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乡!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个人资料
老生常谈1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东北军工考察记

(2014-11-08 13:07:30) 下一个
东北军工考察记[节选]

 蒋家王朝摇摇欲坠,中国革命战争节节胜利,捷报频传。石家庄、威海卫、掖县等城市相继解放。华北解放区已连成一片,胜利在望。

1948年2月,中央工委第一次兵工会议刚刚开过了。刘贵福到石家庄接受任务,准备到东北解放区考察军工生产。出发前,他先到长治,顺路看看在太行财经学校学习的儿子。儿子以为父亲出差是常事,其不知,当时从石家庄前往东北,路途遥远,交通尚不方便,而且平、津和山海关等中间地带暂时还控制在蒋军手中,穿过“蒋管区”仍有相当大的风险。
刘贵福住在石家庄财经学校等待了一个多月。上级决定组成以刘贵福为首的“华北军工考察团”,赴哈尔滨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同时考察东北的军工生产状况。代表团主要成员有牛治华、范子明等,为安全计,组织上还给配备了专职警卫人员,共有11人。4月29日朱德总司令在对代表团讲话时要求他们和各地代表共同把会议开好,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发动工人搞好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1] 。4月底他们化装成头戴礼帽,身穿大褂的商人,乘车从石家庄出发,离开华北解放区,在地下工作站的护送下,向东通过蒋管区,转道山东解放区,再从益都乘船渡海到达大连。

当时,渤海的斗争形势仍然十分尖锐。解放军山东海防司令部的1000多名船员驾驶着70多支汽艇,穿插在敌人封锁的大海上,为华东前线运送军用物资。美国军舰却为盘踞在沈阳、长春、营口、锦州等大城市的蒋介石军队运送兵员、物资。美蒋的军舰、飞机继续封锁渤海,往来巡逻,拦截、炮击、轰炸,经常在海上巡逻,企图阻挡解放军的渡海行动,捕捉解放军的渡海人员。夜间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一片墨蓝。5月的海风掠过波光粼粼的海面,摇漪多姿的月影在海中朦胧晃动。刘贵福一行轻手轻脚地登上汽艇,小心翼翼地行驶在海上,发现敌舰的探照灯,就紧急靠近荒岛隐蔽。经过一夜的颠簸,进入了大连的一个港湾。

当时的大连还被前苏联军队占领着。他们遵守着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但出于国际主义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军还算比较照顾。到了大连,经组织联系,住进一个名为建新工业公司的招待所。大连建新工业公司其实是中共的一个军工企业。1946年10月,依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胶东军区派刘振等10余人到大连,在中共旅大地委的支持下,以大连公安局的名义接管了一些工厂,成立兵工委员会。

1947年3月,中共华东局派朱毅等60余人到大连,兵工委员会改组成建新工业公司。朱毅任经理,张珍任副经理。不久,归属东北军区军工部,成为第九办事处。下属大连机械厂、大连炼钢厂、裕华厂、宏昌厂等单位。职工8000余人,机器970多台。月产炮弹钢350多吨、发射药30多吨、引信2万个、装配七五山炮弹3万发,主要装备供应到我华东前线。东北的军工企业都经过了接收、拆迁、转移、重建的曲折道路,到1947年10月东北军区军工会议之后,才逐渐统一,发展起来。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何长工、东北军区参谋长兼军工部政委伍修权,副部长韩振纪、王逢原、江泽民[2]。下设九个办事处和部分直属厂。

正值此时,何长工、伍修权来大连视察工作,知道华北军工考察团来到了大连。何、伍约见了考察团的同志。刘贵福汇报了来东北考察的任务,首长要求他们多提意见。在建新工业公司的协助下,刘贵福率考察团转乘汽艇从海上到达安东(现丹东)。这里是东北军工部第四办事处,主任姜开进,也是延安老干部。

第四办事处是在“8.15”日本投降后创建的。先后有东满人民自卫军后勤部的黄玲、山东军区的吴云清带人到安东、通化组建兵工科,1946年2月又与冀热辽十六军分区合并,成立兵工部。在新开岭、桓仁地区分别建厂。敌军占领通化后,工厂辗转朝鲜,迁至吉林临江一带建厂。

1948年4月安东、鞍山相继解放,在安东建厂,临江的工厂也迁至安东,成立了军工部第四办事处,将工厂合并重组成六O弹体厂、引信厂、装配厂及九二步兵炮弹厂。职工达4000余人,机器约600台。月产六O炮弹3.5万发、九二步兵炮弹1万发。在安东期间,东北军区军工部通知第四办事处,立即护送考察团赴哈尔滨,列席东北军工职工代表大会。考察团辗转朝鲜经通化,乘火车直往哈尔滨。

此时的东北,许多城市已被解放,只剩下锦州、沈阳、长春等几个孤岛。蒋军飞机重点炸铁路沿线,火车只能在夜间行驶于北国大地。刘贵福脑子里经常闪现着父亲闯关东的影子。路上常和范子明唠起父亲闯关东未归的事。“到哪里去找啊?”刘贵福自言自语地说。旁边的同志也很关切地听着。有人叹息,有人出主意。

东北军工部招待所里,许多参加会议的代表聚集一起。一天,刘贵福和考察团的同志一起到食堂用餐,在食堂门口,被一个人挡住,问道:“你是——老刘?”

刘贵福一楞,停住脚步定睛一看:“哎呀!这不是老范吗?” 范明谦紧紧地握住老战友的手久久不放,激动地说:“你怎么来啦?” 旁边的人也好奇地看着这两位紧拉着手的人。他俩边吃边拉,一直说到吃完饭,到了老刘的住处,还有说不完的话。那天,孙云龙也从鸡西赶来开会。见到了从兴山来的范明谦,远远地就和老范打招呼。

老范兴奋地对老孙说:“你可来啦!走,我领你去见一个人。”

老孙疑惑地问:“什么人?”

“你不用问,去了就知道了。”老范拉着孙云龙的手就上了二楼,进了老刘的房间。

老刘正躺在床上哼着京剧,忽听门口喊了一声:“老刘,你看谁来啦!” 赶忙坐起来,来人和老刘打了个照面,互相看着。

老孙脱口喊道:“啊呀!刘老兄,你可把兄弟我想死啦!”

老刘也认出来,喊道:“孙老弟,这些年来我也十分想念你啊!” 俩人抱着,手拉手地坐在一起。

“你是天上掉下来的!”孙云龙激动地问这问那。

老范看着他们亲热的样子,不由得想起1937年他们16人,跟着老刘爬上露天火车,穿的破破烂烂,风尘仆仆地到临汾八路军办事处,参加八路军的情景。从那时起,他们跟着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光明大道。

孙云龙也说起1939年,老刘那一批同志上太行山时,全厂职工热烈欢送的轰轰烈烈、激动人心的场面。其实,老孙多次写决心书,要求一同上前线,上级就是不批准。没想到今天竟在东北见面了。老刘动情地说:“时间真快,算起来,从那时到现在都9年了。打败了日本,蒋介石的天下眼看也快完蛋了。怎么,你们都干得不错吧!”

老孙说:“老范都得了好几次劳模和奖状啦。”

老范也说:“你不也是劳模吗?又是造枪造炮,还造弹,都立了功。”

“你这些年怎么样?”老孙问老刘。
“我在太行山上,敌人‘扫荡’时差点送了命,还得过两次大病,也算闯了闯 ‘鬼门关’。好在我命大,‘阎王爷’暂时还不收我。你们看,我现在身体还可以。只要有这点本钱,就能干革命。到了太行山我又设计成功‘八一式马步枪’,改造了平射小臼炮,现在又造起枪弹来了。”

老孙枪过来说:“现在老范就是枪弹厂长。”

老刘对老范说:“我也是个枪弹厂的厂长没想到咱们还是同行啊。我们那里就是缺弹壳,现在造的都是全新的枪弹。”

“我们这里旧弹壳不少,都是复装枪弹。只是有时发射药供不上,靠苏联供给一部分。”俩人竟然在会前就先交流起了生产经验。

开会的前一天,贺瑞林也从佳木斯赶来了。刘、孙、范、贺四位聚在了一起,更是热闹。贺瑞林和刘贵福在太原兵工厂时,就经常在自己的小“俱乐部”里唱戏。抗战开始,比老刘早一步到了延安柳树店兵工厂,后来在茶坊兵工厂是刘贵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介绍人。4个人今日在号称‘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相会,回忆起各人走过的艰苦革命经历,自然感慨良多。

老刘高兴地说:“今晚咱们下饭馆,举行个‘庆祝会’,咱们再唱上几段儿,乐和乐和!”

6月20日,东北军工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南岗东北科学院开幕。出席会议的代表100多人[3]。范明谦是主席团成员,随着军工部领导会见了首长和来宾。前来参加会议的有东北军区副政委李富春,工会领导人李立三、刘宁一、李颉伯、赵占魁等人。刘贵福等考察团成员作为华北解放区的军工代表列席会议[4],同许多领导人和老同志见了面。当李富春同志了解到刘贵福是延安时期的劳动英雄、‘无名式马步枪’的设计者、延安四大名匠之首,今天率团来东北考察的时候,李富春想起,当年他还是“工展会”的评委,更是高兴地表示热烈欢迎,并客气地请他多提意见。何长工在大会上致开幕词,也表示热烈欢迎华北军工考察团的到来。休会期间,考察团到哈尔滨第八办事处参观访问。看到的星记弹药装配厂和实验总厂,当时的规模都已经挺大。

解放前,哈尔滨根本没有什么军事工业,现在的军事工业完全是白手起家。起先是从延安来的乐少华、钱志道,带着一批军工干部和技工,首先造出了反坦克燃烧瓶,这就是哈尔滨军事工业的萌芽。然后将哈尔滨几百家私营小工厂组织起来,采取订货加工的方式造出了爆破筒、五O掷弹筒和炮弹,在原三十六棚铁工厂的基础上建起了军工厂。

刘贵福总是思念着父亲的踪影。会议稍有空闲时间,他就到哈尔滨各地游逛,想找一找父亲的线索。哈尔滨是在日本投降时前苏联红军最早解放的城市。那时,松花江里船只往来,江岸绿树成荫的沿江马路上游人不断,一片和平景象。会后,考察团同军工部第五办事处开会的同志,同车前往齐齐哈尔考察。火车奔驰在绿色的嫩江原野上,第五办事处主任田汝孚同志,一路谈笑风生,兴致勃勃地介绍他们艰苦跋涉建立兵工厂的经历:

1945年10月,远在江苏的新四军第三师军工部,派出500余人到东北开辟军事工业。因为当时的南方同志对东北的严寒估计不足,出发时衣单被薄,经不住天寒地冻,结果只有38人出了关。这些同志于1946年1月到达阜新,只待了8天就带着机器紧急撤往通辽,转向白城子。4月进抵齐齐哈尔,仅1个月,被迫撤往嫩江。又过了1个月,重返齐齐哈尔。
在齐齐哈尔军械厂旧址建立起了机械厂,在伪满炮队北大管成立了装配厂。就这样在千里长征中建起工厂逐步壮大起来了。

1948年4月成立东北军区军工部第五办事处,下设机械厂、装配厂、制材厂及修械所。不久又接收洮南修械厂和北安总厂。职工约2000人,机器340多台,月产六0炮弹4万发,八一炮弹2万发,修枪500余支。

一路上,考察团的同志听着田汝孚主任的详细介绍,看着东北军事工业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迅速发展的景象,感到收获丰富,体会很多。然后沿着铁路到北安参观,经绥化返回哈尔滨。

8月1日在哈尔滨参加中国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区、各产业部门和各产业工会,共500余人。陈云同志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当前全国职工运动的总任务是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中国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朱学范、刘宁一、李立三也在会上作了报告。最后,大会通过了中国职工运动当前的任务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首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会后,考察团又跟随参加这次会议的范明谦到兴山参观。

兴山今名鹤岗,是一个矿山城市,是当时东北解放区的大后方。1946年8月,周鉴祥同志从延安带领着刘元义、张庆森、高广平等干部到达佳木斯建厂。1947年形势紧张,将珲春子弹厂和炼钢厂,辗转朝鲜阿吾地迁到了兴山,组成东北军工部第二办事处,王逢原同志兼主任。

珲春位于中国与朝鲜、苏联三国的边境交汇处,是当时东北军区的重要军工基地。这里的军事工业也经历了艰难曲折和长途搬迁。1945年10月,东北人民自卫军后勤军工部,进驻沈阳、鞍山、辽阳、本溪等城市接管工厂。仅仅1个月就接到前苏军通知:蒋军要进驻这些城市,限我军3日内紧急撤出。于是我们的同志就将机器、弹药、器材运到抚顺,转通化。3个月后,上级决定迁往吉东,王逢原副部长带领首批人员和物资,组成专列辗转朝鲜到吉东,在东盛涌旧飞机场、合水坪、石岘分别建立了子弹厂、机械厂和化学厂。

1946年6月蒋军占领拉法后,又迁往珲春,在关门嘴子矿山宿舍等处建立起子弹厂、机械厂、炼钢厂和装药厂。1947年子弹厂、炼钢厂迁往兴山后,在珲春成立东北军区军工部第一办事处,韩振纪兼主任,管辖机械厂、装药厂、木工厂及石岘手榴弹厂。职工1600余人,机器240多台,月产八一炮弹和八二炮弹5万发,手榴弹7万颗。子弹厂迁到兴山不久,孙景斌厂长到哈尔滨养病,范明谦接任厂长。1948年4月兴山第二办事处对工厂进行调整,分设炼钢厂、工具厂、弹壳厂、弹头厂、装配厂、木材厂及修械厂,以生产枪弹为主。职工1700余人,机器320多台,月产复装枪弹120万。
刘贵福一行参观兴山后,对范明谦颇有感慨地说:“你们的生产规模的确不小,搞得很出色。”

“你知道,我以前哪搞过什么枪弹,这都是‘赶着鸭子上架’!反正是党让干啥就干啥呗!”老范说。

“咱们都一样。不过,你们这里旧弹壳堆得像小山似的,我们太行山地区可没有这样的条件,形势逼着我们必须自行制造全新枪弹。”

俩人又各自谈起枪弹的生产情况。范明谦既是厂长,也是能工巧匠。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修复、改装、制造了大量专用设备,为枪弹生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刘贵福率考察团来到佳木斯。这里的大华铁工厂原属合江军区,刚归属东北军工部第二办事处不久,职工350余人,机器50多台,主要修理枪、炮。厂长张庆森,副厂长刘元义、协理员贺瑞林,都是与刘贵福十分要好的同志。张庆森也是随刘贵福一同参加八路军的16人之一,是刘在延安造枪的得力助手。刘元义协助刘贵福制过图,还一同作过工会工作。
贺瑞林说:“咱们现在真的回到了‘9.18’歌中的松花江上了。” 几个人不由得即兴唱起: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哈哈,哈哈!”几个人一起乐起来。刘贵福就像回到家似的一样高兴。

东北军工部第三办事处在鸡西。考察团到来前不久,乐少华主任和钱志道副主任刚刚调走,接任办事处主任的就是孙云龙。在这里,刘贵福等又考察了4个工厂,生产能力都挺大。孙云龙介绍说:

1946年6月叶林来到鸡西,随后有郝希英、乐少华、钱志道带来30多名干部和80多名日本技工,在这里组建工厂。年底汤钦训和我又带来一批技工和100余台机器,逐步建起了现在的工厂。刚来时形势很紧张,土匪还经常骚乱,曾经有名干部遇害。那时没有厂地,机器也残缺不全。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吃的是高梁米加咸菜,睡的是大板铺,穿的是更生布,在那样的条件下,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建厂的难度很大。老百姓看着都很不理解。同志们硬实凭着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先后建起了手榴弹厂、炮弹加工厂、装配厂、翻砂厂、掷弹筒厂和雷管厂。

1947年成立东北军工部第三办事处,1948年转产六O炮弹。现在全体职工1800余人,机器370多台,月产六O炮弹5万发,爆破筒2千个,产量和质量在稳步提高。

考察团的最后一站是牡丹江。这里的茂密山林和沿江广袤的稻田,形成一片秀丽的水乡景色,被誉为“北国江南”。东北军工部第六办事处,在牡丹江市西缘的原日军营地里。1947年炮兵司令部在这里建立了以修炮为主的炮工处,后来改为军工部直属第四厂。职工500余人,机器76台,每月修炮10多门。

考察基本结束后,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感性知识收获颇丰的基础上,考察团在牡丹江进行了全面总结,总结报告稿由牛治华负责起草。然后赶赴哈尔滨参加东北军工会议。考察所见,显示东北军区的军事工业历经艰难曲折的道路,已经初步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军工基地。东北地区人力和物质资源丰富,工厂职工和设备多,工业基础雄厚,恢复生产十分迅速。已有的产品门类多,品种全,生产能力强。工厂规模和生产潜力很大,这些都是华北解放区无法相比的。

1949年初,一位元帅参观东北军工厂时说:关内没有这么大的工厂,这么多设备,也没有这么大的军工规模。看了你们的军事工业,我的腰杆子也硬了。

东北的军工企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起步建设,发展壮大起来的。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各种优势,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很快就形成了规模大,门类全,品种多,基本可以配套的重要军工基地。这个军工基地的迅速建设和发展,不仅对东北的解放,也对全国的解放,起了重要的作用。
考察团于1949年初返回石家庄。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2.第1版第1次印刷。第312页。

[2] 江泽民(1903- ):四川江津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毕业于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机械系和莫斯科大学。曾任斯大林汽车厂主任工程师。1941年回国,在延安任中央军委后勤部军工局技术处长、秘书长。后到东北历任褡裢建新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东北军区军工部副部长、代部长。为东北兵工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袁风岐《军工工运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载于《兵工史料》1984.12第二辑。

[4] 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编委会编《军事工业.根据地兵器》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出版2000.3第1版第1次印刷,第515页。
[Z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