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中科技大学的领导探讨母校同济医学院的发展
自从2000年我们的母校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筑学院等共建华中科技大学以后,同济在华中科大里的发展一直牵动着众多海外同济校友的心。我们为同济医学院校园近些年建筑环境的改善而高兴,也欣慰两所著名的附属医院同济和协和医院的良好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在这合并后的十五年里,母校同济医学院的发展明显滞后,同济医学院的品牌日益式微,这些都是我们海外同济校友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我们珍惜同济的品牌,迫切希望看到她能在华中科大的领导下在维持同济高品质的前题下迎接未来的挑战。这种期望在我们海外校友相聚时显得格外的浓烈,特别是在拥有近千人的同济海外校友讨论母校的现状和未来的时候。大家一致建议,我们需要以同济海外校友会的名义传递我们的声音。作为校友我们深切感谢母校的培养的同时,我们已经完全脱离了与学校的任何利益关系,所以我们在这里说出的那些真心话,除了展现了对同济的一片深情与关心外,没有其他任何的目的。我们发出这个呼吁是着眼于同济医学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华中科大里面的发展,这本身也是为华中科大的未来着想。因为医学院为华中科大最大的学院,而医科和工科也是学校多次重申的办校的重点特色学科。我们写信给你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希望看到同济的滞后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后果。
众所周知,同济是拥有优良传统的中国名牌医学院,说出这话时那些教导过我们的著名教授的身影就在我们的眼前。德国医生创立的同济和她后续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启蒙和传播,实际上现在我们所说的西医也就是通过北京协和(代表美国的慈善家洛克菲勒和医学界的努力)和上海同济(德国的医学)为代表的医学院传到祖国的。同济医学院在五十年代整体从上海迁汉,对我们故乡人民的健康与医疗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同济以往高质量的教育也表现在她遍布世界的杰出校友们身上,现在同济在美国的校友里拥有几百名各专科的执业医师,学术界更是出现了哈佛和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的有影响力的正教授,已经有校友成长为美国著名医学院的科系主任,他们的努力正在推动着我们对医学新知的认识。
可是当我们满怀信心希望同济能够在华 中科大得到更大的发展时,我们看到的是因为华中科大领导层的政策造成了母校多次失去了诸多的发展良机,现在我们同济海外校友已经是真正为母校的品牌担扰 了。我们对同济现状的判断也不是孤立的,连兄弟院校在美国当教授的朋友都感叹:“可惜同济现在没落了,不正之风盛行。”
华中科大在决策上不明智的鲜明表现,莫过于其试图将同济医学院的基础部整体迁武昌主校园。如果当年没有我们的同济老教授们的坚持理念,华中科大领导层最终同意了专家们的正确意见,我们现在可能看到的是一个破裂的同济。我们在这里应该讲讲医学教育所固有的规律。为了促进临床和基础的融合,欧美的医学院的医学基础学科,像解剖,遗传,药理或病理等科系,都是紧邻医院或在离医院很近的地方。西医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上海同济医学院传入中国时,也是遵循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紧邻的传统。正如一位在美国常春藤的医学院做正教授和医生的同济校友指出的,在现在已经被美国和西方国家证实为行之有效的医学教育系统里,也就是以解决病案问题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医学院要求医学生在第一年就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来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术。
医学院和医院的密切合作对在基础科系做 疾病基本机制研究的学者尤其重要,也为临床实践提供必不可少的新思维和研究进展。在英国系统的国家很多重要的研究都是在医院完成的,青霉素发现于伦敦的圣玛丽医院, 胰岛素的发现更是多伦多医生和基础科学家合作的成果。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将一位白血病人的全基因组测序,这是现代基因组科学家与临床血液病和肿瘤学家通力合作的结果。如果人为地将他们分离在一个城市的两端,我们将很难看到如此里程碑式的医学进展。
我们还可以在这里列举中国医学院合并后的另一个悲剧。开启中国大学合并之风的浙江大学,她的校领导把位于杭州市中心黄金地皮的原浙江医大的校本部给卖了,得到了当时认为很大数目的数亿人民币。然后,在一片带围墙的以前为湿地的新浙大主校园里建了一个崭新的浙大医学院,那里是几乎看不见病人的地方,新浙大医学院的邻居可能是农学院,生科院或外语学院。而原浙医大的附属医院还在城里,也就是说浙大医学院与临床医院就这样完全人为地脱离了。稍懂医学的人去新浙大参观,看见那破坏了整体医学教育结构的医学院定会百感交加,浙大完全是不懂行的人在当政啊。这样沒视野的事情不止浙大一家,同为工科出身的华中科大并了我们的母校同济医学院后也有此想法,在这里我们应该感谢那些誓死抵抗的同济教授们。
我们在这里可以进一步谈及我们所熟悉的美国医学教育体制,这也是世界领先的人材辈出的系统。一般情况下,美国相当级别的大学都拥有一个巨大规模的医学院或医学中心,医院作为医疗诊治的实体为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提供了基地。然而,即使是临床科系的教授,他们的实验室可能就在医院里,但是他们的学术任命都是由医学院管理的,而像华科大这样的校本部的董事会掌握着最终的审核权。拥有顶尖医学院的美国大学的医学院院长,同时又是大学的副校长和管理大学庞大医疗系统的总裁(CEO),这样的行政结构无一例外地存在于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这些排名前六位的美国医学院中。以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为例,他统筹包括六家医院的医疗系统和在那里面数以千计的医务人员。 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是充分考虑了医学院和医院在教学,科研和医疗中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济和协和医院只有在医学院统一管理下才能使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更上一层 楼。
我们对一位知情的校友的这样的留言感到震惊:“前2年华科大在录取新生的名册上就开始写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弄的好多校友的孩子想报名找不到学校”。这是纯粹的去同济化的措施,一位校友瞬刻间的发言为“这个得坚决抵制!”。在复旦大学医学院恢复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及四川大学沿 用华西医学院或中南大学沿用湘雅医学院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今天,我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华科大招生时,还使出“华中科大医学院”这样的做法?华科大招生人员这样做,除了伤同济人的心,难道对华科大还能带来什么好处?
我们更不明白的是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长期没有正院长,她恐怕是全中国乃至全世 界唯一的名牌医学院的院长职位长期空缺的。我们即使在华中科大的内部比较,华中科大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没有院长?同济医学院没有院长,同济没有权力任命 自己的像解剖或药理系主任和其他重要教授的权力,而把这些权力交给可能完全不懂医学的校本部领导去执行,同济医学的教育品质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将顺理成章 地日渐下降!
我们已经非常明显地看到校本部做出的将医院与医学院剥离的政策对同济的伤害。此决定据说始于2005年,华科大领导还是听信了下级研究室的一个显然是外行的官员的建议,惊人的决策包括去掉医学院的人事权和财务权,让医学院正院长职位长期空缺,并且使医院与医学院平行管理,这是完全违背世界范围内医学院与医院密不可分的传统与现实的。同济医学院学生的临床教学依赖于附属教学医院,而医院诊疗技术的提高也得益于医学院相关教授的 基础支持,大家是一种资源共享, 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关系。这里面的关键还是要恢复和加强同济医学院的建制,海选有威望和强有力的同济医学院院长,然后在与华科大领导层密切合作的情况下 拥有相当的人事任命权和财政支配权。
我们海外同济校友是支持华中科大对同济可能存在的不思进取的状况进行改革的,同济医学院在你们管理 下,荣辱我们共同拥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需求必然加大,华科大领导应该认识到办好同济医学院的战略重要性,还是一位校友说得好: “一个一流的医学院一定是华科大的福音!”。我们在此诚恳地向华科大领导作出如下数项呼吁:
第一,我们应该珍惜同济的品牌。在现在华中 科大让同济医学院行政结构空虚化的政策下,对同济品牌的维持与光大将会造成负面影响,那将会是对华中科大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我们呼吁华中科大在今后招生 和对外宣传时,杜绝任何去同济化的做法。我们感谢华中科大支持同济医院就品牌之争与上海同济打赢官司的战绩,我们同时认为“同济医学院”也应该正式注册商标,甚至有校友提议愿为同济医学院正式注册所涉及的法律费用,在海外同济校友中进行募捐。
第二,华中科大应该尽快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海选同济医学院的正院长,我们同济海外校友总会将会乐意为学校筛选候选人积极提供参考意见。院长候选人应该展现出领导国內一流医学院的潜质,首先他或她理应为各自专业领域的受人尊敬的学者专家。这点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在人品和业务上同样杰出的教授,才有可能提升同济的水准到另一个层面。同济拥有聘任梁之彦教授和 裘法祖教授这样中国杰出的生化学家或外科专家作为院长的传统。
第三,华中科大应该授予同济医学院院长和相关院级领导的人事权和财政权, 并且在校领导的统筹下加强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在教学,医疗和科研的密切合作关系。这是符合全球医学教育的规律的,诚恳希望华科大纠正教学医院与医学院分离的政策,附属医院为医学院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第四,华中科大应该加大对大学整体发展至关重要的同济医学院的投入。华中科大以其传统理工的强项学科闻名全国,同济的加盟应该加速了华科大迈向一流综合性大学的步伐。同济医学院早已经是华中科大的一个重要的学院,我们是共荣辱 的,大学最大的失策莫过于架空同济医学院。只要华中科大通过海选医学院正院长来重视医科,全院职工在华科大和具有统筹能力的医学院院长的领导下,同济医学 院将和华科大一起创造更加值得我们校友骄傲的未来。
附件:美国名牌大学的医学院和商学院等下属学院拥有不同品牌的比比皆是,沃顿商学院可能比校本部的宾大还著名。现列出一些美国的例子,希望能促进华中科大对同济医学院品牌的珍惜:
1。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2。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3。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Cornell University;
4。Pritzker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hicago;
5。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6。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MIT;
7。Fu Foundati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Columbia University。
备注:
第一稿前言(2015年7月24日):大家上次(6/17-18/2015)在群里 (天涯同济人)热烈讨论了同济的现状与前程,校友会汪尔佳主席建议我汇总,我同意了。去欧洲开会一直拖着,抱歉了!今天才起了个大早(4点50)将初稿草就,供讨论修改用,谢谢大家!
第 二稿前言(2015年7月26日):这是我的第二稿,非常感谢众多校友在群里和私微和电邮的建言,特别是两位同济校友总会主席刘恒意和沈四九校友专门对第 一稿文字进行了修改和建议。文稿得到校友会的胡培怡和张政校友的支持。第四点建议是根据刘恒意的建议整理,第一点建议首先由汪策群主提出,然后参考诸位建 议写成。我会再根据大家意见斟酌,但是我的心已经快要随先遣出发的同学飞往阿拉斯加了。我们81-2的11家来自中国,瑞士,德国和美国的同学将会展开计 划了一年多的阿拉斯加邮轮之旅。谢谢大家,此过程学到不少,也恳请海外校友会的理事或董事们能参议此事,以恰当的方式向华科大建言和呼吁(最好是当面呈交华中科大的领导)。祝好,吴晓波, 同济81-2。
我不是说不应该强调同济的品牌,而是你这里举的这些例子并不能支持你的论点。
引: “学美国就必须花两百年一步一步干出来。。。”
===
真是弱智! 哪里需要两百年呢?
最重要的是观查它的精神,研究它的长短处;保持自己的特性,改进自己的系统,改良自己的性格缺点,严格执行就对了!大概需要三十年可以做到。
Harvard University 是中国人的叫法。
-------------------------------------
Harvard College 是undergraduate 本科部。
哈佛大学(中文)不也叫Harvard College 吗?
Harvard University 是中国人的叫法。
尤其是教育这一行,更不应该如此!
建议建议“雅美之途” 每天写一封信(可以用同一封信重复用)给习近平 反映此事,
不过,信要力求精简达意;本文是有点过长了。
这中国的事情就是一窝蜂,上面的头头头脑清楚的不多。就说以行政命令合校这种事儿,上面的傻X一发话,下面的有条件的合,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野合,野合后弄出个不伦不类的四不象。有时纳闷,这中国领导里的傻X咋就镇多类
可是别忘了,从1977年开始,华工在教学科研成果、经费、基础设施建设、学生入学考试成绩等方面一直是远远超过武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