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诱导中国过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

(2013-11-01 23:51:09) 下一个
诱导中国过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

  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外交学者(the diplomat)”杂志10月30日发表题为《美国对华创新优势将持续下去》的文章。指出中国不能在创新方面短期内超越美国的原因在于“中国还没有建立坚实可靠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一天以后的10月31日,日本的富士电视台BS卫星频道的“Prime News”定期节目的主题是『TPP知的財産を検証 日本の権益どう守る』(验证TPP知识产权,讨论如何保护日本的利益)。这期节目的主题是TPP谈判交涉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课题。由3位专家介绍美国和日本的知识产权产业经济收益现状和法律保护现状,探讨在科学技术专利收费授权和文化产业输出的几个细分领域中,如何实现和保护日本的国家利益。例如在文化产业进出口领域日本是一个赤字国家,因为每年有大量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等文化产品进入日本市场,而日本的文化出口能力不足。显然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赢利能力是日本的国策之一,从麻生太郎前首相追捧日本漫画,到宣传日本生活方式的“COOL JAPAN”计划,再到AKB48组合的上海和东南亚的翻版组合的策划推广,以及日本将自己的饮食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具体项目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日本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国际赢利能力的。

  尽管这期节目的主题是TPP的知识产权课题。日本媒体一如既往的将中国放进了谈论的话题之中。关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日本专家认为TPP框架内较高级别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准,可以有效打击中国生产的涉嫌“侵犯专利权”的产品出口到TPP国家市场。一方面日本专家非常期望中国在国内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这样日本企业可以强化向中国征收各种技术专利授权使用费用。日本希望模仿美国的科技专利出口模式、以及迪斯尼好莱坞的文化出口赢利模式,因为日本专家认为日本工人的工资太高,单纯进行商品生产的话,日本的国际竞争能力在不断下降。而模仿美国高科技企业出售技术专利使用权的经营模式,则可以期待为日本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当然日本人明白中国过早过快的强化本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并不一定对中国有利,因为这样会提高中国企业复制发达国家技术的成本,阻碍中国企业模仿学习发达国家的既有技术成果。在我看来这就像手动挡汽车一启动就挂高挡。

  回过头来再看看《美国对华创新优势将持续下去》这篇文章,如果我们单纯地接受作者的观点,就会发现提高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当务之急,因为这是超越头号科技和文化输出大国美国的必要条件。然而如果我们考虑一下日本对中国的竞争态度(以显而易见的钓鱼岛危机做例子),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日本媒体真的会为了中国人的利益,提出有利于中国的主张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管这些日本媒体用英语、日语还是汉语来书写文章,也不管文章的作者是日本人还是海外雇佣军。

  日本媒体“外交学者(the diplomat)”的这篇《美国对华创新优势将持续下去》,对中国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劝说游说,实际上是为了实现日本的国家利益。而且是在你不知不觉之中,以一种巧妙隐含的、旁敲侧击的方式,劝说你接受有利于日本利益的观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