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206)
2014 (286)
2015 (207)
2016 (83)
2017 (254)
2020 (2)
2022 (1)
2023 (9)
从1930 年温道斯(Windaus)教授确定维生素D的化学结构算起,维生素D已经有了80年历史。
早在17世纪,人们认识了佝偻病。1824年,有人发现鱼肝油对佝偻病有疗效,从而推测可能是鱼肝油含有某种营养素在起作用。1919年,梅兰比(Mellanby)在绝对室内生活的前提下设计食谱并“成功”引发佝偻病,两年后他写道:“脂肪对佝偻病的治疗作用很可能源于某种可溶于脂肪的维生素或辅助因子。”从此,这种辅助因子被冠以“脂溶性维生素”。
现在已经明确,维生素D是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可经日光照射皮肤自行合成,也可从食物中得来(图)。但是,与其说它是1种维生素,倒不如把它归为激素更恰当,因为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更像是调节人体钙磷分布的类固醇激素。
老年人由于钙质流失易患骨质疏松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青少年则由于生理和生长需要对维生素D需求旺盛;现代社会的人们长期呆在室内,与阳光亲密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缺乏光照合成的维生素D。因此,长期以来,专业人士常常建议公众服用膳食补充剂以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曾建议保持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达到30 ng/ml以上的水平以维持骨骼健康。
与此同时,有关维生素D的其他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促进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炎、抗血管生成有关,由此推测维生素D可能具有防癌抗癌之功效。还有调查公布,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升高。当类似说法越传越神奇,人们补充维生素D也随之热情高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掀起全民补充维生素D的热潮。“阳光维他命”迎来了它阳光灿烂的日子。
事实上,维生素D的脂溶性导致其被过量摄入后在脂肪组织内蓄积并产生毒性。目前已知大剂量的维生素D(每日摄入超过10000 IU)将带来肾脏损害,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过高可能增加胰腺癌患病风险。因此,去年美国的新版膳食指南将摄入维生素D量的上限设定于4000 IU/d,且建议血液中维生素D的含量达到20 ng/ml就已足够。以这个标准来看,大部分人没必要在饮食之外补充维生素D药丸。
2011年3月23日,美国哈佛医学院学者的一篇文章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的“ 观点(Perspective)”栏目,指出维生素D降低癌症发病与死亡风险的作用并不明确。在这一著名医学期刊上刊发文章,也就是表达了主流医学界的看法。首先,经过严格试验设计的临床研究并未观察到大量摄入维生素D可减少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反,一项针对乳腺癌的研究表明大量摄入维生素D的人群癌症发病率升高。其次,在结直肠癌的问题上研究结果互相矛盾:两项来自欧洲的研究支持维生素D的保护效果,但在日本进行的前瞻性研究中并未得出一致结论。再其次,虽然生态学研究提示日光暴露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呈负相关,但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之并无关联,荟萃分析也给出否定的结论。此外,研究显示大剂量摄入维生素D不仅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食管癌患病风险。
该文最后指出,维生素D降低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的效果并不明确,结论仍需期待未来更多研究继续探索。
[本文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赵轶国,原文刊登于2011年4月19日《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