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地球人看不清自己的问题,所以要听外星人语。
正文

淮海功臣排行榜并附淮海战役全过程 ZT

(2012-06-24 19:15:57) 下一个

本人身为草根军迷,绝对是没有资格给战功显赫的将领们乱排座次。仗着朗朗乾坤,自由世界,本人不自量力,本着向百晓生前辈学习的精神,乱点英雄谱。 太祖是创国之人,其功过,远远超越淮海这个档次。虽然,三大战役都有他在运筹帷幄,他的戏份一点都不少,但我还是将他算作是主教练,就不再和队员们一起评功。此榜只限场上队员。

首功:粟裕大将,华野代司令代政委前委书记,总前委之一。为啥说粟大将第一功?首先,粟裕斗胆直陈说服主席改变了战略部署,主席不再要求出击江南,下定决心在江北做战略决战消灭国军主力,这才使淮海成为可能。其次,豫东、济南,战局向着设想的方向发展,粟裕提出并命名了淮海。接着,淮海打响的第三天,粟裕的齐辰电开始将小淮海推向战略决战的大淮海。再者,粟裕是淮海前线的第一操盘手,始终控制全局并针对全局在调配兵力。最后,主席说过粟裕同志淮海第一功,这也基本是党内军内共识。 

二功:刘伯承元帅,中原军区司令,中野司令,总前委常委。淮海前线的第二操盘手,他能够完全的领会粟裕的战略意图并且带领中野不遗余力地作战役协同。当战机出现他当机立断以辅为主开始主导战场,而这时华野又鼎力相助。唯有两位战略高手无我境界的配合,造就了淮海的辉煌。 

三功:饶漱石,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华东真正的一把手。极其出色并富有远见的后勤组织,总能跟得上战役规模的扩大。几百万人两个多月的吃喝,前线的弹药装备补充,这是多么巨大的工程。整个淮海战役期间,部队打到哪儿,支前民工就跟到哪儿,一切安排得有条不紊,没有听说过任何后勤上的失误。当然华野本身的后勤部也很出色,但华东王饶书记的统筹能力确实不可小觑。 

四功:谭震林,华野副政委,总前委之一。谭老板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比较平衡,淮海期间始终率领作为主方向的华野的主力集团在作战。第一阶段他和王建安指挥山东兵团主打黄伯韬,第二阶段和王建安围兜杜聿明集团,第三阶段和王又是作为主攻集团率领半个华野收拾杜聿明集团,最多时指挥过9个纵队。确实是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立了实实在在的功。原想将其排在第五,考虑其晚年就淮海战役指挥的问题向二代核心叫板,本人身系草根自然是不唯上的,无论如何也得给谭老板叫板的资格。 

五功:邓小平,中原局书记,中原军区政委,中野政委,总前委书记。说到二代核心,必须得多啰嗦几句题外话,本人并非毛左,绝对敬仰邓公领导的才能,其对国家和人民功劳,亦非淮海所及。他和主席一样,心中都有富强中国的蓝图,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非常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设想的蓝图,摸索着前进。邓公之所以能成为二代核心,是因为他的蓝图,他的作为,更是人心所向。回到淮海,作为名义上的总指挥,不可否认并不十分擅长军事的小平同志也是费尽了心血,本人完全不怀疑,其决心之大投入之深以至于后来邓公总有这样的错觉淮海是我指挥的。其实小平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是给刘帅加油添火,并时常助刘帅下决心,二是有条理的统筹组织中原方面的各项工作,虽是副方向但工作量也不小。虽然球技(军事)平平,怎么着也是主教练亲自任命的场上队长,功劳能排个四五名。 

六功:王建安上将,华野山东兵团副指挥,各阶段华野主力集团的实际军事指挥。华东一把手饶漱石最为信任的将领除了粟裕就是王建安;在本人眼里,他是华东最能打得上将,只是比较低调,没有别的上将那么传奇。他的功劳,其实在说谭老板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而且与谭比他是实实在在的战将,军事指挥更是以他为主。

七功:郭汝瑰,国军陆军中将,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他的作用不多说了,你懂的。

八功:陈士榘上将,华野参谋长。士榘的亮点是助中野打黄维。12兵团人数虽不算最多,但4个军都是能打的部队,全是干的没有稀的,实力和整个中野有一拼。12军团是毁在黄维手里,但其部队确实能打,是淮海战场上给共军造成伤亡最大的兵团。我估摸着在军(整编师)一级编制里,整个解放战争18军(整11师)给共方带来的损失应该是能排第一的。也难怪中野啃不动黄兵团,可是士榘一到,全部搞定,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非常快意恩仇。 

九功:宋时轮上将,华野10纵司令,华野阻援集团的指挥者。宋的亮点是徐东阻击战。军内评价10纵是阻击战的爷爷,敌2兵团司令邱清泉评价排炮不动,必是10。面对敌人数装备优势的两个兵团的轮番攻击,宋部就是能够屹然不动,愣是没让他们和黄伯韬会合,眼睁睁看着黄7兵团被歼灭。第三阶段,宋也是华野两个辅攻集团之一的指挥者。 

十功:陈赓大将,中野陈谢兵团司令。陈谢兵团虽在中野名下,但之前军委一直将其作为一个方面军在使,实力亦超出大别山出来的刘邓大军,无怪乎有中野的独立王国之称。陈赓集团是中野绝对的主力,在陈士榘来助战之前,是负责东面主攻黄维的主要力量。在对12兵团的整个歼灭过程中,陈赓的功劳不亚于士榘。 

十一功:陈毅元帅,华东军区司令,华野司令政委,中原军区副司令,中野副司令,总前委常委。NND,这帅的头衔忒多忒晃眼我敲的好烦恼,所幸我没有被晃倒,认真推敲出其闲人本质。中原方面军有刘帅政有邓公,都是极有主见说一不二的主,轮不到陈毅插手;华东方面老陈是被主席出来的,不能再没脸没皮的去插手指挥。感觉就是可有可无的人,挺悲催的也有点委屈。其在淮海中的作用,主要是协调华野和中野的战略配合,协调刘邓的指挥,缓冲各种分歧,使大伙儿能够更加融洽的团结一致。若按正史来排,陈地位这么高的高人即便是什么也不干肯定也会排的很靠前。 

十二功:张震上将(87年),华野副参谋长。参谋集团是一支队伍的大脑,主持华野野司参谋机关日常工作的张震自然是粟总指挥战役的第一助手。张震淮海全程都和粟在一起,虽不拍板,也算是出谋划策,参与指挥。齐辰电,可是也挂了张震的名的。简言之,他是粟总当之无愧的得力助手。 

十三功:陈锡联上将,中野3纵司令。陈锡联的亮点是率两个纵队攻克宿县,宿县虽说比较空虚,但也有黄伯韬的主力25军一个师在守。攻占宿县可以说是淮海战役的点睛之笔,意义非常重大,完全隔断了徐州集团与蚌埠集团的联系,形成了对徐州集团的合围之势。毛粟在战略谋划阶段都有过模糊的攻占宿县的设想,刘伯承是首先明确下令攻打宿县并作具体部署,陈邓是英雄所见略同,前敌指挥作战的是陈锡联。围攻黄维时陈也是担任辅攻的中野西集团指挥。 

十四功:韦国清上将,华野苏北兵团司令。苏北兵团在淮海战役里,只能算是跑龙套的主,担负的责任主要是阻击、侧击、牵制、监视、掩护、围堵、辅攻等等。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跑龙套的作用,它要是掉了链子,主力们轻则丢了战功,重则引火烧身不得保全。韦的表现还是兢兢业业,丝毫没有出纰漏,当的起最佳龙套奖。第三阶段,韦是华野两个辅攻集团之一的指挥者,当然主要是在外围捡漏。 

此外还有华野后勤司令刘瑞龙,华野政治部代主任钟期光,华野特纵司令陈锐霆,华野和中野的几个主力纵队的主官陶勇、王必成、聂凤智、叶飞、孙继先、张仁初、成钧、周志坚、王近山、杨勇等等,都是有亮点可以登上功臣榜的。 

当然,这么大战果,功臣榜上似乎不应少了国军方面的友情赞助,本人觉得校长、小白、大维可以入围三强。

淮海战役全过程简略回放: 

1、济南战役之后,华野当家人粟裕开始策划淮海战役,计划在徐东淮海一带,歼敌一个主力兵团十几万人,然后向东进取淮阴;同时恳请中野作战略协同,计划在淮海之后,两大野战军形成对徐州蚌埠的合围之势。与此同时,白崇禧和杜聿明都认为守江必守淮,应将国军主力撤出百战之地徐州,集结于蚌埠津浦线一带。国军收缩兵力应该说是明智的,可惜白崇禧因桂系与蒋的矛盾临战撂担子,杜又临时被老蒋拉到东北去救火,国防部举棋不定不敢担负让出徐州的责任,计划未及实施。结果让刘峙将机动兵力在徐州两侧延陇海线摆了个一字长蛇阵。 

2、参加淮海战役的共军,史称60万,大概没有包括一些地方部队性质的独立旅。华野这边是12个主力纵队加特纵、鲁中南纵队、两广纵队还有第二阶段加入的渤海纵队,大小共16个纵队以及两三个独立旅,总兵力应在四十六七万,从徐州北面南下。参战的中野部队7个纵队两个独立旅总共应不超过十六万人,其中主力是在挺进中原中留了一手没有太大损失的陈谢兵团两个纵队,原先刘邓大军的4个纵队也就是六万人样子,平均一个纵队三四门野战炮,可见在大别山里损有多严重。中野除11纵跟着华野的苏北兵团,其余部队先后从徐州西面的商丘地区向徐州南穿插,形成合围徐州之势。 

3、再来看看国军的参战序列,负责前线指挥的是徐州剿总刘峙杜聿明,按实力从大到小有邱清泉、黄维、黄伯韬、李弥、孙元良、李延年、刘汝明7个兵团、冯治安的第三绥靖区、周磊的第一绥靖区和徐州的卫戍部队,总计约80万人。刘峙见共军有扑向徐州之势,便遵从老蒋之意调整布局,李弥孙元良从徐州东西两侧缩回徐州会合邱清泉,李延年从陇海线东端的海州连云港、刘汝明从西面的商丘向蚌埠撤退会合,黄伯韬从徐州海州之间的新安镇向西面的徐州集团靠拢,冯治安的以西北军为主的第三绥靖区仍坐阵徐州北面,周磊的第一绥靖区坐镇淮阴拱卫京畿,黄维则从华中武汉向徐蚌靠拢。

4、粟裕果断的提前两天发起战役。战局瞬息万变,如果按原计划118日发起战役,徐州东面的黄伯韬兵团肯定已移至曹八集将与李弥兵团之间的真空地带填上,并撤回徐州,华野将错失围歼黄兵团的机会。主席对粟的回复是要机断专行,不必事事请示。这样,得益于徐州北面第三绥靖区何基沣张克侠等的起义,华野迅速通过其防区直插曹八集,封住了黄伯韬7兵团回徐州的路,并将黄兵团五个军番号的总共十万余兵力围困在曹八集以东碾庄一带。

5、中野6个纵队加俩个独立旅自豫南徐州以西的商丘地区尾随刘汝明杀入战场,在战役第一阶段首先攻占徐州之南兵力空虚的宿县,之后的主要任务便是阻击北上的支援徐州的三个兵团,西南武汉华中地区过来的黄维兵团、正南方蚌埠地区的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并形成夹击徐州之势。刘伯承出色完成任务,有力的配合了华野的行动。电影《集结号》描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一段的故事。 

6118日粟裕张震发齐辰电,改变在歼灭黄伯韬后向东进取淮阴的原计划,将目标锁定为徐州的三个机动兵团。战役由求歼敌一个兵团的小淮海向战略决战的大淮海发展。 

7、在华野围攻黄伯韬之际,杜聿明提出先不顾黄伯韬,徐州可携重兵向南挺进宿县一带,与黄维兵团李延年兵团一起合击较弱的中野部队。这是很高明的一招,必会搅乱战局。可惜老蒋缺乏壮士扼腕的决心,非下令邱李两兵团东进去救黄伯韬。这恰恰落入粟裕的计划之中,要知道除了围攻黄伯韬的5个主力步纵加特纵,粟裕安排了9个纵队来打援牵制而不是单纯以一面阻援,还有一个当家主力1纵作为预备队也是随时可以上来或打援或围歼。仗打到后来邱清泉也是心惊胆颤。 

8、非嫡系但一直是绝对主力的黄伯韬够坚韧的,黄兵团在碾庄足足撑了半个月,并给华野造成2.7万的伤亡。那边宋时轮对邱清泉的死阻也伤亡了上万人,所幸华野政工相当强大,做到即俘即补,这样才没有影响到战役的后两个阶段。当然也有些客观原因,一来此时国军的抵抗意志还比较坚定,二来共军阵地战形式压缩围歼兵团级规模国军的经验也不足,各纵配合和步炮协调还不完善,三来兵力的优势也不是很悬殊,围歼不过二打一,四来时间紧迫,中野顶的辛苦,主席天天在催。围歼总指挥王建安的学习总结能力是一流的,华野及时调整战术并形成了一套阵地攻坚坑道迫近作业战术体系。黄伯韬兵败自尽。 

9、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华野兵分南北两线,北线7个纵队监视徐州集团;南线5个纵队加两个独立旅攻击李延年刘汝明集团,2个纵队加上归建的中野11纵及特纵主力协助中野围兜黄维兵团。

10、黄维此时最佳的选择应是向东面的蚌埠集团靠拢,可是这个国军的罪人,共军的功臣,带领国军包含资深王牌18军在内的12兵团,义无反顾的北进扎入刘伯承给他准备的陷阱。相对于张灵甫,搞不懂黄维主动受围目的何在。部队被围在宿县南面的双堆集,黄维开始自持枪坚炮利,还一副能耐我何的架势,愚蠢至极。老蒋大概肠子都悔青了,把12万多人的精锐兵团交给了他而不是战功显赫的胡琏。兵团副司令胡琏由于官场受排挤多少有点寒心,黄维从武汉出发时胡琏借奔丧并不在军中,否则决不会任由黄维瞎搞。 

11、对于徐州集团的撤退方向,杜聿明在国防部作战会议上耍了心眼,导致中共的情报有误,幸亏粟裕不为所动,将北线部队埋伏至徐州以南津浦路两侧,依旧按照徐州集团延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这一路线来部署兵力。 

12、黄维感觉不妙,准备向蚌埠方向突围,85110师师长廖运周愿为先锋,黄嘉其忠勇,让110师挑选利炮以作开路之用。没想到,小廖乃军中余则成,一边骗黄维我部已到哪儿哪儿了,一边战场起义,而且调转炮口就轰跟进突围的部队。黄维弟弟估计得吐血三升。 

13、对于粟裕来说淮海的第二阶段是其一生用兵最为紧张的时刻,最经典的评价是一对肩膀挑三副担子。除去还给中野的中野11纵,加上刚加入战局的渤海纵队,大小16个纵队加若干独立旅的华野部队调动频繁,起初攻击李延年刘汝明时最多用了5个纵队加两个独立旅,助中野打黄维最多时用了5个纵队,围兜杜聿明徐州集团最多时用了11个纵队加两个独立旅,兵力应用和调动达到了极限,连野司的特务团也补充给了基层纵队。粟则连续77夜没有睡觉,落下了美尼尔氏症。 

14、杜聿明集团撤出徐州时,潜伏者到处制造混乱,30万人马走的毫无条理,军心已经败了。带着党政机关倒也罢了,不太理解为什么还要裹挟很多青年学生。本来这时候就应该打破瓶瓶罐罐,利用机械化装备的速度优势,先向西或西南甩开追兵再南进逃生,对黄维可视情况救援,在行至双堆集西南蒙城时如有机会可从华野和中野之间寻找真空一举杀入,如没有机会哪怕走直线向西南武汉逃生。我估计杜聿明同学当初也是这么设想的,不过到真正执行却相去甚远,杜还是缺乏了邓政委这股狠劲。也又一次说明,杜光亭是个出色的参谋性人才,但非决断果敢之主帅。 

15、杜聿明集团从西南出徐州没多远将至永城时,收到蒋校长空投的那封亡国灭种的亲笔信,斥责杜置同泽于不顾一味避战,并严令杜集团立即向东南转进解救黄维弟弟。杜当然明白此举相当不智,却也不敢担责任,找邱清泉合计。邱疯对老蒋是死忠的,那还有啥好说的。一转向,果然和本来侧面追击的共军撞上了。部队左冲右突,在陈官庄青龙集地区由于各兵团行动不一致,孙元良的小兵团向西突围过程中首先遭到歼灭,而邱李两兵团再想突围时天降大雪一切休想,再后来汽油也耗的差不多了,最终被华野部队围困在此处。据说,校长写这封信是受到共谍郭汝瑰刘斐等人的怂恿。

16、中野全部兵力加上华野5个纵队小30万人围歼双堆集黄维剩下的10万人。有个小插曲,邓政委原先的算盘是陈赓负责东集团为主攻,陈锡联负责西集团王近山负责南集团为辅攻,华野的部队拆分至各集团,碰上个陈士榘不买帐。陈毅粟裕都出来调节,小平也作了让步,最终安排士榘率华野的4个纵队负责南集团并且担当主攻,华野的将士争气的很,特纵几轮榴弹炮之后,将士们一鼓作气攻破黄维的核心阵地。空降进了双堆集救火的副司令胡琏也无济于事,最后带着32块弹片只身逃脱。黄维则被俘,我觉得共产党后来真不应该关这位大功臣近三十年。毕竟是国军精锐,12兵团给中野和华野总共造成了近4万的伤亡。

17、战役进入第三阶段,由于顾及华北傅作义集团南撤,华野将邱李两兵团围困了整整一个月才动手,天寒地冻国军部队缺衣少食突围又没有希望,军心已不能用涣散来形容,基本就没了,士兵开小差的没有七八万也有四五万,剩下的大部分基本没有抵抗意志,再什么王牌主力估计也只有民兵的水准了,剩下十几万人三四天就被华野以最可能小的损失给打扫了,大概也就200师还像样的抵抗了一下,国军五大王牌的最后一支5军也在此覆灭。杜聿明后来非常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学傅作义,那时邱疯整天喝酒跳舞准备为蒋殉葬,可是为了你一人的名节不惜拉数万人的生命来垫背这就有罪了。光亭恨自己软弱。

18、算一算中野和华野的歼敌数。中野的比较好算,中野第一阶段的战绩是攻占宿县并牵制北进的三个兵团,歼敌数不会多,应在1万至2万之间。第二阶段中野全力处理黄维兵团,从沿途阻击,设围,压缩敌阵地,总攻到收网中野参与了全过程。当然总攻时华野出的兵不比中野少多少,而且主攻是华野打得,骨头是华野啃的。这一阶段包括起义投诚至中野的国军在内,中野歼敌数应在7万至8万之间。中野的总歼敌数在9万左右,对于中野自身力量而言这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战绩。华野的歼敌包括4个半兵团1个绥靖区,加上蚌埠集团的零碎,总数量应在46万左右包含起义投诚,这与华野的参战兵力几乎是11,战打到这个份上,还有啥好说的。 

19、纵观整个战局,国军总兵力虽大于共军,但兵力的运用似乎没有统一的筹划,局部战场却没有任何兵力优势。共军依靠其出色的情报系统,一直对国军各集团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而国军却对共军的参战兵力以及各部实力一知半解,各部都在夸大当面敌情,指挥官多数情况只能依赖自己的经验和战场感觉。真不知道国军情报部门以及侦察部队在干什么?而徐州剿总刘峙动不动就大捷到国防部邀功,真是莫名其妙。国军重兵往往聚集成一坨,部队不敢撒出去,因此基本没有纵深,最后被压缩得越来越小直至歼灭。而共军却以纵队或师为单位撒的铺天盖地,但相互配合的几乎天衣无缝。 

20、最后调侃一下总前委,这是个中国特色的虚拟机构,成立于淮海打响的第11天。由于中野通讯器材落后经常出故障,因而在淮海大战期间以小平同志为首的总前委没能下过什么有效指令。淮海之后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才开始发号施令。后来却因政治需要,其作用被无限突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