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林红叶
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化艺术,最初源自中国。中国的文化艺术,给了日本文化最广博的基础与蓝本。站在中国修练了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的积累上,日本从一开始,就很轻松地站在一个高点上,开始了文化艺术的学习与发展,并以此为起点,逐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
在我以前以印象中,日本不仅学习中国文化,而且是保留传承着中国文化中,最为纯粹的汉文化的部分。比如京都、奈良的建筑,是完全按照唐长安城的样式仿制的,并一直保留至今。中国战乱频仍,古代建筑一茬一茬地毁于战火,现在要看原汁原味的唐式建筑,还得去日本。
再比如,日本饮食文化中使用的餐具,也有着多么直白的,不加掩饰的中国汉文化的形象。那用来装日式套餐的汉代漆盒,那喝茶,或是吃乌冬面用的宋代兔毫盏,以及各类具有宋代瓷器的特征的餐具。都让我们中国人,在又爱又恨中,无奈地寻找着中国古代汉文化的影子。
也正因为日本后来所发展成型的典型文化特征,几乎全部是中国从秦汉至宋明期间的汉文化的形象,所以,我一直以为,对于中国历史上两个受游牧民族统治的时代,以及受游牧民族审美影响所产生的文化艺术,日本是毫无兴趣关注,且从未关注过。
我相信,不单是我这样认为,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日本文化艺术,也很可能有这样的印象,以至中国寻常说法中中也存在着“唐风看日本”的观点。
但是,今天在斯坦福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参观,却令我有了惊奇并意外的收获。
因为展品有限的原因,也是独具特色,这家博物馆的亚洲艺术展厅里,并未以国家区分展品,而是将同一门类的艺术品放在一起,比如将中国与印度的佛像,就放在相距不远处。
但是,当我远远看到展柜里的高低错落的青花瓷,与清粉彩瓷器时,我根本未做任何出中国范围生产可能性的猜测,更不要说联想到保留着素净淡雅汉文化特征的日本那里去。
然而,恕我以前对瓷器知识了解的不够专业,当我凑近展柜时,我不只看到了朝鲜、越南烧制的青花瓷器。而且,那些元青花与清粉彩瓷器,居然有几件出自日本。
这一所见,的确打破并且扩大了我以往对日本文化的固有印象。也使我认识到,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对中国的学习,是多么地亦步亦趋,每一步都没有落下。中国有什么,日本就先山寨什么,随后再思索着,从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并渐渐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中国在两个游牧民族统治的时期,在文化中掺入了与以往不同的审美特点,这对于曾经纯粹的汉文化来说,也恰如硬币的两面,既是丰富,也是干扰。
而日本,孤悬海外一隅,不必受任何强迫与干扰,自由自在地在中华这位师长的家中翻翻拣拣,选取最合自己心意的部分来予以保留,最终竟成了中国古代汉文化的活样本,这对于中国来说,真是难免有莫感凄凉的意味了。
(请勿转贴,谢谢合作!)
我写这篇根本就是参观当天,实在觉得有趣,随手写下观感,不过是记录此时的感受而已。既非论文,也就没有仔细去考据,贴在博客上,也是方便以后查找。
没想到被放在了主页上,招至一干自以为是的狂徒出言不逊,真是令人作呕。
据说日本侵略中国时,抢走不少配方,包括瓷器的。
=============
真的吗?那还得好好感谢日本,否则老毛又要派红卫兵烧了。
----这个不大明白,请作者说清楚些。从字面上看应该是现在被日本收藏的“元青花与清粉彩瓷器”,这与题目“日本也烧元青花?“有何关系?如果你是指日本历史上仿照烧的类似瓷器,那还请用语更准确些。
本来就是分享经历和感受,又不是专业论文,讲什么全面、严谨、一丝不错?文章分类看不懂啊?
可能我还把那两位估计高了,恐怕他们连日本瓷器书也没读过,只不过早些见过日本的青花瓷而已,就自以为比别人有了见识了?
楼下两位“有知”之徒,既然如此渊博,自有可堪重用之处,何必在这里向大众业余观点卖弄刻薄,实在是吾国之“人才”浪费!
即使属实也没什么。子曰:礼失求诸野。日本就是那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