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探索

用不受宗教束缚的思想去看待圣经
正文

别拿慈禧不当干部

(2012-01-11 08:36:01) 下一个

最近读到《明朝那些事儿》第五卷第11章写万历皇帝他妈那段,作者“当年明月”插入了一段对历史上女权时期的人物分析,其中提到“慈大妈”(慈禧)。光看当先生给慈禧的这个谓称就充满了无限的鄙夷,文章更是有失公允,基本上继承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全部糟粕,把是她干的或不是她干的糗事,都一股脑儿的推到她头上。

诚然,作为当时朝纲的实际掌控者,对很多历史事件是要负一定的责任,但有关重用义和团,导致八国联军之灾的责任,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跟她没关系,是艾新觉罗家的男性王爷头脑发昏搞出来,这一点,八国联军也心知肚明,要不然就不会请回“西幸”路上的慈禧继续主政了。

我之所以在那位肇事的王爷前面加一个纯属废话的定语——“男性”,乃是因为在女人执政这个问题上,当年明月先生从骨子眼里透露出一种男尊女卑的情结。为了掩盖这种情结,表达出一种貌似的公允,当年明月提到,洋人也为光绪皇帝向慈大妈求情,暗示洋人也是支持男人执政的。

但是,当先生错了,洋人是支持慈禧的。

在洋人势力已经渗透到宫里,直接影响中国内政的晚清时期,没有洋人的支持,慈大妈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垂帘。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得到洋人的支持,光绪也不可能那么轻易被袁世凯出卖,窝窝囊囊活在慈禧的掌控中。袁世凯正是以他优秀政治家兼军事家的敏锐,洞察到光绪不受洋人的待见,所以,关键时刻舍光绪而把宝押在慈禧身上的。

这就奇怪了——洋人为什么要支持慈禧这样一个女流呢?说起来也没什么意思,无非是慈禧姓耶,而西方人多是耶稣教的信徒,对姓耶的特别感冒。

有人可能会质疑:慈大妈是女流,而耶稣是纯爷们,他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

没错,耶稣是个“纯爷们”。

却不是真爷们。耶稣是个传说人物,就像孙悟空、朱八戒一样,他的男人形象不过是信徒们想当然地设计出来的——神子嘛,当然是男的。事实上,他是“处女所生”。我们知道,男性染色体XY必须受之于父亲。从染色体的角度看,没有父亲的耶稣跟慈大妈应该是同性。况且,慈禧晚年也被称为“老佛爷”,也是“爷们”。

可见,女人当爷,是有历史传统的,并非到了“曾哥”时代才有“纯爷们”一说。

另外,对于女人执政,洋人并没有与“当年明月“相似的心理障碍。在慈大妈执政期间,大英帝国,也是牝鸡司晨。

对从小受“处女生子”这种非正常生育现象洗脑的西洋人来说,“牝鸡司晨”、“公鸡抱窝”才是正常现象。虽然前者有英国女王为实例,而后者子虚乌有,但好莱坞却为此专门拍过一个电影,请来了大名鼎鼎的鸡肉男施瓦辛格,着实把“公鸡抱窝”虚拟了一把,过了一回信仰上的干瘾。

正因如此,慈禧当政在西方人眼里非但没有丝毫的不妥,而且自慈禧回京重掌政权后,洋人是早请示、晚请安、献美女(可惜慈禧消受不起)、献作家、献画家、献记者、献摄影师。简直把她当成耶稣再生,忙着作传摄影做纪念,很是巴结了一番。

抛开洋人出于宗教情结的支持,慈禧的当政,其实还是受到朝廷很多男性大臣的支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袁世凯告密。在他心目中,就没有“当年明月”那样的性别歧视,而且认为,太后当政,强过皇帝当政。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大宅门》这出戏,老爷子交权(一串钥匙)的时候,虽然还有几个儿子,却把家政大权和祖传秘方交给了儿媳妇。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女人不是不能执政,中国有不传女儿传儿媳妇的传统,国家大事说穿了跟家务事也没什么两样。但关键还在于,慈禧太后确实有从政的能力。关于这一点,我也不想举太多的例子,只看她一死,权位传到溥仪的父亲——艾新觉罗家另一位男性王爷——醇王爷手里,立马崩盘就知道,有执政野心的男人不少,但有执政才能的男人却不多。

古今中外,男人执政是主流,但平庸之辈不少,亡国之君也不少,倒是在寥寥无几的女人执政期间,很少看到女人把国家治理到亡国境地的。慈大妈执政时代,绝不是中国历史的遗憾,至少不是清朝皇室的遗憾,正是有了她,清室才得以苟延残喘,到她一死,清朝的气数也就绝了。

在话及女人执政史上,当年明月对武则天的执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与慈大妈的执政做过一番比较,把慈大妈好一通贬损。个人认为,这有失公允。要知道,武皇期间,中国是世界强国,万方来仪,驾驭那些还处在荒蛮时期,未曾教化的洋人非常容易,只要接受他们的朝贺,再回赠些财物就天下太平了,顶多就是出嫁个把公主,贴上个把女人的幸福而已。但到了慈大妈执政的时候,洋人势力以今非昔比,在一个男人为大、夷强我弱的环境下,驾驭朝内的男性已属不易,控制那些不受他权力掌控的洋人,其政治手腕应该是不输于武则天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武则天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相貌。对于靠走后妃路线走上执政之路的中国女人来说,这是非常要命的。这从当年明月以“大妈”相赠可以看出,在男人心目中,慈禧执政的时候,别说已经年老色衰,就是年轻的时候,也不曾漂亮过。

当然,这是“当年明月”的想象。

在当先生的想象中,武则天就算不是年方二八的美妹,至少也是刘晓庆扮演的那种,六十岁老太太看上去像三、四十岁的艳妇。而慈禧即使年方二八也是“大妈”。

这个想象是靠谱的。

长着一张阶级斗争脸的慈禧,能成为咸丰的宠妃坐镇西宫,并三次垂帘,除了运气外,除了掌权后可以打压不服气的男人政客外,其钻营手段和政治城府也是不容小觑的。虽然她最终都没能象武则天那样称帝,而只是一介太后,但我同样认为,她是一位不世而出的杰出政治人才。

最后要说的是,瑕不掩瑜。作为一个明史专家,“当年明月”对慈禧这个清史人物的失败评判,无损《明朝那些事儿》的整体的完美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