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血证的道理一样,瘀得不严重或是血虚的,用补血的药加点行气的药,这血就旺了。要是堵得很厉害,你再加补血的药,不但补不了血,血反而向表皮渗,全身皮肤多处能见瘀斑。
血瘀严重的:看舌头,有明显青紫,甚至有瘀斑;舌底有两条静脉管,会很粗,严重的甚至会有扭结。还有就是身体会觉得痛,而且这痛是那种锐痛,是拒按的痛、是痛处不移的痛。这类的,无论是气滞导致的、寒凝导致的、气虚导致的、还是外伤所致,在这篇都不展开讨论,就一句话,血瘀严重的,不能直接吃四物汤,得辨证论治,先去瘀。
四物汤就四味药。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最早是唐朝蔺道人的一本治骨伤的书,《仙授理伤续断方》中的一个方子。
中医行业内有句话,“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的确很多人在跟师或是在学校读书时,问师傅或老师,这方子的剂量为什么要这么定。其实多数时候师傅和老师自己都不明白,能谦虚的直接就说自己也不明白,但多数碰到是不谦虚的,跟你子午卯酉地说一大通,最后你没明白,他自己也让自己说的给绕糊涂了。
其实中药方的剂量就是取自古代术数。先看你用方思路是河图、先天易、洛书九宫还是自己瞎蒙。用河图的就用河图书,用先天易的就用先天八卦数,用洛书九宫的就用三阴三阳数,瞎蒙的就乱凑数。
四物汤,首先是一道补血剂。血为脾所生,血为脾所统,脾主甘,所以定性了这道汤得有淡淡的甜味,你做出来的不是微甜的,那就说明你这汤剂配方错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明清时代的庸医发明出来的,中医最落后的阶段就是明、清和我朝上个世纪。大家去找十大名方,或百大名方之类的,去严格按上面的方剂比例配伍,煎来喝喝,只要不是主要用于凉血、镇心神、熄肝风之类的,就不会是苦的。而苦的药,让对证的人喝,也不觉着苦。为什么?因为这类人舌蕾都几乎没了,平时吃东西都要特别重的味才行。
所以,一般只要是病人难以下咽的药,不是不对证,就是药杂乱无章了,疗效就自然打了很大折扣。如果病人说,这药喝起来味道还行,或是很好喝,这病好起来很快。这在临床中很常见。
还有,四物汤里,熟地的份量要重,但并非份量重的药,就是君药。一个方剂中,针对主证的药才是主药。中医汤药是从烹饪发展来的,我们都明白,谁也不会说鱼香肉丝,那份量最多的木耳是主菜。在这四味药中,当归是主药,熟地是臣药,白芍是佐药,川芎是使药。臣药就是协助君药的,熟地也是补血的,但补血之力远在当归之下,只能为臣。白芍就象炒菜里的佐料,鱼香肉丝中,醋是臣药,花椒、八角是佐药,你可以不放。也就是说佐药,在没必要那功能时,可以不放的为佐药。而川芎就是使药,就象鱼香肉丝中的辣椒,有了这味,才是地道的川菜。你可以不放辣椒,但整个菜的风味全变。四物汤如果你不放川芎,那整个风味也变了。如果你放太多了,这个风味也变了。所以使药,是要放的,但不能重于主药和臣药。
从而我们就能轻意组方。因为整个方子的组方思路,用的是洛书的后天环境对人体影响,故而取数也是洛书数。
熟地 24克 (若是血热的,熟地换生地)、当归 9克(如果月经血色浓为6克、血色淡且常易头晕12克)、白芍6克 (若是有腹痛或经期腹痛,且喜按喜温,或按、或温痛减,加为9克)、川芎6克
(若月经有血块,加为9克)
水两升煎至一升半或一升,全程慢火,分三次温服。每次均为饭后半小时。若每次药汤内再放小一杯黄酒,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