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
(2013-11-30 15:52:17)
下一个
爸妈都是从外地来省城上学后,相识相爱,然后留下成家立业,所以从小长大,几乎没有什么亲戚。印象中他们都是农村人,大部分时候都需要父母的接济。但是妈妈娘家是在城关,外祖父是生意人,感觉外婆家的条件比较好。妈妈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大舅身体不太好,才五十出头就过世了。小姨出嫁之后跟婆家来往不多。给父母送终,照顾外公的产业自然就落在小舅的身上。
小舅与妈妈的感情最好。爸爸在大学工作,每年春节过后,学生寒假结束回学校,都会带些家乡亲人托他们带来的土特产,舅舅出手最大方,给的礼物最多,最好。我至今还记得妈妈收到娘家东西时的喜悦。
听妈妈说,外公在县城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之人家,但家境还算殷实。舅母的娘家有三姐妹,个个都是当时县城里的大美人。舅舅虽然只念到初中毕业,但是人很聪明,加上外公在外名声很好,舅母的娘家就把大女儿许配给了舅舅。夫妇俩感情很好,生了三个女儿,个个都象舅母那样美丽。由于大舅没有后嗣,传宗接代的重托只好落在舅舅的身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们夫妇俩年过四十后,终于获得一个宝贝鳞儿。听妈妈说,满月酒席请来了远近亲戚,左邻右舍好几百人,鞭炮放得震天响,大家都为舅舅舅母由衷地高兴,前来分享他们的快乐。
文革期间,大学关闭,父母都下放被发配回老家。那时我很小,外公还健在,妈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我们去县城看他,那是我最快乐的日子。舅舅把家里最好的房间腾出来给我们住,带哥哥去钓鱼,外公肚子里装满了故事,三国演义,水浒传,讲得绘声绘色,哥哥爱看古书的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邻居有大点的孩子欺负我,我哭着回去,舅舅很耐心地听我讲,安慰我说,不怕,有舅舅在。然后牵着我的手到邻居家去找他们的父母理论。我当时的感觉是,跟我家的不分青红皂白先骂自己孩子的昏庸父母官相比较,舅舅清明公正多了,他给了我一种特别的安全感。我记得,表妹羡慕我们在省城长大,我却羡慕她们有个慈父。
不久高校重开校门,我们全家也搬回了省城,与舅舅家的联系就是每年托学生带来的家乡土特产和书信来往了。但是从心理上感觉舅舅一家里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常常通信。我离家北上,去念大学以后,大表妹第一年高考没考上,来到省城,住在家里,通过爸妈的关系,在附近的重点高中上补习班,准备来年再试。我寒暑假回家探亲,责无旁贷地成为家教。多年不见表妹,她出落得更加标致可人,谈吐非常得体大方,虽然寄住亲戚家,却不卑不亢,很有分寸,一点都不象小县城来的,象极了舅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改变的是,她还象多年前那样,羡慕我成长于书生家庭,条件好,能远走高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还是羡慕她,有个慈爱顾家的好爸爸。
我长大后,渐懂人事,妈妈也逐渐把舅舅的家事告知与我,让我对舅舅更是肃然起敬。原来舅妈漂亮风流,年轻的时候在外面有过男朋友,她虽然很爱家,与舅舅感情甚笃,但就是无法克制自己偶尔在外“玩玩”的毛病,这在小小的县城,已是公开的秘密。作为一个大男人,舅舅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他忍辱吞声,把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管得好好的,保持一个家庭的完整。四个孩子出落得美丽帅气,集合了他和舅妈的所有优点,待人接物非常有礼。舅妈年长之后,毛病也不治而愈,更加爱家,是个慈爱的奶奶和外婆。
前年我和妈妈回国,回老家扫墓,也去看了舅舅和舅妈。表弟表妹及他们的配偶和孩子,几十口人相聚一堂,其乐融融。岁月在舅舅和舅妈身上都留下了痕迹,但他们看见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让我感动。席间,我的饭碗旁边有个红蜡烛,我也没加留意。妈妈后来告诉我,那是舅舅专门为我准备的,以弥补我结婚时他不在身边的缺憾。
我对舅舅的尊敬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发增加,他没念很多的书,没有混个一官半职,他也志不在此,但他爱自己人,他的快乐来自照顾保护家人,先他们之忧而忧,后他们之乐而乐,他以自己的爱心,掩盖了自己所爱之人的软弱,在我看来,这是人生智慧之极致!
Thank you for stopping by!婚姻中很少施与受是相等的,总是有一方付出的比另一方多。从这个角度看,舅妈确实是好命。
完全同意。真正的爱能使我们做出常人不能理解的选择!
Thank you for stopping by。
Thank you for stopping by。我想舅舅是真心爱舅妈的。况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我们这一代人似乎不太容易理解这种爱了。
我觉得容忍和等待只能来源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