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喜相逢

文学,小说,影评,游记,散文,
时评,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中的 美国油画

(2013-08-26 15:07:38) 下一个
一直轻视美国的油画,时间不够的情况下,美国画家的作品首先被略过。这次在华盛顿的美国馆逗留,惊艳到了。想大约是美国的科技文明过于发达,光芒万丈,才将艺术方面的星辉掩盖住了。

先看静物。也是后来才慢慢开始欣赏静物画的美感。静止的花朵和果实中蕴含的生命力,如此美丽。美国画家的静物趋向荷兰派的写实,但对于前者光线之敏感而言,美国静物的颜色似乎更为见长。 喜欢那被虫子咬坏的梨子,颜色有说不出的心旷神怡,毫不做作。 挂在早餐室里,可以明媚心情,净化空气。











接着看风景。早期的美国油画大约因为移民的关系,明显有英国乡村画的特征,细节复杂,视角庞大,色彩华丽而柔和。尤其喜欢第一幅《琉森湖》,这画占了博物馆半面墙去,在前面坐一会儿,便跟一次郊游无异。第二幅画的是哈逊河谷,也就是未开发之前纽约下州的景色,真是沧海桑田。 第三幅原画更美,摄影有打折。淡淡的月光,或者晨光照在棕榈树叶上,一种流淌的感觉……完全能理解有钱人花重金要把这样的风景独占于自己餐厅或卧室里的心情。第四幅叫《曼彻斯特附近宁静的一天》,正好上两月曾开车经过那里,回忆了一会,当时天地与海面的颜色正是如此。海涛时时要从地平线上漫延过来。平旷苍茫。最后一幅和皮萨罗的手笔可以乱真,证明美国油画早期受印象派影响至深。













再来看人物。这几幅差别很大。前一幅萨金的,明显有薛蛮子大V对下层妇女的人文关怀。画面真好,温度气味历历在目。萧瑟和凄冷从街道漫延到女人残破的心里。第三幅家庭群像,仔细看爷孙俩的姿态和表情,生活感十足。第四幅是名画,第一眼觉得是奥维利亚,倒并不太喜欢,没有人烟的活泼。末一幅叫《采莲》,啥也不说了,德加有句名言:人只有俩手,竟然可以做出美态
万千。 











最后贴三张最爱的:1,怀斯名作。它竟然就在这里!!! 2,莫名其妙地喜欢,觉得这是儿童的眼睛。有规矩,有和平,简明的颜色,幼稚的线条,动物的友爱,遥不可亲的人群。太阳照着,世界有一种兴奋而失落,忐忑的神秘。作者应该另有一幅作品在MOMA,画的是一处鲜红色油漆的火车站(亦或加油站),也极美,有我一年级时用红蜡笔涂抹课本插图的回忆。 3,以前被介绍过的名作《晚餐号》。有电影镜头的生动美感。晚餐备齐,银亮的号声召回暮色中劳作的农人,风从谷仓后吹来,鼓起白裙在光线下几近透明。藤蔓上秋色深浓,正是一年收获的季节,可以想象农场丰收的繁忙与快乐。农家少女朝气纯朴,天然的性感成为梦想田园生活的一个浓缩。









在博物馆里看到一个老头儿,得有七八十吧,举着一部单反机,在展室之间象林中猿猴,兴奋地窜来窜去。对着油画,啪啪拍不停。开初以为老人精神有点问题,但慢慢发现,他对目标的选择,品味之精准,又象是内行。再细看他,光秃了的头因为惧怕博物馆的冷气,戴了顶孩子式的绒线小帽,但眼里放射的光芒,却有旁若无人的自由和欢喜……到底要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甩开烦忧,光就和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全心全意,长相厮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