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条消息透露出中国空军的三大机密

(2012-03-13 18:08:47) 下一个
一条消息透露出中国空军的三大机密 2012-03-14 07:05:42.0


  航空兵由“师”建制改为“旅”建制,绝不是一字之差,而是提高体系作战任务能力的需求。目前还不了解其主要建制结构特点,但可以肯定,原来一个师一个任务一种机型......

  据央视消息,沈阳军区飞行员26秒成功处置空中险情:

  歼十一BS战机传出温柔女声告警:我是107极限仰角,极速过载,极速速度!

  CCTV报道沈飞新机J-11BS飞控设计致重大事故, 出现最尖端J11BS绿色衍射平显画面。


歼11BS


歼11BS空中特情



  这条消息,透露中国空军三大机密:

  一是中国紧急在辽宁丹东/普兰店一线部署一个歼-11B/BS重型三代机航空旅,力挺朝鲜,慑美震韩,估计美韩看到了一时半会不敢下手了!

  画面文字明确标明“空军航空兵某旅副旅长刘允强”,这样在坊间暗传的航空兵体质重大改革,在新春佳节之后终于公开面世。

  据画面报道,该部队为北方某部,其机型均为双座机J-11BS并进行空战训练,可见不是老式的苏-27。

  航空兵由“师”建制改为“旅”建制,绝不是一字之差,而是提高体系作战任务能力的需求。目前还不了解其主要建制结构特点,但可以肯定,原来一个师一个任务一种机型,会改编成“合成航空兵”体制。例如,把空军原先独立的“特战训练独立飞行团”、“预警机飞行团”、“电子战独立飞行团”、“侦察机独立飞行团”、“运输机独立飞行团”、“加油机飞行团”等,抽调部分大队或中队,配属给一线战斗机航空兵,组成“合成航空兵旅”。猜测:空军一定会按此思路,组成不同的“航空兵旅”,有专职国土防空歼击型的,有专职远程突防打击多任务型的,有专职对地精确打击强击型的。如果可能还有更大胆的设想,在一个旅内,高中低空机型全配(歼击强击特种空勤全齐)。

  总之,以前空军遂行战斗任务,必须由军区空军甚至空军司令部,组织各机种联合演练,每每劳时费力,还很难把各个战斗单元有机捆绑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现在成立“合成旅”,拉近各个专业作战单元距离,通过体系内的强化训练,真正提高航空兵合成作战水平,使每个旅都可以在某一时间某一规模中独立指挥独立作战独当一面,充分发挥航空兵全天候全地域快速机动能力。

  二是歼-11B/BS已经大规模部署了,目前公开消息来看,空一师、空30师、新疆空37师均已装备歼-11BS,而且全部升级为航空旅,加强战备。

  三是歼-11B/BS估计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没解决,如发动机质量、飞控飞安问题等,此次J-11BS出现重大险情还能飞回来是个奇迹,因此两名飞行员获得空军嘉奖。


歼11空中放油



  以下为险情报道:沈阳军区飞行员26秒成功处置空中险情

  长空“驯鹰”——记特级飞行员、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允强



  这是一次毫无预兆、万分惊险的空中特情!

  去年9月22日,某新型战机首次实弹训练,特级飞行员、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允强和飞行大队长耿丽笋驾机升空。


  “咚!咚!”战机俯冲,航炮发射,一切顺利。然而,就在战机退出攻击状态的一刹那,机头猛地上仰,飞机一下子倾覆过来,天变成了地,地变成了天。一瞬间,强大的过载达到9.36G。

  顿时,两名飞行员像被一双看不见的巨手死死按在座椅上,身体下面仿佛是个黑洞,要把血肉之躯吞噬进去……

  险情接踵而来。突然,飞机又猛地俯冲,将他俩狠狠地抛向座舱盖,手被迫离开驾驶杆。一时间,所有仪表都无法看清,驾驶杆剧烈摇摆,战机像一艘在大风浪里颠簸的小船,不停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万分紧急!两人努力伸手去抓驾驶杆。然而飞机急剧俯仰,驾驶杆一次次打在他们的手上、胳膊上,鲜血透过手套渗了出来。



  转眼,飞机离地面的高度仅有380米了!



  空军特情处置手册规定,飞机失去操纵、危及飞行员生命安全时,飞行员可以跳伞。然而,机翼下面就是村庄,如果这架携带着航油和炮弹的飞机砸进农舍,后果不堪设想。



  “决不能让飞机在我们手上摔掉!”刘允强和耿丽笋相信,凭借平时练就的过硬技术和应对突发特情的处置能力,他们一定能够保住飞机!

  “检查设备,抓住驾驶杆,相信自己,保住飞机……”两人相互喊话鼓励,密切协同。



  机会来了!就在战机再次俯仰时,他们终于抓住了驾驶杆,蹬舵、稳杆……战机就像被驯服的疯牛,终于恢复正常,安全返航。

  技术专家事后分析完故障原因,脱口惊叹:“在这种情况下能把飞机飞回来,飞行员太棒了!”




  长空流云,万籁俱寂,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然而,这已经是刘允强第2次将战机从极度危险的边缘挽救回来,与死神擦肩而过。

  2009年初,刘允强走马上任,成为装备某新型战机的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面对新战鹰,他难忘20年前从航校毕业前和学员队队长的一场对话——

  “队长,哪个部队淘汰率最高?”“为什么问这个?”“淘汰率高的地方,一定要求严,严格才能练出过硬本领!”

  严格,这就是刘允强的飞行标准。从那时起,他驾驭战鹰云里来,雾里去,一路战胜无数艰难险阻,飞出了一段精彩的航程。

  如今,部队换装新型战机。作为飞行员,谁不渴望驾驭新战机?然而,新型战机很多性能数据需要飞行员来验证和校准,飞行员既是战斗员,也是试飞员。这意味着,率先驾驭新战鹰,起飞就可能面临风险!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海上超低空训练,大纲对飞行最低高度有一个上下限的区间段,刘允强直接取下限。飞行中,飞机像箭头一样直往海里钻,有的飞行员不敢降低高度,刘允强就一次次飞在最前头,让飞行员们咬着他的“尾巴”飞。现在,全团飞行员海上超低空飞行全部达到最低高度。

  有一段时间,刘允强发现团里飞行员对抗训练动作太“温柔”,立即拉下脸批评:“骑兵换马要熟悉新战马的脾气,飞行员换飞新战机也是一个道理,这样飞行怎么能摸清新战机的潜能?科研部门千辛万苦打造新战机还有什么意义?必须大胆飞,飞出威猛凌厉的气势来!”

  威猛凌厉,不但要胆大,还要心细,动作不能有丝毫误差。经刘允强提议,团里成立了新型战机改装监控中心,建起了飞行训练综合信息平台,对每名飞行员训练情况实时监控,监督他们按照实战练飞行。接着,他又带领全团与周边地面防空、电子对抗、雷达部队进行对抗性训练。一次演练中,雷达黑屏、告警器警示、无线电联络中断等特情连续出现,刘允强率领的空中突击分队穿梭在无影无踪的“电磁丛林”里,出色完成攻击任务。

  一次次长空“驯鹰”,刘允强的团队也越战越勇。一组数据表明,改装以来刘允强率领团队发现并排除各类故障400余起,先后成功处置空中停车、发动机叶片折断等重大特情4起,完成各类武器装备性能验证15项,填补理论和技术空白8项。

  这样的部队能打仗!记者观察该团一次日常训练,数据从万米高空传来,像亮晶晶的数字瀑布,在荧屏上倾泻直下。刘允强紧盯跳跃变化的数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就像在诵读一首诗、欣赏一幅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