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也烧元青花?

(2015-04-27 23:46:31) 下一个

上林红叶

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化艺术,最初源自中国。中国的文化艺术,给了日本文化最广博的基础与蓝本。站在中国修练了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的积累上,日本从一开始,就很轻松地站在一个高点上,开始了文化艺术的学习与发展,并以此为起点,逐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

在我以前以印象中,日本不仅学习中国文化,而且是保留传承着中国文化中,最为纯粹的汉文化的部分。比如京都、奈良的建筑,是完全按照唐长安城的样式仿制的,并一直保留至今。中国战乱频仍,古代建筑一茬一茬地毁于战火,现在要看原汁原味的唐式建筑,还得去日本。

再比如,日本饮食文化中使用的餐具,也有着多么直白的,不加掩饰的中国汉文化的形象。那用来装日式套餐的汉代漆盒,那喝茶,或是吃乌冬面用的宋代兔毫盏,以及各类具有宋代瓷器的特征的餐具。都让我们中国人,在又爱又恨中,无奈地寻找着中国古代汉文化的影子。

也正因为日本后来所发展成型的典型文化特征,几乎全部是中国从秦汉至宋明期间的汉文化的形象,所以,我一直以为,对于中国历史上两个受游牧民族统治的时代,以及受游牧民族审美影响所产生的文化艺术,日本是毫无兴趣关注,且从未关注过。

我相信,不单是我这样认为,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日本文化艺术,也很可能有这样的印象,以至中国寻常说法中中也存在着唐风看日本的观点。

但是,今天在斯坦福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参观,却令我有了惊奇并意外的收获。

因为展品有限的原因,也是独具特色,这家博物馆的亚洲艺术展厅里,并未以国家区分展品,而是将同一门类的艺术品放在一起,比如将中国与印度的佛像,就放在相距不远处。
 
但是,当我远远看到展柜里的高低错落的青花瓷,与清粉彩瓷器时,我根本未做任何出中国范围生产可能性的猜测,更不要说联想到保留着素净淡雅汉文化特征的日本那里去。

然而,恕我以前对瓷器知识了解的不够专业,当我凑近展柜时,我不只看到了朝鲜、越南烧制的青花瓷器。而且,那些元青花与清粉彩瓷器,居然有几件出自日本。

这一所见,的确打破并且扩大了我以往对日本文化的固有印象。也使我认识到,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对中国的学习,是多么地亦步亦趋,每一步都没有落下。中国有什么,日本就先山寨什么,随后再思索着,从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并渐渐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中国在两个游牧民族统治的时期,在文化中掺入了与以往不同的审美特点,这对于曾经纯粹的汉文化来说,也恰如硬币的两面,既是丰富,也是干扰。

而日本,孤悬海外一隅,不必受任何强迫与干扰,自由自在地在中华这位师长的家中翻翻拣拣,选取最合自己心意的部分来予以保留,最终竟成了中国古代汉文化的活样本,这对于中国来说,真是难免有莫感凄凉的意味了。


(请勿转贴,谢谢合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7)
评论
上林红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善意商榷,比之下面那些动辄出口伤人之狂徒恶徒,你真是很有修养。

我写这篇根本就是参观当天,实在觉得有趣,随手写下观感,不过是记录此时的感受而已。既非论文,也就没有仔细去考据,贴在博客上,也是方便以后查找。

没想到被放在了主页上,招至一干自以为是的狂徒出言不逊,真是令人作呕。
上林红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过路人过路' 的评论 : 尖酸刻薄,无耻之尤!你自己倒有几斤几两,有本事也拎出来亮个相,让大家看看你配不配嘲笑讥讽别人。
三俗不俗 回复 悄悄话 作者就算考证失据,大家可以就事论事讨论啊。很疑惑我们从什么时候变成野蛮人了。
westwind180 回复 悄悄话 ZELINA25 发表评论于 2015-04-28 13:29:40
据说日本侵略中国时,抢走不少配方,包括瓷器的。
=============
真的吗?那还得好好感谢日本,否则老毛又要派红卫兵烧了。
过路人过路 回复 悄悄话 楼主挨砖头应该说是咎由自取吧。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那些元青花与清粉彩瓷器,居然有几件出自日本。"

----这个不大明白,请作者说清楚些。从字面上看应该是现在被日本收藏的“元青花与清粉彩瓷器”,这与题目“日本也烧元青花?“有何关系?如果你是指日本历史上仿照烧的类似瓷器,那还请用语更准确些。
yamyam 回复 悄悄话 也不知为何过一段时间就冒出来中国文化在日本和宋后无中华之类的谬论,看的人都烦了,小心像LV一样,没人买了。就日本人的萝卜腿代表中国文化?
上林红叶 回复 悄悄话 感谢“抗战两年”的理解。
本来就是分享经历和感受,又不是专业论文,讲什么全面、严谨、一丝不错?文章分类看不懂啊?

可能我还把那两位估计高了,恐怕他们连日本瓷器书也没读过,只不过早些见过日本的青花瓷而已,就自以为比别人有了见识了?
上林红叶 回复 悄悄话 而且楼下那两个自以为是的,肯定不是什么瓷器收藏专家,不过是比别人多读,或是早读了那么一两本日本瓷器书,就自我膨胀得按耐不住,没地方让他们显摆那半瓶子醋,跑到这大众闲谈里逞能什么“专业水平”,真是丢人出丑。
抗战两年 回复 悄悄话 博主不过是把他看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不管是对还是错,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要抱有感谢的心态。没有人强迫你把它当圣经来看,干嘛要用“浅薄”,“无知”这样的词汇来评论? 这样的词汇用在你们自己身上不是更合适吗?
ZELINA25 回复 悄悄话 据说日本侵略中国时,抢走不少配方,包括瓷器的。
上林红叶 回复 悄悄话 本来就是个见识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也没打算当内行,更无说教之本意,乐在有所新见,有所新得,有所喜悦,愿与大家分享感受,继而有兴趣多研多学,如此而已。

楼下两位“有知”之徒,既然如此渊博,自有可堪重用之处,何必在这里向大众业余观点卖弄刻薄,实在是吾国之“人才”浪费!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倒也有理。但日本是烧不出元青花的。
巫山疑云 回复 悄悄话 你可能對瓷器完全沒有知識。不要輕易寫這些涉及專業的問題,這樣只能暴露自己無知的一面。在進行説教之前,至少應該讀五本以上有關中日瓷器的書,然後在博物館認真觀摩,真正明白了什麽是元青花,什麽是日本瓷器,然後再説給別人聼比較合適。
民族解放 回复 悄悄话 华夏文明的真传在日本。
过路人过路 回复 悄悄话 博物馆说的也未必是对的。对初学者,甚至一些经验不多的专家,中国瓷器和日本瓷器比较难区分。我就见过国内的一个一级博物馆把一件日本瓷器当成中国瓷器展览。发些照片上来,无图无真相。

即使属实也没什么。子曰:礼失求诸野。日本就是那个“野”。
lio 回复 悄悄话
你对日本文化的理解所做一席言,就二字,浅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