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平凡往事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活在智能化的时代

(2018-01-28 08:36:56) 下一个

活在智能化的时代

--写于参加智能医学联盟成立大会,由沈阳至昆明的飞机上

当今武侠影视,有很多天下英雄为争夺盟主位置斗得你死我活的场景。要说稀里糊涂便坐享其成的也不乏其人,比如程咬金,无论武功谋略都上不了台面,但就是这等泛泛之辈,却被群雄拥戴当上了瓦岗寨大王,你也可以说是权利平衡的结果。

我应该属于后者,在由全国大专院校的医学、医疗、信息技术专家和企业CEO组成的大联盟中,我一个在普通高校里搞信息技术,在医学院校里被边缘化的小人物,何德何能,得此殊荣,被推举为理事长。从三年前海归时的名不见经传,到今天无论在全国医学界,还是计算机界都名声鹊起,地位笃定,绝非我个人有多么出类拔萃,而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我。说到天时,首先应该感谢大环境,一个处处讲创新融合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时代。太多的机遇为IT人与各行各业跨界融合提供了自由发挥的舞台;其次是人和,我一路走来,身边总不乏提携关照之人,而且都是些和我没有任何私人关系,对我有知遇之恩的贵人;所谓地利,就是我所在的大学,它是我粉墨登场的平台。可以说没有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推波助澜,我到现在还串浮于平庸之间,默默无名。

我们这个联盟中的人,几乎没有等闲之辈,大学校长、三甲医院院长、全国著名的大咖级业内领军人物、著名信息技术公司,其中就包括像戴尔和IBM这样在国际上都是顶级的大牌IT公司。 

国内的大学多以研究和教学为主,而我却要在大学中刮起一股应用之风,其实这种想法并非一种创新或发明。“学以致用”是先人的提法,只是中国大学改革至今,都没人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学非所用是早在四十年前我上大学时就深恶痛绝的东西,至今仍然是大学里的裹脚布。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当上主任,就对原有的课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全国医学院校率先开设了医学虚拟现实和医学大数据两门让所有同行目瞪口呆的课程,并编写出版了相关教材。三年过去了,教育部专门做出了在大学建立大数据学科,并开设院系的规划。虚拟现实更是被许多大学接受,并纷纷开课。我去年主编出版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导论及应用》两本书,在世界范围,起码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套同时包括AR, VR的科学书籍和教材。

今天在全国各行各业一窝蜂都将视线转向它们,并当成时髦和时尚追捧时,我已经开始关注智能医学的发展了。前年我在一次全国性大会作报告时首先提出了VR+和大数据+的概念,并对此做出了详细的说明。现在也成了一种时髦的名词和概念。而站在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创新的高度来看,更准确的提法是“信息技术+传统行业”。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即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具有标志性的历史特征。如果把“信息技术+”中的“+”诠释出来,就是应用和融合,其作用就是智能化的过程。说白了,智能医学就是“信息技术+医学”,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看成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应运而生的新学科,如此一来智能医学的概念也就有了落地的基础,可谓名至实归了。其结果必将让未来的医学和医疗技术具备像人类一样对事物的感知和自学习能力,使其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可视化上都有质变的提升。让医学工作者包括医学生、医学院校的教师、科研人员、医务人员都面临新的挑战和定位,即在变化中调整角色。比如在未来临床医疗中,医生不再是手术刀、听诊器、喉镜、产钳等器械的简单操作者,而是掌握智能技术的操控者和管理者。 

当然产、学、研的最终目的还是科研成果产品化的转变,市场化是其外延的终极目标。某位教育界的名人曾说过今天中国大学只能培养出书呆子。这个问题不但存在,而且相当普遍,严重影响了国家培养人才的初衷。 

当然若以我一己之力想改变它,无疑是螳臂当车,天方夜谭。要想改变现状,让死水一潭的传统行业焕发生机,必须将其注入新鲜血液,这也非靠匹夫之勇就可以达成的目标。任重道远,有了施展的舞台,更需要落实的智慧。团结一切力量,向同一个目标奋进,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我也许平庸,但希望能给天下贤达、俊杰搭建一个发挥所长的平台,甘当人梯是我的使命。

同时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学以致用的思想,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我结束教育生涯时,能够心安理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Californian 回复 悄悄话 医学大数据共享只是时间问题,它能极大提高医疗水平。这几天正好在想这方面的事儿。现在阶段,医生看病还是凭经验,尤其是美国医生,看病大多严格走程序,最容易被替代。AI加大数据的发展,几十年后医生数量可能因此而会大大减少,研发工作倒是相对安全。
Californian 回复 悄悄话 医学大数据共享只是时间问题,它能极大提高医疗水平。这几天正好在想这方面的事儿。现在阶段,医生看病还是凭经验,尤其是美国医生,看病大多严格走程序,最容易被替代。AI加大数据的发展,几十年后医生数量可能因此而会大大减少,研发工作倒是相对安全。
风清fq 回复 悄悄话 回复ytwadk的评价。你没看懂博主本意,他只不过是想与网友分享他得奖的喜悦罢了。不过以这种方式示人是有些奇怪。至于IT 专业的经验与临床经验,你从他以前的博文中可以了解个大概,确实正如你所说。

健全大数据厍是未来的方向,由七、八年前美国开始,很快英国与中国紧紧相随,而帮助建立中国数据库的人们,是在美国已生活工作了多年的老留学生----在各领域的研究人员。在建立大数据同时,医疗界还开始建立precision medicine, 也就是在大数据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病人病情信息在美国各医院可以共享,通过软件平台或是要求邮件寄送。相信英国也正向这方面发展。而医疗数据的收集是建立在认真,诚实的基础上,这些素质却很难在当今的中国普及,有个人原因也有体制的因素。不过,摆脱听诊器倒正是当今医疗的走向,听诊器正在被各类影像所替代,青年医生已不太会用听诊器。听诊器可以帮助快速诊断但却未必准确,虽对训练有素有好听力的老医生有很大价值,但对小的们却帮不上多大的忙了。
ytwadk 回复 悄悄话 作为一位IT专业人员,一位癌症患者,长期在伦敦与两大家世界级医院保持密切配合的我,不得不对你的理论的深度提出质疑。我从事过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举个例子大数据对企业的销售帮助巨大,前提是数据要足够多,医院面对患者,数据量有限。遇到疑难病例,像我这样百万分之一的病例,大数据根本就没用。糖尿病人也许数据多些,但是因为医院数据不共享,或目前无法实现共享,你说的大数据也不易采集。目前伦敦各大医院的验血结果都无法数据共享。你说医生要摆脱听诊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请问肺部感染,哪种方法最直接快捷判断?智能技术,是的,在手术中人家用的是机器人腹腔镜给我做的手术,术后我得到了手术的录像。智能技术还得与医生的操作技术相结合,否则智能技术就是停留在纸上的理论。从你的简短介绍看,你的IT专业,临床实际经验还有加深的空间。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人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