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有人说计算机二进制的发明来自于阴阳两极的八卦,本想一笑置之,不值一驳.现意犹未尽,就说两句。
实际上,非十进制的计数古来有之,象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等于60秒(60进制)、1呎=12吋(12进制),1吋=8英分(8进制),古时的老秤1斤=16两(16进制)等,二进制也不例外,只是非十进制计数的一种,并无特别的地方。而且各种进制可以根据数制的进位原理推导出来,非常简单,它们可以看作是十进制计数的拓朴和延伸。因此二进制的出现并不能算发明,更不是什么计算机之父发明的,你可以定义一个任意进制的数字体系,这很容易,但关键是它有没有实用价值。
说到计算机,应该是说电子计算机(以区别于早期的机械式手摇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又分成两类,即:模拟计算机与数字计算机,两者区别是前者采用模拟电路(也叫线性电路);后者采用数字电路(也叫脉冲电路或开关电路),模拟计算机很早就出现了,但由于模拟计算机不稳定(如半导体特性受温度影响),易受干扰且不精确(模拟信号的精确量化很困难)。而数字电路中的半导体器件处于开关状态,其抗干扰性强,电路工作稳定,因此数字计算机很快取代了模拟计算机,二进制所以被采用是因为数字电路恰好有两种状态”开”和”关”(即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故用二进制来描述(0表示‘开’,1表示‘关’)最合适,数字计算机又是由数字电路构成,那么二进制就成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了。实际上,在数字计算机问世之前,二进制已被广泛用来描述数字脉冲电路(又叫”门电路”)了,数字计算机是从模拟计算机进化而来,而模拟计算机是不用二进制的。所以呢,二进制和《易经》阴阳八卦八杆子都打不到一块。说从《易经》产生出计算机二进制,如此牵强附会只能被认为是贪天之功为己有,平添笑料罢了。又假如数字电路如果是三种状态,那现代计算机肯定就采用三进制了,到时你可别说,这三进制是受了中国《三字经》的启发喔。 哈哈~~
八卦跟莱布尼茨的二进制本无关联。是因为在中国大陆出版一些边缘学科书籍必须要挂靠上“科学”,更要有“世界著名科学家承认或认可”。于是有个叫邵伟华的人,在文革后,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易学术数类图书《周易预测学》上,杜撰而来,以后网上更以讹传讹。
真正要明白,阴阳、八卦、五行,无论是学易理,还是学术数,以下几本书,不可不看:
《中国上古史实揭秘:天文考古学研究》[美]班大为、《天学真原》(江晓原)、《彝医揽要》(王正坤)、《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探析》(曲安京)
、《事关宇宙发生与演化的理论--彝族文化对阴阳五行、图书八卦的解释》(刘明武)、《中国天文学源流》(郑文光)、《古代中印数理天文学比较研究》(袁敏)、《河图洛书揭秘_彝族文化中的河图洛书》(刘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