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的博客

这一生,我们都在走在回家的路上!
个人资料
正文

BNP/NT-proBNP在心衰诊疗中的价值

(2015-05-04 10:44:07) 下一个

2015年4月10日,在第17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李新立教授做了题为“BNP/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疗中的临床价值”的精彩报告。

 

心力衰竭可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分类。当LVEF<40%时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又称收缩性心衰,随机临床试验已发现有效治疗手段;LVEF>45%时为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又称舒张性心衰,尚未发现有效治疗方法。心衰患者需要完善的检查,包括必做的常规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常规、生化、胸片与BNP/NTproBNP)与选做的特殊检查(心肌活检、心脏核磁、冠脉造影、心肌核素与负荷超声/食道超声)。

 

利钠肽是心力衰竭时的重要蛋白标记物。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指南推荐: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有助于心衰诊断和预后判断,NT-proBNP<300 pg/ml可排除心衰,其阴性预测值为99%;心衰治疗后NT-proBNP<200 pg/ml提示预后良好。2010年指南(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213)推荐BNP用于急性左心衰竭诊断与风险评估,NT-proBNP用于治疗效果评估。
 

2014年中国心衰指南推荐(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5417)BNP与NT-proBNP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及评价严重程度和预后,BNP<100 pg/ml与NT-proBNP<300 mg/ml作为急性心衰排除标准,BNP<35 pg/ml与NT-proBNP<125 mg/ml作为慢性心衰排除标准。动态监测可作为评估心衰治疗效果的辅助手段,BNP/NT-proBNP水平降幅≥30%表明治疗有效。心衰患者治疗后BNP/NT-proBNP与基线相比下降达到或超过30%,表明治疗奏效;如未下降或下降未达标甚至继续走高,则表明治疗效果不佳,应继续增强治疗的力度。
 

心衰患者进行生物标志物测定的建议


 

心衰患者A、B、C、D阶段的BNP水平逐渐升高,其中C、D阶段水平显著高于A、B阶段。
 

NT-proBNP检测的优势:①NT-proBNP的检测基本不受体位改变和日常活动影响,一日之中和日间生理波动小,故无需固定体位和检测时间,但要避免剧烈活动;②NT-proBNP在实验室中方便处理,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标本中进行,血样本要求不严,且所用商用NT-proBNP检验方法中其结果都高度一致;③NT-proBNP自动化检测法诊断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期分析不精确率符合现有建议标准,也足以诊断有症状的失代偿性心衰患者;④不同的储存条件下血清或血浆NT-proBNP的浓度都较稳定,室温下保存7天,4℃保存10天,-20℃或更低温度下保存若干个月;5次冻融循环不会显著改变NT-proBNP的浓度。BNP在室温条件下甚至在冷冻情况下都不稳定。

 

NT-proBNP (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诊断心衰准确性优于临床判断。医生在心衰诊断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指南规范,但同时也应兼顾个体化诊断,考虑患者的性别、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等情况。发表于《Circ Heart Fail》的一项美国研究显示,BNP、心肺运动试验的耗氧峰值(pkVO2)、纽约心脏病会(NYHA)分级和是否使用ACEI或ATB药物是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价指标。
 

2012年2月4日在南京启动的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与危险分层指标筛选及随访注册研究拟纳入急性心力衰竭研究患者2000例,建立临床注册随访研究数据库,筛选主要临床事件的预后指标,通过相关指标建立疾病归转预后的预测模型,制定适合我国的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及病情危险分层判定指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第17届南方会”专题

来源:医脉通(medlive.c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