藤摸瓜,查到凶手。由于货物数量巨大,很可能参与的胡人还会因分赃不均而分裂甚至反目,那就难免会有消息泄露出来。综上种种,只要是花些水磨功夫,是应该不难查明究竟的。


知道了元凶,那少不得就要调动华部军出征了。李辰下定决心,这仗不打则已,打起来必是灭族之战。一定要将参与的胡部全部亡族灭种,才能达到目的。要让附近所有的胡部都明白华部是不能得罪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威慑,确保边境的安宁和商路的畅通。和胡人讲仁义道德是没用的,他们的秉性是畏威而不怀德,只有真的打疼了他们,他们才会真的心服。


但是出兵同样也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对境外的胡部发动进攻,这件事必须要得到西魏朝廷的许可。虽然说不大可能得到西魏在这一地区的其他军队的支援,但出兵前至少也要事先知会兰州周边的州郡。问题是西魏刚刚经历河阴大败,现在又面临北方柔然强大的军事压力,是否会同意自己在现在这个微妙的时候对周边胡部大打出手呢?


其次华部军自身不久前才经历了严重损失,现在又刚刚施行整军之议。又是否能够承担一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呢?


李辰如同一尊雕像般在屋中静立,脑中不断反复思忖。过了不知多久,他耳边突然传来一个轻柔的女声,

“下官裴萱,参见大将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gfire' 的评论 :
谢谢分享。同样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重访那里。
dogfir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书香满室' 的评论 : I was there in Sept,1984. I still remember the long road from airport to city,two hours by taxi,the big iron bridge on the "big river", the driver told me the brick factory here and there.I stood on the "center of the country"...... I will be back there sometimes in the future.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秦王川' 的评论 : 欧
我和兰州颇有渊源。对那里充满感情,虽然离开超过20年,但时常梦中萦回。所以在创作本书的时候,我毅然将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放在这里。既然兄台是兰州人,就让我们一起梦回千年,重温它金戈铁马铸就的辉煌吧。
秦王川 回复 悄悄话 书香满室,昨天在亚特兰大候机时读到您的大作。 河西古战场的箭雨沙尘和隆隆馬碲声在旅途上仍不绝于耳. 我是兰州人,祖辈们曾在丝绸之路的版图上经商,共鸣强烈。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秦王川' 的评论 :
谢谢喜欢。看来您一定是从兰州来的。这个故事主要发生地将集中在兰州, 天水,西安。希望能引起您的共鸣。以后请多提宝贵意见。
秦王川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很高兴看到我们兰州城里岀了藏龙卧虎的写手.历史,军事,古文功底都很棒.终于能读到大漠孤烟直,千山鸟飞绝的景,情,人。实属不易。多谢!
书香满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uangji' 的评论 :
谢谢。
guangji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