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Sun

Étoile-Soleil, Stella-Sole, 星星和太阳 Renaissance4now@yahoo.com
正文

★ Mai 68 - Une Véritable 'Révolution de la Culture', par Tao Juf

(2013-05-27 13:15:53) 下一个

★ 【影林比高】猜一猜这是哪部电影?

★ 【Film Quiz】Quel est le titre de ce film?

★ 【Movie Quiz】What is the title of this movie?

有一部电影,反映的正是法国五月风暴这一事件。

中国人,应该是很熟悉这部电影的导演的。。。

对中国在上个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的理性分析,得把它放到对人类社会进一步如何演进展开全球的、全方位的、长远的、慎密的探索以及哲学思考中,纵向、横向的分析比较都不可缺。

很显然,法国五月风暴的口号(见附录二),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口号截然不同,为什么?

期待与懂法语的网友一起探讨。

小星

~~~~~~~~~~~~~~~~~~~~~~~~~~~~~~~~~~~~~~~~~


★ 法国五月风暴(1) - 一场真正的“文化革命”  作者:陶短房
★ Mai 68 - Une Véritable "Révolution de la Culture", par Tao Duanfang
★ May 1968 Events In France - A True "Culture Revolution", by Tao Duanfang

★ 法国五月风暴(2) - 从戏剧性的开场到喜剧性的失败 
Mai 68 - D'une ouverture dramatique Un comique échec
May 1968 Events in France - From A Dramatic Opening To A Comical Failure

法国五月风暴(3) - 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
★ Mai 68 - Les Français avec variété et la diversité
May 1968 Events in France - Those French with Variety and Diversity


~~~~~~~~~~~~~~~~~~~~~~~~~~~~~~~~~~~~~~~~~

法国五月风暴 一场真正的“文化革命”
  

作者: 陶短房

2006-07-10 17:31:33|  分类: 散文随笔 |字号 订阅

                     如双胞胎般的陌生人

 

20世纪60年代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10年,在这十年里,非洲大多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格瓦拉和毛的理论在亚非拉许多地方盛行,反战、反美、反殖民主义的浪潮在世界各国风起云涌,嬉皮士、披头士乐队和形形色色的新思维开始为人所熟知。不论赞成还是反对革命的人都承认,在60年代末有两个“革命的中心”,一个是北京,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另一个是巴黎,在1968年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五月风暴”,被许多人称之为“西方的文化革命”。

这 两个文化革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在中国,红卫兵小将们高唱着法国舶来的《国际歌》,高呼着巴黎公社的口号,造反派们甚至一度把砸烂旧党政班子后建立 的行政机构也称为“公社”;而在法国,毛主义和红宝书成了许多激进青年的精神武装,中国红卫兵和造反派们的“四大”、“串连”等方式也成为他们组织和发动 社会力量的不二法门。19685月,当“五月风暴”发展到最高潮时,中国《人民日报》几乎每天都有相关报道,整个“红五月”内竟多达60余篇报道、评论、社论和40余幅照片、宣传画和运动示意图,高度赞扬法国学生、工人的斗争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继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伟大的人民运动”,5 月21日至25日,除台湾和西藏外,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省会首府、直辖市都举行了20万至100万人的游行示威和集会,北京群众的游行队伍在三天内经 过天安门广场的就有2000万人次,一直波及到地、县级市镇;而在遥远的巴黎,头戴绿军帽、身穿绿军装、臂戴红袖标的“洋红卫兵”成为巴黎街垒上醒目的一 群,毛泽东的巨幅画像赫然高举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游行行列中,3M(马克思、毛泽东、马尔库赛)成为巴黎学生们的思想旗帜。

这两场同时进行、却又相距万里的文化革命的主体都是年轻学生,他们举着相同的旗帜,穿着雷同的服装,彼此呼应,互相声援,看上去便如双胞胎一般相似。但法国社会运动研究中心负责人阿兰. 杜兰却毫不含糊地指出,这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事实上,五月风暴的一些组织者虽然胸前戴着毛泽东像章,嘴里高呼“沿着毛泽东指引的道路前进”的口号,却对 毛、对“文革”和红卫兵并没有太多了解,在他们中许多人眼里,“文革”是有无政府主义倾向的,是人民自发起来反抗寡头政治的斗争,正如他们中许多人后来回 忆的那样,他们头脑里“造反”的概念,就跟法国大革命攻打巴士底狱差不多;而北京街头那些高呼“支持巴黎学生革命行动”的造反派和红卫兵们也根本不了解巴 黎街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会想到,这场“法国的文化革命”起因竟然和反对女生宿舍严禁男生进入的禁令有关,他们更不会想到,五月风暴的支持者既有他们视 为“修正主义”的法共成员,更有托派的“第四国际”和无政府主义者的影子,当然,他们绝对无法想象,“要做爱不要作战”的口号,居然会被“外国革命战友” 们以无比高亢的热情一次又一次在巴黎街头喊出。

“五月风暴就是这样的运动:以旧的形式,表达出新的东西,正如《圣经》所言,是旧瓶装新酒。他们之所以向往中国的红卫兵,与其说是出于对这一运动的了解,毋宁说是出于对它的无知。”阿兰.杜兰这样概括道。这便如同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论述:巴黎公社的新意是工人运动的产生,但他的口号却是法国大革命的话语。

于是在法国的“红五月”里,我们看见了与当时的北京街头完全不同的景象:知识和学术不但没有被蔑视和砸烂,反倒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学者们作为整体非但没有受到学生冲击,萨特、米歇尔. 比托尔、拉康、阿拉贡等文化名流反倒站在学生一边,甚至亲身投入到运动的第一线;年轻人的个性非但没受到压抑,反倒在“禁止被禁止”等著名口号的孤立下更 加蓬勃地洋溢着;文化艺术非但没受到抑制,从行为艺术到新的电影流派反倒在此之后变得色彩纷呈;不同的思潮和哲学流派不但没有被统一,反倒百花齐放,从结 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从存在主义到无政府主义,每一种哲学思潮,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在这次运动中激烈地碰撞着,发展着,无 政府主义者的黑旗和社会主义者的红旗,在拉丁区的街垒上并排飘扬着。

虽然有暴力,有破坏,有流血,“五月风暴”给法国造成的物质损坏是微不足道的,今天甚至已很难寻觅到痕迹,然而“红五月”却给法国乃至西方文化和思想界造成了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可以说,五月风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


原文载于: http://taoduanfang.blog.163.com/blog/static/25091713200661053133458/


从戏剧性的开场到喜剧性的失败  

作者: 陶短房

2006-07-12 12:21:54|  分类: 散文随笔 |字号 订阅

      

 从戏剧性的开场到喜剧性的失败

 

按照法国社会学家洛朗. 若 弗兰在《五月风暴真相》一书中的概括,五月风暴的爆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出生率激增,大学生人数骤长;2、大学生对大学教育和旧的教学法不满;3、 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加深;4对物质消费无止境进步的忧郁;5、经济发展了,但文化还是老样子,它们之间的差距是爆炸性的。1958年戴高乐上台执政,建立了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他虽然德高望重,却与学生组织一直关系紧张。1959年,法国学生联合会指责当年预算中高等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戴高乐却告诫他们莫管闲 事;总统技术顾问雅克·纳博纳在1963年就曾给戴高乐写信,预言1968年将要爆发一场风暴,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60年代的法国大学生都西服革履打领带,男女分班,循规蹈矩地学习和生活,1968年,这样的大学生已有60万人之多,占法国总人口1.2%,很多大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感到困惑,对出路的渺茫和不稳定感到忧虑,对他们将来在消费社会中的命运忧心忡忡,他们的精神危机比物质危机更为严重,而他们的命运又关系到法国的千家万户。

正如福柯所言,“1968 年以前,至少在法国,如果要做一个哲学家,你必须是马克思主义者,或现象学家,或结构学家”,左派思潮的活跃让学生们有勇气和依据质疑权威和秩序,而对个 性解放日益强烈的追求让他们越来越不满法国大学中的陈规戒律,世界各地蓬勃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对越南战争的浪潮令他们激动不已,而从中国传来的、并 非真实的“文革”信息,又鼓励着年轻人以中国同龄人为榜样,用自己的力量去打碎旧的、不合理的统治秩序,建立起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新秩序、新结构。对于戴 高乐他们当然不失敬意,但他们认为,戴已经落后于时代,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已经十年了,他待得太久了”。一切看来只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小小的火花而 已。

1968 年1月,法国青年和体育部长弗朗索瓦.米索福前往巴黎大学楠泰尔学院为游泳池落成剪彩。由于不满大学对于男生访问女生宿舍的严格限制,一些学生围住部长, 德裔无政府主义者、人称“红毛丹尼”的丹尼.科恩-邦迪质问“为何从不谈论学生性方面问题”,部长轻率答复“你可以跳到水中来败败火”,科恩-邦迪立即回 应“这是法西斯官员对于学生所作的唯一答复”,被激怒的学生们应声高呼“打倒性别隔离区”,不知所措的部长匆匆离去,学生们的反抗开始了:他们已经有了明 确的目标——政府,和众望所归的领袖——红毛丹尼。

321日,一支左翼突击队占领了巴黎美国捷运公司大楼,以抗议越战的持续,警方拘捕了6人,其中一人为楠泰尔学院学生,次日,科恩-邦迪率领学生占领楠泰尔学院行政楼以示抗议,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学生占领教育行政机关。一时间形形色色的学生组织纷纷云集楠泰尔学院,并成立了以“红毛丹尼”为首的“322运动”组织。

骚动起来的不仅仅是学生,2月,文化部长马尔罗解除了德高望重的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朗格鲁瓦的职务,愤怒的电影界人士成立了“捍卫电影资料馆委员会”,要求马尔罗辞职。421日,马尔罗恢复朗格鲁瓦职务,却以中断资料馆政府资助作为报复,这一行径遭到了电影界和知识界的强烈反弹,也促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红五月”里坚定站在了学生的一边。

52日,校方关闭楠泰尔学院,并责令科恩-邦迪等8名学生骨干到巴黎大学总部纪律委员会接受训斥,次日,巴黎大学学生到索尔邦大学总部门前集会抗议,教育部长阿兰.佩雷菲特和校长让.罗什担心引起连锁反应,出面邀请大批警察入住索邦校区。这是巴黎大学700年历史上第二次被关闭,上次是因为纳粹占领,且根据法国传统,警察不得进入校园,这些行动不但更加激怒了学生,也使得大多数教授、学者站在了同情学生的立场上。

当天下午,1600名警察包围校园,逮捕300多名学生;学生们高呼“还我同志”的口号进行抵抗,结果遭到催泪瓦斯和警棍的镇压,学生和围观青年随即在卢森堡广场垒起了象征革命的第一道街垒,战斗开始了。

56日,法国全国学生联合会(UNEF) 和全国中等和高等学校教师工会(SUESUP)号召总罢课和罢教;8日,萨特等一批名人发表声明,号召“所有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物质和道义上支持学生和教 师们发起的斗争”,人们开始挥舞旗帜,高唱《国际歌》,上街游行,学生和警方在圣日尔曼大街的激烈冲突导致422人被捕,超过900人受伤受伤;9日,萨 特等再联署“向用一切手段摆脱异化秩序的学生们致敬”宣言,拉丁区爆发更大规模示威抗议,而警方则封锁塞纳河上桥梁,双方展开激烈冲突,导致数百人的受 伤、被捕,冲突一直持续到次日黎明。电影界的积极介入使得“五月风暴”的消息迅速传遍法国,里昂、南特、斯特拉斯堡等地学生纷起响应,拉丁区更成了街垒的 世界,这一夜被称为“街垒之夜”。

11 日晚,出访归来的总理蓬皮杜宣布警方撤出索尔邦校区,13日,总工会(CGF)、法国民主劳工同盟(CFDT)和巴黎学生组织80万人横穿巴黎的游行,社 会党、共产党的著名政治家密特朗、孟戴斯—法朗士、罗歇等也出现在行列中;示威者随即进驻索尔邦,并在此后一周内相继占领了拉丁区大多数公共建筑。

戴高乐总统对五月风暴最初的反应是不屑一顾的,并坚持于14日出访罗马尼亚。次日,法国国家剧院、法国作家协会等单位均被示威者控制,戛纳电影节也为声援学生草草中止。一些学生组织开始奔赴工厂和全国串连,号召“工人阶级从瘦弱的学生手中接过领导权”,罢工浪潮开始席卷法国。18日,法国公交系统罢工,巴黎彻底瘫痪。

21日,政府下令将科恩-邦迪等驱逐出境,次日,爆发了反驱逐的大游行。24日,回国后一直保持缄默的戴高乐发表讲话,同意改革,建议公民投票,示威者以“再见,戴高乐”的呼声回应,总统的支持者向示威者发起攻击,并导致两人死亡;

25日,政府和公会开始谈判,并于27日达成一系列协议,却遭到大多数工人的拒绝,示威者开始酝酿组织一个包含所有左翼力量的、类似1936年人民阵线的“人民政府”。

29日,五月风暴达到最高峰,这一天仅有5000万人口的法国全国有1000万工人罢工,300多个工厂被工人占领,30多所大学被学生占领。就在同一天戴高乐突然失踪,甚至有传言他已自杀。

就在这一天,戴高乐秘密飞赴德国,会见了法国驻军司令马索,并取得军方效忠;胸有成竹的总统当即飞回,并于301630分发表讲话,宣布解散议会,举行大选。次日,组织了支持戴高乐的游行。

示威者试图抵制大选,并愤怒高呼“青年人已在街垒上投出了他们的一票”,但政府方面已夺取了主动权,61日,示威和集会被禁止,大批罢工工人被解雇,两名工人在此后的冲突中死亡。

10日,大选投票开始,就这次选举一些学者嘲讽道,如果政府不喜欢人民,为何不解散人民,再选另一群人民呢?一些运动组织者仍在做最后努力,但已无济于事,参与者和支持者都已精疲力竭。

16日,示威组织宣布解散,并撤出索尔邦等公共设施。这一天整个巴黎被装点成标语、口号、传单、红旗的海洋,人们用欢呼、呐喊和歌唱,给“五月风暴”的失败,画上了“精神胜利”的喜剧性句号。30日,选举揭晓,戴高乐派大获全胜。

这次法国的文化革命造成了1000多万法国人被卷入,1500万工作日丧失,直接导致几十万法郎的物质损失,一名总理和一名教育部长的下台,5人死亡,而它在法国政治、文化、思想领域的深远影响,则远非物质与金钱所能衡量的。



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

作者: 陶短房

(2006-07-12 12:23:53)
  分类: 散文随笔

 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

 

法国作家埃尔维.阿蒙在其《那一代人》书中把“红五月”比作一场小型歌剧,种种主义者挥舞着他们的旗帜,上台就是为了谢幕,但那些旗帜在街道上挥舞,在街墙上停留,在记忆里留下了颜色。现在且让我们认清这一面面在街垒上飞舞的旗帜吧。

虽然中国“文革”和红卫兵对五月风暴的影响更多是精神而非实际上的,但在运动的早期和关键时刻,一些毛派组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共产主义(马列)青年联合会(UJCML) 是运动中最具“正统毛派”色彩的组织,他们和在中国的“洋红卫兵”有一定联系,并定期向中国使馆索取最新的宣传材料,以获得“来自中国的革命经验”,早在 运动之初他们就提出,学生要走上街头,打出旗帜,而一旦工会宣布支持学生,工人开始罢工,学生们就应依照“中国战友”们的榜样,进行大串连,深入工厂,扩 大运动的规模和声势。和他们站在同一立场的,还有“马列主义联盟”、“马列主义小组”等几个组织,这些组织的人数都不多,但影响力不容忽视,正是因为他们 的存在和号召,起初茫无方向的学生们几乎立即学会了“如何革命”:按照中国同志的方法去做,虽然那不过是这些法国毛派分子们想象中的“中国方法”而已。正 是因为他们的影响,五月风暴中的巴黎街头,不但可以看到法国传统的街垒、红旗和鹅卵石,更可以看到具有典型“中国文革特色”的大字报、大串连、飞行集会, 在他们的影响下,游行的行列里出现了穿着打扮和红卫兵别无二致的法国青年,他们不但喊出了“与工农结合”的口号,而且真的试图这样去做了——尽管这样做的 并不只是他们,在运动的高潮甚至主要不是他们,因为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少了。

比毛派组织更活跃、更有号召力的是托派。早在运动伊始,托派“第四国际”领导人曼德尔就敏锐地意识到一场风暴的即将到来, 并连夜从布鲁塞尔驱车赶往巴黎,赶在街垒之夜前夕召开了托派学生组织会议,并旋即扩大为全体学生的大会,曼德尔在会上所作《从反对资本主义大学到反对资本 主义社会》的演说,被公认为将五月风暴的重心由校内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冲锋号。会后,曼德尔冲上街垒第一线,直面警察的警棍和催泪瓦斯。为阻挡警方的进攻, 他指挥学生们点燃汽车作为路障。望着街上熊熊的火光,他不禁豪情万丈地高呼“多美啊,这就是革命”,全然不顾自己的汽车就在这些被点燃的车中。

无政府主义者同样是此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红毛邦迪”本人就是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他虽被法国政府驱逐,却又设法潜回巴黎,意大利诗人夸鲁奇更是在街垒中完成了《到底发生了什么》这部纪实诗篇,被誉为“五月风暴的最佳报道”。

除了少数无政府主义者,这些组织的成员都以“纯粹革命者”自居,推崇军事化的管理、严格的道德规范、清教徒般的生活,但五月风暴给当时和后来人的印象却是 完全相反的:奔放、自由、松散、无拘无束甚至纵欲,原因再简单不过,因为他们只是运动的参与者,而绝非运动的操纵者和多数,整个运动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无 数有着不同倾向、不同主张的青年人自发参加、自觉推动的结果,他们的口号从反对主流社会、反对种族歧视到反对美国扩大越南战争、反对美国对华政策;从争取 男女同班到以“最广泛的民主”取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从女权主义到环保主义;从思想自由到性开放,不一而足,即使同是革命者,他们的偶像也各不相同,切.格瓦拉、胡志明、毛泽东、鲁迅、列宁、托洛茨基……这些来自不同国度和时代,有些观点大相径庭甚至针锋相对的革命领袖的巨幅画像,被他们的支持者高举者,肩并肩地走在一起。骑在同伴肩上、高扬越南南方共和旗帜的23岁女子卡罗琳,更是被推崇为“红五月姑娘”,她的这一造型也成为“红五月”永恒的象征。如果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社会结构的逆反,和对物欲横流当代社会的反思。

法国学联(UNEF)和全国中高学校教师工会(SUESUP)在其领导人索瓦捷奥和阿兰.吉斯梅尔的倡导下积极投入运动,成为罢课运动的组织者;此前历次工人运动的主力、有浓厚法共背景的法国总工会(CGF)和民主劳工同盟(CFDT)则和学生组织共同发起了513日大游行,并推动了此后的全国罢工潮。

和这些组织、个人相比,传统左翼政党、政客反应要慢得多,13日 的大游行才首次出现了社会党密特朗、孟戴斯-法朗士和法共总书记罗歇等人的身影。耐人寻味的是,作为“左翼中的右翼”的社会党此番表现更激进,“红毛邦 迪”曾高呼“让我们和孟戴斯站在一边”,密特朗则干脆当众呼吁戴高乐辞职,由法朗士担任总理,他自己出面竞选总统;而法共则显得拘谨保守,在整个运动中并 无突出表现,其所影响下的总工会更毫不含糊地拒绝考虑任何以暴力夺权的想法。

绝大多数知名学者、教授站在了学生一边,如利奥塔、福柯、雅克.拉康、勒佛菲尔、布朗肖、西蒙.波娃以及西班牙社会学家卡斯特尔等,米歇尔.比 托尔为首的一群作家以占领作协办公室表示了对学生的响应,年逾七旬的著名诗人阿拉贡甚至在“红毛邦迪”陪同下前往孔特广场当众演讲。素以“介入政治”的态 度闻名的哲学家萨特更是积极参与,不但多次发起倡议、参加访谈,更以平等的姿态热情鼓励、赞扬学生,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一个“与父辈不一样的将 来”,他不但呼吁知识分子支持学生,甚至坦诚地自我反省,声称“尽管我也反抗了一辈子,最后仍难免受到这个社会的某种牵制”,尽管他坦称自己并未完全弄懂 学生们的诉求,但仍毫无保留地支持、参与这次运动。

当然并非每个学者都如此,哲学泰斗阿隆、楠泰尔学院教授莱维纳斯、结构主义哲学家罗兰.巴特等就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莱维纳斯每天夹着皮包按时走进空无一人的教室,又按时下课离开,阿隆更是和昔日同窗好友萨特反目成仇,唇枪舌剑。比较特殊的是哲学家德里达,他积极参加了最初的集会,但很快选择了游离和躲避。

对于学者的不同立场,学生们作出了情绪鲜明的反应。萨特受到了热烈追捧,他演讲时,能容纳3000人的会场挤进了7000学生,“宁跟萨特错,不跟阿隆对”,成了当时最响亮的口号,为了抗议阿隆的亲美立场,学生们甚至拒绝他在巴黎高师作学术报告。对于曾去过中国,并向学生们宣扬“中国革命优点”的罗兰.巴特,他们则辛辣的嘲讽“结构主义没上街。”

由于朗格鲁瓦事件,电影界积极响应了学生们的运动,特吕弗、戈达尔、路易- 马勒、罗曼-波兰斯基等四名戛纳电影节评委喊出“要电影更要革命”的口号,迫使电影节中止;《电影手册》杂志主编杜比亚纳和“真理电影”学派的电影人们也 公开声援学生。在索尔邦,电影人、影评人、观众、影院职工等聚集一堂,平等探讨法国电影的种种问题并汇集成册,被后人称之为“法国电影史上的三级会议”, 更多电影人直接投身运动,他们所拍摄的“红五月”胶片据说长达几公里,而正如贝特鲁齐电影《梦想者》中描述的,让-皮埃尔-雷奥手中的传单如烽火般燎动了 索尔邦,最终与学生运动联合演变成“五月风暴”。

被 五月风暴触及的还有艺术家们,著名的“情景主义国际”出于他们批判现实和反资本主义的立场,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中,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和想象力,创 造出许多生动形象的、被称为“涂鸦”的街头宣传画。该组织代表人物德波和范内格姆还创制了整个“红五月”中绝大多数最著名的标语口号,如“让想像力夺权”、“拒绝用一个无聊致死的危险去换取免于饥饿的世界”等等,他们甚至主张直接建立民主和自治的工人委员会取代现有的政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些艺术家们的头脑,甚至走到了“革命学生”的前面,这也充分体现了五月风暴“文化革命”的文化底质。



%%%

附录一:

【桃花心木红楼探史】毛泽东晚年(一):与王海蓉的谈话

【Mahogany Red Chamber Discovery】Mao in His Late Years 1: Educating Hairong Wang
2012-02-03
 
请阅读其中两节:
二、与欧洲文艺复兴相比较 -> 同样是从文化上发源的一场革命/社会变革,后果为什么截然不同?

    与法国文化革命相比较 -> 同样是从文化上发源的一场革命/社会变革,后果为什么截然不同?
    (新增,待续)

三、与法国大革命相比较 -> 同样是大革命,后果为什么截然不同?



附录二:

五月风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月风暴1968年春天法国发生的經過

巴黎农泰尔文学院(现为巴黎第十大学)学生于3月22日占领了学校。骚动很快波及巴黎大学

五月風暴

5月3日警察进驻巴黎大学,驱赶集会学生,封闭学校。5月6日,6000多名学生示威,与警察发生冲突,结果600多人受伤,422人被捕。外省城市也发生骚动。戴高乐总统表示决不容许街头暴乱。5月10日深夜,学生与向街垒冲锋的警察又发生大规模冲突,360余人受伤,500多人被捕,100多辆汽车被焚毁。骚动很快波及外省城市。

5月11日蓬皮杜出访回国,力主用软的手法平息运动,宣布赦免令,释放被捕学生,重新开放巴黎大学。但为时已晚,未能平息事态。各工会组织5月13日举行总罢工。六七十万人上街游行,政治口号是:“十年太长了!”“戴高乐辞职!”矛头直指戴高乐。

5月20日以后罢工人数日增,整个法国陷于瘫痪。接着,左翼的政治人物表態支持邉樱?够顒又饾u變質,由5月28日左翼联盟领袖密特朗宣布,如戴高乐下台,将由前总理孟戴斯·弗朗斯任临时政府总理,他自己将参加总统竞选。

法國共產黨和总工会决定5月29日游行,迫戴高樂下台。在这紧张关头,戴高乐突然去向不明。原来他为防备法共组织的游行队伍包围爱丽舍宫,决心当天远离总统府。5月29日中午他先秘密前往联邦德国巴登-巴登法军驻地,找法国驻德武装力量总司令马絮将军。得知军队始终效忠于他。

5月30日戴高乐在巴黎向全国发表讲话,决意留在自己职位上,解散议会但不撤换总理,并在当晚组织近百万人的反示威。6月大选中,支持戴高乐的右翼多数派获得大胜,得法国国民议会3/4的议席,占绝对优势。領導此示威,促成暴動的左翼則大敗,此後十多年一直處於弱勢。

戴高乐虽然重新控制了局势,度过了危机,但五月风暴所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并未随之消失。一年后戴高乐由于公民投票失败而被迫辭職,但其根源则在于五月风暴。

五月风暴部份口號

  1. 消费社会不得好死,异化社会不得好死,我们要一个新的独创的世界,我们拒绝一个用无聊致死的危险去换取免于饥饿的世界。
  2. 直到用最后一个资本家的肠子勒死最后一个官僚之前,人都是不自由的。
  3. 不要改变雇主,而要改变生活的被雇佣。
  4. 行动一定不要是反应,而是创造。
  5. 禁止去禁止
  6. 我持有对现实的愿望,因为我相信我的欲望的实现
 
Flag Counte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