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官哥窑绝世品,是指清代皇宫旧藏而流传至今的珍品,多在两岸故宫,国内外博物馆,以及公认的私家收藏手中。它们并不是全部都到宋代的作品,有些有年代争议。同时,它们的身份也与近现代田野考古发掘或民间出土的器物不同,这些考古地点如下(尽量写全):
汴京(开封)汝州(清凉寺院,张公巷窑,文庙窑)
古钧州
平江(苏州)
龙泉(大窑,金村,溪口,小梅窑)
余姚慈溪(寺龙口,低岭头,开刀山,张家地等)
景德镇及其附近窑址
杭州老虎洞和乌龟山
北京城建工地
安徽繁昌元代窖藏
安徽安庆市元代窖藏
江苏潥水县元代窖藏
上海青浦县元代任氏墓
南京明代汪兴祖墓
南京明代沐英墓
南京明代吴经墓
南朝鲜新安元代沉船出水
为了甄别官哥窑瓷器的特征,业内学者利用历史史料,窑址遗物与传世珍品进行比对研究,分析其历史成因和传承关系。随着南宋修内司窑和郊坛下窑的定位确定,以及部分传世哥窑的元代定性,官哥窑瓷器的鉴别越来越清晰。在这大背景下,我想用一品种的器皿“贯耳瓶”,来详细解剖官哥窑之间的关系。
贯耳瓶,是仿造古代青铜壶式样烧造的瓷瓶,也有人认为是从春秋战国一直流传到清末的、士大夫们所玩的投壶游戏中发展而来(图1)。所谓贯耳,就是以箭穿耳,是饮宴时所做的一种投掷游戏。宋代贯耳瓶,官窑,哥窑和龙泉窑都有制作,即在瓶子的颈部两侧,各竖向粘附于瓶的贯通管状器耳,称作贯耳。这种瓷瓶,造型都非常挺拔和谐,精巧中含有气势,沉稳俊秀。是宋人追求朴实自然之美,不重雕饰审美理念的代表作品,反映了宋人崇尚理学的文化背景。在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烧造工艺条件下,生产这样优质的物器难度很高,成品率很低,因而传世品的数量很小,全世界各大小博物馆和已知公认的私人收藏的宋官哥贯耳瓶,仅存世几十件。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对南宋/元传世的官哥贯耳瓶做了以下的分类和分析,试图从这个切入点来探讨“官哥不分”的问题。
图1:贯耳瓶的来源
1,器型
宋传世的官哥贯耳瓶,均分两类器型:一类圆形,一类方形。圆形中有正圆,椭圆或海棠式的(图2,3,4)也有长颈投壶式的(图5);方形之中有四方,六方或八方的(图6,7)。八方贯耳瓶最为精致,全世界传世的宋官哥八方贯耳瓶的收藏不到十例。而所有传世的官哥器物,都是宋代美学的经典作品。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人首推宋徽宗,其艺术造诣达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对汝窑御瓷的珍爱,追求与自然相近的天青色,对北宋及后世都产生深刻的影响。198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宋官窑特展中,有两件北宋贯耳瓶上展(图8)。其古朴的造型,清雅的风格,在南宋/元官哥贯耳瓶上,可以看到与之的相承关系。在后世的贯耳瓶上,造型更加规整,秀丽,线条柔和。其制作工艺也更为精细,种类发展得更多。其口部,有的是敛口,有的是敞口;颈部,有的平整,有的有凸弦纹;两侧贯耳,有长有短;扁腹渐垂;高圈足,有的有穿带功能。
图2,3,4,5,6,7,8
2,尺寸
传世的官哥贯耳瓶,均属琢器中较矮小的物品,一般瓶身的高度在12-28厘米之间,圈足的尺寸在4.2X4.9厘米-10.3X12厘米之间。台北故宫藏有目前为止发现的最高大的南宋官窑贯耳瓶,高38.2厘米,足径为14X16.9厘米(图9),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高大贯耳瓶。2015年6月北京保利曾上拍的一件13世纪官窑贯耳瓶(带乾隆御题),才10厘米高,是少见的精小藏品。
图9:迄今最高大的贯耳瓶
3,重量
传世的官哥贯耳瓶,其重量均无统一的标准。原因在于其尺寸有大小,胎釉有薄厚的多样性。不仅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也有厚胎厚釉,厚胎薄釉的。在宋代传世品中,同类器物的样子虽大致相同,但没有完全一样的。1988年11月,在安徽繁昌县新港街道施工工地发现了瓷器元代窖藏,有一对青灰釉哥窑八方贯耳瓶,属国家一级文物。这种成对的哥窑器物,在国内十分罕见,与明初曹昭《格古要论》中提到的“……成群对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的史料相吻合。官哥贯耳瓶的重量,往往都集中在瓶子的下身,上手不飘,有一定的沉重感。举例来讲,官窑贯耳瓶的高度在15厘米左右,重量大约为325克;哥窑贯耳瓶的高度大约在14.5厘米左右,重量大约为405克。传世哥窑的胎骨略微厚实,分量略偏重。从总体上看,官窑的器型比哥窑的高大,但重量往往都是与瓶身的高度、宽度和厚度成比例地相搭配的。所以无论官或哥窑,既不会过重也不会过轻。
4,窑炉结构
南宋/元官哥窑的烧造,均使用细长型圆筒状的龙窑。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内,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座保留较为完整的、约15米长的龙窑窑址(图10)。它利用山的坡度建造,使窑体上下两处有高低落差,从而起到烟囱的作用。烧炉的平面为马蹄形,用香糕砖错缝平砌。炉壁的外侧按照炉形砌有护墙,墙和炉壁之间则用黄泥填实,从而起到了保温的功能。窑体下方是燃烧口,也就是窑头。其结构由半圆形火膛、火膛顶部、火膛后面的隔墙、前壁中下部的火门/投柴口,观火眼,火门下紧贴窑底的通风口、出灰道等组成。窑工从火门引火加柴,通风口进风,充分燃烧。龙窑中段是摆放瓷坯的地方,也称窑室。其结构是由窑门、窑顶、窑墙、铺沙的窑底组成。窑工把制成的瓷坯放入匣钵,置于炉内。这一部分占龙窑的绝大部分体积,室内没有间隔。窑室呈斜坡状,前段低窄;中段渐高渐宽,设有窑门;后段继续加高但减少宽度,产生抽气效果。龙窑的尾部处在山坡的高处,是出烟室。其结构是由砖砌成的烟火柱、挡火墙和高耸的烟囱组成。各烟火柱间距10厘米,从而形成出烟孔道。这种龙窑的窑体设计,充分地利用了烟气的热量,达到了烧瓷所需的较高温度的效率。但是,龙窑的烧制温度是逐渐从前向后进行的,其尾间不易升温。所以,瓷坯所放进窑中的位置,就会因窑内的不同区域的不同温度而呈现出不同的釉色。
图10:修内司窑的龙窑
5,成型工艺
在烧制方法上,官哥窑均承袭了北宋汝窑的制作工艺,从采泥、备泥、揉泥、拉坯、印坯、整坯、割底、利坯、修坯、釉足、补水、施釉、装窑、烧窑等多道工序,进行较完善的制造过程(图11)。在匣钵装烧中(图12),多数用垫烧,即在器物的圈足内底有垫饼(图13);少量小器物用裹足支烧,即底足被釉全部包裹不露胎的支钉烧,底部一般留有三、五、七个或更多的支钉痕(图14)。官窑器都是模制成型的,而哥窑器既有手拉坯,接胎的,又有模制的。传世的官哥贯耳瓶均为模制成型的,有的瓶身外还留有模板对合的痕迹(图15),瓶内没有旋痕、手抹痕或接胎痕,全是净里满釉的器物。
图11,12,13,14,15
〈未完〉
(参看前文“收藏点滴26 & 27”所列的文献资料,此文有所引用,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