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海平静

博主凡事爱发表感想,希望以文会友。
个人资料
晓海平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在北京的教学经历(9-11)

(2017-05-20 04:01:50) 下一个

九、浅谈教育领域的资本运作和公益运作

一上课先问孩子们,在做无壳鸡蛋的实验之前,谁上网查了有关这个实验的信息。多数孩子都摇头。一个孩子说她爸爸上网了。还有一个孩子说她妈妈上网了。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网上的信息是什么。我告诉他们今后要参与,要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网上信息。一个女孩子交给我一篇字迹工整的实验记录,工整地写下了实验过程中她的观察。我告诉学生们:这份实验报告是一个小科学家应该做的。我为她骄傲。我接着给他们讲了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浓度,很直观地说明这个鸡蛋壳和醋的反应生成了水,降低了醋的浓度,所以反应速度越来越慢。

星期二的课一直让我不开心,因为我一直无法整顿好课堂纪律。讲着讲着课,我会突然看到那几个孩子正在做别的功课,还会抬头看我一眼。那种无所谓的目光能立刻浇灭我的讲课热情,只好在预计好的讲课内容中连蹦带跳,匆匆结束讲课。我很清楚这对那些有兴趣的孩子们不公平,但是我控制自己情绪低落的能力不够。现在是时候想想问题所在和怎么解决问题了。

我打电话穿越太平洋,征询朋友的意见。朋友说资本运作可以避免这种公益运作才会遇到的麻烦。可儿也告诉我,她让伊人拿着一沓钱去为书法课交学费,从此小女孩每次上课都坐在最前面,认认真真。

和北京老朋友们聚会,又谈到了这个问题。大家的孙儿孙女正在开师启蒙的年纪,也都在上着各种各样的知识班才艺班。学生和家长就是资本运作机构的客户。这样的机构为了重视客户难免做一些讨好客户的事情。而这样年纪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识别和抵御能力,所以使孩子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和错误观念。几个我的学生就直接问过我会给他们什么奖励,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上了二年级,学习已经是最基本的责任,还在延用幼儿园小朋友的标准对待自己。话说到这,还得澄清一下。美国的小学生也得奖励,但已经不是幼儿园的形式了。他们会因为百分之百的出勤率得奖,或对同学们最友善得奖。他们的照片贴在学校壁报栏里是因为成为一个月中班里最棒的学生。

志霞说要亲自到教室来帮助我维持纪律。我知道,她往讲台上一站,孩子们双手平放膝盖上,坐的很直,只听见志霞一个人的声音。我是不是应该也建立这样的威严呢?为此我又打越洋电话请教了朋友。据朋友说:从儿童发育的角度来看,让孩子在紧张专注的状态下学习不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好的课堂纪律对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是基本保障。但如何掌握纪律的适度和方式是对教育者们的挑战。我们的首要责任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所以一定得注意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现在周二班的课堂纪律之所以乱,主要是乱在几个完全没有兴趣的孩子。他们做别的功课,他们甚至呼朋唤友,走出教室,在厕所里聚一堆聊天。造成他们被动来上课的原因是简单化的公益运作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匮乏。回想起来,最初我的时间都放在编教材上,再搭上没有经验,根本没考虑运作方式的方方面面以及利弊。现在想一想,美国有很多公益性事业,通常都是由一个机构架起志愿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的桥梁。很多情况下,被服务者是要付钱的。机构把收取的钱再用于这些被服务者的需求。

蒋珊告诉我:不要理那些不听课的孩子。课堂上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在认真听课,你也要认认真真地给这一个孩子讲课。她在国内从事了一辈子幼儿教育,她说的这个境界很高,令我肃然起敬。我心里固执地认为把没兴趣的孩子硬留在课堂上是我和家长的问题。当初要不是我忽悠家长,让他们以为我的课对孩子们有多么重要,他们也不会硬逼着已经百忙的孩子来上课。

老万现在也去做公益活动贡献社会,他不能跟我一起来上课了,但还在帮我想办法出主意。对于课堂纪律的问题,他建议的办法是把没兴趣的孩子在课堂上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志霞和陈老师也说他们要从侧面着手,与这几个学生谈话,帮助我建立课堂纪律。

这节课的内容是英语歌谣-球,关于地球的常识和初识地图,然后用制做一座桥的系统要求讲解了系统要求的概念和内容。从各种各样的球和游戏,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很容易地带到了他们生活的世界。视野不仅开阔了,而且学会了怎样去专注。当大家一起看长城的方位时,一个孩子说妈妈说长城在中国的西部。”妈妈不对”的话几乎已经出口,我猛然意识到这是孩子和妈妈一起交流的好机会。我建议她回家后和妈妈一起从地图上看长城的位置。

把孩子们的眼光从世界地图引到少年设计制作的模型桥上是一个跳跃。他们已经上了一个半小时的课,但是好奇心仍然使他们很兴奋。根据教育界的经验,如果孩子从小学会从全局着眼考虑问题,那么他们成长之后将更能承担领导责任,取得成就。让孩子们根据一个简单的系统要求来设计制作一座玩具桥,目的是训练他们的全局思维模式。

十 我与孩子们的互动

虽然我一直都在体会世界的万千气象,人和人的不一样,但当身处七八岁的孩子们之间,时不时地看到他们迴然不同的兴趣,我还是感叹上苍赋予人的魅力。上节课给了孩子们一个long term的project, 模型桥。当时伊人就问可不可以画一座桥。第二天祎祎就把她用硬纸板做成的桥的照片发给了我。未来的建筑师和未来的工程师各露锋芒,令我这个老师也跟着兴奋。祎祎的桥正好

被我用来当实例,用设计中的缺点给孩子们讲系统整体概念,以及细节的关健性。

我上一篇的教学经历写了周二课的纪律问题。这周二,志霞言而有信,开课前就来教室,把学校对纪律的要求讲了。然后让上节课捣乱的孩子自己站起来,五个女孩一个男孩很自觉地站起来了。确实是他们影响了课堂纪律。我很吃惊他们各自心里这么有数。志霞带他们出去了十几分钟。据说是找了他们各自的班级老师一起谈话。回来后,这几个孩子完全变了样。上课很专注,还积极举手发言。这又令我十分惊讶。难道孩子的行为这么容易转变吗?是不是老师给他们规定了特别的约束?是不是他们真懂道理呢?课间时,他们一起站到我的面前,说他们上课捣乱是对我的不尊重,为此向我道歉。当时我马上想到曾经见过的情形,一个小男孩跟着妈妈在超市买东西,顺手拿了货架上的糖果,被妈妈打手,并且威胁把他留在超市外面,与小狗狗为伍。当时他哭着不停地说:对不起,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还有在火车上,一个小男孩吵醒了睡觉的妈妈,被禁止玩游戏没收手机。他也不停地对妈妈说:对不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体系呢?是不是有利于儿童的心智发育呢?我这些天都在想,还没想清楚。

这节课教了鱼儿的英语歌谣,借着鱼儿的千姿百态引导孩子们认识千变万化的世界。接着又给孩子们讲了自然资源,以及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分类。我给他们留了一个自愿做的功课:为自己家设计一个可再生资源的回收装置。

当给孩子们讲full和empty这两个字时,我让他们看一张图片,几个盛了一半水的玻璃杯。我问:图中几个杯子是满的?几个杯子是空的。多数孩子都能准确地回答zero,指出几个杯子都是 half full,half empty。一个女孩举手问我:zero不是应该说zero吗?我楞了一下。我并没有听出她的两个zero有什么区别。但我相信我的耳力不如她。所以我说:你说的对。谢谢。我的英语有口音,并不十分准确。我们讲话以大家听懂为准就行了。许多孩子都好像若有所思。

讲世界多样性时,孩子们兴致勃勃,各执己见。我让他们看一张山水树木花草风景照片,然后让他们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如果这张照片上只有一种颜色,他们的感觉会怎样?多数孩子认为不漂亮了。有几个孩子说风景变得单调了。一个女孩子很认真地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我很想告诉这个女孩,她如此现实,长大以后会错过浪漫。可惜课时有限,我不能任性发挥。一个男孩子说:如果全涂上白色,虽然简单,还是很好看。我很高兴他们不仅有想法,还能够自由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借此机会让他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见得会一样。那个说白色山水风景很好看的男孩子真是有独特的眼光和欣赏能力。

复习前几课学的英语歌谣时,我让孩子们按顺序接力念歌谣。有一个女孩前几节课被叫站起来念英语时,或者不出声或者声音如蚊子,我怎么劝她出声都无效。旁边的孩子们还说她上别的课也这样。这次轮到她,她又是不出声。我干脆让下一个孩子越过她,直接接力。第三次轮到她的时候,她自己主动站起来,而且用正常的音量念了句子。接下来的课,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不停地举手问问题,声音也很正常了,脸上还布满了笑意。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般的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其他孩子更好一点,至少应该一样。如果她看到别的孩子都能正常地学说英语,她内心害怕自己成为一个特殊的不正常的孩子。这种害怕比害怕课堂上大声发言更强烈。所以她选择了后者。这是peer pressure 的效果。

这节课后我请孩子们带回去了第四封家长信:请帮助孩子们了解并且接受现实的多样性世界。我在美国的朋友很直接地跟我说很怀疑家长们有这样的素质。朋友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我讲地球世界时,给孩子们发了地球仪皮球。购物网站明明号称益智地球仪皮球,货送来才发现根本不是地球仪,上面只有不准确的中国地图。我建议孩子们买一个真正的地球仪或一张大的世界地图放在家里。那天跟家长闲聊又涉及这个话题。家长说:让他看中国地图就行了。我在心中不住感叹:除非孩子能力超群,不然他们的成长真是被父母锁定了。要不然名牌学校都要招收本来就聪明的孩子呢。

最后还剩十分钟,我给孩子们讲了现代基因学创始人门德尔的豌豆实验的故事。孩子们很喜欢,问题一大堆。我不得不用男女xx和xy染色体来回答他们的问题。那个调皮的女孩谷紫涵说他们孩子中盛行一个游戏,从肩部按到手腕,口中念念有词,停止的位置可以说明这个人的如何如何。她问:这和基因有关连吗?我笑着反问:你说呢?我问孩子们从豌豆实验的故事发现了什么。接着我告诉他们一条最重要的科学金定律:简单。他们盯着我,似懂非懂。

下星期是学校的实践周,我没课,计划去山西自驾游。五一假期后再继续上课。

十一 最后一次课

这节课是这一阶段的最后一次课。秋季开学我们再继续。孩子们纷纷送我祝福卡,多数都是他们亲手做的,虽然很孩子气,但读着字里行间,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一张张小脸,很暖心。

课上我教了鹦鹉的英语歌谣,引入了自由和责任的意识,讨论了鸟为什么会飞。上周是孩子们的社会实践周,我们没上课,再加上五一节三天假期。复习前几课学的英语歌谣时,很明显地看到了孩子们的差距。有几个以前课上学得比较好比较快的孩子竟然念不出来了。有几个平时学的并不快,但是兴趣浓的孩子还是念的很好。我问他们,那几个念的好的孩子就是自己天天念。告诉我:喜欢。

孩子们很容易理解自由和责任的关系。我讲的时候提了许多问题。比如问他们能不能自由地选择游戏?接着问可不可以随时随地玩游戏?问他们能不能选自己喜欢的朋友?再问他们可不可以随时随地和朋友一起玩?用图片展示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问他们能不能自己决定想去哪?再问他们可不可以随时随地想去哪就去哪?孩子们回答问题不仅很涌跃,而且能抓住重点。我很高兴,就给他们讲生活经历中的小故事。

我讲儿子的同学马克的故事。马克的爸爸和我是同事。当年的马克是个很可爱的男孩子,大家都喜欢他。他跟朋友们一起玩有谦有让,很nice。上高中之后,因为他人缘好,被不良朋友看中,怂恿他替他们卖毒品。警方发现之后,对他实行监管。他没上大学。他当年的同学们现在都已经大学毕业。而他父母亲却要定期去法院报告他的行动。马克的前途就是因为交友不慎被毁了。

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我又讲了一个同事女儿为自由付出代价的故事。女孩子的理想是当老师。她已经上大学了。周末回家,她睡个懒觉起来,父母亲都已经出门。她走去街边一个小店为自己找吃的。她选中了一个三明治,拿到手上,看了看柜台。交款的队排很长。她懒得排队,拿着三明治直接出了店门。在门外被保安拦下。为此,她需要赔偿$200。她与店方警方约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付这$200,请店方警方都不要告诉她父母。但是有一次她忘了付钱,店方告到警方,警方通知了她父母。

孩子们还要求讲故事,小脑袋仰着,每双眼睛都在请求。我告诉他们,虽然故事讲不完,但我想告诉他们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think。别管做什么事,有多少冲动,都得先想一想。不然的话,长大以后就是个傻瓜。他们一起开心地笑。显然他们觉得傻瓜离他们很远。

接下来我们讨论鸟为什么会飞的时候,孩子们更欢了。我解下小围巾让他们看围巾一团会从空中马上落下,展开一片就会慢慢飘落。有的说阻力大了,有的说变轻了。我马上问那个孩子为什么会变轻,他张口结舌,很逗。我们一起搞明白了鸟为什么会飞,怎么学飞,怎么转弯,怎么落地。孩子们明白了之后就更加兴奋。借着他们的热乎劲,我让他们看图钉落地,但是一小块磁铁就能吸住图钉,让它不落地。我问他们为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解释。我告诉他们:他们看到了磁场力比地球引力大,现在世界上最棒的物理学家都解释不了这个问题。如果他们要解释这个现象,他们将来就可以成为科学家。他们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面面相觑。他们的小脸孔不兴奋了,可是他们的小心脏一定加快嘭嘭了。

下课了,孩子们已经开始自觉整理自己的桌椅。孩子们都知道我要回美国,一起围着我问问题:老师你为什么不在美国教中文?老师你为什么来教我们?老师你的家在哪?老师你的房子是租的、还是买的?……。有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回答的。但是我很明确地告诉他们:我喜欢你们。我给大学生上过课,也给中学生上过课。感觉最好的是现在给小学生上课。

课后我和秦豫申的妈妈,李含钰的小姨,齐欣然的妈妈,刘鹤兰的妈妈约好坐在咖啡馆里聊了一会儿,老万提前结束了今天的工作,也加入了我们的咖啡聊天。

第一个议题是对孩子应不应该管?我的意见是不管,但是要参与。我讲了小儿子四年级时讲话还不利落,我当时觉得他就是发育慢。可是学校专为他请了专家,辅导他发音。他现在二十三岁,常常被朋友拉着做录音节目。那时候我从来不去开家长会。有一个周末,他说陪我散步,却把我带到了另一个小区,他老师的家。当时Dillon 老师正在整理家里的院子。我和她站在院子里聊,一句都没有涉及儿子在学校的行为和学习。我们聊的纯粹是家常。可是那天儿子非常开心。事后我琢磨了一下。我觉得他的兴奋点在于他帮助我們建立了家长老师和孩子的三角互动关系。有一次大儿子在学校打架,我被校长叫到了学校。他在校长办公室哭得稀里哗啦。我什么都没说,带他回家后问他发生了什么。他连哭带噎地说明白了为什么跟自己最好的朋友打架。我没有就事论事地跟他评是非,而是告诉他我最伤心的时候就是跟最好的朋友闹别扭。他马上就平静了。我认为这是参与而不是管教。家长们都说他们要做到“不管,只参与”,非常难。首先,自己的内心就得强大,能顶住各方面的压力。

第二个议题是应试教育。一个孩子很喜欢画画,应不应该送他去学绘画?我又拿儿子举例。大儿子从小喜欢画,大学时他的画上了学校的艺术展,掛在了学校餐厅。上医学院还得到一笔绘画奖学金。他从小就抗拒基本工训练,一天绘画班也没上过。一位国内的长辈画家看了儿子的画,很喜欢。他用了震撼一词描述他的心情。旁边的朋友评论这些画没有基本工。前辈画家说:他如果受了基本工的训练就画不出这些了。小姨马上置疑:在中国不练基本功,怎么考进专业大学,将来怎么进入专业?这确实是实际问题,在美国也一样,也得面对。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多数画家都很穷。我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走这个方向。所以,我虽然看到了他的天赋,但从来没有鼓励过。他从小贪玩不愿意用功,也正中我的下怀。我宁愿他把绘画当成自己的业余爱好。社会永远有竞争。考试是竞争过程中一个比较公平的环节。大家都抱怨考试扼杀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没错。但是,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我们只能在这个大环境中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宽松的学习条件。

第三个议题是英文阅读。我带回来的书是为美国二年级孩子编写的,不适合这边的孩子。这一点我已经看到了。我计划回到美国之后再去收集一部份针对五六岁孩子的图书读物。

第四个议题是孩子上网的问题。美国这样年纪的孩子和英国这样年纪的孩子都已经上网成习惯了。网络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具。我已经在课堂上说过几次,让孩子们自己上网查信息。许多孩子也都向家长提了要求。家长们有顾虑,网上不适合儿童的网页很容易蹦出来,基本上没管制。我理解家长们的顾虑。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建议家长们使用网络家长监控权,先对允许孩子们进的网做个筛选。

第五个议题是让孩子们独立做课题。之前,我一直有这个愿望,但考虑有可能增加孩子们课外负担,一直hold。这次家长们提出愿意孩子们有这样的机会。既然如此,下学期我们一起试一试。

第六个议题是学英文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阅读。我们中文的阅读也经历过囫囵吞枣的阶段,英文阅读应该也不例外。我离开这段时间内,每天会发来一段英文阅读,把关健词汇用图片解释出来。我希望借助这些阅读片断培养孩子们英文阅读能力,同时建立阅读习惯。在谈这个话题时,我们讨论了英语的拼读能力。我发现班里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孩子会拼读,很可能在校外班学过phonics 。我认为phonics很重要,应该成为学习英语的第一步。我已经在教学中加了一点,以后会加入更多。

本来说好了AA制,可是老万却趁大家热议时把帐付了。老同学处处帮忙,令我一字难言。

这篇经历是这一阶段的最后一篇。咱们秋季再续。

完成于二零一七年五月六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晓海平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露得' 的评论 : Thx. When you are ready to go, please contact me. I would like to grow to a big volunteers' group. Now I have one friend joined.
露得 回复 悄悄话 跟读下来,对你培育孩子的热忱很感动!叫我也想将来退休后去中国教孩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