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母亲年迈, 明年米寿。老人家近几年已不肯长途旅行 。女儿想用这篇游记陪老母亲领略瑞士山水风土, 以慰孤寂之情。 游记按时间顺序分了八个节篇, 照片多是爱疯 (IPhone) 或儍瓜的拙作, 希望母亲昏花老眼无法挑剔。]
一、网络信息丰富 行程计划大全
我是一个盘居蚁穴不喜远离家门之人。 去年春天回国时,在姐姐三寸不烂之舌地鼓动之下,我决定了今年与姐姐和大乔(姐夫)一起去瑞士渡假。这个决定不是因为姐姐对瑞士如何之好的反复怱悠,而是觉得远渡重洋近三十载,虽然每次去中国都是姐姐接来送往,但一直没有机会与姐姐近距离平平淡淡地相处。如果利用假期,大家轻轻松松地有几天近距离的相处,从而体验这二十几载之中我们彼此的变化也真是值得。
由于去年夏季去加拿大洛矶山脉的斑芙随旅游团的经验不良,这次我们决定自己制订一份随意而为的旅行计划。我自告奋勇起草计划初稿,然后由姐姐和大乔进行补充修改。我这种不善旅行之人,缺乏地理常识,连瑞士在欧洲的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我之所以敢于为旅行计划大包大揽纯粹拜网络无穷信息所赐。同时我还知道我随时可向三A旅行公司咨询并得到帮助。
制定瑞士旅行计划的第一步,我双足并进:在要求三A旅行公司寄给我相关资料和地图的同时,我上网阅读了许多欧洲游记,身边的朋友们也给了我各种各样的建议。
瑞士北邻德国西邻法国东邻奥地利南邻意大利。 瑞士的首都是伯恩(Bern)。根据2011年的统计瑞士人口为7639961,瑞士总面积为159412平方英里 (41,287 平方公里)。瑞士的人口只是美国人口的2.4%, 国土面积是美国的0.4%。如果与我居住的密西根州比较,瑞士人口相当于密西根州的77%, 国土面积相当于密西根的28% 。我守在密西根二十年却从来没有花时间把五大湖游览一遍。早些年财力精力都不够, 也就罢了。现在财力精力有了, 却偏偏舍近求远, 飞到比密西根小了四分之三的地方去渡假。 人啊人! 年轻时追求名利没得正果, 年老了, 心劲还没老, 所以退而求其次, 能追名胜也可谓不枉此生矣。
网上的博客游记描述风光景色居多,介绍青年旅舍不乏细节,抱怨瑞士物价不扉随时可见,但缺少对行程安排的评论,缺少各景区之间转换时间的细节。由于我是现学现卖,所以我的计划中也少了地区转换时间过渡的精确性。而时间的精确恰恰是瑞士这个小国家运行的一大特点。
第一天我从底特律、 姐姐和大乔从北京这东西两个方向飞到苏黎士(Zurich)。以当地时间为准我向前移了六个小时,姐姐他们向后移了六个小时。当初姐姐最担心我们到达机场后无法碰面。为此我到网上下载了苏黎士国际机场的标志图片。我告诉姐姐记住这个地标性电梯的样子,我们就在它下面汇合。到达苏黎士机场后我发现那里国际航班的出口只有一个,根本不用找什么地标,我们就顺利会合了。
我比他们提前两个多小时到达。在这段时间里我只弄清楚了一件小事情: 机场内瑞士交通 (SBB) 售票处的位置。 剩余的时间我拿着我打印出来的旅行计划和火车时刻表的小册子试图在计划中标上火车班次和时间,成绩微末。
下图是我们的旅行路线。第十天我回到苏黎士然后飞回底特律。姐姐他们去巴黎。
图1-1: 我们的瑞士旅行路线图
我把这个计划交给了3A公司的莫尼卡审阅。莫尼卡的评语是:路线可以,但时间太短。同时莫尼卡告诉我订旅馆时一定要选三星级的。她说我们这边的人住三星级以下会不习惯。我心想姐姐当年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住的是草屋,我当年下乡插队住的是泥土屋,我们会不习惯什么呢。 但是既然向人家咨询,还是听人家的劝为上。莫尼卡告诉我欧洲学校六月中旬放暑假,九月开学。欧洲旅游旺季与学校暑假同步。为了旅途的方便,也为了避开旺季,我们决定五月底出行,六月初返回。莫尼卡向我收了五十刀的咨询费。
根据行程我通过booking.com预订了全程的旅馆。 其中有两家不能更改并预先收费。其余四家都可以在入住二十四小时前随意取消或修改,没有额外费用。由于我们是三人同行,我订的都是三人或四人的房间。
旅馆定好之后,这个计划就算完成了,也得到了姐姐和大乔的首肯。他们凭着这份计划和我的美国护照复印件获得了瑞士大使馆签发的旅游签证。签证面谈时,签证官员问他们会不会讲英语。他们说不会。紧跟着,姐姐说我妹妹会讲英文。官员随之要求姐姐证明她妹妹的身份。这就是我的护照复印件的用处。
二、苏黎士水上观景 迷途中乡亲指路
我们在苏黎士机场会合之后就先去买火车通票,预订冰川快车的时间和座位。临行之前朋友们告诉我应该先在网上订票。但由于手头忙,没有时间订票。到了苏黎士之后订票,价钱并无差别。我们三个外乡人二等车箱的八日通票用了一千零二瑞士珐琅。正值旅游淡季,冰川快车每天只有一班,早晨九点零五从圣莫里茨出发,三人的订座费是九十九瑞琅。从策马特乘金色列车上少女峰的车票要单订,每人一百三十一瑞朗。我们第一天在苏黎士的通行票每人二十四瑞琅。然后姐姐和大乔俩人从洛桑去巴黎的车票每人七十一瑞琅。拨拉了半天算盘,交通票买好了。
手上拖着行李拿着苏黎士的地图和五花八门的交通票,我们决定先去旅店。虽然预订入住时间是下午三点,我们想碰碰运气,至少先把行李存在那里,然后轻装观光苏黎士。
为了节省电话跨国费用,我的爱疯手机只有照相和笔记功能可用,地图和电话功能关键时刻人为瘫痪。我老实相告没有方向感。姐姐也犹豫地说她不识东南西北。天上下着毛毛细雨,大乔东张西望,指着远方有一点浅白的乌云说,那边是南。早些年我曾经认识一位身体磁性极强的阿姨,在这里称她磁阿姨吧。我们的车开在高耸入云的楼群之中,无论如何不见天日,磁阿姨总是能够毫无差错地指出东南西北。就是通过磁阿姨这过人的本事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方向感。真正有方向感的人根本不需要什么日标地标,全凭身体感觉。看着大乔东张西望掐指算东西, 我说你就猜吧,现在正午,太阳应该在头顶上。再说了你怎么能从那发白的乌云判定太阳就在它后面呢。其实大乔身上也没有南北极的磁场感应。合计一下,这样的雨天,坐船观光简单舒服还不用淋雨,仨人意见完全一致。我们仨人把行李存在旅馆之后就乘公交车去码头坐船。我们手中的车票也能当船票。
刚出旅馆我就看见一个小加油站, 只能容一辆车, 凭我的驾驶技术很可能把人家的标价牌撞了。最让我惊奇的是标价牌上的油价: 18.1。如果是18.1瑞琅一加仑,一个瑞琅等于1.3美元,那么相当于25.53美元一加仑,相当于我们这边四刀一加仑的价格的五倍多。再细一看,人家是18.1瑞琅一升,一加仑等于3.6升。这样一算,那里的油价简直就是我们这边油价的二十倍,太震惊了。难怪,我们走在路上一直没看见车辆加油。
图2-1: 苏黎士的加油站
[sijing 写道:
作者看错啦,是1.81一升而不是18.1,小数点可不能乱移啊.
lookfl 写道:
牌子上确实没有小数点,不是看错了,是理解错了。如果你要开车,加一次油就明白了。问题是,一般加油站是没有人服务的,都用当地信用卡付。不收现金,不收美国信用卡。我们在法国开车就遇到过,后来逮住来加油的法国人,由他们插卡,我们塞欧元过去。
谢谢。1.8一升相6.5一加仑。1.3dollar=1瑞郞,那么就是8.5$一加仑,比这边double还要多一些。]
到了码头,离开船时间还有十几分钟。姐姐拿出相机开始拍照。大乔也拿出相机左右踅摸。我自己由于非常不喜欢摄影师们在旅途中除了摄影心无旁骛的状态,这次出门我连相机都没有带。正当大乔摆好架势取好景,突然听他抱怨相机不干活。姐姐过去看了一眼说你没装电池。
大乔问: "电池呢?"
姐姐说: "昨儿晚我替你充电。你收到行李里没有?"
"我自己都装好了。 谁让你那么多事的! 真讨厌!" 大乔非常愤怒,顾不得惊动了周围的游客,用他当年骂学生的架式大声训斥姐姐。我猜这一定是一个意外,大乔根本不知道电池被拿出来去充电,加上粗心, 所以也就没有把电池装回行李。
"行行,你用我的相机吧。"姐姐把相机从脖子上摘下来塞给大乔。然后转过身与我肩擦肩地在湖边闲庭信步。这时她把刚才面对大乔时强忍住的坏笑都放出来了,还一边对我说:"这人真够笨的! 相机就摆在充电电池旁边。他拿了相机,怎么就看不见电池呢!"
姐姐和大乔也称得上老夫老妻了。他们俩人不论谁发脾气,对方一定全盘接住。现在是大乔激风暴雨,姐姐不但没脾气,还有些幸灾乐祸。以前也见过姐姐发脾气,任性耍赖,当时大乔唯唯诺诺,十足的受气包。这也许就是夫妻之间所谓的包容。
苏黎士是瑞士最大的城巿, 位于苏黎士湖(Zurichsee) 北面, 立马特河(Limmat river) 以苏黎士湖为源头向北然后向西延伸穿过了城市。我们从巿中心码头上了船,在凉风细雨中随着船的航行看了苏黎士的城市风光。也许是旅途的疲惫,这个城市在我眼中一点没有引出新奇的感觉。我们随船回到市中心,下了船已经傍晚五点多了。 按计划明天要去圣莫里茨, 所以我们决定利用傍晚逛逛班霍夫大道 (Bahnhof- str HB), 那是巿区最繁华的街道。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在当地星巴克(Starbucks ) 一人买了一个贝狗(bagel ) 充饥。一个贝狗用四个瑞琅,块头比这边派尼拉(Panera) 的bagel还大出一圈, 热的,夹了起司,味道很好。姐姐一心想去看名牌表店,但店面星期六下午四点都已经关门了。同时我们还发现所有店面星期天都不营业。
大乔的膝关节老年性退化,平时走路已经痛得咬牙切齿,本来姐姐劝他放弃这次出游,但他执意要来。现在碰到这样的阴雨天真是雪上加霜。他拄根棍,眉头紧锁,跟在我和姐姐身后。姐姐劝他不要随着我们行走,坐在公车站的木椅上看街景等我们。大乔曾经有运动员的体魄,当过游泳教练。退休之后他天天游泳,从不懈怠。但是他怱略了重力训练。本来是可以延缓的老化过程,反而由于他天天游泳而加速了膝关节的退化。中国养生保健的偏方秘籍到处泛滥,却没有系统的医学科普。大乔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市区内行驶许多有轨电车,街面上形成了天罗地网。我浅浅的童年记忆中北京也有这种有轨电车,暗红色的,每到一站铃铛叮当响,比如今急燥的汽车喇叭温情许多。班霍夫大道的尽头就是苏黎士中心火车站。虽然是周末店面都已经打烊,但火车站进进出出的游客还是使街上显得繁忙。
图2-2: 苏黎士中心火车站
我和姐姐在班霍夫大道过了一通厨窗瘾就掉头回来找大乔。那张木椅上根本不见他的影子。我们俩就沿街寻找,就差扯开嗓子喊大乔了。当天的温度只有四十一华氏度(五摄氏度)。 他由于受不住寒冷,起身在周围蹓达。还好,总算与我们迎面相遇了。
天已经暗下来了。我们准备乘车回旅店,知道应该乘2路车,但搞不清楚方向。正在举足不定的时候,一对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夫妇走过来用中文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年轻女人是中国人,男人是瑞士人。但男人也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说他在中国呆过两年。我发现瑞士人都有语言天份。瑞士有四种官方语言:德语、意大利语、法语、和拉丁罗曼语。许多人还能讲英语。面前这个年轻人在中国只呆过两年,中文就说得字正腔圆,首先是他老婆教导有方,其次应该归功于他的语言天份。他们不仅帮助我们解了难题,还让我们体验了同胞友情,也是对我们瑞士旅行阴雨第一天的一点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