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六四”十八周年的反思点滴

(2007-06-10 13:56:23) 下一个


一、        起因

·        78年底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北京西单民主墙事件。前者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后者提出了民主作为第五个现代化的呼吁。结果民主墙运动被取缔,魏京生等人被捕并被判刑。回想一下邓小平对反右的定论,民主墙的结局可想而知。80年初,中共开展了清除精神污染的运动,抵制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

·        胡赵联袂时期(81-87年)可能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最为开明的一段时期。经济上取得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而且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之上。党政分开已经开始实施,干部准备也已搭成构架(有第一、二、三梯队之说)。思想理论界空前活跃,西方大量的政治、经济、哲学等著作被再次介绍到国内;以《世界经济导报》为代表的刊物刊登了大量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思考和探索的文章。那个时候的国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比如84年的时候北大的学生打出了“小平您好”的著名横幅,而且在政治开明的气氛下大胆进言,甚至有点蠢蠢欲动了。社会主义阵营里,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提出“新思维”。

·        终于86年底发生了一次学潮。科大学生不满官方指定人大代表候选人的做法而上街游行,后波及到全国的其他高校。在这次运动中,学生们就提出了民主、自由、平等和废除专制独裁的主张。学潮结束后,胡耀邦于翌年一月被指“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被迫下台;方励之等一些知识分子遭处分。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缓慢下来。但知识界继续鼓吹民主与人权的思想,至88电视政论片《河殇》播出时达到了一个高潮。

·        到了8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弊端开始呈现:国营企业职工大量下岗、物价上涨和官倒腐败丛生。知识分子们认为光有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够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是导致这些现象的根本。这时胡耀邦逝世成为导火索,大学生们上街要求重新评价胡、惩治官倒和在体制内实行更多的民主、继续快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        败因

·        六四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道义上的支持和同情,但行动上的支持很有限,运动的主体自始至终主要是学生。运动的主战场一直在北京,外地的运动的深度和广度非常有限。六四运动遭镇压后,各地地方政府立即向中央发效忠电,也是一个明证。

·        共产党政权的根基没有动摇。有大量“革命老人”仍健在,实权,特别是军权在握。

·        学生运动被共产党内部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权利斗争所利用。

·        学生领袖和他们背后的“黑手”们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策略和组织能力。

·        中国的民众近百年来也没有什么民主与法制的实践。


三、        意义

·        再次宣告知识分子为民请命的良心和为中国未来社会制度探索的勇气。新一代知识分子试图修复五七反右和十年文革中被打断的脊梁。

·        坚守了非暴力革命的理念。

·        用血向统治者彰示民众追求民主与自由的决心。

·        再次暴露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

·        至今仍对中共是否实行民主带来压力。比方六四后,邓小平说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不再说永远不动摇。

·        为以后的民主和维权运动提供了借鉴。


四、        教训

·        思想和教育准备不充分。学生们对民主与自由的认识也相当模糊。但是,凡自发的群众运动,往往缺乏Vision,这也是跟政党领导的政治运动的最大区别。多数重大历史变革,都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包括共产革命也是这样;要求六四事件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        长期以来民众与政府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人大和民主党派只是摆设。当民声得不到响应时,容易摧发群众运动这种相对激进的方式。

·        对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认识不够。

·        这场学生运动没有精神领袖。

·        政府缺乏对付和平请愿斗争的准备和手段。橡皮子弹、催泪弹等防暴器材配置不足。


五、        争议

·        “学生违法在前,政府开枪在后”。但如果人们都以当权政府的法规为准,这世界上就没有任何的暴力和非暴力革命了。不过需要反思的地方也有,比如对一些具普世意义的法规还是要抱尊重的精神。而受害人勾引刽子手动手,是受害人的错,那就是混蛋逻辑了。

·        “西方民主制度不一定适合中国”。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但民主是世界潮流,这是公认的。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采用民主制度,那后来者为什么不Take a free ride呢?尝试和不做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        “如果学生运动成功了,中国会大乱”。其实那场斗争的背后是共产党中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果实会被他们中的一派取得,而不是那些什么学生领袖。

·        “学生运动打乱了中共改革派的部署”。这倒是有可能。但即使没有学生运动,改革派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吗?我有点怀疑。

·        “镇压六四确保了社会稳定和其后经济上持续高速增长”。要我说,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几十年前就应该过上了。要保证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是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做保证的。这些年经济上去了,也有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的功劳。但随之产生的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社会道德水准下降、贪污腐败横行,说到底还是制度之祸。


六、        展望

·        我的观点是六四事件中最大的英雄是往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泼墨的三个湖南青年。但他们的行为太超前了,跟学生们的争取体制内的政治改革的策略不配合,所以被学生扭送给公安机关了。但这应该是努力的方向,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从长远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        随着中共革命老人们的谢世,强人政治的时代也可能意味着结束了。共产党内部的改革派或许有再次抬头的机会。

·        我反对暴力革命,希望中共从自新做起,逐步过渡到还政于民。比方说,从党内民主开始,党的总书记由党员直选产生、党政进一步分开(党的机构和人员不用纳税人的钱养活),军队实现真正的国家化、职业化,之后再实现解除党禁、报禁,给予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权利,做国家的真正主人。中华民族富强的大义应该在党派利益之上。

·        香港地区每年都隆重纪念六四,规模最大,让人钦佩。我相信六四会有在内地被隆重纪念的那一天,只是那一天有多远,我们等得来、等得了、等得起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