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5日回国,此行除探亲访友及参加小学,初中育英学校150周年校庆外,重要事情是我要到吉林老家祭祖,这是我七十五年来首次祭祖。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的父母从未跟我们孩子提过任何有关常氏家族的任何事情,因你小心还躲不及政治运动及组织找你的麻烦,所以,有关我的家族情况是1981年4月到美国之后,逐渐从与姑姑们谈话及与姐姐和哥哥聊天知道很多有关常氏家族的事情。九十年代我的叔祖父--常林彝全家移民来美(叔祖母--欧阳笩苏,姑姑--常磊,三位叔叔--常焱,常矗和常犇),有时节假日会去纽约看望老人家。目前,我与常氏家族还有来往的只有我四叔祖---常荫槐的后代和我爷爷的侄女,侄孙儿。最近几年在国内的媒体上才对常荫槐的事迹有了实事求是的报道与评论,而且,当地政府还帮助我们找回了在文革里被破坏的祖坟,并划出一块地建成墓园,在此我非常感谢吉林省梨树县政府侨办及刘家馆子镇政府的关心与支持。
在回国之前,我的堂叔---常焱曾经与我联系过,询问一些有关常氏家族的一些事情,我在几年前曾收到数张来自我堂姑---常慕仪寄来祖辈和我家的老照片,同时我也转发几张給常焱叔叔,因他当时也在收集有关他爷爷---常荫槐的资料。为什么迟迟没有写有关祖辈的历史,因为中国的近代史写出来的都是与真实的事实有较大的出入,能把反日的写成汉奸,把不抗日的写成英雄。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国内曾出版的书和电视剧及电影,把我叔曾祖父---常荫槐视为与日本人勾结的汉奸,对文艺作品中的描写不想妄加评论,但历史上的他老人家却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爱国者。他的事迹见于《人物》杂志(1994年4期)和《铁路春秋》(1995年2期),我叔曾祖遇害至今已是八十六年,史学家已给了他正确的评价。作为他老人家的后代,缅怀之情却悠悠不止。
去年9年26日到沈阳,晚上与常焱叔婶和常矗叔婶一起晚餐,我与他们也有年头没见面了,上次到沈阳还是1958年10月参加“全国击剑裁判员学习班”和“全国25省市击剑技巧锦标赛”时,一晃已是五十六年前的事了,真是时过境迁,如今的沈阳商厦比比皆是,晚上是灯红酒绿,马路的车辆川流不息,到处人头攒动,好一幅美丽的繁荣夜景。第二天清晨吃过早餐后便驱车前往吉林省的梨树县,在辽宁省高速路向北进内蒙后,走四十分钟后再走一段辽宁省公路,进入吉林省不久下高速路进入乡间车道,道路是坑坑洼洼慢速前进,最后终于开到老家---梨树县刘家馆子镇。
我们两辆车到达墓园时,已有很多人等候在墓园门外,有镇和村的领导和常姓的乡亲,按族谱排序也属同宗。因为我的曾祖父的墓园在北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政府征用我曾祖父的墓园用地,被迫迁坟到回民墓园。所以,老家的墓园内只有太祖父母,二曾祖父母和四曾祖父母的坟墓。随后我们拜祭了先祖,还与前来的同宗的乡亲们聊天并询问了一些常家以往的事情,而且梨树县的侨办领导在镇政府接见我们并进行交谈,座谈会后共进午餐。饭后,我们又到常家祖宅和常氏私立中学旧址参观,于午后近三点返回沈阳。
北京----沈阳的动车,我在南站买的预售票,以为南站发车,结果是北京站发车,改签后无座位,
在 北京祭祖
我的曾祖父墓园在北京温泉白家滩村(我家在这村子买有两百亩地,雇请农民耕种,收获粮食供我们全家一年的生活),在我的记忆里于1947年的清明节,跟随祖父(常炳彝)及其全家人员给我曾祖父(常荫廷)上坟扫墓。解放后到我来美国之前的三十二年里,因政治原因从未给前辈扫过墓,也从未与诸曾祖父的后人有过任何的接触与来往,直到我全家移民美国前,常家后代从爷爷辈,叔姑辈及堂兄弟姐妹见了几十人,据他们讲在京的常家后人有百十余人,主要是我们这支和四叔曾祖常荫槐的后代。后来,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要征用那块墓地必须迁坟。我听说是先迁坟在卢沟桥一带,后来又移至现在的公共墓园-----回民公墓。
我们是十月下旬,与我堂弟---常叙哲一起,请我学生--刘景兴开车送我们前往回民墓园,还算好找而且墓园内修理得很整齐并干净。叙哲很快就找到了曾祖父---常荫庭的坟墓,他老人家的墓旁是叙哲爷爷---常焜彝的墓,在那正巧有工人在干活,顺便请他们帮忙将两位先辈的坟除草,添土等简单的整理一下。
回民墓园的主路,两边翠绿的树,马路面及人行道都很干净。
这是2002年重新立的碑,是我三爷--常焜彝及全家。
这个碑石六十年代初立的碑,是我爷爷和三爷兄弟两人的名字。
因我祖父的棺木葬在美国加州,我父亲的墓地在苏州,母亲的骨灰散落在辽宁省抚顺市,我岳父岳母的墓地在北京香山。 几位长辈的墓地都需要去祭拜,爷爷的可在回美国后,选择去加州时再到墓地祭拜。我们祭拜完曾祖父的墓地后,便驱车去香山我岳父岳母的墓地,这里是无人管理的区域,还是九十年代买的一块地,只有自家人上坟才清理。
我们去深圳待了些日子,因北京雾霾天气,我们已是难以忍受了,只得到南方避难了,深圳空气,饮食服务都比北京强得太多了,也比北京便宜。随后又去上海看朋友,到苏州父亲的墓地祭拜。而后还去了朱家角和周庄游览并看望朋友,直到10月下旬才回北京,只好再忍耐几天供暖前夕的冷宫生活,
我岳父岳母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