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5 08:35:40)
端午时节,家家户户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人围在餐桌上共同剥粽子吃了。古代人们包粽子是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粽子不仅是一份传承的味道,更是对美味的追求。每年市场上总有新品种的诞生,来满足现代人越来越挑剔的胃,无论是什么口味,好吃才是最重要的!今年的端午节,打算自采自包粽子。于是,6月21日也就是端午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日,去到乡村小河边,寻找一种食材---芦苇,“采芦叶”用句时髦的话说是“亲近大自然”。要到那芦苇荡里去采摘芦叶包粽子。用芦叶包出来的粽子更好吃,因为芦叶包出来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芦叶香味。
中国江南大地,被湖泊环抱的原始岸边,生长着大量的芦苇。它含有大量蛋白质和糖分,能清胃火、除肺热、健胃、镇呕和利尿,正是用来制作粽子的好食材原料。
青青小河边,芦苇已经非常茂盛了,似乎像约好一样的等着我们去采摘。长势良好的芦苇叶大片大片随风摇摆。一阵风儿吹过,淡淡的芦苇清香扑面而来。
粽子,一种被包裹在叶子里面的美食。一种需要通过指尖的劳动呈现的独特造型,融合中国的艺术和传统美味于一体。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这样的食物在特有的日子里细细品味,更有一番韵味。
从小河边采摘而来的芦叶,散发着纯纯的清香味。在包粽子之前,芦叶是要煮一下的。这是因为芦叶采摘下来不是那么的干净,煮一下能够杀菌又能够很好的清洁,还可以把叶子的那种青涩的味道去掉,而且,煮过后的叶子软一点不会硬脆的,这样的芦叶包起来更柔软顺手。所以,芦叶要煮一下为好。最好放在炉子上小火慢慢煮,10分钟就行,记住煮好后拿出来放在清水里好好洗净。
将煮好后的叶子,放在流水下用湿抹布从根部往顶端顺纹理擦拭一遍,两面都要洗。用剪刀修剪叶子顶端,如果根部特别长而大,也需要修剪。
选用五花肉,先把肉切好,用料酒,盐,糖,生姜,大料,酱油(生抽、老抽)等搅拌腌制三个小时,待用。糯米洗净后沥干水分,把腌制鲜肉里的渍水倒进糯米里,拌匀。说明;口味重的可以再加些盐。
不要以为有了芦叶就能包粽子哦,包粽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怎样包出漂亮的粽子,这需要技巧和耐心。粘粘的糯米,腌制的鲜肉,怎样完美的组合在一起是件考验手工技能的事情。
取三张芦苇叶折成一个小碗状,先加入少许糯米,放一块五花肉,然后再用糯米把多余的空间填满压实。将多余的叶面覆盖上来成为这个碗状的盖子,进行封口。
难度再次升级,这时候必须口手并用,将棉绳的一端咬住,手捏住另一端在粽身的底部与腰部之间来回缠绕。最后将线头用剪刀塞入绳圈里面,到此封口的工作才算真正结束。
将包的好粽子,放入锅中煮。其实,每次煮粽子的时候是最诱人的,那浓郁的芦叶清香会随着锅内的蒸汽,飘得很远很远。
大部分人喜欢用热水煮粽子,他们可能不知道,其实用冷水煮粽子能够更加的美味好吃。热水的粽子会更快熟一些,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嘛,想要吃更美味口感更佳的粽子还是建议用冷水慢慢的煮。原因很简单,随着冷水的水温随着不断加热的过程中,粽叶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将自身粽叶的香气逐渐的渗透进米中,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更加具有荷叶香,香气也会更加的浓郁。
去掉芦叶,你会发现粽子已经染上了微微的黄色,那是芦叶天然的色素经过赴汤蹈火式的洗礼,已经与糯米饭融为一体。伴随的是醇厚的芦苇的清香,入口润滑细嫩,柔软,鲜美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