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一国两区”
(2012-04-03 21:18:59)
下一个
日前,本人写了《一国两区 可以考虑》的博文,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也有网友提出了自己建议,本人深表感谢。写那篇博文的意思我在末尾已说得很清楚——抛砖引玉,文章发出后觉得意犹未尽,这里再补充一点意见,以期引发更多人讨论的兴趣。 两岸的问题,始于1949年10月1日共产党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此时原来的中华民国政府已退守台湾,但自认为是唯一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并不承认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尽管后来有不少国家与北京的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但联合国也一直未予承认。直到七十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中美建交,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取代了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取得了联合国席位,并顺理成章地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于是,当日的“寇”成了“王”(共产党),而当日的“王”则成了“寇”(国民党)。双方一直互不相让,均称对方为“匪”,而两边的“匪”均有自己的政府、军队,也均有自己的盟友、盟国,即建交国家,并且各自宣布要“吃掉”对方。国民党那边的口号是“反攻大陆”、“光复大陆”,共产党这本则是“一定要解放台湾”。叫了30年,谁也没能吃掉谁,两岸的1号人物去世后,虽未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但大陆一方乒乒乓乓发了若干年的炮总算停了,台湾方面的系着宣传品的气球也不再飞了;慢慢地,媒体也停止了互骂、互揭,用外交辞令说,双方均“释放了一些善意”。“骨肉同胞”“血浓于水”的悲情口号也应运而生。双方的民间交流、经济往来日益增多,已快到谁也离不开谁的程度。偏巧这个时候,又出来一个以台湾独立为己任的民进党的陈水扁当了中华民国的总统,很不买“九二共识”的帐,若非北京方面以武力相威胁,美国方面又坚持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一再对陈施压,说不定就会冒出个“台湾共和国”或其他什么名称的“国家”。现在两岸执政党领导人再次确认“一个中国”,应该看到这是中华民族的幸事,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所企盼的。 问题是,“一个中国”背后的“各自表述”却又与“一个中国”大相径庭。 中华民国政府可以联合国的标准(即一个民选的政府被暴力推翻,成立所谓革命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往往会被认为是“不合法”)倒叙63年将共产党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归类于“非法”;而大陆政权同样可以以自己已获得联合国席位(并且还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置“中华民国”于“法理不足”的位置。如果双方仍持这种看法,则中华民族统一之说也只能是一个虚幻的目标。 吴伯雄先生提出在“两岸同属一中”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而“对于异的部分双方正视现实,搁置争议”。恕笔者直言:如果将“异”存于一边,如果只是“搁置争议”,争议将永无解决之日。其实“争议”的焦点说透了就是个“名份”的问题,“旗号”问题。若将北京政府至于“中华民国”之下称作“中华民国(大陆地区)”,台北方面自是求之不得,但北京方面断然不会接受。若将台北政府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下,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地区)”,倒也与“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无异,北京方面当然是乐意的,台湾方面纵或某个领导人接受,老百姓也绝不会答应。如今,援引港澳之前例,台湾仍走“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北京政府不会有太多的“异见”(何况这还是“改革开放之父”邓小平先生的专利,即使党内有异响,也绝成不了气候)。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先生提出“面向未来,增进互信,良性互动,聚同化异,为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他把“求同存异”改成了“聚同化异”,改动了两个字,从态势上分析在“异”上已变被动为主动了。问题是如何“化异”却并无任何实质性建议,很可能这个“化”字,面对的不是冰块而是石块,到最后仍是化而不开。 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与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会见时说:“当前,两岸关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临着继往开来的新形势。两党和两岸双方都应该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从民族整体和根本利益出发,深入思考和认真规划两岸关系发展。”吴伯雄表示“有信心促进两岸良性互动,期待开拓两岸关系的新局面”。他在与贾庆林会见时也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海和平稳定的形势得来不易,应当巩固成果,稳步向前推进。 两方面都说的很好,调门也都挺高,但好像都有点不着边际——至少都在回避“异”字。 既然“形势大好”,为何不“乘胜追击”?“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句用在情爱上已成不朽名句,笔者以为面对政治形势的瞬息万变,它也是一个很好的警句。胡锦涛们,马英九们当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