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女人心》:第一章(二十二)

(2016-01-31 18:35:20) 下一个

(二十二)

杨阿姨从来没有接触过出家人,没有诵过经、悟过道,更不明白什么叫做“拜拜真佛”。她扬起满是泪水的脸,傻乎乎地看着老尼姑,怯怯地说:“哪里有真佛?我可以和您一起拜拜吗?”

老尼姑笑了笑,看着潮水一样的人群,温和地说:“我来到普陀山见到的第一尊真佛是你,第二尊真佛是那位藏族女施主。之后我发现,每一个虔诚的朝拜者都是真佛。你告诉我,你想拜哪一尊呢?”

杨阿姨把眼睛瞪得像两面圆镜,大得让老尼姑从中看到了自己。她盯着杨阿姨的眼睛,认真地说:“在佛的眼睛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因为在佛的面前,我们是虔诚不二的。”

老尼姑的话让杨阿姨若有所悟。她深思了一会儿,懵懵懂懂地说:“在骗子的眼睛中,我也看到过自己。”

老尼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地说:“是啊。我们在骗子眼睛里看到的自己是骗子的同类;在佛的眼睛里看到的自己也是佛。”

老尼姑的话令杨阿姨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霍地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屡屡遭骗,自己那一摊生意又为什么越做越做不起来。

原来,杨阿姨在第一次被骗后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反思和反省,这次反思让她认同了“无奸不商”的说法。她觉得,她之所以被骗不是骗子太高明,而是自己太实在。那之后,她不再把和她做生意的人当作合作伙伴,而是把他们当作博弈的对手。与他们面对时,她不再像从前那样实实在在、以诚相待,而是处心积虑、总是想着要防患于未然,甚至还努力地让自己成为一个捕蝉的螳螂身后的那只黄雀。

在来普陀山之前,杨阿姨从来没有反思过,为什么自己越来越聪明,做事越来越圆滑,生意却越来越失败。因为她认定了,当年的改革开放让很多人先富了起来,也让那些人越来越狡猾,越来越不仁义。她的这种认知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她明明是想让自己更加精明,结果却越来越愚笨。如今,老尼姑的话令她豁然开朗。想要做好生意,就要先学会做人,要怀着虔诚的心踏踏实实地做人,要做一个诚信的、简单的、勤勉的、智慧的人,坚决不耍小聪明。

当杨阿姨把以上的感悟告诉老尼姑后,老尼姑连忙起身,对着杨阿姨双手合十,连声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小施主,你果真是我遇到的第一尊真佛。你的这一番话对我来说就是一场珍贵的开示,谢谢你了!”

虽然,杨阿姨在老尼姑的引导下,终于想明白了自己生意失败的原因,但是,她并不明白,自己的这一番话对老尼姑来说有什么意义。所以,当老尼姑向她行以大礼的时候,她慌慌张张地站起身,学着老尼姑的样子双手合十,也连声说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老尼姑拉住杨阿姨的胳膊,待杨阿姨站直身子后,才感激地说:“小施主,你的彻悟开示了我,帮我找到了一直想要的答案。一个人,想要做好事情,就要先学会做人,要怀着虔诚的心踏踏实实地做人,要做一个诚信的、简单的、勤勉的、智慧的人,坚决不耍小聪明。”老尼姑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我们不能只是畏果,更要像菩萨那样懂得畏因。”

“畏因?什么叫畏因?”杨阿姨虔诚地问道。

“不论在的我们人类社会里,还是在整个自然界里,都遍布着一条法则,那就是因果及其果报。贫尼愚钝,到现在也没能彻底地参透这个规律,只能勉为其难地用简单的话和你分享一下我所领悟到的道理。”老尼姑一边示意杨阿姨随她一起向前走,一边缓缓地说,“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穿衣吃饭、包括为人处世、包括起心动念,全是以因育果。我们所说的因果呢,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善的,一类是恶的。善因所对应的是善果,恶因所对应的是恶果。这个因果一经形成,即是不可逆反的。种下因的人必将承受果,谁也无法代替他来承担。不同的是,果报到来的时间长短而已。”

老尼姑转过脸来看了看杨阿姨。杨阿姨频频点头,表示她听懂了以上这些话。老尼姑微微地笑了笑,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佛门有句名言,‘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大致地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菩萨是大觉悟、大智慧的人,能够看透宇宙及众生的真相,能够参透生命的因果法则,知道任何一个结果都是有前因的。他们断恶行善,严格地按照戒律行事,不种恶因,不起恶念。不种恶因,不起恶念,那就没有恶果,没有恶果就不会有恶的报应,没有恶的报应就没有祸事,没有恶的祸事就会有福。有福,善的果报就会源源不断地到来。众生和菩萨是完全不同的。众生不知道或者是不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千真万确的。很多人把名利、地位等等虚妄的东西当作人生追求的目标,结果,他们沉迷于色相,一发不可收拾。要知道,人越是贪婪,心量就越小,目光就越短浅,更谈不上是否拥有智慧了。这个时候,好多人就开始自作聪明,胡作非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伤害他人、侵占他人的利益、剥夺他人的权益。他们以为他们是聪明的,他们以为只要把这些事情做得天衣无缝,不要说人类了,就是神仙对他们的作为也不得而知。这是多么愚蠢的人啊?他们不知道,当他们恶贯满盈之时必将东窗事发。到那个时候,果报现前,他们就是后悔也已经晚了。”

见老尼姑又停止讲话,转过头来看着自己,杨阿姨连忙小心翼翼地说:“师傅,您的意思是说,贪婪让人丧失智慧,人在丧失智慧之后就会越发贪婪。既没有智慧又贪婪的人是不会用心思考问题的,只有恶的果报到来时,他们才知道自己错了。所以说,‘众生畏果’。菩萨是拥有大智慧的,他们能从因看到果,也能从果看到因,他们不怕恶果,因为他们知道恶果是由恶因而来的。所以,‘菩萨畏因’,是说他们根本就不会种下恶因。我这样理解对吗?”

老尼姑双手合十,欣慰地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小施主果然冰雪聪明。依我看,你离智慧已经不远了。”

“我是个笨人,什么也不懂。我和您萍水相逢,您却不吝赐教,非常感谢!”杨阿姨诚惶诚恐,脸庞都红透了。她学着老尼姑的样子双手合十,虔诚地道谢,又虔诚地问,“师傅,我还有一件事情弄不明白。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向您求教一下?”

“小施主有话尽管说。我们这是在相互探讨,相互解惑,切不要说求教。”老尼姑谦逊地说,“我在给你解惑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解惑啊。”

老尼姑的话让杨阿姨轻松了不少。她长出了一口气,愉快地问:“我也在书中看到过,说智慧和聪明不是一回事。可我一直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聪明。您能告诉我我应该怎样区分二者吗?”

老尼姑微微一笑,悠悠地说:“我读过的针对‘智慧’和‘聪明’的书也不少,可书中说来说去的时常就把人给绕糊涂了。过去一些年来,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得到的结果是,为自己或自己的小圈子而动用脑子的时候,叫做使用聪明;为他人或为与己无关的人或事、为众生而动用脑子的时候,叫做使用智慧。总而言之呢,聪明是为私己服务的,智慧是为众生服务的。”

老尼姑的话令杨阿姨如梦方醒。她紧跑了几步,转过身站在老尼姑的面前,毕恭毕敬地行了三个鞠躬大礼,感激地说:“这下我真地明白了。过去我做生意,因为被骗过,所以整天防被骗。我这样防被骗只是为自己考虑,根本没有考虑到对方是骗子还是诚信的人,我这就是小聪明。可是,我的小聪明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可能是狡诈。所以,诚信的人往往不喜欢和我做生意,和我做生意的又极可能是真骗子。当然,还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对方并不是真骗子,但因为他觉得我是狡诈的,所以他只能比我还狡诈,所以我又被骗了。”

老尼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杨阿姨继续说:“我一心想着自己不要被骗,这是畏果。我为了自己不再被骗而与人暗斗聪明,这既是不畏因,也是不够诚信。您说,我理解得对吗?”

老尼姑再次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说:“小施主的一番话也点醒了我。那些到庵里向我提问的人们并不是没有慧根、没有悟性的人,他们只是被尘世间的一些不合理的法则暂时地蒙蔽了心智。只要我秉承‘诚信’和‘畏因’的理念,耐心地与他们探讨,他们的智慧会像小施主的智慧一样,如流水一般清澈而欢快地流淌出来。同时,他们的智慧也是为我拂尘和解惑的良方啊。”

就这样,杨阿姨和老尼姑双双受益于对方,并结伴完成了朝拜之旅。下得山后,为了感谢杨阿姨,老尼姑邀请杨阿姨到她入住的农家小院,找出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为杨阿姨写下了“诚信”和“畏因”两幅字。

回到佳城,杨阿姨跑到一家书画装裱店,将这两幅字裱了起来。那之后,杨阿姨把这两幅字挂在办公室醒目的位置(虽然后来公司因扩大而几度搬迁,这两幅字的重要位置始终没有改变),并把“诚信”和“畏因”当作自己的戒条,严格遵照行事。她的生意确实慢慢地好转,公司慢慢地发展壮大,事业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待谭欣到杨阿姨的公司工作后,杨阿姨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给她讲这一段故事,并严肃地叮嘱她:“一个人,想要做好事情,就要先学会做人,要怀着虔诚的心踏踏实实地做人,要做一个诚信的、简单的、勤勉的、智慧的人,坚决不耍小聪明。还有,做人不能只是畏果,还要像菩萨那样懂得畏因。”

杨阿姨的教诲令谭欣受益匪浅,也令醉受益匪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