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
2014 (133)
2015 (134)
2016 (213)
2017 (172)
2018 (214)
2019 (232)
2020 (191)
2021 (129)
2024 (2)
梦忆父亲那柔弱性格和悲剧一生
曾经以“父亲柔弱的性格和悲剧的一生”三年前发出此文,写作至今已经整整23年。每每夜深人静,我夜不能寐。忆起悲沧的父亲,叹毛泽东时代中国人生命实在渺小。这也是我拿起笔来评论时弊的原因之一。今日父亲节征文,再度发文借以纪念我至爱的父亲。他那里58年人生中留下的只有微小和服从,绝对没有思考和反抗。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很早就想拿起笔来写写我父亲。倒不是学习鲁迅弃医从文,而是我始终未能摆脱父亲苍凉的一生在我心上刻下的痕迹。
父亲大概从来就没有体验过幸福,但他或许也道不出什么叫痛苦,否则他以红薯叶下面条就不会吃得那么津津有味了。如果一个人从心灵到肉体都彻底麻木了,还会有什么要求?还会为自己争什么基本人格和权利,做哪怕最低限度的挣扎?
据父亲的同学说,父亲在师范学校读书时曾学习成绩优异,才华出众。作为校学生会主席,他可以在千百人面前侃侃而谈。毕业后,他因工作出色而晋升为一小镇的小学的教导主任。但在轰轰烈烈的“反右”斗争中,他因向上级提了意见,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从此开始了悲剧的一生。我这个生不逢时的“倒霉蛋”正是在这时来到了人间。从略为懂事开始,我就丝毫没有感觉到父亲曾经有驾驭命运、叱咤风云的能耐。我眼中的父亲懦弱、缺乏灵气,甚至没有思想。
我记得,父亲常带着一枚“反革命分子XXX”的徽章,白底黑字,从大街上过时,被人指着脊梁喝骂:“XX璋,不盖章!”或“打倒反革命!”这些嘲弄和叫骂对父亲来说可能只是皮毛浅痛,但对于年幼而自尊心很强的我来说,真是无法接受。我也像其他“反革命”的“狗崽子”一样抱怨过为什么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每当我路过父亲学校门前的那一段街区,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时,会止不住眼泪一个劲儿往外冒,又不得不硬吞进鼻腔、咽进肚里。
父亲忍气吞声、任劳任怨、勤劳质朴。我怎么也想像不出,像他这样唯唯喏喏、诚惶诚恐的人怎么会犯错误,还成了反革命!命运就是这样,可造就人,也可毁灭人。特殊的经历和环境磨掉了父亲的灵气、淬死了他的思想。在学校,他没有权利教育人,连临时工炊事员都可以对他吆三喝四。他和扁担、锄头和菜刀结下了缘份,担水挑柴、买米买菜、推磨推碾、打钟摇铃、刻印謄抄,早上五更必起,入夜人静才归。他是学校一呼即应、随叫随到的勤杂工。南方的盛夏,水贵如油,为师生们能有水喝,父亲要深夜排长队,下到井底一瓢一瓢把水舀出来。数十年如一日,两手老茧、两肩霜花。除了为学校的公事打杂外,他还得给老师、校长、甚至学生帮忙干私活,那都是些重活和累活,忙完后却连一声谢也捞不着,人们怕落下个兴(坏分子)划不清界线的罪名。
在外忍辱负重,在家也不平静。母亲秉性急躁,且[政治觉悟]高。当父亲刚戴上[帽子]时,她竟不许父亲进家门。直到多少年以后,风声不那么逼人了,气才渐消。父亲数月半载才能回家一次。每当这时,我都分外高兴。不是因为父子情(那时我也麻木了),而是父亲每次回来都能带回大量水果、蔬菜,或煤炭柴禾。我在家排行老大,洗衣涮碗、买米挑柴都是我的责任,父亲弄回煤和柴,可以省出我的麻烦。父亲每个月只有二十三元钱,他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除了给家里买些东西,全都如数交给母亲。母亲则因受外界压力而变得性格和心理扭曲,总是没有好脸给父亲看。我们兄妹亦狐假虎威,也不给父亲好言好语。我深记着一件事:一次父亲批评我,我耿耿于怀,竟满地写开打倒他的标语。今天只要一想起来,就不能原谅自己。尽管懂事之后,我一千遍地忏悔,也于事无补了。父亲在他的一生中,从亲骨肉那儿都不能得到一丝温暖、一丝谅解。虽然我也尝过人生的辛酸,我成绩优秀,却迟迟加入不了共青团,母亲是班主任,却不能让自己的儿子推荐上初中……但较之父亲绝望般悲凉的一生,实在是不值一提。
父亲一生既无建树、也无祈求,走完一生时,还不到六十岁。[四人帮]倒台后,他终于被平反,重新走上了讲台。然而他秉性难移,旧业不忘,仍然为学校刻写謄印,帮厨打杂;一直到肝癌把他逼到病床上,他还对前来探望的同事和领导道歉说,拖延了刻印学生的辅导材料,待病愈后一定加班加点补上。
父亲作古已有十年了。我常做恶梦,梦到他仍然未能超脱人生的苦难,醒来后我真想说那句我从未曾对他讲出过口的话:父亲,我好疼你。
亲爱网友们,你们是我的好朋友,好老师,从您们的评论中我读到了力量,信念,哲理和坚定的意志。尤其是关于对他是大爱无疆的博大胸怀,让我深思,让我反省。父亲是寡言少语,但并不是没有思想。从您们的评论中我深度思考以后,发现他的伟大人格和坚强不屈的一面。反观总有一些人永远是不满意,对别人指桑骂槐,标准很高,对自己却网开一面。父亲对人只有奉献没有获取,他的忍让,他的包容,他乐于助人,有求必应。然而他从来没有索取,永远是付出。
可怜的他在那不是太长的一生中,痛苦太多,享受太少。得到的太少,赋予别人的太多。在那个扭曲人性的社会里,有一些人贪得无厌,有的逼得走投无路。是的,如果我父亲是那种坚如磐石的性格,也许受不得一点委屈而走上绝路,我的家庭将是四分五裂,我可能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所以,同学们我们行动起来,反思文革。祝大家父亲节快乐。谢谢了。
Thanks a lot today as well.
首先感谢诸君,网友,兄弟姐妹们的来访,参评,鼓励,批判,关怀,励志,愚深受
感动,涕泪。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写于二十年前的文章,当时父亲辞世才十年。
当时的观点和认识都带有明显的时代感,而且更反应当时国内环境(刚出国)的见解。
连我自己现在也不能完全认同了。但是我每次读此文,都止不住哽咽于喉,含泪于
睛。所以各位的批评和安慰都是真诚的,真的令人动容!其实与很多读者和他们的
友人比,也许我家经历不算悲惨。但今天的交流还是偶有所得,各位的关心让偶从
不同角度去认识父亲,及那个黑暗的年代。
不用说了,历史需要回忆,读史使人明智。让我们大家更成熟。即使再有人搞文革,
我们大家行动一致,方能阻止某些疯子狂人的怪诞的逆史潮流的倒行逆施得逞。
鞠躬再谢了!!!为了省篇幅,恕不一一回复!
作为晚辈,我没有毛时代的生活经历(两岁时毛死了)。但我很不同意楼下众多留言对您母亲甚至对那时还是孩子的您的评论。 我认为,她的选择只是一种在大难面前求生的无奈,是被吓破了胆后的麻木。她只是跟随了一个没有人性的时代,不够坚强并不是道德缺陷。使用恶劣手段迫使别人放弃坚强和道义的人才是有道德缺陷的人。
又读一遍你的忆父文章,于是又感叹嘘唏一番。同意楼下网友说的,你父亲可不是什么儒弱,是有大爱的人。
相比之下,楼主应该仔细搜搜自己从母亲那里继承的自私冷漠胆怯的DNA吧,别把这些东东再传给下一代了!恕我直言,谢谢分享。
。。。。。。。
我非常同意这个看法,我的父亲同你父亲一模一样,,我的母亲也脾气不好,因为小事吵架,但是她心里是爱我父亲的,我父亲在农场劳改,她自己要求从大城市到农场,在我父亲生病时天天给送牛奶。你的母亲只有共产党的党味,没有人味,恕我直言。
父亲那悲凉的人生,折射出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悲剧,我的亲友中也有这样的长辈。
戴反革命徽章,第一次听说,是文革最激烈的时候吗?是耻辱的红字?还是犹太人的黄色大卫星,被标志为人人都可以扑打折辱的加害对象,只因为说了几句真话?这是禁忌环境里巨大的生命成本。
可是面对一种无比强大的、绝对的恶又能如何呢?他们把一种社会学说伪装成信仰,用邪教代替了真正的宗教,人们精神上被剥得象孤儿,反对它或它的所谓基层代表本身就是罪;他们还垄断了生存权,可以任意处置一个人乃至一家人的生活水准和生存地点。
只好安慰地想象,父亲每次回家时带回果蔬柴火,他的内心还是快乐和满足的,那是卑微的本能的归依感和舐犊情深。
父亲的生命状态仿佛是一种在人间的戴罪苦修,忍受一切,把自己无限趋进于零,这样是否才换来基本的安全和生存呢?想起张贤亮描述那个时代人的生存状态的一句话——习惯死亡。
博主的父亲如果在宗教里,是忍者、是苦行僧、是人性荒漠里的坚忍的跋涉者,彼时彼刻,活着就已是胜利。
相比之下,楼主应该仔细搜搜自己从母亲那里继承的自私冷漠胆怯的DNA吧,别把这些东东再传给下一代了!恕我直言,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