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起苏东坡的一首诗,《次韵刘涛抚寄蜜渍荔枝》
原诗是这样的
次韵刘涛抚寄蜜渍荔枝 苏轼
时新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
叶似杨梅烝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
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
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
这个次韵就是韵用字和韵和原诗一模一样,需要功力就相当高了。诗中谈到这句“每怜莼菜下盐豉”,一些文章把莼羹的典故说出自此诗。其实是不确的。
真正的典故应该最早出自晋朝的陆机,陆机一次见王济,王济面前有羊酪,就是羊奶cheese吧,问陆机江东有啥好东西,能有这个好吃。陆机回“千里莼羹,未下盐豉”。意思是说,莼羹还没加盐和酱油调味,就跟你这东西匹敌了,要是再调调味,那这个这个,呵呵,哈哈。
这个王济,富二代,可是当朝驸马,晋武帝的女婿,饮食考究,他家的乳猪都是用人乳喂养大的。美食家。
而这个陆机呢,爷爷是陆逊,关羽当年就跟陆逊打仗。什么单刀赴会,大意失荆州,走麦城。都是这俩人之间的事儿。父亲陆抗,是大司马,家世显赫,“一门有二相、五侯、将军、司马、中书、御史、都督不下二十人”。
陆机文才,经西晋张华品评,和弟弟陆云一起,是当时的第一。合称二陆。插播广告啊,美男子潘安也是那个时期的人,当时有句话,叫“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二人又合称陆潘。
盐豉莼羹,由大才子陆机背书,用王济衬托,立马荣登天下第一美味。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八王之乱,另一个“学富八斗,善属文”的名士张翰,在洛阳为官,因见“秋风起,乃思家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在得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便辞官还乡。这个一是思念家乡美味,一是想到人生一世应当纵情适意。既然故乡如此值得留恋,我又何必定要跑到几千里之外,做这一个受拘束的官儿,去博取什么名位呢?
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到齐王那里辞了官,千里驱车,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喝莼菜汤,吃鲈鱼去了。所以莼羹,鲈鱼更是名声大噪,鲈鱼更被别称为季鹰鱼,见诸于诗文。当时张翰被委任为东曹掾,基本是州长的意思,当时中国分十三州,这个位子至少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省委书记。
莼羹这么一背书,那简直就是终身成就奖的意思了。
更深一层,有一句诗,“陆机张翰不同归”,就是说张翰见齐王不能成事,本来也劝陆机归隐,陆机不听,所以张翰免祸,陆机在八王之乱被诬谋反,夷三族。更使得莼羹,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后来这些故事蔓生一系列次生典故:如 “莼菜鲈鱼”、“莼菜盐豉”、“莼羹”、“莼羹鲈脍”、“莼羹下豉”、“莼脍”,诸如此类,虽名目繁多但指的都是家乡风味;
“莼鲈归兴”、“莼鲈归隐”、“莼鲈秋风”、“莼鲈思”、“莼鲈乡思”、“莼鲈兴”等,隐喻人们的思乡之情;
而“季鹰思”,专指去官归乡的念头;“莼鲈张翰”,专用来指代退隐归田之人了;“莼鲈正美”表明,想回归吗?此刻正是时候;
“莼丝老尽”表达久别故乡而思归不得的无奈;如果是退居家山平安无恙的人,则拿“莼丝千里”来自喻,同时也从中获得些许安慰。
从古至今用到莼羹,盐豉,莼鲈的古人诗作,词作就不胜枚举了。
一碗西湖莼菜羹,跨越历史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