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年10月4日
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查干
人物:图雅和她的女儿吉如嘎
1.

图雅今年四十九岁,生活在内蒙巴彦查干一个叫毕留台嘎查的牧场,三个女儿中两个已经大学毕业。
2.

吉如嘎是二连浩特囯际学院的大学生,读国际贸易专业,刚满二十。
这是我第一次进蒙古包,当时我并不知道她们是母女俩。
十一旅游旺季,吉如嘎在我下塌的巴彦查干饭店临时帮忙,我便认定她是旅馆派来给我带路的。
3.

这张图雅身后有
吉如嘎在背景里玩手机的照片,我当时觉得把外人也拍进去了有些小小的遗憾。
后来,我发现这个“外人”在蒙古包里熟门熟路,和女主人图雅有着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
仔细一看长得也像,才恍然大悟。一问,果然是母女俩。
4.

做奶豆腐的第一步当然是原料。挤完后的牛奶放上几天便发酵凝结,
奶子上面有一层厚厚的奶嚼口 ,呈淡黄色,奶香扑鼻。牧民也叫奶皮子为“稀奶油”。
5.

我居然连这是什么也问了。因为图雅不说汉语,女儿便成了翻译。
不知是一开始忘了,还是女儿提醒了她,图雅换上墨绿色的蒙古袍子,和之前一样满脸笑盈盈。
不过,她换衣后的第一件事儿是去拾牛粪用来烧火。
6.

发酵酸奶在锅里文火煮,边煮边搅,直到粘着程度时用纱布网兜把黄水过滤出来。
7.

沥出的“黄水”是乳清,但一般没人直接喝,酸的。
工业化生产的乳清一般会喷粉做成乳清粉,是做婴儿奶粉的重要成分。
8.

这个蒙古包只有一扇门和旁边的半扇窗,雨天傍晚很暗,所有的室内照ISO 3200。
9.

再搅搅粘一块了,就可以装到模子里了。
10.

模子有各种形状,有方有圆,我们那天用了圆的(见右下角)。
用模子压过的口感实些,颇似老豆腐。也可以直接盛到碗里吃,有点像吃嫩豆腐。
12.

奶制品是游牧民族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吃了这些就饱了。
桌的上方有一挂灯, 确切地说是一个没有灯罩的电灯炮, 它是整个蒙古包里唯一的灯源。
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也许是我十来岁时跳过挤奶舞和草原小姐妹,那戏剧化的两手上下交替的挤奶动作,至今记忆犹新。甚至可以说,我对草原的向往始于那个挤奶舞。
“你们家有多少牛啊?” 我问吉如嘎。
“十多头吧。”
“我怎么没看到呢?”
“我爸找牛去了。” (怪不得我没见到男主人)
“你们什么时候会挤奶?” (我还是那个挤奶舞的情节)
“如果牛今天能找回来,明天早上六点多我爸妈就会挤奶。”
“那要是今天回来了,告诉我一声。” (我为一个情结而执着)
结果,当天晚上吉如嘎的父亲空手而归。
后来吉如嘠在微信里告诉我:“我爸当天晚上就回来了,第二天又去找的,才找到。”
“你爸去找牛开车吗? 还是骑马?” 我好奇。“骑摩托车,我们家里没有马。”
辛苦多年的图雅现已空巢,大女儿扎拉萨玛巳经出嫁,有个四个月大的孩子,几年前从内蒙古民族大学毕业,念的是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克旗西拉沐沦街道青山社区工作。二女儿图拉毕业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英语教育,平时吃住在她所工作的巴彦查干饭店。小女吉如嘎虽然也已经展翅高飞,但并没有飞远,节假日都会回家小住。
那天下午阴雨绵绵。去图雅家之前,我在旅馆由一位名叫图拉的工作人员领着去试蒙古袍子(原来她是吉如嘎的二姐,但当时我并不知道她们是姐妹俩,也不知是去她家)。后来听说司机到了旅馆之后,转了一圈没找到我就走了。谁知一波三折,接下来旅馆替我打了许多电话约车,就是没人愿意去我要去的地方,尽管并不远。我等了整整一下午,纳闷这是为什么,直到快5点了,终于来了一辆四驱车把我和吉如嘎带过去。
原来去图雅家一路水坑,四驱车颠来颠去,司机半路还停下帮忙, 把另一辆车拉出水坑。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出租司机都不肯接这活。从车内用手机拍了路况,试了好几次,每张都抖了。
13.

茫茫草原,有一个勤劳善良、笑容灿烂的女人叫图雅,我有缘品尝她亲手做的奶豆腐,听她女儿讲述她爸雨天找牛的故事。
这一对夫妻含辛如苦,培养出三个女大学生,真不容易。
13.

愿草原永远纯净芬芳,愿奶豆腐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