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18)
2015 (85)
2016 (96)
2017 (119)
2018 (119)
2019 (114)
2020 (113)
2021 (148)
2022 (71)
【五律-中秋偶成】
窗明灯影单,月下恨凭栏。爆竹声声起,文章字字酸。
无心片语好,有意只言难。七夕经年有,凡尘谁与欢?
许是曾是移民的缘故,我对王维17岁时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七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着特殊的感受和理解,其实它带给我的何止是一种文字上的卓越,更多的是长期内心深处的隐痛,更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长痛。
选择就意味着顾此失彼,而往往得到并非让人感到幸福,失去却成了深深的遗憾和痛苦。这也是为什么我回国四年,每当许许多多的国人趁假期外出旅游时,我却选择留守家中陪伴双方父母的原因所在吧。其实这并不能说明我的选择有多么的高尚,这不过是出自我单纯的报恩意识,即长期在国外生活,总觉得自己对祖国和父母亏欠许多,究其原因还是一种自私,一种狭隘的家国信仰。
都说在国外生活得越久就越爱自己的祖国,更希望陪伴在父母身边,对忠孝的意义理解得更透彻,这确是事实。人们习惯了温饱思淫欲的说法,却忽略了温饱思对缺憾的补偿意识。许多人富足以后开始回报社会和家人,对于物欲横流、自私自利而言,这算是一种高尚。尽管如此,除了爱心和社会责任外,其实还有满足补偿缺失和成就遗憾的因素。
就自己来说,平时忙起来,也很少顾及家人,有时甚至忽略家人的存在。其实我一直以来都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典故很不以为然,总觉得公私兼顾才算完美。但回顾过去,自己还不是顾此失彼,每每不能两全吗?人生就是如此,人类社会和其它动物一样是在平衡法则下生存和延续的。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得失其实并不重要。对人类社会而言,没人能跳出社会属性的范畴和国家意识。包括节假日留守,不过是一种人生选择,并不能提升到觉悟的高低上来。
我留守家中的行为,其实多出于还债意识,我努力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都说国人没有信仰,其实非但如此,而且国人都有着很深的家族信仰,即家庭至上,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继承关系。许多国人的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看,有些地方真的很狭隘,比如家族信仰,即上面提到的家庭至上思想。走出家门,对身边事物都可以漠不关心,那种对家人与生俱来的爱心、呵护也都抛掷脑后。甚至对公物随意践踏,如在景区的公物上刻字等,面对破坏公物的现象也不加以制止,放任自流。再如遛狗时,许多国人从来只管遛狗,而不管狗屎拉在哪里。西方人则不然,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国内是家,国外也是家,他们追求的是“世界大同,处处为家”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深入人心。如发现有谁破坏公物或违反社会道德,马上就有人“多管闲事”,警察很快就会出现在现场秉公执法了。记得在美国时,有一次我们几家一起出去旅游,其中一辆车里突然扔出一个香蕉皮,没过十分钟,一辆警车呼啸而至,一个罚单就送到扔香蕉皮的人手里了,真可谓天网恢恢。我也曾经历过在自家院子里晒被子被邻居贴条、因为自家院子里花草杂乱无章被贴罚单等颇让我费解和困惑的事情,甚至怨恨人家狗抓耗子多管闲事。
这些现象在国内司空见惯,人们早已见怪不怪,而在国外就是见怪则怪的大是大非问题。如果谁对自家的狗拉屎置之不理,包括随地吐痰这样的小事,一定会出现人神共愤的局面,甚至被路人嗤之以鼻,且不乏见义勇为者,毫不留情地当面指责你,直到你捡起污物扔进垃圾箱为止。即任何人都要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付出代价。而国人多会抱着“各自扫尽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态度,听之任之。这就是中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别。
有时,我真不知道应该为自己的狭隘感到自豪和骄傲,还是应该为此羞愧。当然,和一些国人相比,我似乎做得还算符合良心和良知,但我节日在家陪伴父母的行为充其量也就是安慰自己,补偿遗憾的独善其身。
我们可能是恪守孝道的最后一代。
我在国内。
许多古语不无道理。
好久不见,谢谢你的鼓励!
年轻人有自己的世界。
不是。
谢谢!我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