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月13日出生,堂哥9月3日。同年。这导致,我一出生,就和堂哥有瓜葛了。让我隐隐觉得,堂哥的一切不幸都与我有关。
1
我们都是处女座,性格比较接近,都不怎么热情,比较含蓄,所以,很多话,至今都还没有说。我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哥哥。
堂哥长得一表人才。看张艺谋的电影《山楂树之恋》时,强烈地感觉那片中男主角的貌和神,简直就是堂哥的化身:有点黑,有点羞,高个,大眼,消瘦的脸,洁白的牙,眼帘始终是下垂的。
堂哥是奶奶的长孙。是奶奶大儿子的儿子。
奶奶早年丧夫,靠着爷爷留下的一座山的竹林,顽强地独自将三个儿子带大,没有再婚,也很少求人,是村里交口称赞的能干的妈妈,大家都很尊重她。
对于教育,农村的人当然是很粗的,更何况孤苦的奶奶。所以,三个儿子都经受了奶奶的棍棒教育,并都变得服帖而又孝顺。实乃“棒头下面出孝子”的印证。
奶奶的大儿子生性调皮,爱惹祸;小儿子老实巴交,反应慢;我爸呢,是二儿子,聪明听话,爱读书,是奶奶的最宠。所以,奶奶认定,我爸爸将来是可以脱离农村的有前途的人,所以,把卖了竹子的钱,除了过日子,就全给我爸读书了,从未让我爸下过地,把偏爱也明显地给了我爸。果然,爸爸后来通过上学、工作,来到了大城市。
我的大伯,和我舅舅一样,当过兵。但,他一辈子像焦裕禄那样地把爱和钱全撒在家以外的地方了:或陌生的求助者,或家乡的建设中,甚至他弟弟的婚礼上。所以,他娶的家乡的老婆,没有跟他过上好日子。复员后,他除了冠了个共产党员的美名和拥有了一辈子牺牲自己的觉悟,一无所有。奶奶很不屑,依然寄希望于我爸爸。
2
当我妈妈和我大伯的老婆同时怀孕时,奶奶就祈祷两个媳妇都能生儿子,结果,相隔十天,我继堂哥出生了。奶奶非常失望。
“换,换。”奶奶似乎是用她习惯性的口气,命令道,抑或建议道。
“岂有此理!”我妈,和天下所有十月怀胎的妈妈一样,在这个问题是不会让步的,摆出了一副“甭谈”的架势。所以,我妈和奶奶,从我出生那天起,就结下了心结。我是奶奶口里的“多余”,是妈妈怀里的“宝贝”。似乎是失而复得,妈妈对我格外疼爱。
也许是为了避免矛盾,爸爸选择了逃避。所以,妈妈的月子做得很辛苦。同年10月1日爸爸在离家1000多公里的北京天坛的留影,就是他丢下妈妈和我的证据。当然爸爸是否认的,并有种种不得已去出差的理由。
第一次见堂哥,大概是我小学吧。正好是国庆期间。我们带他去看国庆期间临时改成步行街的大马路上的灯海。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漫天漫地的彩灯中,我以为堂哥会欢喜不已,想不到,一直忧郁的堂哥突然冒出一句“这么多灯同时亮着,多浪费啊。如果我能拿一盏灯回家,该多好啊。”他的轻轻的感叹,让我非常震惊。他怎么活在连点灯都很在意的地方。
我第一次知道,作为大城市的孩子,是多么的幸运。
3
和爸爸一起回老家,是我高考前的那年春节。
大伯让出来最干净的房间给我们住,而堂哥则一直趴在他矮楼的窗前,复习迎考。很内向,很沉默。读高中的我们,都羞于与同龄的异性讲话,即使是自己的亲戚。所以,我们很少交流。但彼此都知道,高考就横亘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奋力一搏,改变人生。
很多时候,堂哥是坐在他矮楼的窗前学习着,我远远看着他的背影。
他和他姐姐是这个村里唯有的考取县高中的孩子。可是他们的爸爸需要的是干体力活的接班人。所以,对他们非常不满。“读书,读书,一个读了,另一个还要读。田都荒了。”大伯和大婶身体都不好,可是两个孩子却如此“无能”。
对于父亲的责怪,堂哥从来只是沉默着,不回答。大伯是很强势的,堂哥和他说不清理。他和姐姐最要好。但高考落榜的姐姐,也一直寻找着离开农村的机会,不肯相亲不接受说媒,大伯更是叹气。
我离开老家的前几天,堂哥挑着一担米和梅干菜,去住校了。那瘦瘦高高的背影,在乡间的田埂上一颠一颠的,渐行渐远。我不由深深感叹堂哥好可怜好委屈啊。他紧紧地咬着牙,努力要用自己的智慧,真正脱离这个家这个农村,他要去灯火灿烂的地方。
高考成绩揭晓时,堂哥的考分高于我,但是,他的省份录取的分数很高,他差2分,落榜了。引来的当然是大伯暴风雨般的指责。堂哥继续沉默着。他流泪了吗?他绝望了吗?我不知道。他更寡言了。
高考后,堂哥依然爱读书,依然不下地。他要做什么呢?谁也不知。
4
又一天,堂哥突然出现在我们家,那时候,我正过着快乐的大学生活,作为大学校文艺部长的我,也会唱很多歌。在堂哥面前,我跟着电台,不时哼唱。堂哥则默默地听着。突然,他冒出一句:你大概唱了200多首不同的歌了呢。了不起啊。
真的吗?有那么多吗?我自己也不知道。
这一年,堂哥和我交谈比较多了,我们跨过了尬尴的年龄。堂哥总是用羡慕和佩服的口气与我对话,膨胀着我的骄傲。而我总觉得他眼里有很深的苦和痛,他一直郁郁寡欢着,不正视人。
几年后,我们全家又去老家,参加堂哥的婚礼。新娘是堂哥的高中同学,非常秀气和高挑,是县里有钱人的女儿。小姑娘不顾父母的反对,执意嫁给了高中女生中共同的男神,来到了贫穷的农村。
大伯的焦裕禄般的无私慷慨和不安于农田生活的爱读书的儿女,导致这个家一直贫穷着。新娘的妈妈担心女儿受苦,陪嫁中有洗衣机,冰箱,可是堂哥的家只有井水和河水,怎么开启洗衣机呀。见到这一切,新娘的母亲哭了。但,被爱冲昏头脑的新娘,毫无怨言。她深爱着我的又帅又聪明又厚道的堂哥。
隔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新娘回到了娘家,把堂哥也带走了。那个作为堂哥新房的屋子,便一直空着。
据悉,堂哥在县城寻找机会,未果;堂哥更去了深圳发展,受挫。
堂哥因为出生在农村,因为高考入取分数的不公平,他始终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曾对他说:“你应该感到满足,你有这么漂亮的媳妇。”他淡淡地抛出一句:“她怎么能与你比呢?”
我愣住。
堂哥的心好大啊。漂亮的新娘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追求。他爱过她吗?他的冷冷的生活态度,是不是还包括对婚姻生活更高追求的空落。
堂哥每一次出现,都是空着双手,没有一件行李。他说他的行李就是钱呀。他四处闯荡,转换阵营时,他就空着双手而去,连一件旧衣都不带,分给老乡朋友,潇洒得很。
5
如今堂哥的亭亭玉立的女儿已经考取了研究生,他的姐姐已经嫁进了大城市,但没有人知道他现在在哪里?是不成功就不露面吗?
前年,我又回了趟老家。坐高铁后,我包了辆出租车,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全村人都和我有着相同的奇怪的姓的乡村。
家乡的房子都变得结实了,农田的田埂已经不复存在了,小河的水还欢快地流淌着。我站在小河边,彷徨着,不知道哪一间是我爸爸的屋子。村民们即刻叫出了堂姐的名字,问:你是不是谁的妹妹呀?我连连点头。
天呀,血脉相连,20多年了,居然他们还能认出我和堂姐是一家人。
我找到属于我爸爸的屋子,看到上面有我爸爸亲笔写着的此屋留给堂哥的字迹。再然后,爸爸的弟弟,我的叔叔也来了;叔叔的儿子,我的堂弟也来了。我们一起唠家常,爬竹林山。出租车司机开着计价器,等着我,并为我们拍了一张又一张大合影。
3小时后,我告别了。临走时,大家终于收住笑容,感叹一句:如果你堂哥在多好啊!我不敢接话。
我这回家乡匆匆一趟,以为是为自己寻根的。想不到,满心满怀的都是堂哥的影子。我没有找到堂哥的下落,我们谁都没有,无法告慰在天的大伯和我的爸爸。
假如当年就照奶奶建议的,让我和堂哥对换呢?堂哥会变成怎样?我又会变成什么样?
“幸亏没换。”享受着我的孝顺的妈妈总是这样说。
可是对堂哥而言呢?
就喜欢看这样充溢着人情味的博客,
和xiaobawang99有同感,堂哥有很多“闰土”的影子。
期盼更多的佳作上传。
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