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平凡往事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娄岩一周诗词七首

(2024-05-17 07:38:55) 下一个

娄岩一周诗词七首

1.【七绝-过浪底水库和黄麓山品河鲜】

浪底清波映翠微,群山叠翠傍斜晖。

农家河鲜香不尽,无酒舒心亦忘归。

 

这首七绝诗《过浪底水库和黄麓山品河鲜》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热爱。

首句“浪底清波映翠微”,描述了浪底水库的景象。诗人用“清波”形容水面的平静,用“翠微”形容山色的青翠,通过“映”字将水面和山色联系起来,形成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

第二句“群山叠翠傍斜晖”,进一步描绘了山水的美景。诗人用“群山叠翠”形容山峦的重叠和青翠,用“斜晖”形容夕阳的余晖,将山峦和夕阳的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第三句“农家河鲜香不尽”,转入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感受。诗人通过“农家河鲜”表达了对乡村美食的喜爱,用“香不尽”形容食物的美味,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和美好。

最后一句“无酒舒心亦忘归”,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留恋和满足。即使没有酒,诗人的心情也舒畅,甚至忘记了回家。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使整首诗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以乡村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2.【七绝-途径小浪底水库附近有感黄河清澈】

浪底清波映翠微,群山淡霭傍澄晖。

农家河鲜香销远,无酒尘心亦忘归。

 

这首诗描绘了小浪底水库附近的黄河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黄河清澈之美的赞美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解析如下:

1. **浪底清波映翠微**:这句诗描绘了小浪底水库附近的黄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景象。"浪底"指小浪底水库,"清波"指清澈的波浪,"映翠微"形容水波反射出周围树木的绿色,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2. **群山淡霭傍澄晖**:这句诗描绘了周围的群山在阳光的照射下,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群山"指周围的山脉,"淡霭"指山间的薄雾,"傍澄晖"形容阳光照耀在山间,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

3. **农家河鲜香销远**:这句诗表达了黄河附近农家的河鲜美味,香气四溢,吸引着远方的游客。"农家"指附近的农村家庭,"河鲜"指黄河中的新鲜水产,"香销远"形容河鲜的香气飘散到很远的地方。

4. **无酒尘心亦忘归**: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美景的留恋之情。即使没有酒,作者的心也沉醉在这片美景之中,忘记了归途。"无酒"指没有饮酒,"尘心"指世俗之心,"亦忘归"形容作者被美景所吸引,忘记了回家。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清澈、群山云雾、农家河鲜、美景留恋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3.【七绝-沙龙论道医学元宇宙有感】

玉韵金声夜未央,笑谈元界出师章。

众心归一寻幽梦,不驻惊鸿影更长。

 

解析:

1. "玉韵金声夜未央":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和谐而美妙的交流场景。"玉韵金声"形容声音悦耳动听,如同玉石和金属相击发出的声音,给人以美好的听觉享受。"夜未央"则意味着这个交流场景持续到深夜,还没有结束,可能暗指讨论的热情和深度。

2. "笑谈元界出师章":这句诗中的"笑谈"表明交流气氛轻松愉快,"元界"指的是元宇宙,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或者概念,在这里可能特指医学领域内的虚拟交流平台。"出师章"可能暗指专业人员在元宇宙中分享经验和知识,如同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的忠诚和出征的决心。

3. "众心归一寻幽梦":这句诗表达了参与者在元宇宙中共同追求一个梦想或目标。"众心归一"意味着大家的心思都集中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寻幽梦"则可能指的是探索医学领域的深奥和神秘。

4. "不驻惊鸿影更长":"不驻"意味着这种体验和感受不会轻易消失,"惊鸿"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体验,"影更长"则表示这种体验留下的印象是深远和持久的。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医学元宇宙中的体验,以及对于未来医学发展的期待和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专业交流和知识共享的重视,以及对集体努力实现梦想的认同。

 

4.【七绝-白马寺怀古】

古刹风铃邀古韵,梦回白马驮经频。

残碑断影留遗事,幽院凡音绕岁轮。

 

解析:

1. **古刹风铃邀古韵**:这句诗描绘了白马寺中古老的风铃随风摇曳,发出的声音似乎在邀请人们去感受那份古老的韵味。“邀”字用得非常生动,好像风铃在主动地引导人们进入一个古雅的空间。

2. **梦回白马驮经频**:这里“梦回”意味着诗人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白马驮经的年代。“频”字表明了佛教经典的频繁传入,强调了白马寺在佛教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3. **残碑断影留遗事**:这句诗通过“残碑断影”形象地描绘了白马寺内的历史遗迹,它们如同历史的碎片,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和追忆。

4. **幽院凡音绕岁轮**:在这句中,“幽院”指的是寺庙的幽静院落,“凡音”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日常声音,如诵经声、钟声等。“绕岁轮”意味着这些声音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见证了白马寺的岁月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马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古寺及其所承载的佛教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诗歌的韵律和谐,意境深远,是一首成功的怀古诗作。

 

5.【五绝-关林】

义重泰山轻,关林草木生。

桃园情未了,月下誓长铭。

 

这首五绝诗《关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关羽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义重泰山轻":这句诗意味着关羽的义气之重,如同泰山一般沉重,而其他的一切都显得轻如鸿毛。这里赞扬了关羽忠诚、重义气的品质,这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中尤为突出。

2. "关林草木生":这里的“关林”指的是关羽的墓地,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这句诗描绘了关羽墓地周围的草木生长茂盛,象征着关羽虽然已逝,但他的精神长存,墓地成为了后人瞻仰和纪念的地方。

3. "桃园情未了":这句诗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的故事。他们三人在桃园结为兄弟,共同奋斗,这种深厚的兄弟情谊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4. "月下誓长铭":这句诗描绘了关羽在月光下发的誓言,这个誓言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关羽的忠诚和义气,以及他对兄弟和主公的承诺,都被诗人用这句诗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关羽的忠诚、义气以及与刘备、张飞的兄弟情谊,表达了对关羽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忠诚、义气和兄弟情的重视,以及对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的期待。

 

6.【七绝-新乡洛阳公干感怀】

谋定新乡去路遥,洛阳世味牡丹凋。

春风两地皆相悦,梦觉浮生本寂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新乡和洛阳两地公干时的感慨与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谋定新乡去路遥**: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新乡(可能是作者工作或出差的地方)筹划事务时的感受。“谋定”意味着深思熟虑,表明作者在新乡的工作需要精心策划和准备。“去路遥”则暗示了作者离开新乡的路途遥远,可能也隐喻了作者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2. **洛阳世味牡丹凋**:

-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牡丹花是洛阳的代表花卉,象征着富贵和繁荣。然而,作者在这里提到“牡丹凋”,表明即使是世间的繁华和美好,也难逃凋零的命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3. **春风两地皆相悦**:

- 这句诗描绘了春风给新乡和洛阳两地带来的愉悦。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作者通过春风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两地美好景色的欣赏,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

4. **梦觉浮生本寂寥**:

- “梦觉”意味着从梦境中醒来,回到现实。“浮生”是佛教术语,指的是短暂而虚幻的人生。“本寂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感悟,即人生虽然短暂,但终究是孤独和寂寞的。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这首诗的韵律和谐,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比新乡和洛阳两地的景色,以及作者在两地的工作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寂寞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这首诗也启发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短暂的人生中寻找到真正的价值和幸福。

 

7.【七绝-小满】
小满风轻麦渐黄,烟波无际待秋光。
蛙声夜半催人早,心向年丰意更长。

这是一首以小满节气为主题的七言绝句,作者平凡通过这首诗描绘了小满时节的田园风光和农人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小满风轻麦渐黄**:
这句诗开篇点明了时间背景——小满,一个表示谷物开始成熟但尚未完全饱满的节气。“风轻”描绘了一个温和的气候特征,而“麦渐黄”则形象地表现了麦子随着季节变化逐渐成熟的状态。
2. **烟波无际待秋光**:
"烟波无际”形容田野上朦胧的水汽或轻雾,给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感觉。“待秋光”则表达了对秋天到来的期待,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里隐含了对丰收的期盼。
3. **蛙声夜半催人早**:
这句诗通过“蛙声夜半”展现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生机,蛙声通常与农田和湿润的环境联系在一起,是乡村生活的象征。“催人早”则可能意味着农事活动的开始,提醒人们早起劳作。
4. **心向年丰意更长**:
诗的最后一句“心向年丰”表达了农人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更长”则加强了这种情感,表明农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是深远和持久的。
整首诗通过对小满时节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农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押韵(“黄”与“光”、“早”与“长”)和意象(如“风轻”、“烟波”、“蛙声”)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欣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