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真理——也说“外嫁”
(2014-09-28 10:04:58)
下一个
刚来美国上课, 有次一个台湾女孩跟美国人说你们老外怎样怎样, “老外”瞪着眼看她,笑, 说, 嗨!在这儿你才是老外!
中国人和美国人, 想总有些不同——民俗的,文化的, 经济的, 政治的, 历史的。 也总会不知不觉地打印在个人身上。
有次看到一份清单, 说是罗列了种种中国人的特点: 记得其中一个是什么都用筷子, 搅鸡蛋也是。 看了我忍不住笑, 我就是中国人啊, 我就是。 一双筷子替代了多少七七八八的厨房工具 。
捡新的说, 我就喜欢微信 ,喜欢跟老同学跟家人随时联系的那种温馨踏实的感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 我跟身边“老外”们说, 微信不受限于语言的, 英文也一样。 结果呢, 就连最近的“老外”也还是不置可否,好像那明明只是中国人的东西。 我试着“策反”的三四个“老外”,只是一个算是初级成功。
一次“老外”说, 你怎么会有同班同学呢?
我起初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个问题好像等同于——你怎么可能有家人呢?或者, 怎么会有白天?
那还用问吗?!
我说——你啥意思?
他说, 你上你的学上你的课嘛。
我才意识到, 在这儿他们每个人每学期都有自己的课程, 散兵游勇,不象我们的大学——一班人马四年下来, 同吃同住上同样的课,想没有“bond”都不行。
所以我们才说,大学同学好亲,亲到我们若干年后, 还是每天凑到微信的群里叽叽喳喳地聊。
我们是不同的, 这没什么不好。就像有的人说的, 就是中国人, 南北也不一样。没什么高低贵贱。 这些不同几乎让我们都显得有趣。 好像不同的景色, 我们在彼此的身上,我们彼此观赏。
在这些不同之下, 我们可以有同样的爱心, 同样的正义, 同样的温柔,同样的刚强, 同样的烦恼,同样的尊严。
在这些不同之下, 我们可以相爱。
一个中国人来到异乡, 爱上一个当地人, 应该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很多中国人因为彼此熟悉习惯的缘故, 更多地彼此相伴, 也是最合情理的事。
爱情和婚姻都是最个人的事情。里面的人欢喜悲伤, 总是他或她自己的选择。
他也许是幸福的,他人没必要怀疑。 他也许是不开心的, 或者部分地不开心——世无完美,他人也没必要追究, 嘲辱。
终究婚姻的承诺是给人自己, 而不是他人的。 而每个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期求他自己的幸福美满。
所以总不明白对“外嫁”的声讨。她嫁她的人, 关他人何事? 果真认真起来, 还管得了吗?
——嫁的不门当户对, 跨地域的,跨阶层的, 跨年龄的多了去了。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而又有谁的手里握着真理的尺子, 可以衡量鉴定他人的婚姻和幸福?
“外嫁”只是数量意义上的少数, 并非鬼怪妖魔,本来就不该是个话题。
——假若我们都自信,世事淡然的话。
但它似乎总是个话题,似乎“外嫁”的女人总有些不是:她们看不起本族的男人, 她们自以为攀高,她们被她们和外族的差异虐死, 她们不幸福, 她们假装幸福,她们面容丑陋。
假如试图去从好的一面理解的话,我们中国人真地是互相关心。姊妹们嫁别人了,我们还是操心她们的幸福。
假如从不好的一面理解的话,我们是不是涉嫌自卑,狭隘,而且脆弱,看不得自己人从别处得到的快乐。
假如是在中国,它的话题性情有可原, 因为人们对“老外”的陌生。
但在“老外”的家乡,跟“老外”抬头不见低头见,却仍心怀如此鸿沟, 就有些费解。
也许话题的背后就没有真理,无法辩清,因为它牵扯的是人的心胸, 视野,情感。所以话题尽可以继续,网上的高楼筑起,一场厮杀混战之后,硝烟散尽,人最后听到的也许仍旧是他自己的声音。
人难的就是超越自己。
明白这一点,很多事情就可以绕着走过了。
同样都是在国外,文学城有十一个论坛在《人在它乡》之下。同样都是谈生活,九个论坛在《人文情感》之下。除了跨坛还有两个关于婚恋的。圈子划得小一点,无关的人浪费时间就少一些。有什么奇怪的呢?
---- 同意, 有道理。是谁把这弄成话题了呢? 为什么会有个专门的 “外嫁” 坛? 或类似的 论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