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022-08-02 10:59:27) 下一个

作者:云鹄

每个夜晚,台灯总会投射下一注圆桶形的灯光,将我和书本团团围住。于是我和书便像潜水艇一样,无声无息地潜入夜的海底。书是我的夜光眼镜,通过它,我看到了迷人的海底世界。你看今晚,我居然看完了《论语》,一颗多么美妙的海底明珠啊!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科生,而且身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四书五经似乎都离我好远,我也从来不觉得我可以看得懂《论语》,但是我居然在一个月内看完了,而且还觉得很好看。一份欣喜让我情不自禁的做了一点读书笔记。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涉及伦理、社会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全书20篇492章。要弄通整个儒家思想体系恐非易事。而且我也根本不想像写论文一样地来讨论 “仁 、义、礼、智、信”,因为自有学者会做那样的事。我只是选取了几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和大家一起轻松地赏读看看。

子曰: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云鹄风语:“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是《论语》第七篇述而篇中孔子的弟子记载孔子居家生活的一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说孔子居闲在家之时,身体从容舒展,气色安详润泽,一派仙风道骨的气象。要知道孔子是有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向的,但是待在家里的他也能够如此地心平气和。如果欲望缠身,心境不够纯净,怎么可能有那副申申夭夭的怡然姿态呢?
在《论语》中,孔子有好几处享受居家生活的描绘。比如在同一篇中,有一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耾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你看,孔子疏食淡饭,头枕着手臂,也是乐在其中呢!那些不仁不义的富贵,孔子说那不过是浮云罢了!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才十二个字,便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孔子的超然形象。他有所追求,但也有所退守,在任何处境之下他都安然从容。这便是儒家的柔韧性,也是儒家的大智慧。

子曰:
巧言令色,鲜仁矣。

云鹄风语:“ 巧言令色,鲜仁矣。”这里的鲜是少的意思。孔子这句话是说:那些善于花言巧语,察言观色,阿谀逢迎的人,通常都是没品德的人。那些人用花言巧语迷惑你,必定有所图谋,轻者为获得你对他的好感,重者就有更深层的利益上的索求。如果你不警醒和防备,就会掉进被欺骗的陷阱。孔子在这里告诫弟子要认清那些听起来动人的赞美,辨别那些伪善的人。同时他也希望弟子们为人处世要真诚,不做那种阿谀奉承假意讨好的人。整部《论语》究其根本,孔子其实一直在追求真、善、美。诚实是真,仁义是善,而真和善,就会产生美感。这也是孔子的一种美学和美学标准。这让我想起我每天都看到很多诗人写的很多诗词,一堆的浮词艳句,到底有多少饱含真情实意?写作必须真诚,不能无感而发,更不能用一些华丽的辞藻来堆砌和掩饰空洞的内容和虚假的情感。读者也必须有能力来辨别什么是真话,什么是真情,而不会轻易被华而不实的言辞迷惑。这也是我们文字爱好者必须修炼的一种审美能力。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云鹄风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来自第六篇雍也篇,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了什么是君子。质是指品德、根本。文是指文采。野是指粗鄙的人,史指掌管文书的人。彬彬是指匀称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文采配不上内容,文章就显得粗鄙;如果外表配不上品德,人也会看起来粗俗。反过来,如果文采胜过内容,那么文章就会浮夸;如果人徒有其表而品德不具备,那么人也就只是一个空架子。唯有内容和文采相配,品质和外表相配,才能内外相谐,浑然一体,从而成为真正的君子。
原来,我们现在说的文质彬彬,就是古时的君子。看来以后我再用这个词的时候,要慎重了。

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云鹄风语:这首《关雎》是诗经国风的首篇。通常我们都认为这首诗是描绘一个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追求。说因为追不到她,男子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追到她之后,便用钟鼓琴瑟取悦于她。但是按照张居正的说法,说这是称颂周文王的妃子太姒的,说她为了周文王找淑女而悲喜。
不管如何,孔子认为这首诗欣然和乐,毫无淫荡之气;这首诗缱绻哀婉,但并不悲伤。这样的情感把握很合乎孔子的审美观。对情感的把握,孔子同样主张应当不偏不倚、适中最好。
大哭大号,大喜大悲的文字,虽然刺激,但是缺乏隽永的魅力,我亦不喜。

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云鹄风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也是家喻户晓。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孩子都不应该远走他乡。要走的话也必须告知父母要去的方向,告诉父母去东方,就不能往西走,而且当父母召唤之时,要能立刻赶回来。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孝!孝不仅要日夜地侍奉父母,让他们身体健康,还要让父母放心,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这是一种从身体到内心的深刻意义上的孝顺。现代人恐怕很难做到不远游,很难做到游必有方,但愿多陪伴、多告知行踪,也算一种弥补吧。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云鹄风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段话中的“三思而后行“我们都很熟悉,但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还有后一句,但因为这后一句,我们会看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季文子是鲁国的大夫。他心思周密,每件事必定反复考虑,想了又想。孔子听说后,便说:“人处事,当然要思考,想一想,再想一想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想三次呢?” 当然这里的三次,不是实指三次,而是指多次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想太多了。这又是一个中庸之道的例子,对孔子而言,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对问题的思考也是如此,所谓慎思也!不思考是浅薄鲁莽的,但想太多了,未免优柔寡断,当断不断。

子曰: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云鹄风语:“后生可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语,出自《论语》第九篇子罕篇。但是其实孔子还有后半句,就把话锋一转。后生当然是可畏的,因为有无穷的发展可能性,但是如果后生不勤奋、不好学,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是知之甚少,又有什么可畏的呢?说得多好,孔子思想永远关注事物本质,永远动态地看问题,永远蕴含辩证法,这种看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才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云鹄风语:有人问孔子说:我们因为恩怨之心太明了,所以整个社会的忠厚之风渐渐稀少了。如果有人仇恨我,我可以用恩德来对待他吗?就是以德报怨好不好?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尖锐,我以为讲究仁义的孔子会说好。但是孔子说:如果我们用恩德来回报仇怨,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回报别人的恩德呢?就是说对怨恨报以恩德,对恩德也同样报以恩德的话,这样就有失公平了。看,以德报怨他是不赞同的呢。以德报德是对的。大到性命、小到一顿饭,我们应当知恩图报。可是对待仇怨就不能同样处置了,我们要秉着公心运用法典去公正处理,而不是以德报怨。也就是说孔子虽然重视仁德,但是也爱憎分明。如果我们不管德还是怨,都用德去回报,那么岂不是没有爱憎了?这也是孔子的真性情!

读完《论语》,让我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两三千前的他们物质生活和如今要相差多少,但是在思想方面他们毫不逊色。相反,倒是我们现代人需要吸取他们的精神养分,让我们有更刚毅的骨骼面对人生。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句话孔子是鼓励他的弟子要读《诗》,因为诗中有喜怒哀乐,有天地人伦,有三纲五常。
我不妨来翻版一下,我要说的是:云鹄,何莫读《论语》?可以修身,可以养性,可以观天下。
夜又深了,我又要潜水去了,今晚是《大学》、《中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