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清蓮
今天我终于查到一篇宝贵的文献:《美国高等教育的过度政治化——1969年至今教师政治意识形态趋势》,正好证明1968年左派“体制内的新长征”非常成功。以下是内容(三张图表可清晰表明趋势):
在左派占绝对优势的大学里自由派和极左翼教职员工的比例从1998年的44.8%上升到2016-17年的59.8%,占据了绝对的多数。历史、英语、外语、哲学、人类学和政治学这些专业都在迅速衰落,这些衰落最快的专业无一例外地都表现出一个特点,拥有高度政治化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几乎全部来自左翼。
The Independent Review Volume 27 Number 3 Winter 2022/23
1这统计证明了我们的现实感受。
2而目前美国现实证明左翼的努力卓有成效。
3,这项统计的相关数据是8年前(2017年)的。我的现实感受是,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领域里,自由派+极左翼教职员工的比例,在这八年以后,已经远超59.8%,我的估计是,2023年到2024年,超过89.0%。(而另外10%由于DEI的强势,批判种族理论的政治正确,不敢吭声)高校早已成为美国左翼大本营。
4,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青年一代的大多数,包括中国流亡的异议人士的大多数后代,持左翼价值,因为他们在美国完成了高等教育;这就是为什我对杀害查理·柯克的凶手的政治立场的判断,不会以其父母的政治立场和家庭教育做依据,因为他出了家门,去了高校;这就是为什么查理·柯克上大学后很快退学,而勉力自修;这就是为什么这一届美国政府试图把资助高校的资金,纳税人的钱,收回来,直接发放到父母手中,扩大家长选择权,使之有能力选择自己孩子要上的学校;这就是为什么不止一个保守主义思想家差评高校的人文学科教育水准,不鼓励高中生就读这样的高校,甚至自办网络大学,回归传统美国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Hillsdale College这样的完全、彻底、长期独立于历届政府的高校如此可贵,且鳳毛菱角……。
5,我最近才发现这种教育的一个“成果”:极左翼语言的中,“白人”这个词语,不加任何定冠词或形容词,已经成为贬义词,是种族歧视的同义语。语言内涵的变化,通常反应社会意识之最深刻的变化。“白人”=种族歧视,生为白人,你就有原罪,加上BLM价值,这叫做“肤色论”,我们在中共治下的文革期间见识过,不过表达不同,叫做“出身论”、“血统论”。
高等教育近期急劇左轉——60%的教師自認為是「自由派」或「極左派」。這種左傾的絕對多數導致了對非左翼求職者(包括保守派和溫和派)的普遍歧視,而且這種趨勢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本文預測,接受這種轉變的教師將自食其果,因為他們將面臨來自公眾的更嚴格的民主監督,而公眾將意識到高等教育不再符合其價值觀和教育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