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我思我想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个人资料
溪边愚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也谈梅根,哈里,戴安娜和英国王室的是是非非

(2021-03-12 20:41:42) 下一个

《华盛顿邮报》报道奥普拉对梅根和哈里王子的访谈,标题是“梅根告诉奥普拉,她生活在王室中时曾有过自杀的想法:‘我真的是不想活了。’”(来源:《华盛顿邮报》)

 

奥普拉对梅根和哈里王子的访谈播出已经好多天了,现在才写这方面的文章,实在是赶了个晚集,只因为,有些话我认为还是有说的必要。
 
又因为基本上是对一些零散现象和言论发表意见,就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吧。
 

1.平常心对待,不要道德绑架,包括正常商业行为

首先,对任何有争议的事情,公平的态度是让双方都有说话的机会。所以,有些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另外,家长里短的事情,很多时候没有对错,需要的只是相互理解。只是,牵扯到王室,事情才格外复杂,所以才更需要听取每一方的说法,包括处理具体事物的工作人员。
 
然后,不应该道德绑架正常的商业行为。梅根和哈里王子脱离王室后与Netflix签约的事情在我看来就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他们离开王室,靠自己谋生,这是现成的路,为什么不走呢?他们是不是利用了前王室成员的身份?是。那又怎样呢?任何人处在这样的位置都会做类似的选择。自己需要钱,却放着赚钱机会不用,那才不正常呢。只要他们不以伤害别人为手段来赚钱,就无可厚非。
 
同样道理,奥普拉从这个访谈中赚钱也是正常商业行为。
 

2.王室是一个压抑的场所,梅根也没有躲过忧郁

忧郁症是一个非常普遍又很难对付的疾病,其普遍程度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目前的社会需要极大地加强对忧郁症的重视。因为忧郁症起自杀念头的也大有人在,因为要走出来不容易。对患者,我们首先是同情。
 

Insider2020年曾有一个标题为“王室家庭成员8次令人惊奇地坦率谈及心理健康问题”的报道。这是标题部分。文章的第一个小标题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口头禅可能是‘从不抱怨,从不解释’,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王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坦率。”(来源:Insider)
 
稍微关心王室八卦的人都知道,嫁入王室的人很少有不忧郁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要说嫁入王室的人了,就是在那个环境中土生土长的也免不了有走入困境的时候。但是,为了面子,为了形象,王室不谈论这些。是戴安娜1995年第一个公开谈论了她的产后忧郁症,才为其他王室成员公开谈论忧郁问题打开了一扇门。当然,戴安娜自己也明确表白,这不是单纯的产后忧郁,而是来自王室的压力。
 
也许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个神经特别强的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素质。
 

威廉王子夫妇与哈里王子于2016年共同发起了为心理健康“一起奋斗”(Heads Together)的公益项目(来源:Insider)
 
于是外界才了解到,原来王室内普遍有忧郁症。为此,威廉王子夫妇与哈里王子于2016年共同发起了为心理健康“一起奋斗”(Heads Together)的公益项目,帮助有忧郁症的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梅根在2019年10月的一个纪录片里承认她“不太好”(来源:Insider)
 
哈里王子因为自己有过非常严重的忧郁经历,也因为母亲戴安娜的惨剧,对梅根的忧郁格外重视。他懂。是王室真正正视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3.王室不像家庭,更像一个“公司”,却又不是个正常的公司
英国王室不仅权力大,机构也庞大。“公司”(The Firm)是王室的昵称,源于现任女王的父亲乔治国王(King George)曾经说过的,他和其他王室成员“不是一家人,我们是一家公司”。这样的说法含义深刻。
 
我不懂得这个“公司”的运作细节,但从媒体报道的一些故事可以判断,这个公司的运作与我们平时工作的公司不同。而最重要的区别可能就是不以公平为重要准则。不是说日常公司都是公平的,而是王室里公平的位置比较低。本来嘛,一个出身重于才能的机构,有其无法克服的天然的不公平,而这样的“天性”决定了这样的“公司”里面,公平的位置永远不可能太高。
 
王室里有很多规矩,这个是死的。但王室里面又有太多的地方和时候讲究的是恩宠和冷落。这种事情根本无法说得清,这种说不清又与运作上的缺乏透明相辅相成。面对大权在握的“上面”,不管这“上面”是个人还是机构,我真的认为,不亲身体验很难想象,为什么就是淡泊名利者也很难做到情绪不受影响。
 
打个比方,你可以不在乎是否继承王位(在乎也没用),也可以不在乎自己是否得到特别的恩宠。但身为王室成员,你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要去具体做事情。如果在这个做事情的过程中,你总是是被区别对待,总是一个不知情者,你会如何感受?我不是说这是梅根遭遇的,我当然不知道具体细节。但从我们可以听说的“故事”来看,遭遇恩宠或冷落是王室的“常态”。如果你是一个在意公平的人,一个相信公平竞争的人,很难想象你会愿意接受这样的常态。
 
也许梅根小心眼,也许梅根太作,我们不知道。但作为一个机构,首先把运作方式中的弊端纠正了再谈别的。时代不同了,也许以前王室还可以用“从来如此”来堵人的嘴了。今天,如果王室公开不讲道理的话,怕是自身的存在都会遇到威胁。毕竟,从法理上来说,王室早就是一个可要可不要的东西。
 

4.既然嫁入王室,就要接受这个命运吗?

有不少人认为梅根是咎由自取。哪里有既要王室的荣耀,又不肯接受随之而来的约束的?那么我认为,首先要问的问题是,他们在王室的待遇合理吗?如果合理,那也许是咎由自取。但如果不合理呢?也不能反抗吗?如果我们没有权利反抗不合理的事物,是不是美国到现在妇女和黑人还没有选举权呢?
 
王室再尊贵,总不该让人逃脱不了忧郁吧?何况还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呢。而且还拒绝提供帮助?当然,这个现在还只是一面之词,但忧郁是王室内的“流行病”,怎么说王室也有责任,不管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发生在了梅根身上。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哈里王子投胎于王室家族,他就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了?真不知道该说王子的投胎技术是太好还是太差,出生在王室给他带来这么多的悲伤!我在西方学到的一个关于权利的重要概念是:如果什么事情是自己的选择,就自己负责。如果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天赋的,那么这个东西就不应该成为你的负担。这也是为什么必须男女平等,必须给同性婚姻同等权利,因为性别和性取向都不是自己的选择。
 
我认为这个概念也适用于王子。如果王室的生活方式到了王子不能承受的程度,如果王子认为那些约束不合理,他不仅有理由也有权利反抗啊。
 
哈里王子不愿意一切都遵从王室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他爱上了一个离过婚,有黑人血统的女人。他有权利去爱,梅根也有权利爱哈里和被哈里爱。他们选择爱情有错吗?后来事情搞不定,他们认为唯一可能的解决方式就是与王室割离,他们不能这样选择吗?
 
也有很多人说王室这个东西早就过时了,应该去除。这是英国人的事情,我连想一想的脑细胞都懒得用。我只说,如果英国人愿意维持王室,不管是作为荣耀,娱乐还是我不知道的什么原因,都可以。但有一条底线:不能做有伤害的事情。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5.不要说和梅根比戴安娜弱爆了,她们都是时代的产物

如果把梅根与戴安娜比较的话,怎么看梅根都强太多。比如梅根与哈里结婚前就有了自己独立的事业和财产。梅根不仅有不少有能量的朋友,而且她的人脉也是独立于王室的。她还有哈里坚贞不渝的爱。这些戴安娜都没有。但我认为,与其说这两人是个性和经历不同,还不如说是她们所处的时代不同。
 

 VOGUE发表标题为“戴安娜王妃和梅根·马克尔的毫无保留的访谈有令人伤心的惊人相似之处。”
 
不仅她们个人的经历是时代的产物,她们的婚姻也是时代的产物。就连哈里王子的底线是保护梅根,维持婚姻,而查尔斯王子的底线是维护王室,也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戴安娜只能孤零零地离开王室,而梅根能够带着婚姻离开,而且很可能可以继续活出风采。
 
这是大环境的作用。梅根如果是在戴安娜的时代,她真的不可能有今天的强势。而且,她今天能够比较有力量,也有当年戴安娜的一份功劳。戴安娜当时虽然斗不过王室,她接受媒体采访这个举动,还是对推动王室的改革发生了巨大作用。时代的进步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一代代人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所以,在看见梅根与戴安娜完全不同的结果时,我们不必贬低戴安娜。相反,后来人要懂得感恩。
 
这里请允许我歪一下楼:我非常不赞成梅根对她和嫂子凯特到底是谁把谁气哭了那件事情的处理。她只需要说外界传扬的她把凯利气哭了这件事不存在就行了。至于她说的是凯利把她气哭了,既然凯利道歉了,更关键的是,梅根说凯利的道歉很诚恳,她接受了道歉,那就不要再对外说了。我总觉得,这妯娌俩的命运中还是彼此值得同情的时候更多。面对王室这个大石头,她们都是鸡蛋,还是彼此珍惜为好。
 

6.有些事情不一定真有是非之分,需要彼此的理解

前面说过,很多家长里短的事情,未必有对错。那么,与“公司”有关系的一些事情,有时也未必有是非之分。
 
举一个例子:梅根与哈里都谈到了保安的问题。哈里本来有王室提供的保安服务,因为他们割离了与王室的关系,王室取消了哈里的这个待遇,而那时哈里有收到死亡威胁,没有保镖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好在他们有大款朋友,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住处,还提供了保安服务。
 
那么,王室的做法是不是太不合理呢?我们先来看看具体情况吧。英国皇家的保安人员都是经过非常严格训练的,价格不菲。如果梅根和哈里住在英国他们自己的房子里面,等于是在一个已经很安全的环境内,保安的费用相对较低。他们离开那里,特别是住到另外一个国家,事情就复杂很多,包括这些自己有家庭的保安人员,能不能长期“出差”都是问题。当然,费用也大不相同。没有人知道确切数字,据懂行的人估计,一年的费用将在300万到2000万欧元之间。
 
现在哈里用的私人保安,其素质与王室提供的不是一个级别的,费用当然就低很多。
 
到底怎样才是合理的,我想不出来。我只能说考虑到太多的额外费用和种种的不便,加上王室也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不提供保安还没到太过分的地步。反过来说,一个庞大的机构,会被一个家庭的保安问题难住?我也是不相信的。那么多女王的出访都应付自如,哈里的安保,无论是钱还是人力资源,都应该是小菜一碟吧?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总之,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感受也不同。
 
类似的例子很多,包括对孩子肤色的猜测。我们不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有可能言者未必恶意,但听者感受到的伤害也不是装的,因为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敏感话题,或者说,有人可能认为,会从这个角度去想就是有问题。这样的事情就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彼此理解。
 
要问这里面有没有种族歧视的因素,我想,英国一定是存在这个问题的,否则美国去年夏天因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爆发的示威游行怎么也会波及英国呢?但是,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就可能会完全无感 。
 
所有这些,需要假以时日和机会来解决,现在就正好是一个机会。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如果人们关心的重点是谁问了肤色的问题,而不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那才是错失良机。
 

7.英国王室也该与时俱进,现在正好是一个契机

上面说过,从法理上说英国王室早就不是一个必需的存在,所以,如果做事情不合理的话,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有一种观点是,若不是现任女王伊丽莎白的个人魅力,英国王室怕是已经消亡了。
 
 

1953年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仪式(来源:维基百科)
 
的确,伊丽莎白女王很不容易。她1953年27岁继位。在那个年代,如此年轻,又是女性,要在人们心目中真正树立起威信不容易,但她做到了。尤其是她一生中多次在有刺杀威胁的情况下所表现的镇定和无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寿命最长,统治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伊丽莎白女王经历过不少危机,包括戴安娜的离婚和接受媒体采访与王室彻底撕裂。这一次奥普拉对梅根和哈里王子的访谈不过是又一次危机。其实,每一次危机,都是在推动王室走向开明,开放和透明,走向与时俱进。所以,危机也是契机,就看能不能抓住。
 
我一直认为伊丽莎白女王是个谜,相信对大多数人都是。女王深得很多人的喜爱,包括一直诟病王室的人。比如,梅根和哈里也是对女王赞誉有加。但是,王室丑闻不断,要说女王没有责任,怎么也说不过去。
 
女王潜意识里有没有种族歧视呢?梅根和哈里结婚时,世界的共识是,女王和整个王室都对新婚夫妇张开了温暖的怀抱。这个,就连梅根自己也是承认的。女王对奥巴马夫妇尊重有加,而且多方面的说法都是她很喜欢这一对黑人夫妇。这让我想起小罗斯福总统。
 
小罗斯福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也平等待人的人。他任职总统期间经常在白宫放映电影。平易近人的他,每次都是邀请白宫工作人员一起看,不分身份和等级,包括黑人员工。这种白人黑人一起看电影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但小罗斯福就非常自然地做到了。但是,他的新政却是没有照顾被歧视的黑人,甚至在新政的执行中,有些福利还特别把黑人排除在外。也许造成最严重后果的就是redlining(划红线)政策,剥夺了黑人利用买房积攒财富的机会。
 
很多学者发现很难解释小罗斯福这种矛盾的现象。伊丽莎白女王似乎也是一个类似的人物。也许这正说明了,种族歧视是一种很难察觉的根深蒂固,是潜意识。往往,潜意识是一种更难对付更难纠正的东西。
 
不管女王个人的意识形态如何,希望她能够抓住这个契机,不要让大众失望了。
 
哈里王子说如果没有梅根他不可能下决心与王室割离。可是,如果没有他对梅根坚贞不渝的爱,他们都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他们彼此成全了对方。祝福他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1)
评论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梅根和哈里说话的某些细节可能不那么准确,甚至可以说与“事实”不符。但是,我又认为,有些事情上过分追究细节就 missed the point 了。比如,是不是那么多年一直没见到护照?毕竟出国很多次了。对这种事情的看法可能很说明屁股决定脑袋吧,至少我是,因为我认为这里的关键是,梅根是想说明作为王室成员行动不是那么自由。他们的确不是像我们平民百姓这样可以随便行动。梅根肯定很多地方说话不严谨。但因为这个就拼命去抓小辫子,避开她所指向的话题,就失去交流的意义了。

不管梅根个人的情况如何,不管她有没有夸张,王室这样的场所太容易造成忧郁怎么都不能说是好事情吧?为什么不应该做点什么呢?

要说王室就是这样的,才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事实上,王室不是一直这样的。退后几十年,你能想象王子和一个离过婚还有黑人血统的女人结婚吗?王室这件事情上处理得非常好,热情地欢迎了梅根。但这还不够,王室还需要继续与时俱进。

谈论孩子肤色的事情不一定是直接出于种族歧视。但是,英国种族歧视也相当严重啊,无论是具体实践还是观念上。而且,种族歧视经常是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东西,所以,正好有这样一个例子,而且听话的人也的确感觉到了伤害,就把这个例子拿来用了也是一种可能。这里,说话的人很可能没有恶意,所以就感觉很伤害,就像当初听这话的人感觉很伤害一样。所以我才说彼此需要理解。
想不开1 回复 悄悄话 恰恰是霉根没有理解王室。
原上草2017 回复 悄悄话 美國前總統杜魯門講的:

If you can't stand the heat, get out of the kitchen.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梅根有福气,二王子肯定对她坚贞不渝,任凭她折腾。
梅根还是底气不足,和戴安娜下场会类似,镇不住场子,在王室待不住。
一般儿子都会爱上和母亲类似的女人。
估计梅根和戴安娜一样感性。
海婴 回复 悄悄话 如果真有种族歧视, 皇室就不会同意哈利娶梅根了, 梅根打种族歧视牌,好卑鄙
眺望落基山 回复 悄悄话 第一方:本身不完美,但不惜一切代价非要在世人面前只展示完美的一面;第二方:第一方不合我意,又不愿改,我就不惜代价的逼第一方改(比如扣帽子,比如在别人面前说第一方的种种不好),但是不愿意和第一方离婚,因为不愿放弃享受第一方能提供的利益。展示的都是人性啊。没有谁比谁更好。Never put someone on a pedestal.
简宁宁 回复 悄悄话 她到底指控了一些什么呢?除了一句语焉不详的 Hearsay,没有任何 Supporting Facts,到底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说了一句什么样的话? Any discussion about what their future baby would look like could fit into her characterization of "racism". This is way too easy.

A multi-millionaire reporter chatting with two multi-millionaire royals on how tough life is because their kids do not get royal titles and free-of-charge security protection... This whole show made me sick.
十分僵化 回复 悄悄话 博主的文章不错,不过我个人感觉你有些入戏了。这两边吵架的都是演员,角色不同而已,还有的不同就是有人主动参与演出,有人被动参与。这戏一时半会不会结束,大家慢慢看。我这个吃瓜群众站在后面,给两边的演员和前排观众加油鼓劲。
westshore 回复 悄悄话 这件事从哲学角度看其实很容易分辨出应该怎样看待,就是王室是否应该与时俱进?
先说结论好了,无论女王还是威廉最近关于这件事的发音都是不及格让和不得体的,因为中心意思都是维护传统,而如果到了威廉哈里这一代的王室还是与过去一样,那王室与一件摆设有什么不同?
梅根嫁入王室是对王室最大的贡献,因为她没有英国保皇派那种对王室的perception,而这是威廉的老婆凯特无法給王室带去的,因为她本人就是英国保皇派这种体系中的人。
因此无论梅根这个人到底如何,这个婚姻本身就是给王室带来希望,预示有可能会带来改变。
至于对梅根的指控不以为然的观点,只能说这些人是肯定没有在美国接受过关于歧视的教育,任何美国正经公司都必须提供这种培训,否则有可能有liability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几乎一边倒站在梅根一面的原因,因为她的指控涉及到的内容在美国是常识。
而这就是威廉的世界观局限性的表现所在,他说王室不是种族歧视家庭,却不意识王室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体现歧视的概念,因为不仅是表现等级,更是一个caste system的性质,你的等级是由你的出身决定的,与印度种姓制度是一回事。
王室是历史产物,如今继续存在也有其一定意义和价值,比如旅游业,但别说王室不是一个表现歧视的环境,你经过努力达到社会等级顶层,与出生就是达到这个阶层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后者是caste system。
几年前英国人认为查尔斯应该放弃王位继承权,直接传位给威廉,这样会带来新气象,如今看即使这样,英国王室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是查尔斯还是威廉继位没区别。
梅根在非洲出访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唯一的错误就是不说话,这就能看出她接受这次采访的动机和目的,而这是很难指望那个体系本身出来的人能做到的。尤其是哈里,明显是因为爱情而站在梅根一面,而不是因为勇气,毕竟他也是同一个体系里长大的,也是具有与他哥哥类似的世界观局限性。
作为王室以外的人,甚至美国人,往往把王室浪漫化,弄成想象中的故事中的概念,但实际上这是一群人,照样有贪欲有势利心态,甚至高于普通人,因为这是王室这种caste system存在的目的,在现代社会这个基本概念需要清楚,否则为什么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废除了王室?
这件事不过就是在黛安娜之后又一次揭露了王室这个体系的残酷和与世界的脱节,人们可以通过对王室的崇拜来维持历史,感受历史上有过的辉煌,但本质上是把自己纳入caste system。当年在英国的时候,被英国人解释,我们是臣民,不是公民,这个概念很多英国人其实不意识,心甘情愿当臣民。
而对于美国人来讲,当英国王室表现好时,比如亲民,人们可以浪漫化王室,而一旦出现丑闻,就会唾弃王室,毕竟美国没有王室这种历史。
英国王室在现代就是个旅游招牌,并没有更多意义,那么不论什么丑闻出现也都是王室的责任,而不能推到其他人身上,比如推到梅根头上。毕竟你连自己家里人都不能满意,谈什么代表英国旅游形象?
这件事本来是王室改变形象的一个机会,可惜又错过了,但也不意外。
女王的两个儿子都离婚了,这不说明什么问题?两个媳妇反叛,难道不显示某种pattern?他们家总共才几口人,成年人不到十个。这都说明王室这个家庭有问题,这种时候还给王室站台的,只能说交智商税了。
看看连续剧The Crown,有谁会觉得那是个正常家庭?偏偏哈里在与Corden的对话里说他宁愿生活在Crown里的王室,因为现实中的王室更残酷。

pdong95014 回复 悄悄话 应该在国际监督下对西敏寺的尸体检查一下,看看这帮杂种都是从哪里来的。
justforfun123 回复 悄悄话 一个人对事物的观点和自己的知识道德教养水平有关。楼主这里提到的,“正常的商业行为”,其实就是贩卖家庭生活隐私,并非“任何人在这样的位置都会做出类似选择”。一般家族肯定要把这种人排除出去,以免他们有更多的内容将来再爆料。至于忧郁症,现在很常见,尤其是短期忧郁的情况,应对方法是找医生,找密友家人和信仰导师。希望周围的人因此都来呵护自己肯定是不现实的解决方案。至于看待王室如“公司”,事实上名门望族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有自己的运行规则,聪敏的新来者得学会在规则下活出自己的样式,一个演员其实本该特别适应的。总之,这对夫妇一个受教育不足,一个混迹演艺圈,大家当娱乐看就好。
田野之际 回复 悄悄话 分析得特别棒!出身高贵,享用特权,又要不遵循出身带来的规则,享受平民的自由,什么都不可能两全齐美,所以矛盾啊,斗争不断。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何人无压力,何处不抑郁?
山乡不仕老了 回复 悄悄话 整个皇室就是群戏子,为留恋帝国年代的民众演活剧,同时为娱乐界等创造点盈利机会而已。
beauty100 回复 悄悄话 王室应该和哈里梅根彻底脱钩,否则梅根会不停地出卖王室隐私。
英国-风格 回复 悄悄话 看来你还是不太了解英国这个文化,还有莓根这个人
ZJNB0507 回复 悄悄话 公道自在人心。世风日下,拿隐私卖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謝謝客觀理性好文
hase2019 回复 悄悄话 楼主的想法很美国,对英国王室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以及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力完全不了解。就好像西方国家分析中国政府和中国人,说半天还是说不到要点,因为不了解。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王室本身没啥权利,但它给英国带来非常多的商业收益,也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相信还会继续下去。梅跟对王室有怨恨可以理解,在那个陈规蹈矩的地方,活着就是僵尸。可你说要独立,要隐私,要撇开王室,干嘛要用隐私去套钱呢?不得不给人这样的印象,你讨不到想要的东西,干脆就走掉,转身还靠人家的隐私套点钱活着。等她卖光了隐私,还得回去搜隐私,等待继续卖。
ahhhh 回复 悄悄话 罗斯福有什么矛盾?民主党言必称种族,就是种族歧视的政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