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清华已是近六十年前的事了。虽然久远,有的还如发生在昨天。
高考在七月中,三天,就在上学的中学。考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文和政治。考试那阵天特热,每晚在父亲的搧凉下才能入睡。那时父母为考生做的也就这些,复习和选学校是自己的事。
考完后好事者组织到卧佛寺前的河滩挖石头,很累。七月底八月初的天气更热,睡的芦席工棚如火炉。但不用搧扇,躺在地铺上就和死狗一样。
发榜已是八月中的事了。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学到学校报喜,班上50多同学中清华的四个,北大的三个,八大学院北医北师大南开天大的无数,到中专转成大学的寥寥无几。总之想上大学的都考上了。这么高的录取率不是功课好,是1958年无数的中专升级为大学。还有解放才九年,能上到高中毕业的不多。凭空增加的大学和生源不足造成的1958年升学率的虚高。考上好大学的洋洋自得,到毕业才明白成了最大的输家。
报到那天家里的人照常他们的生活节奏,父母上班,姐姐已在北大,弟弟上学,只留下外婆和我。
每年清华都要迎接新生,火车站有外地新生接待站,西四有本地新生接待站。带上铺盖和户口,揣上父母给的生活费和书本费,拿着录取通知单叫了一辆三轮就到西四的接待处。只早上和父母说了一声“今天去报到“,他们回一声”哦“。只和外婆讲一声”走了“,就离开了家。没有朱自清的“父亲”中的温情,没有今天的轰轰烈烈。静悄悄的。
同学也是这样,没听说有那个家长来送。就是几千里外的青海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的同学也是自己来,哪怕是十六七的年纪小的和女同学也是自己来。一张硬座连坐两三天地赶来,实在累了几张报纸垫着就能在火车低矮的座椅下睡上一觉。上大学就是人生独立的开始,从离开家门到学校报到开始独立了。
在西四交了行李就上了学校的大客车。入清华的南门,穿过长长的林荫道,经过二校门最后到西大操场停下。在一排桌子中找到电机系的那张,填张表,交上录取通知和户口就算报了到。分到电310,这届十个班的最后一个。到这时候才知自动控制也从电机系分出去了,除去无线电和自动控制的电机系无尖端可言。上当了。
其实报到时电机和自控分得也不是十分严。陈学兄找到电机系的桌子时老师翻了一下名单就叫到自控系的桌子去。自控系的翻了一下名单又和电机系的商量一下,陈兄就又回到电机系。如当时知道这些,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愿说不定就不在电机系了。
找到行李后,大二的老生和早到的新生带着去宿舍。住东区的九号楼五楼,最早认识的是澍霖。急着认识其他新同学,但没几个。和班上同学见面后才知外地来的同学住西区的十四十五宿舍。都是暂住。
还没上课就上百花山种树,等迟到回来时已搬到二号楼。住106室,三张双层床,记得有秀记,根南,汝燕,清礼等。班号也由电310变成电410,“留“了一级。
“清华大学一百年“中记述的1958年大事中与我们有关的有两条,一是“8月26日校委会议决:从1958年入学的新生开始,本校学制改为6年“,二是“9月12日本校举行欢迎新同学大会。本年招收新生2823人,苏联等国留学生7人“。
时间过得真快,不到两年就要庆祝六十周年独立日和缅怀集体的“留级“日了。逝者如斯夫!
庸猫,2016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