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54)
2021 (46)
2022 (43)
2024 (58)
2025 (1)
南郭先生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钱的老头爱偏方。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技巧,就是如何只花两毛五,注意是两毛五,就彻底消除击针式手枪干火练习的所有顾虑。
当然这是个网上找来的偏方,亲身实践之下真的能治大病,所以特别拿来宣传一下,希望能够帮到一些喜欢击锤式手枪的枪友。说穿了很简单,就是花两毛五买一个橡胶圈,垫在击锤和撞针之间,大功就算告成,就这么简单。两毛五的价格有些夸张,因为密封圈太小,每次必须买10个一盒,价格也就成了两块五。
话说干火是业余武器玩家的重要休闲娱乐项目,几乎人人必不可少,每次看到摸到爱枪都忍不住要来几次干火。如果是刚刚买到手的新枪的话,那几乎就是干柴烈火,根本就是要把生米煮成熟饭的那种。
既然干火势不可挡,像枪手这样喜欢钻牛角尖的,或者说成喜欢深思熟虑的家伙,自然要思想考虑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同时显示脑筋还没有僵化。关于干火的好处,基本上是毋庸置疑,是仅次于实弹射击的最好练习。但是干火究竟有没有缺点,就是会不会对枪支带来损害,则是争论不休众说纷纭。枪手甘于平庸没有野心,就算是干火也不会过分,所以随便买了些练习子弹一直在玩。直到上次修改了CZ75的击锤弹簧,但是不舍得使用暴力更换套件中的击针制动栓,还是勉强用了原厂的那个。据说质地较软,新换的击针长期使用下来会发生损坏,心里一直有些惦记。这次下班路过商店,偶然想起网上的推荐,就买了几个密封圈,也算是解决了以后干火时候的顾虑。
既然聊到了这个话题,索性多写几句,留作纪念,万一队队别人也有帮助,岂不是善莫大焉?好在枪支也不复杂,轻松就可以来个理论分析。
下面是随便画的一张示意图,大家心里都知道的样子。红色部分是子弹和击针,这里把击针在击发前后的两个位置都画出来了,绿色的是其他部分的枪身,红绿混合的部分是今天要加上的橡胶密封圈,平时射击的时候是没有的。正常射击的时候,当然是击锤敲击在击针或者撞针的后面,推动击针的尖头部分击打在子弹底部的中心,也就是底火的位置,底火相对柔软,在引发火药的同时也吸收了击针的冲力或者说是动量,到此子弹发射加上击针停止,完美结束射击动作。
都知道手枪就是用来打的,而且要经常打,所以自然也就能够得出结论,就是正常的射击过程不会引起枪支的损坏,具体来说就是击锤撞击击针,击针的尖头撞击底火这些动作都已经考虑在设计之内的,不会引起枪支的损坏。这个结论用到眼前干火的话题,显然我们可以把真子弹换成训练弹,也就完美解决了问题。
枪手以前也这么想,训练弹买了不计其数,归根结底一句话,没有任何一种值得推荐,都是几次干火,最多是十几次干火之后,其底火部位就会被完全损坏,失去保护作用。整个的训练弹还在,但是底火部分出现空洞,不再能阻挡击针。
这里多说一句,刚说枪手买了无数的训练弹,其中的一款真的是自出机杼与众不同。在弹体内加了一根弹簧,来接到了底火部分的金属片上,希望用弹簧吸收击针的动量。可惜还是事与愿违,在高速击针的击打下,也是没过几次,金属片就留下了深深的凹痕,成了废品。
在这种情况下,干火的时候击针的尖头部分失去阻碍,那么击针的动量则需要被枪体吸收,就是B区域。这只是个示意图,不同的枪支型号有各自的设计。比如说刚刚提到过的CZ75,击针的动量是被制动栓吸收的。如果当初设计的时候,已经把相当次数的干火练习考虑在内的话,则万事大吉,反之,则有可能出现麻烦。至于特定的某支枪,能不能承受大量的干火练习,有时候真的很难说。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争论,搞不清干火到底对枪支有没有损害。看来看去,结论还得自己琢磨。
回到主题,需要吸收击针动量的有两个部分,现在枪膛里的子弹没有了,训练弹也经不起考验。责任到了B区域,但是不知道当初的设计师有没有为我等升斗小民考虑一下,这里到底结不结实?如果为了绝对安全的话,不得不把目光转向C区域,C区域原来是让击针获得动量的地方,虽然这里用不着保护,但是加个缓冲橡胶圈也不算是画蛇添足,因为加上之后,击针的动量会大大减小,相当于来了个釜底抽薪。
这种橡胶圈好多商店里面都有,当然不是卖枪的商店,更不是专门为了干火用的。枪手是从网上看来的偏方,照方抓药买了这个型号。其实也无所谓,橡胶圈有很好的弹性,稍大稍小都没有问题。拿起来直接一按,就算装好。简单的让人觉得有些虎头蛇尾。
安装了橡胶圈以后再使用训练弹进行测试的话,可以证明,测试弹底部底火位置几乎没有被触及,当然枪体内部就更加不需要担心。可以说,问题得到了完美决绝。
还有一说,前面也提到过,加上垫圈以后,正常干火时的金属撞击变成了现在的以柔克刚,声音由清脆变成了轻柔,可以避免刺激领导的神经,据说可以减低华人家庭拥枪的阻力。那句话怎么说的来者,恰似你的温柔?
虽然简单,也罗嗦了半天,朋友若是觉得喜欢,不妨一试才知偏方效果怎么样。
让手枪干火永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