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平凡往事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娄岩一周诗词九首

(2024-06-15 17:35:38) 下一个

娄岩一周诗词九首

 

1.【七绝-迎客】

东窗轻启翠帘开,朝霞暮霭共徘徊。 

幽径鸟语随风起,碧树深处步徐来。

 

这首七绝诗《迎客》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到来的欢迎和期待。以下是每句诗的解析:

1. 东窗轻启翠帘开,朝霞暮霭共徘徊。

   - 东窗轻启:描述了诗人打开东窗,迎接客人到来的情景。

   - 翠帘开:形容窗帘的绿色,增添了窗前的生机和美感。

   - 朝霞暮霭共徘徊:描绘了朝霞和暮霭共同在窗前徘徊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2. 幽径鸟语随风起,碧树深处步徐来。

   - 幽径鸟语随风起:描述了在幽静的小径上,鸟儿的歌声随风飘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

   - 碧树深处步徐来:描绘了在碧树深处的宁静小径上,诗人慢慢地走来,迎接客人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到来的欢迎和期待。诗中的景象宁静而祥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客人的热情欢迎。

 

2.【七绝-端午】

翠柳轻摇逐晓风,粽香飘逸梦魂中。

烟火人间心未老 ,碧水浮云任自由。

 

这首七绝诗《端午》通过描绘端午节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每句诗的解析:

1. 翠柳轻摇逐晓风:描述了端午节早晨,翠绿的柳树轻轻摇曳,追逐着清晨的微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2. 粽香飘逸梦魂中:描绘了端午节特有的粽子香气在空气中飘逸,仿佛渗透到人们的梦境中,使人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喜庆。

3. 烟火人间心未老: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热爱和对传统习俗的珍视,即使在岁月流逝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情依然不减。

4. 碧水浮云任自由:描绘了端午节时碧水浮云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端午节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象宁静而祥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珍惜。

 

3.【七绝-端午怀古】

祭辰江上泛龙舟, 竞渡声声天际流。 

忠骨沉沙恩泽在, 魂牵楚水古今愁。

 

这首七言绝句《端午怀古》以端午节为背景,借用了屈原投汨罗江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臣屈原的缅怀以及对历史的沉思。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祭辰江上泛龙舟”,这里的“祭辰”指的是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所以有“泛龙舟”的活动。这句诗描绘了端午节时江上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

第二句:“竞渡声声天际流”,进一步描绘了龙舟竞渡时,人们的呼喊声和龙舟划破水面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这声音直冲云霄,传到了天际。

第三句:“忠骨沉沙恩泽在”,这里的“忠骨沉沙”指的是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他的忠骨沉入江沙之中。尽管他已逝去,但他的恩泽和影响力依然存在,他的精神和思想依然影响着后人。

最后一句:“魂牵楚水古今愁”,这里的“楚水”指的是屈原投江的汨罗江,也代表了楚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抒发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描绘,以及对屈原投江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忠臣屈原的缅怀,以及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感慨。

 

4.【五绝-嗮被】

冬裘悬露台,

日午洒云阶。 

随梦童心远,

孤床香入怀。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述了在非冬季将冬被晾晒的情景,以及这一行为唤起的对童年的回忆和当下的感受。

第一句“冬裘悬露台”,指的是将冬季使用的厚被子晾晒在露台上。这个动作在诗中成为了触发回忆的媒介,让人联想到盖嗮过的被子的舒适以及阳光的味道。

第二句“日午洒云阶”,描绘了阳光在正午时分洒满露台上的景象,为晾晒被子提供了完美的条件,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氛围。

第三句“随梦童心远”,表达了诗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童年时代盖嗮过的被子,嗅阳光的味道是一种常态,暗示母爱的伟大。这里的“随梦”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童年时代被父母关爱的日子已经远去,而“童心远”则强调了对童年时光的追忆。

最后一句“孤床香入怀”,描绘了诗人晚上独自一人躺在床上,被子中残留的阳光香味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这里的“孤床”不仅体现了诗人成年后的孤独感,也反映了重新体验童年时才享受到关爱的复杂情感。被子的香味不仅是物理上的温暖,更是心灵上的慰藉,让诗人在繁忙和孤独的成年生活中找到了一丝童年的温馨和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晾晒被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童年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成年后生活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是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是对现实中孤独和变化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童年时光的一种渴望和追忆。

 

5.【七律-黄昏人杰湖】

蒹葭柔曼带无涯, 百态千姿翠幕纱。 

白鹭翩跹云影里,游禽浮霭日边斜。

唐寅妙手描金柳, 袁耀神工绘晚霞。 

潋滟碧波风万里, 苍茫暮色共参差。

 

这是一首描绘黄昏时分人杰湖景色的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符合七律的格式。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蒹葭柔曼带无涯":蒹葭,指芦苇,这里形容芦苇的柔曼之美,如同无边的带子,给人一种开阔和宁静的感觉。

"百态千姿翠幕纱":形容湖周围植物的多样性和美丽,如同翠绿的幕布和轻纱,增添了景色的层次和色彩。

"白鹭翩跹云影里":白鹭在云影中翩翩起舞,生动地描绘了白鹭的优雅姿态和与云影的和谐。

"游禽浮霭日边斜":游禽在湖面上浮动,伴随着斜阳和薄雾,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唐寅妙手描金柳":唐寅是明代著名画家,这里用其妙手来形容夕阳下金色的柳树,如同画家精心描绘的一般。

"袁耀神工绘晚霞":袁耀是唐代画家,这里用其神工来比喻晚霞的美丽,如同神来之笔,令人赞叹。

"潋滟碧波风万里":潋滟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碧波随风荡漾,给人一种广阔无垠的感觉。

"苍茫暮色共参差":苍茫暮色,即黄昏时分的天空,给人一种深远和辽阔的感觉,"共参差"则形容景色的层次和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黄昏时分人杰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6.【七绝-房奴】

一朝失业苦灾临,  房贷生计愁绪深。  

人间艰辛无尽日,为儿为女泪难禁。

 

这首七绝《房奴》通过四句诗描绘了现代生活中因失业和房贷压力而陷入困境的房奴形象。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析:

1. **一朝失业苦灾临**:这句诗开篇即点明主题,描述了主人公突然失业的悲惨境遇。在这里,“一朝”强调了失业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而“苦灾临”则将失业比作一场灾难,突出了其对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巨大影响。

2. **房贷生计愁绪深**:接着,诗人描绘了失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房贷压力。这里的“生计”指的是维持生活的基本经济来源,“愁绪深”则表达了因房贷压力而产生的深深的忧虑和烦恼。

3. **人间艰辛无尽日**:第三句诗扩大了视角,将个人的困境提升到普遍的人间疾苦。这里的“人间”指的是人类社会,“艰辛无尽日”则表达了一种对生活苦难持续不断的感慨。

4. **为儿为女泪难禁**:最后一句诗回归到房奴的个人情感,表达了他为了子女的未来和幸福而不得不忍受的痛苦。这里的“泪难禁”描绘了房奴在生活重压下的无奈和辛酸。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情感描写和意象构建,生动地展现了现代房奴在失业和房贷压力下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压力和家庭责任问题。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同情和关注。

 

7.【七绝-福州参会】

故地重游梦已非,孤灯夜影泪成双。

昔时少小今何在,寥落心声付水流。

 

注:三十余年前二十几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从南京和沈阳两地云集福州军区司令部研发中国第一部程控交换机,在这只年轻的团队里面只有我一个人来自北方,一方面要克服水土不服,另一方面还要融入团队并不分昼夜搞研发。可以说这是我几十年从事科研工作梦开始的地方。

此次故地重游,却是作为一个讲者的身份出现,可谓物是人非,故感慨万千。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

故地重游梦已非:首句以“故地重游”开篇,立即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回忆之中。“梦已非”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昔日的梦想和现实已经大不相同。

孤灯夜影泪成双:第二句通过“孤灯夜影”营造了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氛围。“泪成双”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对往昔的怀念,泪水成双也隐喻着作者与过去的自己对话。

昔时少小今何在:第三句中的“昔时少小”指的是作者年轻时的样子,而“今何在”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青春和旧友的怀念。

寥落心声付水流:最后一句以“寂寞心声”结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付水流”则是一个典型的意象,意味着一切的感慨和怀念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如同流水一般无法挽留。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作者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如“孤灯”、“泪成双”和“付水流”都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同时,注释中提到的背景信息,如“三十余年前”、“从南京和沈阳两地云集福州军区司令部”以及“中国第一部程控交换机”的研发,为理解诗歌提供了更多的历史和情感背景,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个人的回忆,也是对那个时代科研工作者精神的赞颂。

 

8.【七绝-延误】

天际晴雨织似绵,起降迟到晚风前。

佳肴美馔无缘聚,独坐窗前听雨眠。

 

这首七绝诗《延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因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场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首句“天际晴雨织似绵”,用“晴雨织似绵”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阴晴不定的景象,暗示了不稳定的天气状况。这不仅为后文的“延误”埋下伏笔,也渲染了一种变幻莫测的氛围。

次句“起降迟到晚风前”,直接点出了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的主题。这里的“晚风前”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字面意义上的夜晚的风,二是比喻意义上的困难或挑战,暗示航班在面临天气挑战时的无奈。

第三句“佳肴美馔无缘聚”,转而表达了诗人因航班延误而错过与亲友相聚共餐的遗憾。这里的“佳肴美馔”不仅仅是指美味的食物,更象征着与亲友共享的美好时光。

最后一句“独坐窗前听雨眠”,描绘了诗人在等待中独自坐在窗前,听着雨声,渐渐入眠的情景。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因延误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奈,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淡然。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因航班延误而经历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的无奈,也有对错过美好时光的遗憾,但最终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接受现实,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9.【七绝-俯瞰闽江】

榕城烟雨锁波涛,摩宇孤高寒意浓。 

江水蜿蜒迎晓雾,弄潮风起送微凉。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以俯瞰闽江为主题,描绘了一幅雨中闽江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诗题:《俯瞰闽江》

诗题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从高处俯瞰闽江。

第一句:榕城烟雨锁波涛

"榕城"指的是福州,因榕树多而得名。

"烟雨"形容雨中带有雾气,营造出朦胧的景象。

"锁波涛"形象地描绘了雨雾中的江面,波涛被雨雾所笼罩。

第二句:摩宇孤高寒意浓

"摩宇"可能是指摩天大楼,与"孤高"结合,形容高楼独立于云雾之中。

"寒意浓"表达了雨中带来的凉爽或寒冷的感觉。

第三句:江水蜿蜒迎晓雾

"蜿蜒"形容江水曲折流动的样子。

"迎晓雾"描绘了江水在清晨的雾气中流动的景象。

第四句:弄潮风起送微凉

"弄潮"通常指随波逐流,这里形容江水的活泼。

"风起"指风吹起,与"弄潮"结合,描绘了江面上因风而起的波浪。

"送微凉"表达了风带来的凉爽感觉,与"寒意浓"相呼应,增添了夏日的清新。

韵律分析:

这首诗采用了押韵的形式,每句的末尾字押韵,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意境分析: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闽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象,以及站在高处俯瞰时的开阔视野和夏日的清新感受。

情感表达: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夏日清凉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营造了一幅雨中闽江的美丽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