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七仙女的博客

每天都在坛子上潜水,忽然有个冲动想写点什么。所以先搭个帐篷,再添置被褥。
正文

回忆去年送儿子上哥大的情景

(2014-08-23 13:08:03) 下一个

时光荏苒,一下子儿子已经成了哥大的大二学生了,周三回纽约去参加迎新生了。一年前送孩子上学的一幕就像发生在昨天。今天有种冲动写点回忆,送给那些就要送孩子上学的父母们。

儿子去年夏天高中画上句号之后,就跑到上海在中信证券找到一个实习机会,干了一个暑假,主要就是了解一下他是否喜欢证券行业,再有就是苦练中文,以便在大学里免掉外文。这一点还真对了,在这里读了7年中文学校,不如在中国呆一个月,尤其是有目标的孩子。到了哥大后,第一学期开始有个外文考试,他没敢参加。第二个学期,我们鼓励他去试一试去考中文,竟然考到了大三水平,免掉了外文课程的要求。当然他第二学期还是选了法语,因为他喜欢多学一门语言。

他从上海回来后,就两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东西。他在上海不喜欢shopping,因为太热人太多,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淘宝买好,让他带回来。

买了蚕丝被,子母的,4斤+2斤的,计划着冬天用4斤的,夏天用2斤的。后来才知道大学里的宿舍一年四季都很热,2斤的被子就足够了。

又根据被子尺寸在淘宝上定制了被套和床垫cover,各订两套,很便宜。大学里的床都是超长的,每个大学的尺寸也不一样,买之前都要问好。

去年8月26日是新生入学的日子,我们23号就到了Newark机场,就在机场旁边有个shopping mall的地方住了两天,酒店也便宜。给儿子买点衣服,尤其是冬天的Jacket必须要防水。不远处有个Ikea, 我们走着去的,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走出商店跟人家蹭车回酒店的,这里的人都很Nice。

8月25日我们提前去了学校,那天一大早,在网上认识的一位家长从New Jersey过去特意把我们拉到学校,我们很感动,后来听说纽约这嘎达路费桥费挺高,我们回来后给这位家长寄去了$50刀的礼品卡以示感谢。

到了哥大门口,那种热闹的场面让人心醉。Broadway跟Amsterdam两条街的大门上方飘着气球做的校名,很醒目。到处都写着“欢迎2017的新生”的横幅。大门里面迎新生的leader们脸上堆满笑容,一帮朝气的leader们载歌载舞欢迎着新生和家长。当一辆车开进去的时候,这些热情的人们就一哄而上,推着一个1立方米的大纸箱,帮你七手八脚的卸车并推进宿舍。本来新生和家长们一脸的彷徨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那种被欢迎的景象,使我差点落泪。

宿舍大部分都是单人的,而且在校内,都很方便,进出门都要登记,很安全。儿子的宿舍叫Hartley, 被称为LLC (Live-Learning Center). 就像一个大house, 有7,8个独立的bedrooms,一个厅,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卫生间里有几个马桶和几个shower。他们这里大部分都是男生,只有一个女生,据说这女生也很像男生,一年下来相安无事,LLC大部分住的是高年级的学生,很多新生都住John Jay一类的筒子楼,半夜三点还有人吵闹,所以选宿舍时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做好功课。

送新生的那两天里,哥大校园人头济济,学生家长众多。学校设置很多tent,一日三餐吃喝免费供应,晚餐会好一些,所以家长们可以尽情享受那种气氛。儿子买了百老汇的演出,让我去开开眼。看完show出来已经快12点了,路上还是不夜城,人山人海的,难怪儿子这么喜欢纽约,这大城市的节奏让人热血沸腾,心跳加速,创造力激增。

哥大每天发好几辆班车去Bed and Bath,让家长学生购物。我们去那里买了一个窗帘,因为儿子的臭毛病就是,屋子太亮睡不着,为了让他有更好的睡眠,自己就要去改善。单扇窗帘很便宜大概不到$20,很厚实。因为学校墙壁不可以钉钉子,就买那种金属竿子,可以顶在窗户内侧,固定住窗帘,不留任何痕迹。这个很有用。

我还给儿子买了杯子,饭碗,碟子。这些厨具都了买双的,这是习惯。还买了单柄小锅,电饭锅,菜刀菜板。虽然新生第一年都强制性的定了meal plan, 但是很多假期,如:Thanksgiving Day, 春假等食堂都不开门,自己怎么着都要在厨房里做点吃的。但是因人而异,有些孩子喜欢到外面买着吃,或者土豪一类的根本就不在乎在哪吃了。

8月26日是开学典礼,那个场面很震撼人心。新生和家长坐满了校园,leader们举着各个国家的旗子入场,学校的教职员工还有过去的毕业生们入场。有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讲话,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个CC学院的院长Valentini的讲话。他说,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跟哥大联系在一起了,你们可以把你们的house涂上哥大的蓝色。。。。现在你们就放心把你们的儿子女儿交给我们了,一千多天之后你们再来这里参加毕业典礼。

这个时候,孩子们就被leader们领走了,家长就得赶紧撤。人家的新生活动正式开始了,家长们纷纷跟自己的孩子拥抱告别,毕竟养了十八年,就这样把孩子扔在纽约曼哈顿这块土地上了,有点不舍。我随儿子去他宿舍取了行李,心里酸酸的,把身上的美金都给了他,千嘱咐万嘱咐的,儿子的心已经飞到他的group那里去了。他帮我拿着行李送我到家长聚集的library门前,给我一个hug,然后就飞也似的跑到他的group去了。儿子的那个hug竟然把我的泪腺开闸防洪,泪如雨下,没出息的竟然出声的哭,当然这一幕儿子没看到,也幸好台阶上人很多也没有被围观。

所以告诫送孩子的家长们,不太坚强的妈妈不要一个人送孩子,最好带一大部队喜气洋洋的送孩子,保证不会像我。很多人家去7,8个人那。

我自己提着自己的行李,站在几十级台阶的library门前,看着那个张着手臂的塑像,似乎在跟我说:坚强吧,为儿子骄傲吧。正在此时有个妈妈正走到我身边,也满眼泪水的对我说,借你个肩膀哭一下吧,我也被你弄哭了。她是直接从青岛来的,送女儿上研究生。这时我想人家比我远多了,而且还是送千斤的,应该比我更难过。想到这里,眼前的闸门就关上了。我们一起走进拥满家长的大厅,那里有很多美味供家长们享用和互相交流。

这个曾借给我肩膀的家长就消失了,再也没找到过。我真的谢谢她那时候出现,真是上帝派的天使吗?这时候的家长们都感觉很失落,那种感觉是共同的。终于在这里遇到了开车送我们来哥大的家长夫妻,他们从文学城上看到我写的儿子录取的文章,才联系上,共同分享了儿子们被哥大录取的喜悦。这时在这个屋子里,似乎每个人都被水淹了,每个人又都无法成为另一个人的救命稻草。美味的食物已经无法把人们从失落中解救出来。

这时有个家长过来问我们是否是中国人,我们说是阿,她说那个门后面有很多中国家长,我们要建一个群。好家伙,这何止是个救命稻草,简直就是扔过来一救命筏子。那里已经有十几个家长了,虽然从没见过面,孩子们也不认识,但是在这哥大,中国人毕竟是少数,所以都有点老乡见老乡的感觉。大家互相留电话,留微信号。我那时候还很土,手机不是智能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根本不知道啥叫微信。为了上这个群,回来后立马换手机,开始用微信,日后弄得一发不可收,每天起床睡前整天微信,赶上了中国人看手机的潮流。落后的帽子摘了,但时间浪费了不少。

这个时候中国家长越敛越多,二十多人了,大家很开心,临了还在那哥大塑像前拍了合影。这个时候心情好多了,同命相怜的人很容易聚在一起。优秀的孩子的家长也都是那么不一般。能在那里遇到这群家长,也真是福分。

回来之后,这个群就壮大成了42位家长,每天哥大发生什么事情,家长们立马就知道,有时还比孩子们知道的还早,就可以提醒孩子们。还互相分享哥大的照片,有哪位家长去哥大探望孩子,就顺便把群里的孩子们都招出来拍张合影,上到微信,让这些如饥似渴想念孩子的家长们过把瘾,在照片上看看自己孩子解解馋。

孩子离家的第一年是家长们最难过的一年,堪比失恋。那些上中学就离家的孩子家长们除外,因为那都是老油条了。有个朋友,他就一个儿子,孩子到外省上学去之后,她几乎天天哭。我虽然还有个小女儿,别人认为我不该那样,但是我也只有一个儿子啊。每天看着他的空空的房间,下午放学的人群里看不到儿子的身影。连我家的小狗经常跑到儿子的床上躺着,狗狗的思念不比妈妈弱。

这一年,儿子在哥大做了什么社会活动,选了什么课,参加了什么会议,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考试怎样等,我这里几乎都在密切关注。把哥大的facebook的网都like一下,尤其是哥大family的facebook, 上面有各种照片,家长们就像亲临其境。虽然朋友说,这样你累不累啊,这也因人而异,我喜欢参与,就像自己在哥大学习一样,把自己的宝贝,丢在了纽约哥大去独自体验,而自己在“E-关注”or "I-参与", 还是挺过瘾的。

孩子的freshmen year就这样过去了,参杂着担心和期望,路还很长,文章还要继续写。愿今年入学的学子们一切顺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JJQQ77 回复 悄悄话 已经悄悄话给你,想加入你们的微信群
谢谢
北美曹先生 回复 悄悄话 儿走千里母担心,很正常的情感呀。考上哥大不容易,相信您儿子一定能大有作为的!
北美七仙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ounty' 的评论 : 我当年从中国北方乘23小时硬座火车去上海上大学,没有人送,我以前从来没出过门,那个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世界也太平,那个年代崇拜英雄,刀山火海下油锅没什么好怕的。父母生的孩子多,他们自己也没出过门,也不可能去送,估计也担心,但那时不了解父母怎么想的。连钱都没找父母要,自己攒的钱¥100元在兜里,就走了。但是现在自己做了娘了,儿子去上大学了,就不一样了。没有哪个娘不担心儿女的。Bounty你估计还没面临儿女出门,所以还能坚强不屈,等有了那一天,请过来给我留个言,告诉我怎么感觉。
iamhereforfun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ounty' 的评论 :

Yo are still too young to understand the author. When she was at your age you would say the same thing as what you are saying.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