夲来,我的徽卅系列以三十多张杂片而告终(见徽卅拾零),但前几天贴出后,有一网友在博克版给我留了言:"没有去徽州文化的核心:歙县。可惜。"
其实我是去了歙县,那张採茶女就是在歙县的石潭村照的。出上一集时考虑到徽卅拾零的副标题是"人与宅",我便把一大拨歙县的风景片给砍了。今天看完这位网友的留言,我开始挖掘,最后决定哪怕只有这一位观众,我也应该在此补贴。
歙县是我在皖南的最后一天,人和镜头都有点疲备,但愿这位网友别太失望,这些伧促拍来的虽不够文化,更谈不上核心,但若能代他/她看看老家,解解乡愁,我亦足矣。
1.石潭远眺
2.独一处(石潭)
3. 菜花(石潭)
4. 菜花(石潭)
5. 菜花(石潭)
6. 採茶女(与前一集同人不同照)
7. 倒影 (新安江)
10. 晨捕(新安江)
11. 新安江山水画廊
(这张是爬到山顶用广角照的,下面那张则摄于半山腰,六张拼成)
12. 画里青山,水中乡村(新安江山水画廊-六张拼)
后记] 百度了一下:“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古徽州府治所在地,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如此文化摇篮,如此山水画廊,我竟然只是登高望远按了几张就匆匆而过,实在可惜,真应该住上几天。
最后,衷心感谢这位叫'临江县知县'的网友,若没有他/她的提醒,这一打照片便不见天日。也谢谢大家与我一同分享。
我发过的徽州系列:
我一般都是先贴那里,这儿有时贴有时不贴。非常希望您也能在那里留言,因为摄坛有我许多网友,我想他们是想听到一位来自那一地区的insider是如何看这些照片的。谢谢。
这个新安画廊里的村子,叫“雄村”。乾隆至嘉定年间,出过两位尚书(一品,宰相级,太子少保),有“四世一品坊”。江边的另一个小村子,叫“洪坑”,总人口不到800,却在明清两代出过六十余位进士(全中国不过4千),清朝中叶出过状元,有个盘龙的状元牌坊。
县城里,有中国民间最大的牌坊:许国石坊。许国,明中叶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宰相)。歙县中学的前门是建于清朝中叶的状元坊(另一个状元),后门是重修于清朝的“紫阳书院”坊。朱熹,号紫阳先生,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歙县人。
近代,徽州出了胡适,陶行知,和另一位宰相级人物(柯庆施)。还出了两位皇帝级人物:江泽民(祖籍旌德江村,曾于1996年大规模回乡祭祖,乃是建国以来唯一的一次最高领导人在任时祭祖)和胡锦涛(绩溪,“李”改“胡”的胡家,后唐皇室直系后代)
在明清两代的几百年时间里,徽商一度几乎垄断中国的经济。其中多为大家熟识者有“胡雪岩”。近代的扬州城,就是徽州人建起来的。扬州八景,无一不与徽州人有关。乾隆下江南,每次过扬州,都落脚在徽州人家里。
《儒林外史》的最后,列了一张进士榜,24位进士中,三个是徽州人。
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