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野语

嘻嘻哈哈,呜呼哀哉。
正文

[转贴]孙逐明《汉语思维与汉语语法》

(2005-07-29 02:18:08) 下一个

第1环 契子:哥德尔的龙   本文研究思维和语法的关系,重点放在汉语语法身上。   这是一条“哥德尔的龙”[1],画的是一条二维的龙在吞食一根从三维空间伸出来的尾巴,而这尾巴却是自己从二维空间所伸出〔画作者:荷兰版画家埃舍尔(M.C.Escher)〕。   “哥德尔的龙”反映的是一种自指现象。       语法的研究对象就是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而这种组合是一种自缠绕关系;自指现象就存在于语法结构里面,汉语语法里尤为明显。    我们从汉语中的“词素”问题上,可以即小见大地看出语言的自指现象。   汉语的词素,往往集最小和最大于一身。   汉语里除了极个别连绵词〔如“蜿蜒”〕、专有名词〔如“布拉吉”〕之外,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素。   但由于汉字造字法里有“复合式”,即一个字由多个义符或义符加声符组合而成,所以汉字里还有内部结构,一个汉字本身就象是一个词组;汉语的“词素”背后还有“元词素”,甚至“元元词素”。   以“仁”字为例,“仁”是会意字,所谓“二人为仁”。这里的“仁”是词素,而“人”和“二”是“元词素”;“二”本身又有两个义符,即两个“一”,“一”成了“元元词素”。为什么“二人为仁”呢?要解释这一点,就要调动汉语形态里许许多多观念才能说清。虽然语音与汉字中的“仁”并非同一系统,可是语音中抽象性的词素有类似的境遇。就这样,汉语的最大和最小的语言层次在踟蹰扭结接成了一个循环圈,语素成了它自己吞噬自己的尾巴。   语言里的自指现象到处可见,特别是在汉语单词的词性与句法的相互决定制约关系里尤为典型,这些我们将在后面详细探讨。   我们还会看到,由于思维由语法而决定,故人类的思维也是一条哥德尔的龙。       注释:   [1]库尔特·哥德尔(Kurt G?del)(1906-1978),德国數學家,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作者。   第2环 思维和语法   人的思维是由语法决定的,什么样的语法就会呈现什么样的思维;同时,什么样的思维就会建立什么样的语法。   我们往往不是自己在思维,而是语法在思维,或者说是语法推动我们在思维;“我”几乎没有机会在自己思维,而是“我们”在思维。语法与思维是一而二,二而一,相互循环制约的。正因为如此,创造性思维是很难发生的,因为我们很难跳开自己习用的语法。   语言是一种由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网络式的形式系统,它就象是一张“爱丁顿的鱼网”[2];思维的过程就是渔夫撒网的过程;不仅如此,人类观察到的世界就是爱丁顿鱼网中的鱼——你有什么样的网,据打捞起什么样的鱼来。   本文所说的汉语思维不单指汉族人的思维,而是用汉语在思维的泛指。广义汉语是一个语系——主要指汉藏语系。   汉语在过去基本属于亚洲地区的一个语种,所以广义的汉语思维泛指地理学上东方国家的思维。这当然不是一个精确的概念,并且我们也无法精确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暂时说:汉语思维是东方国家最有代表性的思维,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成是东方人的思维方式;这不是一个民族偏见的说法,而是一个历史现象。这样命名同时也是为了行文上的简便。   从地理的角度来区分思维的类型,在过去也许是可以的,因为汉语本来就是区域性语言。   从一个不知确切时刻的时间开始,地球被不自觉地、人为地分成了东西两个半球,这两个个半球的语言自发形成形成了迥然有别的语法系统乃至迥然有异的文字系统;受语法系统的制约,形成了两种迥然有别的思维模式[2]。   西半球主要是屈折语法系统,欧语体系的英俄语为其代表,可称之为“欧语语法”。受其制约的是“欧语思维”。   东半球的语言则以汉语为典型,可称之为“汉语语法”。受其制约的是“汉语思维”。   从我们后面的讨论里可以清楚看出,不同的逻辑系统就是语法系统不同造成的,是语法决定了思维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文明世界。东西方世界本身的成就、不足以及隐患全部都可以还原成“语言与语法问题”。   汉语语法本是世界上最简易的语法,也最容易学;如果强用欧语来定义汉语,汉语的规律自然会人为地复杂化。汉语语法一直不成熟,就是这个原因。   自古汉语没有专门的语法学,直到1890年才有马建忠(1840~1900)从经、史、子集中选出例句,参考拉丁语法研究古代汉语的结构规律而著《马氏文通》,这是中国首部语法著作。其后汉语语法新著叠出,虽不断发展提高,总脱离不了欧语语法体系的阴影。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汉语自身的特征来创立出符合汉语语言自身规律的简易的新语法体系来。   可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单纯考察汉语语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法决定了思维,我们对思维和语法综合考察将是一个有效途径,又因为欧语与汉语还有互补规律在背后起作用,我们势必要对两种语法系统进行相互比较。 注释:   [1]“鱼网”之喻出自爱丁顿爵士(Sir A. S. Eddington, 1882-1944)。爱丁顿是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科学哲学家。爱丁顿在《物理科学的哲学》一书中借用鱼网作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比喻 :   我们假定,一位鱼类专家正想探究海洋中的生命。他舒臂撒网,而且捕获了一定数量的海洋生物。他检查了自己的捕获物,……并由此作出了两项概括:   (1)凡海洋生物皆长于5厘米。   (2)凡海洋生物皆有鳃……   捕获物相当于物理学知识体系,网相当于我们运用的思维装置和感官工具。撒网意味着观察。“鱼网”之喻旨在说明,我们的观察到的世界,本质上是完全由我们的感官和思维机能的结构决定的。   [2]上述种提法与《藏山雷学》所说的“东西方思维”本质一样,改换提法是为了适应语法研究的需要。在《藏山雷学》一书里阐述并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逻辑系统总是成对出现的,即:局域性逻辑系统和整体性逻辑系统。为了适应语法研究的需要,本文称之为拆分式逻辑系统和整合式逻辑系统。《藏山雷学》是石铭先生和我合著的一本易学著作,1998年2月初版于台湾,1999年10月于大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重新出版。   第3环 整合式语法和拆分式语法      语言是一种语言符号组织起来的网络式形式系统,而语法则是研究语言单位的组合规律的一门学科。   汉语语法与欧语语法根本区别在于:汉语是一种整合式系统,欧语是一种拆分式系统。   我们可以从两种语言的语音特色以及造字法谈起,这样就可以即小见大地初步领略这两种语法的基本特点。      △在语音区分词义的方式中,欧语是“拆分”,汉语是“整合”。   语音有四大物理要素:音质、音强〔轻重〕、音长〔长短〕、音高〔高低〕。   音质是声音的性质,各种元音辅音就是不同音质所形成。这一点欧语汉语是一致的,区别在其它几个要素身上。     欧语主要把音强拆分出来,利用重音的位置不同来区分词义。例如英语中的“音乐会”和“协商”的音素都是“concert”,唯重读位置不同,前者为[`kEn5sEt]后者为[kEn`5sE:t]。   汉语主要用声调来区分词义。   声调不是单一的语音要素,而是音强、音长和音高三种语音要素的综合体,汉语把这三种音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汉语特有的声调。   音高是声调的第一要素,音高以及音高的升降变化决定了声调的主要调值。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主要有五种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和变调〔变调包括轻声和语流音变,后面再作详细的介绍〕。   音长在普通话四声中也略有区别。近代语音学家白涤洲根据浪纹计上的浪线计算:阴平为436σ,阳平为455σ,上声为483σ,去声为425σ〔1σ=1/1000秒〕。某些汉语方言还有“促调”,即短促的声调,也是利用音长来辅助区分声调。     轻重则是轻声区别于四声的主要因素。   正因为语调是多种语音要素的整合体,所以声调的变化形式之繁复远远超过了欧语的音强;人类听觉可区分的语言音强只有“重”“轻”两个类别,而听觉可区分的语调之多是西方语言不可企及的,例如现代汉语方言中,广州话的声调竟达九种之多。      △欧语是屈折体系,可汉语也有极个别的屈折现象,不过欧语的屈折是拆分式屈折,而汉语里却有整合式屈折。   欧语依靠词缀的形态变化来组织语法,它们的屈折现象是外在的拆分式。欧语词根的音素不变,只变化附加的前缀、中缀或后缀里的音素,也就是说把词的头或尾拆分开来,单独变动它们的发音,用来标示语法意义。   汉语也有极个别的屈折现象,这些屈折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1、外在的屈折现象:主要是表名词的前缀“老”和后缀“子”和“儿”和表动词的后缀“化”。这种屈折,属于前缀和后缀,和欧语相类似,属于外在的屈折。例如:   鼠,鹰,虎——老鼠,老鹰,老虎;   瓶,盖,刀——瓶子,盖子,刀子;   钉,锤,帽——钉儿,锤儿,帽儿;   四,科学,程序——四化,科学化,程序化。   2、内在的屈折现象:古汉语利用声调的变化来区分不同词类,而词的音素是不变的。这是西方语言不具备的内部屈折语法手段。例如:   秦王目眩良久。(《荆轲》) 〔“王”名词,wang平声。〕   秦地尽可王也。(《鸿门宴》)〔“王”动词,wang去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第一个“为”是介词,wei去声;第二个“为”是动词,wei阳平。〕   君王为人不忍。(《鸿门宴》)〔“为”,动词,wei阳平。〕   见其座有六尺簟,因语恭:……(《世说新语》)〔“因语恭”里的“语”,动词,yu去声。“世说新语”里的“语”,名词,yu上声。〕   现代汉语某些方言中仍然保留了这种屈折现象。例如:汉语方言陕西商县话中的人称代词,音素全部相同,唯声调不同:   我:声调为53。 我们:声调为21。   你:声调为53。 你们:声调为21。   他:声调为53。 他们:声调为21。   湖南衡山方言的前山话中利用声调区分人称代词的所有格和非所有格,不过现在只局限于后面紧跟的词是亲属称谓:   我:声调为33。 我的:声调为34。   你:声调为33。 你的:声调为34。   他:声调为33。 他的:声调为34。        〔按:具体发音因缺国际音标符号而暂缺,它们的音素相同,唯声调不同。〕      这种屈折方法,音素的音质不变,只改变音节整体的声调来区分词类,属于整合式屈折。于此可看出欧语的拆分式和汉语的整合式特点已经渗透到了细小的角落里。   利用声调屈折来区别词性是古汉语里特有的现象,随着双音词的增多,汉语表达能力日趋精细,通用语言里“声调屈折”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倒是名词加前缀和后缀的现象是近代逐步形成的,这两种趋势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欧语语法的最主要特点是拆分,汉语语法的最主要特点是整合。这一特点将贯穿在整个语法体系的各个层次之中;两种语法的其它特点全都由此生发而出。   为此,我们可以称欧语为“拆分式语法”,汉语为“整合式语法”。      两种语法特点,也就决定了两种思维方式。   △欧语思维对世界的理解的方法论特点也是拆分,对此,物理学最有代表性。   比如,物理学家认为,只要把所有物质不断拆分,逐层分析,最后都可还原为相同的几种简单的最小颗粒,这时我们就可以掌握所有物质了。   于是物理学家“看到了”分子,然后是电子、质子、中子……   △汉语思维则相反,它最大的特点也是整合,中国人认为:万物是相待而起的,所谓“通天下只是一气”,世界只是一气的变化,它们是同一本体之化。比如,易学就认为,世界有共同的原型结构,即:“八卦”以及八卦的阴阳属性与五行作用。   这种“拆分”和“整合”的对立互补,已渗透到了语言文字的每一个层次和角落。   我们以后将逐一分析。 附录:     你请中医和西医看病,会有很大的不同。   中医是“整合”,西医是“拆分”。   西医的分科严密,你是看内科?外科?儿科?神经科?五官科?……还是妇产科?可不能马虎。如果一个小伙子贸然误入妇产科看病,少不得要“请出”。   看病的方法也十分琐细:量体温,数脉搏,听听筒;化验,扫描,透视……往往直到所有数据齐全了,医生这才给你开药。   所开的药也分门别类:这是利尿药,那是退烧药,这是消炎药,那是降压药……这个饭前吃,那个饭后吞,这个临睡服;那个肌肉注射,这个静脉点滴……   中医〔尤其是古时候的中医〕可没那么多的讲究,一个郎中往往兼治百科杂病,简直可以说就一个“郎中科”;无论什么病,三根指头往你手腕上一搭,望闻问切,马上就可以开药单子。   开的药方也是同一种结构——君臣佐使,药检回来是囫囵一大包,一罐熬,一口吞……   中西医都里的人体器官也有这种区别,西医的心肝脾肺肾是指胸腹腔里拆分开来的的单一的器官,而中医里心肝脾肺肾各自是一种整合概念,如肾主要指内部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综合态,等等。   欧语思维的拆分方式还表现为各种学科的界限森严,各自的规律截然不同:   首先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立;   社会科学内部也是门第森严:文学、哲学、历史、经济学……   文学里则有: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寓言……   自然科学里的类别更加烦琐:物理、化学、数学、生物……   数学下面还有多层次的门类……      汉语思维里各种学科几乎是浑然一体的,社会自然不分家,文史哲共一体,连几何和代数算术都有相同的计算方法……   汉文学史里,散文戏曲小说里面时常出现韵文,有的还是地地道道的诗歌,韵文还渗透到任何体裁里去,包括官府布告和中医汤头歌诀,以至于有人把中国文学史看成是一部诗史……      西方艺术里也门派分明:歌剧、话剧、芭蕾、杂技……各不干扰。   中国戏曲就大整合:唱念作打,诗歌、歌剧、话剧、舞蹈、美术、杂技、武术集于一身。   ……        西方人是一种拆分式思维,它从个体的角度思考一切。   东方人是一种整合式思维,它从总体的角度思考一切。   整合和拆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法,源自于观察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感知角度。         第4环 一致性规则和缠绕性规则      语言本来是一个整体系统,欲把这个整体不断井井有条地拆分开来,就必须采用一种一致性语法规则贯穿始终。语言还是一个自指性系统,有许多语言现象是并列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要想把这些矛盾的语言现象整合在一起,就得同时采用许多并列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语法规则相互缠绕、相互补充。   简而言之,欧语语法采用一致性规则,汉语语法采用缠绕性规则。   本节我们仍然先从文字角度,即小见大地考察这两种语法特点。      语言是语义和语音相结合的形式系统。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系统,其记录方式自然会有两种逻辑取向〔庚午7〕,一是偏向记音,一是偏向记义。欧语选取前者,汉语选取后者。   △欧语拼音文字的造字法非常简单,他把语音的最小拼读单位——音素离析出来用固定的字母表示,然后任何语词都一致性地用音素拼写的方式记录下来。   换言之,欧语造字法有一种一致性规则。     △汉字造字法则不同,它一共有六种造字法,它们就是六书——象形法、指事法、会意法、形声法、假借法和转注法[1]。也就是说汉字采用了六大类不同的造字规则,每一类造字规则里同时还采用了多种灵活的变通规则,这许许多多规则相互缠绕着,有时互不相容,甚至相互矛盾。〔大家要注意,根据相互矛盾的规则是可以推论出任何结论的。[2]〕   以形声字为例,形旁为义符,表示该字字义大致的类别,声旁为音符,表示该字的大致读音,可形符和义符的选用都没有一定之规,具体所采用的规则五花八门。   先看义符。汉字的义符取用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同是表颜色的合体字“红橙黄绿黑蓝紫”,“红绿紫”取“糹”,橙取“木”,蓝取“艹”,黄取“田”,而黑却是会意字。根据什么来选取是没有一定的法规的。   次看作为音符的声旁。大家都知道,汉语声旁表音准确率不高,例如用“占”作声旁组成的“站踮玷贴拈钻砧沾苫”等九个字就有十一个不同的读音。另外,相同读音的字却有不同的声旁,如现代汉语里读阴平“gong”的形声字“功、共、红、攻、供、肱、恭、蚣、躬、龚、塨、觥”里,其声旁就有“共、公、弓、光、厷”不等。汉字之所以有声旁同而发音不同以及发音同而声旁不同的现象,除了古今语音发生了变化以外,还因为古代造形声字时,有时同音字取用了不同的声旁,有时缺乏同音字,取了发音相近的字作声旁。换言之,古代造字之初,声旁的取用也无一定之规。   再看声旁和形旁的位置,它们也无单一固定的规则。主要就有六种形式: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行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   据古今学者研究,形声字的声旁除了表音之外,还可以兼表意义。   宋代王圣美首创“右文说”,他说到:“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右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3][附1]   王圣美之所以能言之凿凿,就在于他在不断更换概念[附2]:“水之小者曰浅”里的“小”是指深度,“金之小者曰钱”里的“小”是指体积;“歹而小者曰残”里的“小”是指程度,“贝之小者曰贱”里的“小”是指价值。而更换概念实际上就是在不断改变规则,如果采用欧语式的一致性规则,汉语中的“以声求义”就不能成立了。   再看会意字。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以衍生新义的一种造字方法。会意字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组成的复合体。根据形体构造的方式,会意字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异体会意。这类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表意图像组合而成的。又可大致分为三个小类:   1、表示人的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这种图像组合具有一种鲜明的动态感受,凭视觉便可看出其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如“休”字。   2、表示事物的属性或抽象的观念,对这类字不可拘泥于具体图像,因其意义不在图像本身,而是通过联想去判断词义。如“武”、“仁”。   3、靠被拼合图像的意义和相互搭配的位置表达词义的会意字,这是比较晚起的会意字。 例如“忐忑”。   另一类是同体会意。这类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表意图像组合而成的。如“森”“林”“晶”。   会意字除了有多种会意的组合方式以外,其会意的方法是“体会”,而“体会”是十分灵活多变的,更无一定之规。例如“人+木”除了可以体会成“休息”外,应当还可以体会为“植树”或“摇动”……“手+牛”。除了可以体会为“牧牛”之外,应当还可以理解为“打牛”、“牵牛”、“赶牛”、“猎牛”等义。对这许多可能的会意途径的取舍,是没有任何固定法度可依的,它完全取决于造字者主观心理感悟的取舍。   综上所述,欧语造字,采用一致性规则,而汉字造字采用缠绕性规则,这些众多的规则是多变的,相互之间可能互不相容甚至相互矛盾,这是在分析汉字造字规则时要注意的[附3]。   这里虽然考察的是造字法,可上述规律已经一以贯之地渗透到了语法的所有层次之中。      注释:     [1]关于六书。   象形:是照着事物的大致轮廓用线条描绘出来的造字法。如: 日 水 。   指事:遇到有些无形可画的事理 (抽象意思) 时,就用一些象征符号,或用已有的象形字加上别的符,合起来去说明事物的特征。如: 上、 刃 。   会意:将两个或以上的象形文的意思总合,去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如:将“日”和“月”合起来便是“明”。如“步”字加上“水”旁,便成了徒步过水的“涉”字。   形声:将形符 (表示意义的符号) 和声符 (表示读音的符号) 组合起来形成一字,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如 “河”、 “江”等都是形声字、其中“ 氵” (水) 是形符, “可”、 “工” 都是声符。形符表示这个字所指事物的类别或与此类别有关;声符则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有些只表示近似的读音)。   假借:语言中有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它已有的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 如:“自” 原是 “鼻” 的象形字   (象鼻之形),假借来记录“自己” 的 “自”。“莫” 原是 “暮” 字的会意字 (日在草莽中,以示太阳下山),借来表示否定副词“莫”。   转注: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形似、音近、义同的一组字彼此互相解释。 如:“考”、 “老”两字同在 “老”部,读音相近,意义相通。“考”字的解释是“老”;“老”字的解释是“考”,所以是一对转注字。   [2]罗素曾经指出:只要你给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大前提,我就可以证明出一个女人从烟囱里飞了出去!正因为汉字采用了多种相互缠绕的、有时是互不相容甚至相互矛盾的逻辑思路造字,所以汉字语义学最容易牵强附会。这是特别要引起汉语研究者重视的特点,不理解这一点,会经常误入歧途而不自知。近代在“右文学”发展出来的“以声求义”的文字训诂学派里,其中有一部分解释就是牵强附会的产物。   [3]见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       附录:     [附1]   王圣美在这里所说的“金之小者曰钱”是很值得怀疑的。   我国古代用金属铸币很迟,北京大学裘锡圭先生提交的《先秦古书中的钱币名称》,通过考察古书中有关钱币(指铸币)的称谓,认为“我国钱币的最古名称大概就是‘钱’。考古发现的商周时代铜贝,主要用为饰物,并非铸币。……后来‘钱’并成为所有钱币的通称”。“钱”字在诗经里已经出现,《诗经·周颂》里有:“命我众人,庤乃钱镈”;“《说文》里注“钱”曰:“銚也,古田器,从金,戋声。”钱是古代农具,似今之铁铲。后代借“钱”作“钱币”的“钱”字是假借字。“小”并非古代农具“钱”的明显特征,因此“金之小者曰钱”是说不过去的。王圣美之所以能够顺理成章地牵强附会,是汉语语法中的自指逻辑系统造成的。   另外,《说文》注“戋”曰:“贼也。从二戈。《周书》曰:‘戋戋。’巧言。(徐错说:‘武器多则必然残害人,因此因此该字用二戈表示。’)”可见“戋”的本义是“武器多貌".    自指逻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允许相互矛盾的逻辑并存,从而可以拐弯抹角推断出你所需要的任何结论。例如,我们仍然可运用自指逻辑,根据“戋”为“武器多貌”推导出王圣美所需要的任何结论。其推导过程于下:   ①“戋”者,二戈也,武器多貌;两戈相向,战争也。   ②战争者,“歹”也,两戈相向,必致残也,故“歹戋为残”。   ③“金戋”者,以武器争夺金钱也;一切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金钱利益,故“金戋为钱”。   ④“贝”者货币也,“贝戋”者,武力谋求货币也;打仗的士兵主要是下民,故“贝戋为贱”。   ⑤“水戋”乃士兵持戈涉水貌,过河必涉浅水,故“水戋为浅”。   清儒和近代学者发展了“右文说”,创立了“以声求义”的文字训诂学派。   由于汉字采用了多种造字方法,每一种造字法所造出来的字都是很有限的,单纯把一种造字规无原则外推就肯定出错。可以断定,在所有“以声求义”的文字训诂成果当中,肯定有一部分都是牵强附会的产物,这是因为汉语语法中的悖论逻辑为这些牵强附会提供了便当的武器。如何辨别“以声求义”训诂成果的真伪,是文字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附2]关于更换概念,有一则故事可作参考:   有三个秀才上京科考,遇卜者师徒二人,一秀才上前问三人之功名。卜者不言,只竖一指示之。待秀才去后,徒弟问师父竖指之意。师父曰:无论秀才考得如何,我一定灵验无比。徒弟茫然问其故。师父仍竖一指笑曰:若两人下第,这是“一人独中”;若两人高中,这是“一人独不中”;若三人俱中,这是“一概得中”;若三人皆下第,这是“一概不中”。徒弟闻之,恍然大悟,一笑莞尔!      [附3]近代时有“新说文解字”论述问世,其中牵强附会者更是多于牛毛。我在网上随便搜索,就得到了下面的例子〔薛意梅 《说文解字》1999.04.11见: http://www.chinesewaytogo.org/waytogo/phonetic/newwords/newwords.html〕   ①厭:房子破了,太阳月亮进来了,连狗也进来了,真讨厌。   ②怎:从心从乍(忽然),心中忽然感到不知如何是好。   ③周:用口会意,经脑思考,善用嘴巴,说出话较周密。   ④昔:太阳下面或上面有水,勿忘过去洪水泛滥日子。   ⑤渴:太阳下把人关在盒子里当然想饮水,张口自然是“喝”了。   ⑥聽:除了耳朵当家外,还得+目(眼睛)及一颗心,观察+用心才是真正的“聽”。   ⑦盗:上半部即“涎”字, 看到器皿内的好东西流口水,起贪念,就是盗。   ⑧伏:人犬会意,狗擅埋伏。   这些所谓会意字,全都是牵强附会。例如释“厭”简直是胡编乱造。还有解释“聽”,把西方数学中的“+”号都搬过来成了古人造汉字的根据,更是天方夜谭。其余大抵如此,大家可以自行分析。   [附4]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哥德尔用数论形式证明了,任何逻辑系统都有破缺,它们必须在逻辑的一致性和完备性之间作选择,熊和鱼永远也不可得兼。   如果选择了逻辑的一致性,必定牺牲完备性,总会有正确的命题被遗漏出去。   如果选择逻辑的完备性,必定缺乏一致性,所以冗余信息大量涌入;而我们单纯依靠逻辑本体是无法判断这些信息的正误的。   哥德尔不完备定律如下:    第一定律、任何一个相容的数学形式化理论中,只要它强到足以在其中定义自然数的概念,就可以在其中构造在体系中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否证的命题。 第二定律、任何相容的形式体系不能用于证明它本身的相容性。〔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说法是:如果一个公理系统可以用来证明它自身的相容性,那么它是不相容的。〕 不完备性的结论影响了数学哲学以及形式化主义(使用形式符号描述原理)中的一些观点。我们可以将第一定理解释为“我们永远不能发现一个万能的公理系统能够证明一切数学真理,而不能证明任何谬误”   从造字法里和后面的论述里可以看出,欧语语法采用一致性逻辑,汉语语法则采用悖论逻辑。   语法与思维的决定关系,注定了两种语言的逻辑特点会反映到思维方式之中去。对此,我们可以从科学和易学的逻辑特点里得到印证。     物理学采用一致性逻辑,悖论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物理学总是在努力消除悖论;每一个旧悖论被消除的时候,物理学就进了一大步;曾经有好几次,物理理论取得了大突破,以至于某些物理学家急不可待宣称:只要再解决一两个小问题,世界就在我掌握之中!可就在物理学家踌躇满志的时候,天边又飘来一两朵乌云——新的悖论又象幽灵一样飘然而至……   就在上世纪,物质分裂到夸克层次的时候,波粒二象性的出现宣告了一致性逻辑可以最终把握宇宙的破产——这表明了自然本体到头来可能就是一种自指系统,悖论将永远存在。   易学采用的是自指性逻辑,它在同一系统里允许相互矛盾的逻辑并存互补。这是一种典型的悖论逻辑。   我们只要观察易学的代表作《周易》对事物的解释,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大家可能看多了用《周易》为科学疑难“揭密”的大块文章,在这些易学家的笔下,根本没有《周易》解释不了的难题。   大家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觉他们总是利用许多套逻辑来解释同一问题的,其中很多根本就是相互矛盾的逻辑。常见的逻辑解说途径就有:语义模糊的主卦卦词和爻词,变卦卦词和爻词,卦名,卦序,爻位说,体用说,卦气说、互卦说……在此纵横交错的逻辑网中,自然可以推导出你所需要的任何答案。这些易学家们不明白,易学之所以“永远正确”,并非易学比科学特别高明,是易学的悖论逻辑引进了冗余信息的缘故,“能够解释任何疑难”只是一种假象。   当然,汉语语法和易学还是有途径摆脱自己设下的逻辑两难的,对此我将在后面结合语法分析予以说明。      第5环 客观自然属性和主观心理感悟            欧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欧语语法偏重客观自然属性的辩析,而汉语语法偏重主观心理感悟。显然,这一特点仍然是由整合式语法和拆分式语法派生出来的。   我们仍以造字法为例予以说明[1]。   人耳可分辨的语音非常有限,而人脑可区分的语义可谓无限;语音的区分主要决定于语音的客观自然属性的辩析,语义的辩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言说者的主观心理感悟。这些区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造字法。     △欧语的造字法采用的是拆分法,它根据欧语语音的客观自然属性尽可能精细地拆分成最小的音素〔按,实际上是“音位”〕,每一个音素用一个字〔字母〕表示。例如英语只有26个英文字母,俄语有33个字母。也就是说,英语只有26个字,俄语只有33个字。欧语就是用这为数不多的“字”书写而成。     △汉语造字法运用六书,其中象形法的基础,其余五法都是象形字的再利用。   象形法的主观心理感悟作用是很显然的。所谓“象形”,就是绘制出与事物大致相像的形状,而是否“象似”,心理感悟就特别强烈。比如人的形体并不太像现有的“人”字,倒是更加像现有的“大”字;为何取“人”不取“大”,完全取决于主观心理感悟。从狗的象形字是“犬”来看,肯定是造字之初强调了人是两条腿的缘故,至于人的形体的客观自然属性仅仅处于从属地位了。   由于象形法偏重主观心理感悟,所以在甲骨文和金文里,一字多形非常普遍。后代尽管对字形作了整理归并,仍然留下了一字多形的尾巴。例如“水”与“氵”,“火”与“灬”等等。   指事法和会意字的主观心理感悟作用更明显,指事和会意主要构造意义比较抽象的字,所以更加依赖于主观心理感悟的取舍   例如指事法的上字,是“一”上叠加“丶”,这里的“一”可表的意义太广泛了,可以是数目,可以是地面,可以是地平线……如果理解为“地平线”,上面加一点可以理解为“旭”〔太阳初起之处〕,也可以理解为“暮”〔太阳初落之处〕,等等。   至于会意法里主观心理感悟的取舍主导作用,在上面所举的“休”和“牧”里已经说得够清楚了。   形声字比较接近表音文字,按理应当主要注重语音的客观自然属性的辩析,可是在形声法里仍然弥漫着浓郁的主观心理感悟作用。近代“以声求义”派训诂学就证明了部分汉字的声旁兼有表义作用,这种表义的途径大都采用主观心理感悟起主导作用的会意法[丁卯4]。      正是因为两种语法对于客观自然属性的辩析和主观心理感悟的偏好不同,导致了东西方思维的自然客观性和心理主观性的区别。这两种倾向在中西医里就特别清楚。西药分析药性,注重药物的分子结构,而中药完全根据“形、色、味”这些心理感悟极浓的因素判断药性。[附1]东西方给事物归类方法的不同,则更加体现了这两种相反倾向[附2]。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正是两种语法系统决定了两种思维方式。其中,易学的万物类象源于汉字的象形造字法更加明显。对此古人早已有了认识。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就明确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题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许慎的说法只不过倒因为果罢了。按照常理推断,语言的产生应当在文字之前,文字的产生也应当在易学理论成熟之前。应当是汉语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造字法,是汉语语法以及文字造字规律导致了易学理论的形成。   在后面的分析里大家将看到,“象形法”在汉语的词法里,尤其是句法里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1]关于字”、“词”、“词素”的定义。   “字”是最小又自由的文字单位,它是文字体系中的基本单位。   “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词”是语言中的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实体单位。   在汉语里,每一个“汉字”就算“一个字”,而欧语里。每一个“字母”就算“一个字”。这里的“字”是建立在视觉空间的基础上的,它不考虑它的服务对象——语音和语义。   词和词素都要考虑语音和语义的,二者的区别在于能不能独立运用。   在欧语里,一个词往往由多个语素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它自然会由多个字组成。例如俄语里的动词“读”的未完成体“чтать”就有两个语素,实素“чта”和虚素“ть”;前者为词根,表达“读”的指称意义,后者为后缀,表达动词的语法意义。“чтать”由五个字组成。   在汉语里,除了连绵词〔如“逶迤”〕和外来词〔如“布拉吉”〕之外,绝大多数一个词就是一个语素,同时也是一个字。    附录:      [附1]西医的自然性和中医的心理性      长期以来,很多人有个重大误会,以为科学最讲道理,其实科学是最不讲道理的的学科,它只是描述现象,从来不解释现象的来由。“万有引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科学只描述和计算万有引力,却绝口不涉及万有引力的由来。   中国人却经常解释现象的由来,只是西方人不大相信易学的解释而已,西方人之所以不相信,是因为中国人的解释太富于心理性的缘故。   我们可以从西药和中药的药物学看出这种区别。     西药主要分析药物的物理的化学成分以及临床试验来判断药效。中药主要观察形、色、香、味等具有强烈心理色彩的性质,依此分析药效,临床药效与药理分析是齐头并重,相互补充的关系。    比如说,人参为何大补身体?   西医说:人参含人参总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份,含有Rb1、Rb2、Rb3、Rc、Rd、Re、Rr、Rg1、Rg2等多种单体皂甙……然后罗列大量临床报告,最后下结论:经过大量临床经验证明,人参总皂甙对那些病有疗效。至于人参总皂甙为什么有这些疗效是只字不提的。   中医的理由就多多了:人参味甘,甘入脾,脾为生化之源……人参微苦,苦入心,可养心安神……这些药理分析自然同样有大量临床作为实证的。     中医理论中最让西医接受不了的就是“象谁治谁”。诸如:核桃象大脑,所以补脑;人参其形似人,故大补人体……   尤其神奇的是,同是桂树的皮,中医认为桂枝在树枝上,因树枝条达,故桂枝主发散,散寒解表;肉桂在树干上,因树干敦厚,故肉桂主温补,温中驱寒;同是当归,归尾条达主散淤血,归身瓷实主补血,全归既补血又散淤血,故养血。   用这种用“象啥治啥”的原理治病,在西医看来是很荒唐的理由,然而此法治病的确有效,治某些病比西医更有效,这就让西医哭笑不得,不得不另眼相看。   中医利用“相像”来治病的方法处处可见。   中医诊断就四个字:望闻问切。望是望“面像”、“舌像”。闻是闻病人“声像”。问也是问“病象”。最神奇的是“切脉”,是摸“脉象”,根据脉象竟然能主要症状说对十之八九。比如说,脉浮在外,因而是表证,脉沉在内,因而是里证;脉快是热证,脉慢是寒证……其中的芤脉更神奇,芤脉是“如捏葱管,中空外实”,主失血导致的气血两亏;具体脉象是轻模可以摸到脉搏,稍重一点就摸不到了,再重一点又能摸到,象是香葱式的中空管道一样,这种脉象居然和“失血”的症状如此“相像”,令人叹为观止。   中医的耳针、足部疗法、手部疗法,就是把一个人体图绘制在耳、足、手上,根据人体模型图上的脏腑器官的位图来制定相应的治病穴位,居然疗效神奇。其配穴方法仍然是“相像”二字。          [附2] 东西方给事物归类的方法中的自然性和心理性。      化学中的门捷列夫周期表最能体现欧语思维的自然性以及分析手法。   它主要根据化学元素电子的层数以及最外层电子的个数来排列元素周期。显然,元素在周期表里的位置就完全取决于原素的物理构造,不随人的心理意识而转移。这种排列法得出的结论具有唯一性。   东方易学领域里的“万物类象”是汉语思维象形法的典型。   所谓万物类象,就是根据“相像”的原则,给万事万物归类。“相像”与否虽然也与事物是自然属性的辩析有关——它们必须有相像的自然属性的辩析,但事物的属性是多角度的,取哪一种角度作为“相像”的依据,就具有强烈的心理色彩。同一事物,随着观察的角度不同,可以有千变万化的归类方式。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常见的万物类象表里看出这种归类方式的心理性。   ————————————————————————————————     |卦名|乾  |坎  |艮  |震  |巽  |离  |坤  |兑 |   ————————————————————————————————    |自然|天  |水  |山  |雷  |风  |火  |地  |泽 |   ————————————————————————————————    |人伦|父  |中子 |少子 |长子 |长女 |中女 |母  |少女|   ————————————————————————————————    |颜色|赤色 |黑色 |蓝色 |紫色 |绿色 |橙色 |黄色 |白色|   ————————————————————————————————    |性情|健  |陷  |止  |动  |人  |丽  |顺  |说 |   ————————————————————————————————    |身位|右后方|后面 |左后方|左  |左前方|前面 |右前方|右 |   ————————————————————————————————    |方向|西北 |北  |东北 |东  |东南 |南  |西南 |西 |   ————————————————————————————————    |五行|阳金 |阳水|阳土 |阳木 |阴木 |阴火 |阴土 |阴金|   ———————————————————————————————— |天干|丁 |丙戊 |乙 |甲 |癸 |壬 |辛己 |庚 |   ———————————————————————————————— |地支|戌亥 |子 |丑寅 |卯 |辰巳 |午 |未申 |酉 |   ———————————————————————————————— |八门|开 |休 |生 |伤 |杜 |景 |死 |惊 |   ————————————————————————————————   |形状|圆形 |不定形|横亘形|放射形|细条形|三角形|方形 |半圆形|   ————————————————————————————————    |天体|木星 |月亮 |地球 |金星 |火星 |太阳 |土星 |水星 |   ————————————————————————————————    |奇经|阳维 |任脉 |带脉 |冲脉 |阴乔 |督脉 |阴维 |阳乔 |   ————————————————————————————————    |电子|负极 |三极管|电容 |二极管|线路 |变压器|正极 |电感 |   ————————————————————————————————    |行为|震慑 |模仿 |禁止 |创造 |命令 |纹饰 |忍受 |罗嗦 |   ————————————————————————————————    |品性|崇高的|猥琐的|灵性的|神秘的|脱俗的|夸张的|柔顺的|纯洁的|   ————————————————————————————————    |性质|刚性的|黏滞的|有机的|浑成的|柔韧的|空洞的|厚实的|易碎的|   ————————————————————————————————    |性质|充盈的|浑浊的|萌动的|爆裂的|反复的|艳丽的|稳重的|活泼的|   ————————————————————————————————    |感情|坚毅 |阴险 |忧郁 |奔放 |优柔 |浮躁 |沉浸 |欢乐 |   ————————————————————————————————    |动物|鹰  |鱼  |狗  |龙  |蛇  |孔雀 |牛  |鹦鹉 |   ————————————————————————————————    |地形|海天 |沟壑 |高山 |火山 |长河 |沙漠 |平原 |池沼 |   ————————————————————————————————      这个表说明了,只要有某种相似处,一个卦象可以把许多似乎风马牛不相干的事物归为一类。   另一方面,同一事物可以因观察的角度不同而类不同的“象”。例如:一个杯子上有缺口可类兑卦,其形圆可类乾卦,其把柄可类巽卦,其质地可类坤卦,静止不动可类艮卦,敲上去叮当作响类震卦,盛有水(或能盛水)可类坎卦,其颜色可能类离卦,这得看我们从哪个角度上去观察。   [附3]情景感知和作用感知     从逻辑上讲,我们对于宇宙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的时空观来观察测量,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就是定域性时空观和非定域性时空观。   所谓定域性时空观是从拆分式的“点”的角度来观察宇宙时空,而非定域性时空观则是从整体性的角度来观察宇宙时空。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双边逻辑实在”在宇宙时空观中的反映,它们不存在谁对谁错,只存在逻辑取用中的优先权。   所谓双边逻辑物理实在是指两种操作范畴下的物理世界图象。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物理学对于能量的定义及理解是从质量与速度等概念来表达的。可是大家如果认真分析这类表述建立的感知基础就会发现问题:   如果在你面前有两个球体。大小一模一样,颜色却是一黑一白;欲分辫此二球体的能量大小,你可以有两种分辨方法:其一,你可用双手去抱一抱两个球体,从你费力多少的感觉来分辨两个球体的能量大小,如果其中有一个使你感觉“重”,你就会去寻求恢复这“重”的原因,如密度或加速度等等,我们可称之为“作用感知”,这时你就可能根据其作用关系来建立一套物理学;其二,你还可以去区分球体的颜色(或大小、或左右、或上下等等)来判断能量大小,显然,这里的能量大小的区分方式是“情景感知”,在此我们认为黑色的比白色“重”,如果有人想从此种感知去建立一套物理学,那么他的第一作工作就是去寻求能量与各种情景感知的联系。   这两种感知都有可能建立起实用系统(如果把易学中的应用部分也称之为科学系统)。在东方,使用“情景感知”,在西方却使用“作用感知”。这两类对立的感知方式就是不同时空观的由来。至于逻辑不过是这两类感知的符号外化而已(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互变同构映射现象的体现)。我们可用下图表示这种平行关系。      |作用感知|———|定域 时空论|———|科学数理逻辑|     |         |         |     |         |         |   |情景感知|———|非定域时空论|———|易 学 逻辑|      此表就是双边逻辑物理实在的象征图,它表明的是:无论是从文化角度、数学角度、感知角度、逻辑角度、操作角度,还是其他什么角度,都可建立相互对立的“双边”逻辑。而这一切逻辑都能发生的原因,是由自然本体的本质所给予的。   作用感知是欧语语法的感知方法。情景感知是汉语语法的感知方法。   情景感知和作用感知,分别与汉语思维的“心理性”以及欧语思维的“自然性”是同构的。   在两种语法的每一个层次,都会看到这两种感知方法导致的差异。           第6环 对称性 对称性是奠定西方科学和东方易学理论的基石。东西方对于对称的理解和运用有很大不同,而这种差异实际上源于两种语法结构里的两种不同对称方式。在汉语里是整体性对称,在欧语里是分裂性对称。 我们首先可以从欧语诗歌和汉语诗歌对于音乐性中的对称手法中,观察两种不同的对称手法。   欧语诗歌和汉语诗歌都利用自身语音的特点,运用对称规律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只是手征性不同。   西洋诗无论句法也好,篇法也好,都是应用“平移对称法”来处理诗歌的语音。   英俄语以轻重音为主要语言特征,故英诗俄诗为轻重律。例如英诗就有l两大类四小类节奏律:   〔一〕轻重律〔asscending or rising meters〕。   1、一轻一重律〔iambic or iambus〕;   2、二轻一重律〔anapest〕   〔二〕重轻律〔descending or falling meters〕   1、一重一轻律〔trochee〕;   2、二重一轻律〔dactyl〕   古希腊于拉丁诗都偏重于长短,为长短律,同样可以分成“长短律”和“短长律”。   所谓“轻重律”、“长短律”,在句法里是把诗句处理成若干音步,把同一音步的“轻重”“长短”格局反复平移递推,从而形成鲜明的节拍感。在篇法里也是把同一句的节拍格句反复平移递推。   英诗“一轻一重”的“淹博律”为例:         x  a| x a| x a| x a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x  a| x a| x a| x a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x  a| x a| x a| x a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lght   x a|x a|x a| x a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x a|x a| x a| x a   Thus mellow'd to that tender light   x  a| x a| x a|x a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SHE W ALKS IN BEAUTY        在句法上,是将“xa”不断平移重复;在篇法上,也是将“xa|xa|xa|xa”不断平移重复。      汉语诗歌则采用“对偶对称法”来加强诗歌的音乐美。   汉语将声调分为“平调”和“仄调"两种,平调的特征是“扬”,仄调的特征是“抑”,平声与仄声之间是一种对偶对称关系,这种对偶对称是汉语语法中特有的对称观念。   我国古典格律体,就是在句法内部平仄递推,句与句之间、韵与韵之间也是平仄递推,自始至终运用了对偶对称手法来构筑房事特有的旋律美。以七言律诗格式之一为例:   就一句而言,是“△平”与“△仄”递推,即按对偶对称法展开构筑律句。   “△平|△仄|……”或“△仄|△平|……”〔按:“△”表可平可仄。〕     就一韵之内的两句而言,顿尾以及句脚平仄相对,形成对偶对称:   △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韵〕;   就两韵之间,也是顿尾平仄两两相对〔唯句脚例外〕,也是形成对偶对称。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说到对称,大家首先就想到几何学里的对称图形,其实,对称原理远比我们对这种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深刻得多。   对称性的精确数学定义涉及到“不变性”的概念。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西方科学理论中所说的对称,往往不单纯指几何图形的对称,它还指某种作用量的不变性;某种物理现象发生了变化,当其中某种作用量等价不变或协变等价不变,就被视为对称,尽管可能几乎看不到几何图形上的位移对称。   我们平常在几何图形中经常运用到的“平移对称”、“轴对称”、“镜象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等等,也都是图形发生变化了,但其中有某种性质保持不变,这就是对称的本质。   由于语法模式的不同,东方人与西方人对于几何图形的对称方式的认识也有显著不同。   比如,西方的几何图形的对称,是相同的构形的位移,最常见的有平移对称,旋转对称,镜象对称,例如一正方形旋转90°后就会出现自重合。而中国人心目中典型的对称是一种“对偶”式对称,中国人最常见的阴与阳、黑与白、冷与暖的之类对称,如经典的太极图中的黑白阴阳鱼的对称等等;这种对称完全是以人类的心理感受作为其对称的基础的,它只出现在人类的意识世界之中。所以强调物理事实而排除心理感受的西方经典物理学家们,曾经认为这种以心理感受为基础的对称缺乏物理事实的支撑,根本不承认这也是对称性的一种。然而科学的发展最终证明,对偶式对称在物理学领域里有物理现象与之相应,这种现象使得科学家重新开始对这种心理性对称刮目相看。   英诗与汉诗在对称的手法上,除了有平移对称和对偶对称的区别之外,更加表现在拆分与整合的区别。   英诗的对称单元是拆分出单一语音元素——重音和轻音,汉诗的对称单元却是各种语音元素的的整合——平声与仄声。也就是说,欧语中的对称是一种拆分式对称,汉语中的对称是一种整合式的对称。   把握了两种对称手法的异同,也就找到了理解两种语法结构的入门之阶,我们在后面将看到对称性在构筑两种语法中的作用。         附录:     [附录1]美学的对称原理,是构建宇宙的法则。大至恢弘的宇宙,小至微茫的夸克,无一不受对称原理的支配。能量守恒定律与物质不灭定律背后的数学基础就是对称原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证明了宇宙是对称守恒的,这一切使人感觉到:上帝正是运用优美和谐的对称原理构建了宇宙和万事万物。   美国的A·热写了一本科普作品,旨在探索现代物理学中的美,书名就叫《可怕的对称》,其内容主要论述物理世界里的无处不在的对称现象,以及对称原理对物理学理论的构建所起的重要作用。德国科普作家赫尔曼·威尔写的世界名著《对称》,也作了类似的广博的精辟论述。   这里我们无须引用太专门的论证,只稍微提一提一些众所周知的自然现象:天体运行、四季递嬗、月相盈亏、昼夜交替、心律起伏、女性来潮……,它们都有周期,而周期就意味着对称,由此可见对称原理的普适性之一斑。   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性逻辑思维观里,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周易》〕,世间任何大大小小的系统都是同构映射体。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宇宙学的美学基本原理,同样也是所有学科的普适性基本原理。   在自然科学里,对称原理是自然科学理论构建的基本法则:数学的相等式,物理的方程式,化学的反应式,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哪一门学科离得开对称?   人文科学里的任何学科也离不开对称原理。就拿艺术门类来说:美术的构图、建筑的设计、音乐的节奏旋律、诗歌的音乐美……其中的对称现象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人为万物之灵,人类的语言以及人类的思维,能够离得了对称原理吗?   [附录2]中国特有的对称模式。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某些西方物理学家开始对东方式的对偶性对称引起重视,并被称为“超越常规的对称操作”。这种对偶性对称的推广,是1930年由H·Heesch首先提出来的。在50年代以后,前苏联晶体学家许勃尼科夫(A·V·Shubnikov)对于包含黑白对称操作的对称群进行了系统的推导,为了纪念他的贡献,黑白空间群被称为许勃尼科夫群;后来,又有某些超弦理论已经开始尝试引入“对偶”式对称。   当然,对偶方式对称的最早的系统化的研究者是中国人,在《周易》一书将对偶式的对称操作称之为“相错”,而那种几何旋转式对称则称之为“相综”,成语“错综复杂”就是这样来的(附图如下)。 -------------------------------- ▄▄ ▄▄--------------▄▄▄▄▄ ▄▄ ▄▄--相错则成--▄▄▄▄▄ ▄▄▄▄▄ ------------▄▄ ▄▄ -------------------------------- ▄▄ ▄▄-- -------▄▄▄▄▄ ▄▄ ▄▄--相综成--▄▄ ▄▄ ▄▄▄▄▄------ ---▄▄ ▄▄ --------------------------------   第7环[庚午] 手征性         讨论对称性,就不能不考察对称的极性和手征性[1]。   在本文里,我们把注重整合规则的汉语的极性定义为左手征〔或左极性〕,把注重拆分规则的欧语的极性定义为右手征〔或右极性〕。   我们可以从两种文字对于音义的虚实处理,看出欧语和汉语手征性的对立性。      西方人也好,东方人也好,希望文字能够全面地表音表义是共通的心里需求。事实上,屈折语的拼音文字和汉字都有兼表义音的倾向,只不过手征性相反而已。这也是这两种文字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象形文字里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形符提示词汇意义,声符表音节的读音;声符虽然也表音,却用声符形式来表达,这种畸形的表音方式注定了它的粗糙性和不确定性。      屈折语文字的词根表音素的读音,词缀表语法结构意义;词缀虽然也表义,却用表声的形式来体现,这种畸形的表义方式也注定了它抽象性和模糊性。   汉字里表义是主体方式,表音是辅助方式。与此相反,屈折语文字表音是主体方式,表义是辅助方式。   从汉语的主体方式角度看,表义“实”而表音“虚”;从屈折语的主体方式角度看,表音“实”而表义“虚”。其手征性的对立关系如下:      〔左手征〕汉字义符(义实)————→(义虚)屈折语义符(词缀)    汉字音符(音虚)←————(音实)屈折语音符(词根)〔右手征〕      不仅如此,两种手征性在语法里的相反规定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法则里面,其对应关系如下:     |左手征|—|整体对称|—|对偶对称|—|整合式规则|—|缠绕式规则|—|心理性|……    ↑     ↑     ↑ ↑ ↑ ↑    ↓     ↓     ↓ ↓ ↓ ↑  |右手征|—|个体对称|—|平移对称|—|拆分式规则|—|一致性规则|—|自然性|……      受语法关系的制约,汉语思维和欧语思维的对称坐标的极性也是相反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地理坐标。   欧语地理坐标如下:       +北    ↑    ∣    ∣    ∣0 -西 ———————————→ +东    ∣    ∣   ∣   ∣    -南     汉语坐标如下:      南阴 ∣   ∣   ∣   ∣中宫 东阳 ←——————————— 西阴   ∣    ∣    ∣ ↓    北 阳      欧语地理坐标横轴是主轴,左负右正。    汉语地理坐标纵轴为主轴,下阳上阴。   由此可见两种思维的手征性相反[附录]:汉语的“阳”对应欧语的“负”,汉语的“阴”对应欧语的“正”。则有:      |左极性〔左手征〕|——|阳〔东方观念〕|——|负〔西方观念〕|    ↑        ↑ ↑     ↓          ↓ ↓   |右极性〔右手征〕|——|阴〔东方观念〕|——|正〔西方观念〕|       这种相反的手征性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领域甚至大量的生活细节之中[见附录]。       具体就语法而言,欧语的手征性主要体现在句子成分的性属格的的统一上,而汉语的手征性主要体现在语序之中。对此,后面我们将重点分析         注释:       [1]有对称,就有对称的坐标;有坐标,就有极性。手征性就是判别极性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手征性是用来判别旋转物体的运动方向的。   当一个物体作旋转时,我们根据什么标准判定它的旋转方向呢?   人们常说“左旋”和“右旋”,但是若无参照系,这“左”与“右”就无法区分。   物理学家们采用了一种能够不受观察角度影响的普适于任何观察者的判别方法。即用左手握住一个旋转的物体,让四个手指指向物体表面旋转的方向,我们就把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定义为物体旋转的方向。      附录:     相反手征性举隅:      △ 西方物理学里,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按照易学观点,轻为阳,重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电子轻且在外,旋转运动,是典型的阳极性;质子重且在内,静止不动,是典型的阴极性。   △ 西方化学里,化学价是根据外层电子数目以及外层电子的得失制定的。化学元素每一层电子都趋向于八个,满足八个便稳定下来。当外层电子数小于4大于0时,电子易于失去〔减少〕,为“正价”;当外层电子数大于4小于8时,容易得到〔增加〕外来电子,为“负价”。而在易学里,“增加”为阳,“减少”为阴,即正价为阴,负价为阳。   △ 西方人崇尚左方,宗教绘画里,把尊贵的主体放在左边;东方人崇尚右方,把尊贵的主体放在右边,成语也有“可操右券”之说;   △ 西方人黑色象征丧事,东方人白色象征丧事;     △ 西方数学书里,被除数在前,除数在后;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东方数学书里,除数在前,被除数在后;分母在上分子在下;   △ 西方人的名在前姓在后;东方人姓在前名在后;     △ 日期的写法,西方人个体单位在前,总体单位在后;东方人总体单位在前,个体单位在后;    △ 西方人绘画艺术一开始就重形似,重自然性质,采用立体透视法;东方人绘画艺术一开始就重神似,重心理感悟,是散点透视法;   △ 西方戏剧程式写实,对应自然性质;东方戏剧程式虚拟,对应心理感悟;     △ 西方人左手横握叉子吃面包,右手扶盘子或持刀割肉作辅佐;东方人右手竖拿筷子吃饭,左手端碗作辅佐;   △ 打乒乓球,西方人善于横拍,东方人善于直拍;   △ 西方人写字横向排列,一排之中从左至右,各排从上至下;东方人写字竖向排列,一行之中从上至下,各行之间从右至左;   △ 西方人字体圆,东方人字体方;关于字体,还有一系列手征性相反的规定〔丁卯4、戊辰5、己巳6〕   ……   东西方极性规定相反至关重要,它是理解东西方所有理论领域的差别的一个关键,特别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任何一个形式系统的建立,首先就会碰到极性的选择,西方选择了右手征,东方选择了左手征。语法系统当然也是这样,这两种对立的手征性已经渗透到了语法系统的每一个层面个角落。这也是易学“万物皆阴阳”的体现。本文各章各节的展开和每一个论点的确立,乃至所有论述论证都会看到它的作用,请读者注意这个特点。           第八环[辛未] 对称性自发破缺和互补逻辑         任何对称现象中,一定有不对称的缺口存在,我们可称之为“对称性自发破缺”[附录1]。从造字法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不对称的缺口是如何形成的。   拼音文字就是纯记音文字,可是,它是不可能将“记音”的方法一致性地贯穿到底。普适于万事万物的对称性自发破缺原理,决定了拼音文字的造字法也一定会出现逻辑缺口;这个逻辑缺口就在逻辑的起始点——字母的身上。      △拼音文字虽然是纯记音文字,可记音的最小单元——拼音字母本身却不能由记音的方式得出,必须采用与它相对立的方法——记义法。这是很明显的,拼音字母本身的形式也是一种“象形字”,主要由“象形法”得出。例如“o”就象人圆嘴发声,“B”就象双唇闭拢发声之状,等等。      △汉字同样也不能将其表义记录法贯穿到底。   汉语造字有六种方法,象形是六书的基础,汉字的字根全由象形得出,其余五书是对象形字根的再利用。故汉字又称为“象形文字”。   同样,汉字的字根象形字里也存在“对称性自发破缺”。象形字虽然是义符,可不能没有读音,我们同样需要给这些为数不多的象形字配上读音;配上读音之后,象形字根同时又成了形声字里的“声符”。可见,在表义系统的逻辑起点上,所谓的“义符”字根不可能是纯粹的“义符”,而是“义符”和“声符”的统一体,这“配读音”本身也就是一种“记音法”。      正因为表音法和表义法都有逻辑缺口,造字功能是不完备的。为了能够完备地造出语言所需要的任何新字,两种文字都利用相对立的逻辑来作自己的补充。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把两种对立的逻辑称之为“互补逻辑”。   就拼音文字而言,记音规则是主体规则,它同时还利用词缀来记义——标示语法意义。这种记义的规则是辅助规则。   就象形文字而言,象形记义是主体规则,它同时还利用形声字来记音——记音节的大致读音。这种记音规则是辅助规则。      主体规则和辅助规则之间的关系如下:   其一:主体规则是系统建立的基础,辅助规则起补充作用;   其二:主体规则和辅助规则有可能互不相容,当两种逻辑相冲突的时候,辅助规则有优先权[附录2]。   对于辅助规则的优先权,在汉字造字法里就有体现。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汉字的“以声求义”作进一步考察。   一般认为,转注就是就是形似、音近、义同的一组字彼此互相解释,所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就是指“考”与“老”形近且义近,可以相互解释。   转注得以成立的语言背景,就是汉语里存在着“同音或相近音可以表达相近似的意义”的现象。正因为有这种语言背景,所以“以声求义”训诂派所考证出来的部分汉字,它们的声旁的确能够表达某种相类似的意义。例如:波、坡、陂、被、帔、破、披[1]……它们的本义都与“外表”〔皮〕有关联。   可是,“声旁可以同时表义”的法则是不可以无原则外推的,它的适应范围是很有限的,并非所有的声旁都可以“以声求义”;这正如会意是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法之一,并非所有的合体字全都可以会意一样。换言之,汉语采用多种规则造字,每一种造字法只适应于自己管辖的那一部分,都不能无原则外推。   形声字的声旁就存在两种规则,一是纯粹表音,一是表音之外兼表义。显而易见,这两种规则有互不相容的可能。汉字里表义是主体规则,表音是辅助规则,当这两种规则相矛盾时,辅助规则便有优先权。   例如,在“波”字里,“皮”字可以在这里表音兼表义,并无矛盾,我们自然可以承认“水之皮为波”是正确的。可是,“滑”不能理解为“水之骨”,“骨”的表音和表义在这里产生了矛盾;表音是辅助规则有优先权,表义的主体规则只能让位,于是我们只能承认“骨”只能表音,不能表义。   “主体规则和辅助规则有可能互不相容,当两种规则相冲突的时候,辅助规则有优先权。”,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也是许多语言学家从来没有注意到的原则,欧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经常会要遵循它来办事。   由于欧语追求一致性规则,所以在欧语造字法里,字母表音和表语法意义没有发生矛盾,可是欧语的一致性规则是不可能坚持到底的,在句法里这种矛盾将最终显现,其时互补逻辑的原则将在此得到应用。    注释:   [1]水之皮为波,土之皮为坡,“阝”之皮为陂,“礻”之皮为被,巾之皮为帔;破,是从外皮上破起;披也是给人穿外衣,所以这几个字都与“皮”义有关。 附录:    [附录1]   西方哲学家数学家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就是论述对称性自发破缺的。   西方的破缺原理大致可以表达为:“数论的所有一致的公理化形式系统都包含有不可判定的命题。”即就是说,科学形式系统中,可证性总是比真理性弱。而中国人对形式系统中的破缺的理解与此正好相反,在中国人的形式系统中并不缺乏完备性,只缺少判别真理的唯一性标准。换言之,易学形式系统中,真理性总是比可证性弱。   对于“对称性自发破缺原理”,大家可以参阅《藏山雷学》上册第一章,我这里姑且作一不究竟的解说。   科学用分裂对称方法观察事物,是仔细观察树木。科学把树木观察得仔仔细细,然后用加法和乘法来推论森林;根据信息论原理,总体信息大于局部信息的总和,森林总是大于树木之总和,欧语推导出来的森林总是小于实际的森林的,因此科学总是“只见树木,难见森林”。   易学采用整体对称方法观察事物,是整体观察森林之后,然后用减法和除法推知树木,所推导的树木总是大于实际的树木,所以易学总是“只见森林,难见树木”。   从后文的论述中,大家可以看到:对称性自发破缺现象出现在欧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每一个层次里。      [附录2]   辅助规则的优先权,在易学地支的五行生克和冲合刑害关系里有运用。   五行生克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相互作用关系。   五行相生是:   金生—→水生—→木生—→火生—→土生—→金生……   五行相克是:   金克—→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克……   冲合刑害是不同于五行生克的另一种五行相互关系。   以六合为例:   子丑相合,寅亥相合,卯戌相合,辰酉相合,巳申相合,午未相合。   所谓“相合”就是“同一”关系。显然,某些六合关系与五行生克是相矛盾的,例如子为水,丑为土,本来土是克水的,这里子水和丑土却同一了。   易学是怎样处理这种矛盾的呢?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主体规则和辅助规则有可能互不相容,当两种规则相冲突的时候,辅助规则有优先权。在易学里,五行生克是主体规则,冲合刑害是辅佐规则,因此子水和丑土只论相合,不论相克。   欧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经常会应用这条原则,本小节只是应用之一罢了。      [附录3]   当代物理学家发现,宇宙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遵守对称性原理的,这就是各式各样的宇宙守恒定理;但是,对称的宇宙还存在一种“对称性自发破缺”现象,它表现在杨振宁博士得以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宇称不守恒定理”里面。   A·热在《可怕的对称》一书中论述“对称性自发破缺”时说:“终极设计者既要统一又要多样性,既要绝对完美又要喧闹的生机,既要对称又要缺乏对称。他好象在对自已提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要求。”   我们在《藏山雷学》里,通过太极图、洛书、和八卦图中的“二八易位”规律证明了:对称性自发破缺是由于逻辑有边所导致。分裂对称和整体对称是一对相互对立相互补充的逻辑关系,它们都“有边逻辑”,也是一对“互补逻辑”。由于任何形式系统都不可能同时保证逻辑的一致性和完备性,所以在分裂对称逻辑中,整体对称性必然自发破缺;在整体对称逻辑中,分裂对称性必然自发破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藏山雷学》上册第一章。           第9环 欧语的连续性和汉语的离散性         欧语和汉语在语符元的组织方式上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欧语语符串具有连续性,而汉语语符串具有离散性。这两种组织方式导致了东西方人不同的时空观。   我们先从文字的组织方式谈起。   欧语拼音文字里,任何词都是采用若干字母连续书写的形式。以英语单词encouragement〔鼓励〕为例,它可解构如下之组合:      ———————————————————— |前缀 (prefix)| 字根 (root) | 字尾 (suffix)|   ———————————————————— |en- | courage | - ment |   ————————————————————      字根 courage (n. 勇气) 为词的中心,可以独立存在。前缀(en- 使..)与字尾 (-ment 名词字尾)本身虽具有意义,但一定要附加到字根上,为词缀 (affixes)。   encouragement里的这三个词素,字根是实词素,前缀和后缀是虚词素,而虚词素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们必须附着在字根上。所以欧语单词里的字和词素必须采用连续书写的方式。   汉字则不然,它的词素也好,单词也好,都是用离散性的方块字书写。单音词且不必说,由一个词素构成的多音词也是这样,如“逶迤”、“葡萄”、“英特耐雄耐尔”等即是;复合词更是这样,如“鼓励”、“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   汉字的离散性不仅仅是方块字的造型导致的,即使采用拼音文字,汉语多音字里的音素同样可以分散书写,这是它们没有词缀的缘故。例如汉语“鼓励”可以书写为“gu li”,而英语“encouragement”却不能书写成“en courage ment”。   语符串的连续性和离散性还一以贯之地体现在词组与句子当中。   △汉语里的组词方式是堆垒式,其语词可以不附加任何条件直接堆垒在一起,组成各种语法类型的词组。   例如“爱”和“你”可以直接堆垒为两种方式:   1、她爱   主谓结构。这里“她”是主语,“爱”是谓语;   2、爱她   述宾结构。这里“爱”是谓语,“她”是宾语。   △屈折语中的组词方式是榫合式。所谓榫合式是指语词的词形必需配套成龙,各成分之间的性属格必需一一对应;任何一方的性属格不合适,就无法组成合乎语法的词组。   我们同样以俄语“любить”(爱)和“она”(她)为例:   1、“她爱”的榫合形式:“Oна любит”。   这里的“Oна”是主格单数形式,“любит ”是动词的单数第二人称形式。   2、“爱她”的榫合形式:“(Я) люблю ее”。   这里的“она”变成了宾格“ее”,“любить”还要根据前面主语的性属发生变化,此例谓语是主语为单数的“Я”的配套形式,若主语变成其它人称,谓语的后缀也要随之而变化。   榫合式的语法意味着语法成分的单词形式是相互制约、相互呼应的,必需连锁式配套成龙,是一种连续性的组合方式。   堆垒式的语法意味着语法成分的单词形式各自独立的、互不干扰,只要语义有联系就可以堆垒在一起组成词组。这是一种典型的离散性组合方式。   榫合式和堆垒式语法,导致了东西方不同的时空观   西方人是延续性时空观,东方人则是量子化时空观[1]。[附]      上面我们大致归纳了两种语法体系的主要原理,从下节起,我们将开始系统分析两种语法和思维了。       注释:     [1] 附录   西方人是延续性时空观。   西方人认为时间也好,空间也好,都是连续不间断的直线。   西方的计时法是用无限细分法,采用“节点计时法”,一日24小时,一小时60分,1分60秒,1秒60微秒……如果需要,还可以无限细分。   西方计时法的起点为节点“0”,各个时间单位之间也是连续不断的。   西方历法里,虽然也有四季概念,可是认为四季的递嬗是渐变式,而非突变式,四季之间以及日与日之间都是平滑的过渡。   西方的空间也是一样,例如平面方位,也是无限细分法,先是粗分360度,如果需要。也可无限细分。其起点也是节点“0”度,各方位之间是连续过渡的。   东方人则认为时空是量子化的跃迁。   汉语用干支计时计方位,这是一种“时段计时法”,它决定了汉语的时空观是量子化的。例如一日为十二时辰,是十二个时段。它的起点不是某个节点,而是一个时段——子时;相邻两个时辰不是连续的,而是跃迁的,由前一个时辰突然跃迁到下一个时辰,中间没有过渡。   空间计量也是一样。汉语平面方向有两种等分法,一是八分法,按八卦把圆周分为八等分,一是二十四分法,即所谓“二十四山”,是把“八分法”再三分。其起点也是一个扇形。这种方位也是跃迁式方位,其间没有过渡。   中国人的时空量子化计量法,不仅仅是一种名相上的表达方式,而是中国人对宇宙量子化的认识〔中国人给万事万物分类就是用的“八分法”——万物类象,这也是一种量子化的分类方式〕。这种计量方式是有物理现实与之映射的。这种映射在中国人的季节观里最明显。中国历法对季节的交替区分特别严格,一年24个节气,节气的交接有严格的精密计算,这种节气的精密计算来自古人精密的观察,成了古历法家的头等大事。中国人认为节气的邻近有比较明显气候突变发生,指导农事尤为重要。我国南方农村水稻插秧最讲究“赶秋”,就是必须抢在“立秋”之前一定要把秧插下去,否则会减产;而长期的实践也证明了的确如此。中医界有节气前后24小时变天的说法,我和石铭观察了好几年,的确也是如此,很少有例外。在西方人看来,时间是圆滑连续的,节气点是不可能作为气候的分水岭的,更不可能出现相应气候变化。另外,大量经验证明,股市每逢节气的前后一日之内,股指往往有拐点出现。这一切可以证明,在宏观世界里,时空的确有量子化跃迁运动的迹象。   东西方的时空观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西方人重视空间,而忽略时间,科学总是用空间描述替代时间。   西方人重视空间,所以三大平面几何学都是西方人创造的。几何学的严密性也体现了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方式。   西方忽略时间,特别体现在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里,这里只有空间的转换,时间已经聚集成了“点”;能量守恒等式的两边是可以互换的,互换就意味着时间是可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也可以互逆,也有相同的内涵。这种只有空间变换而没有时间的特征已经引起了当代物理学家的反思。   东方人正好相反,重视时间,忽略空间。   东方人忽略空间的自然性质,对空间的描绘富于人文色彩。例如,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对中国地区的“九州分野”(注:)方式也是极富人文色彩。   《周易》最重“时”,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周易》就是“时”的哲学。〔注:见山東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新春《周易‘時’的哲學》 〕   东方人虽然重视时间,可对时间的观察同样富于人文色彩:古代中国人一直认为地球是遇阻中心,日月星辰沿着“黄道”轨迹旋转。   东西方的这种时空偏好,在命运预测术上尤其明显。西方人采用占星术,把出生时间转换为“星座”,根据“星座”论命,实际上就是按“空间位置”论命;东方人采用“算八字”,纯粹根据“时间”论命。   欧语语法主要利用形体的曲折变化,这是“空间形态”的变化(  )。汉语语法主要依靠语序作用,这就是“时间次序”的运用(  )。这一点我后面还要详细讨论。   不仅如此,两种时空观与语法对称的现象,在每一个语法层次里还有其它明显的体现(    )。      [附录2]   Lee Smolin: 量子化时空〔http://www.qiji.cn/news/ 奇迹报道〕   2004/08/26/09:29:54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孙学锋 译,杨光 校】作者:Lee Smolin是安达略省滑铁卢Perimeter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滑铁卢大学的助理教授。他拥有罕布什尔学院的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耶鲁、锡拉丘兹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除了在量子引力方面的工作,他还对基本粒子物理、宇宙学和基础量子力学有兴趣。他在1997年出版《宇宙的生命》(牛津大学出版社)一书中探讨了当今物理学和宇宙学发展的哲学内涵。   我们感觉空间和时间是连续的,但是如果令人称奇的圈量子引力理论是正确的话,时空实际上是以离散形式存在的。   100多年前,绝大多数人和科学家认为物质是连续的。尽管自古以来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曾经推测如果把物质分解到足够小的块,就会发现它们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几乎没有人认为能够证实原子的存在。今天我们已经得到了单个原子的图像,也研究了组成原子的粒子。物质的粒子性已经是过时的新闻了。   在最近几十年中,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想知道空间是否也由离散块组成的。它是连续的,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那样,还是更像一块布,由根根纤维编织而成?如果能探测到足够小的尺度,我们是否能看到空间的“原子”,它们的体积不能被分割成更小的形态?对时间来说,情况又怎样呢?自然界是连续变化的,还是世界以一系列微小的步伐来进化,就像数字计算机那样?   过去16年这些问题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一个名字奇怪的 “圈量子引力”理论预言空间和时间的确是由离散部分构成。这个理论框架下的计算所揭示的图像简洁而优美。它加深了我们对黑洞和大爆炸等令人费解现象的了解。最棒的是它是可检验的。它预言能让我们探测到空间原子的实验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如果真存在空间原子的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