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Sun

Étoile-Soleil, Stella-Sole, 星星和太阳 Renaissance4now@yahoo.com
正文

★ Rousseau - Le Devin du village (1752)

(2013-05-20 11:38:40) 下一个

★ J. J. Rousseau - Le Devin du village (1752)

★ 法国思想家、哲学家让-雅克·卢梭写的独幕歌剧 《乡村占卜师》 (1752年)



J. J. Rousseau - Le Devin du village (1752)
让-雅克·卢梭写的独幕歌剧《乡村占卜师》(1752年


剧情简介 - 正在翻译,请稍等。。。

Le devin du village

Le devin du village

乡村占卜师
。。。。。。。。。  Colin and Colette love one another, yet they suspect each other of being unfaithful — in Colin's case, with the lady of the manor, and in Colette's with a courtier. They each seek the advice and support of the village soothsayer in order to reinforce their love. After a series of deceptions, Colin and Colette reconcile and are happily married.  科林和科莱特彼此相爱,但TA们又互相怀疑对方不忠 - 科林,与一位庄园夫人暧昧不清,而科莱特则与一位朝臣暧昧不清。TA们各自向乡村占卜师寻求建议和支持,以巩固各自的爱情。经过一系列的deceptions,科林和科莱特得到了和解,并结成了幸福美满的婚姻。
     
     


让-雅克·卢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西方哲学家
启蒙运动
(现代哲学)
出生 1712年6月28日
瑞士日内瓦
逝世 1778年7月2日 (66歲)
法国阿蒙农维拉
學派 社会契约论
主要領域 政治哲学音乐教育文学
著名思想 公共意志自尊性本善

讓-雅克·盧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是啟蒙時代瑞士裔的法國思想家哲学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其著的論文《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俗是否有益》及《論人類不平待的起源與基礎》確定他在哲學史上的地位;他的《社會契約論》的人民主權及民主政治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现代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1]

目录

生平

巴黎與百科全書派人士交往

1742年盧梭搬到巴黎。在巴黎這個開放、崇尚自由的大部市中,盧梭結識許多著名思想家、學者狄德羅及孔狄亞克等人,他們對盧梭產生很大的影響[1]

德尼·狄德罗之邀,盧梭撰寫《百科全書》音樂方面的文稿,在狄德羅的鼓勵下,1749年10月盧梭以論文《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俗是否有益》參加第戎學院徵文,獲得名次,這使其在法國名聲大振,隨後第戎學院再次徵文,盧梭再次發表《論人類不平待的起源與基礎》一文,雖未入選,但打響他的名氣[1]

1756-1762年間,盧梭隱居在巴黎近郊,發表《社會契約論》、《愛彌兒》(1762)等書[1]

與百科全書派交惡

起初,法國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幾位是盧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讓·達朗貝爾,但是他的思想與其他人發生嚴重的不合,盧梭反對伏爾泰在日內瓦建立一家劇院,指出劇院是傷風敗俗的學校,結果導致他和伏爾泰反目,成了終生的仇敵。此外,由於盧梭和百科全書派人士後來的意見不合,使得《愛彌兒》一書出版,掀起法國及整個歐洲一片反盧梭浪潮,從此盧梭開始逃亡生活[1]

哲学

盧梭是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及教育學家,他思想是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旗幟和處於革命中各國資產階級的福音,其中『人民主權』的思想是他思想的精華和基本原則;《社會契約論》 則是盧梭民主政治思想的集中表現。盧梭認為,人類最初處於原始的「自然狀態」,在這個時間,不存在私有制和不平等,私有制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不平等,國家是 因訂立契約而產生,人民是制訂契約的主體,由此他提出「人民主權」的思想,國家主權不能分割,也不能轉讓,一切權人的表现和运用必須表現人民的意志,法律 是「公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能高於法律[1]

在哲學領域,盧梭於18世紀50年代發表的兩篇論文,確定他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在《論人類不平待的起源與基礎》中,盧梭指出:「自然界中很少有不平等的現象,當今流行的不平等現象是人類在求生存和進步的過程中,人為逐漸衍生成的[1]

他的思響甚至影響後來美國獨立宣言和馬克思的資本論[1]

社會契約論與法國大革命

描述人和社會關係的《社會契約論》也許是盧梭最重要的著作,其中開頭寫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2]。這本書於1762年出版,當時無人問津,但後來成為了反映西方傳統政治思想的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與他早期作品相反,盧梭認為自然狀態是沒有法律道德的獸性狀態,好人是因為社會的出現才有的。自然狀態下,常有個人能力無法應付的境況,必須通過與其他人的聯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願意聯合起來。[3]人們聯合在一起,以一個集體的形式而存在,這就形成了社會。社會的契約是人們對成員的社會地位的協議。

主要著作

翻譯

盧梭的著作在明治時期中江兆民翻譯成日語民國早年他的著作與思想傳入中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紀江紅. 世界傑出100名人圖解百科. 漢宇國際文化出版. 2012: 98–99 [25 February 2013]. ISBN 978-986-228-246-5.
  2. ^ 《社會契約論》第一卷第一章 何兆武譯
  3. ^ “我 設想,人類曾達到過這樣一種境地,當時自然狀態中不利於人類生存的種種障礙,在阻力上已超過了每個個人在那種狀態中為了自存所能哂玫牧α俊l妒牵?欠N原 始狀態便不能繼續維持;並且人類如果不改變其生存方式,就會消滅。然而,人類既不能產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結合並哂靡延械牧α浚凰?匀祟惐銢]有別的辦法 可以自存,除非是集合起來形成一種力量的總和才能夠克服這種阻力,由一個唯一的動力把它們發動起來,並使它們共同協作。” 《社會契約論》第六章 何兆武 譯

Links

 

@@@

Flag Counte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