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溪笔谈

原是寂寞中的陈情,如鸟儿啼鸣,以求友声。
正文

外遇斯坦福(十七)圣诞树与志愿者

(2013-06-08 09:08:13) 下一个


圣诞树与自愿者


秋季学期已接近尾声了,这意味着冬假和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其实感恩节一过,许多美国人家都摆出了圣诞装饰,晚上开车看过去,各式各样的灯饰当然是最吸引眼球的了,听说还有为贪看灯饰而出车祸的。有时我也会好奇,屋外如此辉煌,屋内的装饰又是怎样的呢?这不,机会来了,斯坦福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将于放假前的一个星期三带我们去附近Portola Valley的一个自愿者家中看圣诞装饰。

到集合点前一看,来的人可真不少,足有二、三十人围成一圈,包括经常开车接送的几个志愿者:有安、林达、一个日本人优茜卡、一个俄国人安娜,还有一位钢琴师,参加者自然是来自各国,以亚洲人居多,主要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欧洲和美洲的少一些,有德国、俄国、格鲁吉亚、西班牙和墨西哥的,也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呢!

目的地玛丽家在一个小山坡上,狭窄的车道上去,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足以容纳我们一行七、八辆车,屋子的外形是以松木搭成的,和屋前屋后的林木很和谐。门前有一个跃跃欲动的小鹿迎宾,衬着身后的松枝和圣诞红,象真的一样。主人已经在门前招呼了,一进门就眼前一亮,巨大的客厅正中是一架黑得发亮的三角钢琴,琴上铺着絮状的白雪棉,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圣诞玩偶,比如坐着雪橇的圣诞老人、小天使和各种小动物,小狗、小熊、和小鹿等。旁边一棵溢着松香的圣诞树上也结满了彩带、灯球、和各种挂饰。客厅的一面是烧着木柴的壁炉,一面是书架,另外两面都是落地的玻璃窗,一面对着前院,一面向着后庭,最稀奇的是一株结着金黄果实的桔树,当是加洲异于北地白色圣诞节的异果。

还没能细细欣赏,厨房那面已经在叫人了。看来今天不仅可以看到美景,还可以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呢!于是每人去厨房拿了一杯饮料,东方人自然选择茶(虽然是不够正宗的袋装茶),而西方人更喜爱咖啡,到餐厅一看,一张长长的餐桌上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餐桌正中是一个银光闪闪的烛台,三只飞鹿的造型,烛台巧妙地设置在鹿角之上,可美食在前,已无暇去欣赏银烛台了,忙绕着桌子一一尝去。有日式的甜米糕,德国的起司饼,西班牙的甜点和美国的姜面包。有些也不知来自何国叫何名,只让它们在我的肚子里来一个民族大融合了。比较有印象的是一个墨西哥人带来的点心,那是一个手工剪制的红纸小花篮,篮边插一小松枝,非常精巧,既有剪纸的工艺,又有编粘的手工,据介绍是墨西哥人庆祝圣诞的常用品。至于里面装的食品倒是非常美国化的,乃是M&M巧克力豆。我与身边两位刚从国内来的女孩说起M&M巧克力豆:“Melt in your mouth but not in your hands”(只融于口不融于手),而她们居然不知道,说是从未吃过,当真叫我吃惊了。

看见几个日本女人,一个个打扮的漂漂亮亮地,对这些吃的倒不在意,只是非常赞叹宽敞的房屋和漂亮的装饰。一个新认识的叫吉冈麻纪子,面白如满月,穿了一身合体的黑色羊毛套裙,把别人都比了下去了,她是一个小学老师,随丈夫来美访问一年,说起来今天还是她的生日呢,旁边一个姓三轮的日本女孩有些冒失地问她今年多大了,麻纪子犹豫了一下说:“三十四岁”。我们都惊叫起来了,她看起来还是那么年轻呢!三轮连忙道歉,其实她们毕竟来美不久,这种忌讳问女孩子年龄的美式规矩还没学会呢!

吃完点心,大家随着钢琴声来到客厅,分别坐下,沙发显然不够用了,有人就坐在地毯上听钢琴师的表演,主人拿来厚厚一叠印有圣诞歌曲的词本,大家就随着唱起来,虽然世界各地的语言不同,但那优美的圣诞旋律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象“Jingo Bell”和“Chrismas Tree”等等,我一开始抱着滥竽充数的主意,没想到音乐响起来,对照词本,我也能唱上几首呢!我想优美的圣诞歌也许是基督教传播广泛的一项法宝,比起佛教那一般人不知所云的念经唱梵更多了一点民众的参与性,且不谈宗教的信仰,光是那悦耳的旋律,也值得去教堂听一听。

        中间歇了一会,组织者关女士叫在场的美国人介绍她们圣诞的传统和经历。安在新英格兰长大,自然是和白色的圣诞节分不开了。她从宗教的意义讲起,耶稣诞生在马厩里,成长后为世人历难,圣诞节就是为了纪念他而来。林达更注重孩子们的感受,圣诞节就是为了纪念圣诞老人驾着神鹿送圣诞礼物的,如果你这一年都很乖,那么圣诞老人就会从北极驾着鹿车,赶到你家的上空,并且从烟囱里下到壁炉里,把你最想要的礼物放在挂在壁炉上面印有你的名字的圣诞袜里。她说到她的童年,爸爸总是在晚饭后带她们兄妹出去转一圈,而回来的时候,踏着星光,妈妈打开门说:“圣诞老人已经来过了,你们正巧错过了。”孩子们奔向袜子拿到礼物,是一种又兴奋又遗憾的心情。世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这样问。而每年纽约太阳新闻报圣诞节这天都要重登当年一个编辑给小女孩的答复:“是的,世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只要我们相信真
善、美!”

当然在我们这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庆祝圣诞节,即使在美国,犹太人也不过圣诞,他们庆祝Hanuka,每天点亮一只蜡烛。在欧洲,德国人是庆祝圣诞节的,他们多是做鸭子当圣诞大餐,这让我想起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窗外看着圣诞鸭子,只能擦亮手中的火柴取暖,结果冻饿而死。俄国人安娜介绍说,自从十月革命以后,圣诞节不被允许,近年来又开始松动了,不过她们常在一月七日庆祝新年,活动倒有些象美国人的鬼节,年轻人戴了面具去熟识的人家去要糖果糕饼,不高兴了就乱砸东西,听得我们都吃惊地叫了起来。

日本是庆祝元旦的,而中国人当然是更注重春节。我说我们不庆祝圣诞,还有年轻人抗议,但我说中国的所谓圣诞节商品气息浓于宗教气息,就无人作声了,我想东方的国家如新加坡、菲律宾、中国、日本大约都是如此吧。当然我也说到了我们过春节的传统,比如年三十吃饺子,包硬币乞福,零点放烟花爆竹,虽然有些西方人嫌太吵,可这本是几千年的传统,目的是为了惊跑野兽和怪物,吵吵嚷嚷也过了几千年了,不爱听就别听嘛!小孩子可是最喜欢过年的了,除了放炮,吃糖,穿新衣,还能磕头要压岁钱!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买不起很多鞭炮,哥哥便骑自行车带我去大街小巷窜,哪儿炸得响去哪儿,然后顶了满头的红红爆竹屑回来。那时的压岁钱虽然不多,但这可是一年唯一一次理直气壮地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手里拿钱,这个头磕得不冤。

当我讲到中国的新年从正月初一延续到十五,老美都羡慕地惊叹!正月十五吃元宵,白天去街上看舞狮子,踩高跷、摇旱船,晚上还可以去看灯,猜灯迷,算了,跟你们说也不懂得啦!我突然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感到无比得自豪,可惜、可惜,现在在美国的中国人都去庆祝什么圣诞了,真是好没意思。就象春联吧,还有多少华人过春节贴春联呢。

        我们的圣诞秀就在一阵“平安夜”的歌声中落下帷幕。虽然没有吃到圣诞大餐,但主人的盛情令人感激,如果不是这些自愿者,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学者及配偶也不可能有这样一次对圣诞传统的亲身体验。只可惜在这样的活动中,中国志愿者的身影太少了。也许是经济基础不够?湾区可是全美华人精英最集中的地方了,倘若这里都缺乏华人自愿者的身影,别的地区就更可想而知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irislee0212 回复 悄悄话 俺正愁写小说,没海外生活的素材,您的这一系列文章,是俺最好的素材了。俺决定抄下来收藏。^_^

您描述的这些场景,历历在目,如果拍成影视剧,肯定很棒,很吸引人,尤其是国内的观众。大开眼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