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我思我想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个人资料
溪边愚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香港房产大亨救川普于危难却遭恩将仇报

(2024-06-12 18:39:32) 下一个

2024 年 5 月 30 日,美国前总统唐纳德·川普在曼哈顿地区法庭被陪审团判犯有 34 项伪造商业记录的重罪。很多纽约人为此涌上街头庆祝。

这是因为川普长期以来做了太多坑蒙拐骗的事,却始终能够逃避法律的惩罚。现在终于有一个案子川普被定罪,怎么说都是好事情。

至少川普这个“品牌”又被剥掉一层外衣。


川普做生意不行,建“品牌”功夫一流

以成功的生意人自居的川普,是个生意上屡战屡败的人。在不少做生意有资历的人眼里,川普甚至根本就没有试图成功,他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名声——我们称之为“品牌”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到处都可以看见大大的 Trump 招牌,不管生意做得如何,这个字面意义上的“牌子”依然立在那里。

不得不说,虽然川普做生意不行,靠邪门歪道建立“品牌”还真有一手。

试想,有哪个在生意场上一再失败的人会去出版一本吹捧自己生意经的书?可川普硬是出版了自我吹嘘的《川普:交易的艺术》(Trump: The Art of the Deal)?又有谁会在债台高筑,信誉破产,已经无法从美国任何一个银行获得任何贷款的情况下,以成功人士的身份,主持一档称为《学徒》(The Apprentice)的电视节目?应该说,至少川普心理因素杠杠的。

说起《学徒》节目产生的原因也是蛮讽刺的。20 世纪 90 年代初,川普在纽约的房地产开发生意经历了一系列财务挫折后,改变了经营策略,不再通过借贷来建造和购买资产,而是将自己的名字授权给他人使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见那么多以川普命名的大楼:并不是川普投资了那么多楼,只是川普卖了很多次“牌子”。别说,川普这方面真是天才,一个房地产生意的失败者,却能靠卖房地产“品牌”赚钱。

川普的这番操作,让英国电视制片人马克·伯内特(Mark Burnett)看到了商机,于是与川普合作创立了这个电视真人秀节目,让“成功”的商人川普来评判一群参赛者的商业技能。

《学徒》节目很成功,收视率很高,据说是川普少有的真正发财的一笔交易,证实了他做“品牌”的功夫一流。政治分析家、学者、作家和政治记者林肯·米切尔(Lincoln Mitchell)的说法是,纽约人都知道,川普的故事大多是自说自话——但他非常善于自说自话,以至于编成了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学徒》,然后一直编到了白宫。


坑蒙拐骗是川普的“正常”生意经

川普不正经做生意,直接就是骗钱的例子,最明显也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川普大学和川普家族的慈善基金。所谓川普大学,其实是个职业培训机构,会起名大学,也只有川普做得出来。但就是以职业培训机构的标准来衡量,其业务(如果真的有做业务的话)也是承诺很多,兑现几乎没有,所以被告上法庭。最后该机构被政府取消了用“大学”名称的资格,并以赔偿原告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庭外和解结束了一系列官司。

川普家族的慈善基金会的欺骗手段就更是令人发指了:该机构以为癌症儿童治疗之名募捐,却将获得的善款挪为私用。最后被勒令在法院监督下关闭,并将剩余资产分配给法院批准的慈善机构,同时被勒令支付 200 万美元作为赔偿金等。法庭做出判决后,纽约州总检察长詹乐霞(Letitia James)发表了以下声明:

不仅川普基金会因其不当行为而被关闭,总统还因滥用慈善基金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而被迫支付 200 万美元。慈善机构不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这就是为什么总统滥用权力要受到赔偿的惩罚,这也代表了依法办事的非营利组织的胜利。资金最终去到了应该也值得得到它们的地方——八个可信的慈善机构。我的办公室将继续为问责制而奋斗,因为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商人不行,公职候选人不行,甚至美国总统也不行。

川普的主要生意是经营房地产。房地产并不是一个容易做的市场,在这个行当失败的人不少,但像川普那样因不支付承包商报酬而声名狼藉的不多。难怪在曼哈顿从事房地产行业近半个世纪的考夫曼组织(Kaufman Organization)的总裁史蒂夫·考夫曼(Steve Kaufman),在 2020 年 10 月接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采访时说:“房地产界的人不敢与他做生意,因为他和他的家人以及他的组织都不是诚实的人。”

同行不敢与川普做生意。同样,因为川普烂账太多,慢慢地,银行也不敢贷款给他了。没有人知道川普到底有多少烂账,但根据《华盛顿邮报》1991年的一篇报道,那时花旗银行至少为川普提供了 3.65 亿的贷款,其中一笔 1.3 亿美元的贷款已经被扔进了“如果你能得到一些钱就付给我们”的垃圾项目里面,其余的,川普也早已停止支付利息,对花旗银行来说,如果能拿回本金就不错了。

在美国拿不到任何贷款后,川普转向国外银行。川普与德意志银行之间的恩恩怨怨,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有一件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川普拖欠 6.4 亿美元贷款、德意志银行的商业部门不想再借给他资金之后,德意志银行的私人财富部门向川普提供了 4800 万美元贷款,以便他偿还德意志银行另一个部门的贷款。

多年来,有关川普旗下企业洗钱的传闻不绝于耳,他的一家赌场就因为没有尽力防止洗钱活动而被罚款 1000 万美元。根据《纽约时报》2019 年 5 月的一篇报道,德意志银行的反洗钱专家在内部将川普公司的多笔交易列为可疑交易。川普与德意志银行的金钱关系很不正常,以至于国会曾试图对此进行调查。


川普开赌场全仗老爸救火

在投资上因老爸的支撑,条件得天独厚条件的川普,开赌场也开到倒闭。

就像川普经营房地产一样,赌场面临破产了,就必须老爸弗雷德·川普(Fred Trump)来救火。但老爸比儿子精明多了。

1990 年底,川普在大西洋赌城开的城堡赌场欠下了 35 亿美元左右的债。老爸弗雷德再次出手相救。

弗雷德派了一名律师去川普的城堡赌场,存入一张价值 335 万美元的保付支票,在一张高额赌注的 21 点赌桌上购买了 670 个价值 5000 美元的筹码,然后就带着筹码离开了。第二天,弗雷德又向赌场汇去 15 万美元,买了 30 个 5000 美元的筹码。

这里暂时卖个关子,让读者猜个谜:为什么川普老爸不是直接把钱交给儿子,而是以赌场筹码的形式将钱转手?(答案在本文结尾处。)


过河拆桥也是川普的拿手好戏

川普的渣真不知该怎么说,似乎与人为恶就是他的DNA。

如果说,做赌场失败是因为经营不善,不是有意为之,那么,难得做成一笔好生意,总该珍惜这份收获吧?答案是:如果是川普,那就不会。川普与香港房地产开发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合作,就是个经典的川普恩将仇报,过河拆桥的例子。

那是1974年,当时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让川普债台高筑。他无力向银行支付林肯中心附近一块名为 “南河畔”(Riverside South)的 77 英亩土地的租金,更不用说开发这块土地了。再不弄到钱川普就只有破产了。走投无路之际,有人建议可以试试香港的亿万富豪。

为寻求合作,川普必须亲自去香港,因为中国人做生意讲究面对面的诚信,也有饭桌上谈生意的习惯。虽然担心住不惯,吃不惯,也担心在对方土地上谈判会让自己显得软弱,但为了弄到救命钱,川普最终被助手说服,很不情愿地去了。

当时,出手相助的是一群香港房地产大亨,包括世界上最富有的开发商之一郑家纯(Henry Cheng Kar-shun)和在表面看来各方面生意经都与川普相似的罗康瑞(Vincent Lo)。

 

纽约时报2016年5月报道,标题为:唐纳德·川普对一桩交易感到不满,香港合伙人于是成为诉讼对象。

与川普一样,罗康瑞也出身于富裕家庭。他因在上海创建了一个名为“新天地”的时髦餐饮区而闻名,这个高档品牌已被他复制到中国各地。也因在上海大量投资,他被称为上海姑爷。他的生活一直被小报和媒体的社会版报道,尤其是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以及与选美冠军、1977 年的香港小姐朱玲玲结婚。

在香港期间,生意谈判是与高尔夫球及精致晚宴交替进行的。当郑家纯和罗康瑞邀请川普打高尔夫并告知川普他们通常在每个洞下注超过 1000 美元时,川普感到非常震惊。罗康瑞在 2016 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回忆说,他们最后是每洞下注 100 美元。结果,川普输的时候比赢的时候多。对此罗康瑞善解人意地说:“他是个高尔夫好手,但我们是本地人,对地势比较熟悉——他可能时差还没倒过来。”

川普还被邀请到郑家纯父亲的家中共进晚餐。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罕见的荣誉。但这个夜晚对川普来说是一次艰难的经历。陪同川普一起出席晚宴的当时在川普集团负责收购和财务的执行副总裁亚伯·瓦拉奇(Abe Wallach)事后回忆说:“他不喜欢那些食物,也不会用筷子。第一道菜是一整条鱼,鱼头还在。你可以看到鱼的脸和牙齿,看起来真的很怪异。佣人把鱼放到唐纳德面前。唐纳德说:‘这个荣幸属于亚伯。’我拿起筷子开始剔鱼。”

郑家纯和罗康瑞还半开玩笑地提议举行一次非正式的饮酒比赛,但一向戒酒的川普拒绝了。

最后香港人给了川普一个很好的交易:他们的财团购买下这块地,承担川普的债务,并向他支付 30% 的利润以及帮助管理该地块开发的费用,他们将为开发提供资金。这是川普得到的最好的报价。

应该说川普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配合。根据瓦拉奇的一本回忆录,为了满足选择一个吉日,他同意了推迟签约的日子,尽管他的第一反应是勃然大怒。(罗康瑞对时报的说法是,任何延误都是由于需要完成文书工作造成的,他和他的商业伙伴并不迷信。)

香港的合作伙伴不是不知道川普爱打官司的“习惯”,对此也颇有戒心。但在随后几十年的共同合作中,川普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比如房子的装修更多是听从“风水”大师的,而不是放纵自己对大理石和黄金的喜好。就这样,大家友好合作,熬过萧条,等到了纽约房地产市场的反弹。2005 年,香港合伙人以 17.6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该开发项目。这当时被认为是纽约历史上最大价格的住宅房地产交易。该项目获得了不同寻常的丰厚利润,真正做到了双赢。

但是,川普没有接受他的收益分成,而是起诉他的合伙人“严重违反”信托责任,要求赔偿 10 亿美元。当香港合伙人试图将出售所得投资于美国银行在旧金山和纽约的大楼时,川普申请了一项禁令来阻止这笔交易。

法官作出了不利于他的裁决。川普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现金,而是不得不接受两座美国银行大楼 30% 的利润分成,并被捆绑在合作关系中,该合作关系预计将持续到 2044 年。

虽然香港人赢了官司,但这场诉讼持续了 4 年,其间他们不得不在法庭上出示了超过 16.6 万页的文件,以反驳川普对他们的各种指控,包括欺诈和逃税。在诉讼期间,罗康瑞还不得不对自己所有的美国之行保密,因为他担心川普的律师会借机向他送达法庭文件,迫使他留在美国。

2016 年,纽约时报采访各位当事人报道这个故事时,罗康瑞称这场诉讼“令人震惊”,因为他认为川普本应对他所获得的交易表示感谢。

而接受采访的川普直到那时还耿耿于怀,认为他的合伙人没有事先征求他的意见:“我说‘你们为什么不跟我商量?’不管你们出了什么价,我都可以拿到更多的钱。”

罗康瑞则说,川普已经被告知了这一决定,而且无论如何,要在川普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曼哈顿做这样大一笔生意是不可能的。

其实,川普没有以这个理由打官司也从侧面证明了不是这么回事。

不过川普已经将他法律上的失败看成又一次胜利,并说:“运气比天赋更重要,我的结局要好得多,因为这些大楼的价值增加了。最后,一切都很好。”


法庭外的较量更匪夷所思

2016 年竞选总统的川普已经用这笔与香港人合作的交易来证明自己“一直击败中国”了:“我拥有美洲大道 1290 号美国银行大楼的一大块地皮,这是我在一场战争中从中国手中夺来的。非常有价值。”

这当然是典型的川普牛皮。但耐人寻味的不是川普法庭上的官司,而是法庭外的较量,因为川普与罗康瑞的争斗似乎呈现出个人竞争的态势。

罗康瑞(图源:维基百科)

打官司的时候,正好是罗康瑞刚刚资助了一档名为《创智赢家》(Wise Man Takes All)的中国真人秀节目。

川普宣布,他将把《学徒》节目带到中国,与罗康瑞的节目竞争,还在一次采访中问记者,罗康瑞的节目结果如何。然后他又自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这样说吧。它不是《学徒》,《学徒》可是大获成功的。”

川普明显是将罗康瑞的节目看成与他的竞争。可是,他的《学徒》并没有搬去中国,而且两个节目虽说相似,区别也不小。《学徒》是名副其实的川普真人秀,因为他每档节目都是亲自出场。而罗康瑞只在《创智赢家》节目中出现过一次,所以节目的焦点并不是他。而且《创智赢家》是向获胜者发放创业启动资金,而不是像《学徒》那样给予一份川普集团的工作。

罗康瑞说,《创智赢家》的真正目的是在中国推广创业精神,他认为这个目的达到了。


诬陷合作伙伴,川普再次成为被所有人抛弃的人

官司结束之后,香港合作伙伴迅速切断了与川普的所有联系。罗康瑞将自己在合伙公司中的股份卖给了郑氏家族,郑氏家族又将股份卖给了沃纳多房地产信托公司(Vornado Realty Trust),后者现在拥有美国银行大楼 70% 的权益。

这就是川普,这就是川普不属于坑蒙拐骗的“正经”生意经!本来大家生意做得好好的,名副其实的双赢,他却会鬼迷心窍地打官司,对救他于危难的人过河拆桥,恩将仇报,试图诈得更多资产。最终结果却是把所有的路都堵死,再没有生意伙伴。

在接受时报采访时,川普听起来对他的前合伙人近乎怀念,感叹他们一起赚的钱,以及他们不再说话的事实。他对记者承认,他的前合伙人可能是在“南河畔”这笔生意上拿到了最好的交易,说“发生这种事太糟糕了”。然后他说:“如果你跟郑家纯和罗康瑞谈话,告诉他们我认为他们是了不起的人。让他们知道唐纳德·川普非常尊重他们,好吗?”

八千英里之外,在香港的顶层办公室里,当罗康瑞得知川普的评论时,他笑了。他明确表示,他没有忘记自己被起诉索赔 10 亿美元。他说:“他就是这样的人。打官司不算个事,就像吃午餐一样。”


谜底

最后揭开本文前面的一个悬念:为什么川普老爸弗雷德救川普的赌场时,不直接把钱给儿子?

因为老爸太了解儿子了。如果弗雷德直接借给唐纳德 350 万美元,这就等于是一笔贷款,他就不得不排在川普众多债权人的后面,而且他可能再也见不到这笔款的一分钱了。

把钱换成筹码就不一样了。川普知道他老爸不会马上把筹码兑现,所以他可以用钱柜里多出来的 350 万美元来支付债券到期的 1840 万美元利息。如此操作,川普得到了他需要的钱,而弗雷德得到了筹码,等到赌场喘过气来,手头有钱了,弗雷德就可以随时兑现这些筹码。很可能后来他兑现了部分或全部筹码。

对此,赌场监管者大喊大叫,但他们除了制造噪音,可能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找不出这违反了哪一条法律。(但这笔款项后来被认定为非法贷款,赌场为此支付了 3 万美元的罚款。)可见相较于只会吹牛的儿子,弗雷德才是老谋深算——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将筹码从赌博工具变成了货币。当然,要使这个设计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双方配合:筹码变现必须在不会造成赌场财务危机的情况下才做。这也只有知根知底的自家人才做得到。

弗雷德显然比那些经营着美国最大银行的人聪明得多:他知道最好不要把钱直接借给自己的儿子。

不过,弗雷德精明的操作也没有救下儿子的生意。一年后,这间赌场又濒临破产了。


参考资料

https://www.nytimes.com/2016/05/31/us/politics/donald-trump-hong-kong-riverside-south.html

https://ag.ny.gov/press-release/2019/donald-j-trump-pays-court-ordered-2-million-illegally-using-trump-foundation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archive/business/1991/01/29/from-father-fred-to-the-donald-cashing-in-chips-off-the-old-block/40928ac7-ce98-46b8-b257-b6a5893461fb/

https://www.usnews.com/news/national-news/articles/2024-06-01/a-jury-of-new-yorkers-convicted-trump-but-he-never-fully-fit-in-with-new-york-city#:~:text=Though%20he%20is%20the%20scion,approval%20from%20the%20Manhattan%20elite.

本文为非营利调查新闻编辑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义)”原创作品,与“美国华人杂谈”联合发表。
 
撰文:溪边愚人
编辑:新约客,溪边愚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Yuankai2000 回复 悄悄话 道听途说拼凑出的地摊故事。
农业砖家 回复 悄悄话 别把香港那伙人讲得多好,实际上他们是把房产“低”价卖给中东某石油大亨,以换取对中国石油出口的独家代理权。在这交易中川普作为 小股东的利益完全被牺牲。川自然不干,如果换作你,你会同意吗?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文章閱讀完畢,稍後詳細評論。繼續努力!
davidinchina 回复 悄悄话 川普就是无赖一个,你能指望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