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芝麻烂谷子

记些陈年往事,也有旅游看到的.一乐也.
正文

清华记忆点滴-打诨班大妈上清华

(2016-11-15 07:25:29) 下一个

上学时班上只有调干生没有工农兵学员。毕业后成了臭老九到了工厂,除短时到车间劳动外还是在老九成堆的技术科里混,彼此彼此。就是到车间工人最多喊我个犬学生(注:研究生为太学生,那一点抬高一点往右肩一放就是犬),没人闻到臭。闻到臭的是军宣队的老杨,一个连的司务长,天津人。这小子在技术科一天到晚板着脸,像训孙子一样训我们。插两句。胡温时的曾姓副总理当时就和我一块在同一屋间里听训。这小子后来到铸造厂那套就不灵了,那里管他叫杨大摆惑儿(音)。

老毛关闭大学几年后不知哪根筋对了又重启大学。学生不从应届的高中中招,从工农兵里选。要送到大学去上学,当然不能从老工人老贫农和老兵油子里选,还是要年轻有点文化的。

每年两三千万年轻人离开中学无大学可升,数以千万计的优秀青年被轰到农村修理地球,少数当了工人,再少数有门路的当了兵。无数的优秀的年轻人被埋没。

要派工农兵上大学的消息在技术科没有任何反响,在打交道的四车间也反响不大。厂里还是派出三个到清华去当工农兵学员。怎么选的不清楚。

二车间有好几个65年高中毕业搞半导体元件的二级工,其中赵和章是非常聪明能干的小伙子。可能因为是教授的孩子当年高考落榜这次推荐无名。选上的呼延1965年高中毕业,小刘初中毕业但年轻,没话说。可第三个就有故事了。

这小三叫班大妈,原来是厂办的。讲文化,五几年随老公由东北迁来时,据知情人讲,是穿红袄绿裤的农村大妞,上完小学没有不清楚。讲工作经验,只是厂办的花瓶,没下过车间。讲年龄,五几年的小媳妇,再往小讲也得三十五六-比当年班上进过工农速成中学的调干生要大出十岁。姿色有点,半老徐娘。政治上有点,老公是大厂劳资科的头,一次升工资一家三人升了五级,弄个党员当当还有问题?在厂办成天无事,坐在椅子上前摇后擺好不安逸。人道乐极生悲,一日擺大发了,倒栽下去把尾骨摔断。就这样个大妈居然被选送清华上大学,听了哗然,也无奈。大家的无奈。小道消息传出不是她走门子要上大学,是她红杏出墙,和厂里哪位搞出绯闻。头头无奈,姑爷葛麻子无奈,班大妈也无奈。他们都无奈了,其他人的无奈又算得了什么?

呼延小刘毕业后到了技术科,是自动化系的,都挺不错。班大妈回厂没到技术科,在清华哪个系当的大学生不清楚。不管她是到自动化系还是电子系,哪门功课都得要了她的命。我猜她在清华的两三年真体会到什么是“度日如年“。和上大学的痛苦比,摔断尾骨的痛苦就不是痛苦了。

如把班大妈的名额给厂里聪明小伙,大妈没有痛苦,小伙也能成才,双赢。可惜双赢没出现。
 
庸猫,2016年11月15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