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一体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正文

叙利亚局势的分析:汉风1918|2012-02-27

(2012-02-26 18:32:13) 下一个


叙利亚局势的分析:汉风1918|2012-02-27       叙利亚局势的分析     (2012-02-27)


 


关于网友提问:“请汉大明确告诉我,如果沙巴尔死了,上合组织是否能让叙利亚变成欧美联军的坟墓。"


------------------------------------------------------------------------------------


呵呵,叙问题SCO缺乏介入条件。两者不是同一范畴的问题。叙利亚与伊朗问题又有不同。这几天比较忙,抽空我具体讲下,朝核、伊核、叙利亚、利比亚这个四个问题的主要区别。


 


就伊朗方向的危机爆发,展开次序为:中俄(中巴伊通道、里海通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应急准备(包括东欧、针对乌克兰、格鲁吉亚等方向的准备,近期科索沃又动了,SCO的准备(包括出现严重失控局面的情况下,强行打开中亚通道,侧翼保障巴通道及针对阿富汗的外围准备等等),咱们讨论的话音未落,巴南部就发生了连环爆炸案,对方反应很快。


 


叙利亚实际主要体现绞肉机的作用,意在进行某种消耗……与伊朗问题是不同的(非专业人员还真不好理解),所以不要过度解读。叙军在霍姆斯已击毙反对派武装*500—*000人,并俘获一定数量,虽然保持了克制,但内战+教派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某些战术很惨烈。具体不能谈,已属情报性质。美为什么加紧无人机侦察,一是监视叙军并为反对派武装提供情报支持。二是监视甄别不同的反对派力量。三就是对战况不拖底。所以具体问题不要多问。


 


关于网友提问:“核爆不核爆无所谓事情,那是以后的事情,这个问题没必要在叙利亚问题上小题大做的去争论。汉大能否告诉我,一旦欧美联军攻击叙利亚,伊朗革命卫队各种势力一并介入,欧美士兵一个月的伤亡数字。我搞不清楚叙利亚热战的情况,两者到底相差多大差距,所以无法做出后面判断。叙利亚各方都不服气,都想打下,小规模打下,但是都怕伤亡过大,不敢轻易去打"


------------------------------------------------------------------------------------



 


我们看一下叙利亚周边就可发现,对方有着广泛的渗透渠道包括海上通道,目前无法完全而有效地阻止渗透,只能通过综合各种手段增加对方渗透的成本(人员损失也不小)。武装人员主要来自于伊拉克和土耳其两个方向(主要有逊尼派极端武装、基地组织、利比亚流氓武装、在境外接受训练的叙利亚各色武装派别等等),经叙利亚、伊朗、黎巴嫩等力量协调和努力,黎巴嫩和伊拉克都作出了加强边境管理的表示,叙方面也加强了对重点方向的点线控制和重要交通线的稽查但效果不佳。


 


目前巴沙尔就叙整体局面的掌控仍有超过60的控制力。前期叙政府主动在霍姆斯方向示弱,将反对派武装的注意力吸引于霍姆斯,中俄联合否决相关提案后,叙军立即调整部署,以两个旅的兵力结合部分准军事部队迅速前出合围了霍姆斯反对派武装。形成了北部依托阿勒颇、卡拉、哈赛克等要地,依托东西交通节点,向土耳其方向保持一定威慑,南部以稳定大马士革中心区,中部以霍姆斯合围战消耗反对派武装的,形成了“稳两头,吃中间”基本策略。目前叙军约展开30—40%,主力部队仍引而不发,空军防空军均未出动,即使是对美方无人机也基本保持了不主动攻击的姿态。


在霍姆斯方向主要采取了二次车臣战争经验,除前期的请君入瓮外,就是确实合围、用重火力驱赶,逐区挤压,将反对派武装分割、压缩到狭小地区。因顾忌并不给外界干预的口实,未出动空军、且尚未发起大型的总攻,主要是大量消耗反对派人员并迫使其与政府谈判,及争取其投降。同时在政治上争取大量摇摆中的中坚力量


 


反对派武装方面:有较狂热宗教情绪,组织混乱,战斗技能弱,但有外来势力的策略指导。叙军主力仍保持引而不发。并在阿拉维派控制的山区做了最坏准备。


 


关于“叙利亚之敌”会议:


 


从突尼斯所谓叙利亚之友第一阶段会议(这也是个混乱的会议)来看,西方仍未在武装干预上形成决心,内容仍为:反对外部军事干预叙利亚,政治解决、“呼吁”开辟人道走廊的老调子。所谓开辟人道走廊实际是个诱饵,也暴露了两个要点:一、西方还是打禁飞区的主意(所以中俄的基本方针就是回到安理会框架就连续否决,决不让他在法理上成立,剩下的你们彼此去打代理人战争好了)。二反过来说明某超和北约对地面干预还是能回避就回避、可能性很小。


 


也就是说所谓叙利亚之友第一阶段会议实际遭到失败,预计第二阶段会议将集中力量对叙反对派政治力量进行整合(派系林立无法形成统一政治意见的乌合之众)。


 


目前外部渗透叙利亚的成本比较高昂,基本是事倍功半。伊朗什叶派宗教武装和黎真主党实际并没有进入叙利亚,还在少量物质支援和策略支持及前期“进场准备”阶段,主因:一是还未到最后摊牌时刻,二不多给西方口实,三、叙利亚实质是一场消耗战,对个种介入叙利亚的力量都是困难重重(西方支持的渗透力量和叙方外部支援力量进来都很难,且常常未及到达即半数消耗在途中)



 

关于网友提问“汉大,能否说说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利益获取。”

-------------------------------------------------------------------------------------

外部军事干预必须由土耳其提供抓手。 习访问土虽笑脸签了单子,但下半句话就是——Y要想打仗,小日子就别过了!

 


------------------------------------------------------------------------------------


把07伊朗问题的老帖子再贴一下吧。5年过去了,情况肯定有所变化,那些是核心因素和主要框架,那些是不影响全局的因素,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各取所需。这样也节省了我不少时间。毕竟工作是第一位的,科普要抽空。


 

写于07年3月20日。

 

掀开底牌:美国07年4月不会进攻伊朗


2007-03-20 19:06:02 汉风1918

 

核心词: 07年4月美不会发动对伊朗的进攻,全面进攻、局部进攻、大规模空袭都不会发生,以色列因素也不会起作用。4、5、6月……都不会。07年不会发生伊朗问题的军事总摊牌

 

07伊核问题首轮外交总角力中某方的部分妥协:

 

美、俄、中、英、法、德六国15日中午就联合国安理会有关伊核问题新决议草案达成一致,在制裁的同时将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 这是份“高度克制”的决议,虽然它体现了逐步增压的总体意图,但为伊朗参与对话预留了很大的空间,进而还为制裁安装了刹车键(如确认伊朗履行了相关决议即可终止制裁)、甚至还允许伊朗保持继续进口武器的权利。

 

这就意味着美国在一个时期内不会采取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单独、强行向伊朗总摊牌,这个意料之中的新决议体现了某种 微妙的变化……等同于预示了此前科威特媒体暴料的所谓美4月进攻伊朗传言的破产。

 

我们说从2月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巴拉迪向IAEA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关于伊朗未履行安理会第1737号决议的报告、认定伊朗未能在60天限期内停止铀浓缩活动起——就 意味着伊朗问题的07年首轮外交总角力的开场,在六国新决议这第一回合较量中中俄迫使美国进行了部分的妥协。


请大家深刻把握:07年是伊朗问题外交总角力的一年,而不是冲突总爆发的一年。实际上美国对伊朗什么样的军事计划都有,如全部打印成文本,大约需要数辆卡车来装。问题在于美国攻打伊朗所带来的政治风险要远大于军事风险,而美国在军事上正处于战略调整期,这些因素都将深刻影响美方的决策。这里再做一个提示: 即伊核问题并不在于伊朗自身的核技术能力,而在于大国的角力……

 

所谓美国4月攻打伊朗的消息源于科威特有官方背景的《阿拉伯时报》1月15日的报道,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谈一下。


一.军事角度分析:

——美军兵力底牌及其向伊朗发动军事行动的现实能力

美国现有动员规模下的兵力底牌:

现役美陆军正规师10个,另有4个独立旅及装甲骑兵团、1个特种作战司令部和5个特种作战大队。计:
2个装甲师:第1装甲师、第1骑兵师;
4个机械化步兵师:第1、第2、第3、第4;
2个轻型师:第10山地步兵师(阿富汗)、第25;
1个空降师:第82空降师;
1个空中突击师:第101空中突击师
属于独立军种海军陆战队的另有3个陆战师:
第1、第2、第3(驻日本)
现役与预备役部队混编的:
第7轻步师、第24机步师(师司令部是现役,但所属3个旅均为国民警卫队,战斗力较差)
另06年起实际多征召了约2.5—3万人,已基本到位,并正在争取编制。

 

兵力使用情况:

 

伊拉克方向:经常保持3—4个师(3个陆军师、1个陆战师,)另有1—2个斯特瑞克旅、2个预备役旅,共计约17—18个旅。按美军方说法是14万人(陆军占12万)实际大概超过15万人。另有各种名目的雇佣军数量不详(有10万等不同说法,不过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替代部分正规部队职能、承担部分军事任务的最保守也在3、5万人以上,实际上这部分人很多本身就是美的预备役兵员),也就是总兵力为18万人以上(不严格的讲在20万以上,所以06年末以来增兵三万的计划,实际只增加了总战斗力的15%左右,性质属于多了点机动兵力、未来效果可能有限,战术上当采取重点城市逐点清剿)。有意思的是,美军方曾表示过要把这个规模维持到2010年,而美政府前后发了几次自相矛盾的消息。以目前伊拉克局势看,2010年前大规模撤军实际是不可能的。

 

可用于伊朗方向的兵力:

 

以美军半年为轮换期的规律看,保持伊拉克的驻军规模,另需3—4个师的轮换兵力,这样伊拉克方面实际拖住美国13个师中的7—8个!而驻阿富汗、韩国、日本的3个师,由于阿富汗的现有局面和东亚的微妙局势,实际已被钉在了原地。原则上可用于伊朗方面的地面力量只有1—2个师了。

不过如考虑将伊拉克驻军期限延长,将替换部队用于伊朗战场,再以预备役部队接替部分伊防务,则可以集结4—5个正规师的兵力用于伊朗。结合海空军情况美军是有能力对伊朗发动一次高强度的地面战争的。但是我们抛开伊朗可能的顽强抵抗不说,假设美国占领伊朗,鉴于伊朗近4倍于伊拉克的面积、2.5倍于伊拉克的人口,美军仅维持后续占领任务就至少会有4、5个师以上的兵力陷在伊朗!连带伊拉克问题,共计有9个师以上的兵力拖在中东地区。这样美不仅完全无力再应对其它战略方向上的敏感问题(比如东亚的朝鲜半岛、东海、台海危机),连最起码的部队轮换也保证不了,即使把轮换期延长到一年,从预备役、国民警备队中想办法,也无法弥补人员缺口、更找不到可以顶替重型师的部队。实际上,除了驻东亚地区的师编制基本完好外,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等的部队建制十分混乱,由于不满编,师往往会配给其它一些战斗支援和勤务支援部队,这样一个陆军师往往带去数个陆军师的番号,在伊拉克实际就有七八个师的番号同时存在。从一个角度也反应了兵力的吃紧。

 

我们再做一种战术空袭伊朗的假设:

 

在伊朗西面是驻伊拉克美军,由南到西南的中东各国美军海、空军基地甚多,东及东北的中亚地区的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有美军基地。距伊朗半径600公里以内美空军可利用的基地有:伊拉克方向、沙特方向、波斯湾方向(贾比尔、萨迈勒、乌代德、宰夫拉、等),600公里以外有阿曼的空军基地及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亚基地,甚至从美国本土及英国基地远程机动作战。包括现在伊朗方向集结的两艘航母,美在空中突击力量上是可以完成相关的战术任务的。

但仍要保持足够的地面力量威慑,起码要对伊朗方向构成2—3个重型师为主的地面压力,要做到这一点,除必然的兵力集结和投送程序外,还要对伊拉克方向的部队轮换做相当大的调整,且即使延长轮换期也要增加另外的部队进来。 而从目前的部署情况看,根本没有到位的迹象


进一步量化进攻伊朗的三种可能及其需要达到的军事部署规模:

 

1.全面进攻、占领,彻底推翻伊朗政权

 

必须集结3—4支航母战斗群、5、6个正规师(其中有3—4个为重型师)以上的兵力于伊朗方向,并动员7—10万预备役人员。同时宣布将驻伊拉克美军:正规军轮换期由半年延长至1年,预备役及其他部队由1年延长至1年半。预计40—60天对伊朗的中高强度战争。


分析:

 

先提一下有关概念——以拉姆斯菲尔德的离任为标志, 美同时打赢两场高强度战争战略实际已宣告破产,美进入了战略上的调整期(个人倾向于美军可能重提一场半战争战略)。这是场涉及到美国全球军事力量部署的调整,加之美在伊拉克、阿富汗的疲劳作战因素,此始于06年末的调整没有一年、半栽是无法完成的,这样在07年6、7月前,美靠现有动员体制下的兵力,无法组织起全面进攻伊朗这样的大规模军事集结。

 

顺便提一下失败的所谓的10-30-30概念,即拉氏提出的:10天内完成危机方向的军事集结、30天内打赢战争、30天内完成从占领到准备迎接第二场战争的准备。而实际上即使伊拉克战争建立在对伊10年的封锁制裁基础上,战前动员仍花了几个月,作战阶段尽管较为短暂,但随后的30天变成了三年,那些部队直到今天还陷在那……。投入阿富汗的力量也陷了进去。

 

这就意味着这场调整要涉及很深层次的东西,从战略战术的指导到危机控制、部队建设等等。甚至对美军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将产生影响,比如美21世纪陆军Z型计划及未来快速反应系统FCS等未来设想也将受到冲击,以当前的实际机情况来看,美过于追求全球快速部署能力的建设,使美在应对与强国的连续高强度战争能力存在隐忧; 在应付战场长期化及对区域的长期控制能力方面显得不足(顺便说:美的未来轻量化陆军系统将来在对付传统陆地强国的重型机械化系统构成的部队方面似乎也没什么优势,这个思路存在问号)。

 

前面谈过:鉴于伊朗近4倍于伊拉克的面积、2.5倍于伊拉克的人口,伊朗军队的战争准备情况、战斗力、士气及获取外部道义支持的能力,使美国不仅实际要进行远大于上述兵力的动员, 完成占领、实施善后的兵力将更多,军事上、政治上是难以承受的

 

发生第一种情况,也将使美应对台海危机的军事能力下降为原来的几分之一,而决心变为0。所以第一种情况07年6、7月前根本不可能发生。即使昏了头、从今天起立即开始实施,要完成重型部队的部署及战场准备也要数月以上的时间。

 

2.局部占领方式

 

比如:直接占领伊朗胡齐斯坦地区(伊朗主要的石油产区、地势平坦与伊朗中心区有山脉阻隔),以对胡齐斯坦地区的控制达到掌握伊朗主要的能源储量和产能的目的。)

因既要考虑进攻又要考虑伊朗的地面反击,也需要:集结2—3支航母战斗群,4个正规师(其中有2—3个为重型师)。也要动员预备役力量数万人。而驻伊拉克美军的轮换期将普遍延长数月至半年。

 

分析

 

需要动员的力量与第一种情况已经非常接近了, 要承担很大的军事风险和几乎同样大的政治风险。而且还没有取得根本推翻伊朗现政权的效果,且使美的主要作战力量都陷在了两伊地区,将处于与伊朗无休止的冲突状态,几乎永无宁日。还不如采取第一种情况呢……。此种情况,也将使美应对台海危机的军事能力大为下降,而决心也是0。


3.战术空袭摧毁伊朗核设施及其它重要战略目标,甚至实施战略轰炸。

 

虽然凭借部署在伊朗周遍的空军力量及双航母战斗群,在战略空军的远程奔袭支援下,即可完成。但为应对伊朗必然的反击,仍需最低部署起码3个师(以2个重型师为主并由其它部队加强)的地面威慑力量,加强于接近伊朗的方向,并切实封锁伊拉克、伊朗边境,对叙利亚、伊拉克边境也要采取封闭措施。同时为反制伊朗可能的动作,需增派必要的海上力量及相关战勤保障部队用于控制和保障海上石油通道的通畅。

 

分析:

 

打是比较简单的,但随后的长期互相袭击也是永无宁日的局面、海上能源交通也难以保障,伊朗现政权依然存在,核问题不是解决了而仅是暂停了、且伊朗问题更加复杂化、长期化。 其实对我们最有利的就是发生美国战术空袭伊朗的情况,既没有推翻和制服伊朗政权、又使美国陷入长期冲突中,届时我们既有理由对伊朗实施更进一步的援助,又可比较从容的应对台海危机……。到了这个地步,美为根本解决问题可能被迫转而思考第一种情况,就打成了添油仗。

以美军目前的实际部署来看,上述三个标准都未达到。

 

二.政治角度、策略层面及意图把握:

 

实际上,美国对实施伊朗军事打击将很难得到其盟友的支持,而在伊朗问题上再次抛开联合国安理会的做法,即使在共和党内部都难获认可,布什对伊朗问题下决心,需要在美国的内外政策上下很大的一番功夫调整,不仅需要时间,更有难以克服的问题。而 在现有动员规模下就伊朗问题总摊牌性质属于忽略全球利益及其他重要战略方向的孤注一掷行为

 

攻打伊朗的理由并不充分:

 

伊朗是核不扩散条约成员国,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指责伊朗核计划的核武倾向缺乏现实证据,连美国自己的一些安全及外交官员都承认CIA向IAEA提供的情报可能不准确。IAEA总干事巴拉迪则多次表示:不否认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尚无证据表明伊朗在发展核武器、也不相信伊朗能够在5至10年内会拥有核武器。实际上六国新决议本身留有很大的空间, 伊朗只须体现出尊重国际社会对其核活动的关切、能够拿出可确保核不扩散机制有效性的证明就可——这就是伊朗问题的根本解决之路。

 

美方一些系列军事行动的真实意图:

 

美方一些系列军事行动的真实意图并不指向伊朗。实际上美军对伊拉克的增兵计划要到5月份才能基本完成,而在阿富汗方向的兵力高峰大概要到4月中旬才能来到,这就意味着,届时在07年夏季,美军将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方向展开具有总攻性质的大规模联合清剿,并将持续一个时期,布什政府所要做的就是尽全力确保它们的实现,并将其作为共和党在后布什时代的一个重要政治成果,支撑共和党进军将要来临的选战年。

 

策略风险与美国内外政策的实际能动性大小:

 

就美军的军事打击因素,军事层面大家应切实研究相关军事部署的进展,战略层面主要是观察美自06年下半年以来战略大调整的进程、内外政策调整进度,以查知其“战略意图”、现有作战力量的真实行动指向。 而不应太在意所谓爆炸性新闻

 

到底:当前布什政府就伊朗问题在政治上是处于被动局面,能动性已大大下降,甚至已到了再经不起任何重大失败的地步。他们所最求的军事及政治目标已经比较有限

 

布什的策略核心就是扭转共和党政府在伊拉克、阿富汗、伊朗问题上的被动局面、修改形象。对共和党和民主党而言,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共同的,如布什不能妥善和令人信服的处理好上述问题,把美国拖入一个后果难以预料、战争扩大化、更加被动的局面,就根本损害了美国利益和全球战略取向,两党政治集团都不会放过他:对共和党等同于直接宣布了退出总统大选的竞争,断送了政治前途的共和党及背后的庞大利益集团也将不会放过他;对民主党来说等于接过了一个烂摊子,会拼力反制,并对布什集团采取政治清算。

 

朝核等问题的启示:

 

全地球的人都看得出,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的成功对伊朗方向的暗示作用。形式的借鉴作用、及政治成果的诱惑作用,布什和内贾德都不会缺乏理解力。

 

耐人寻味的是——06年12月20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努阿.纳扎尔巴耶夫于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方表示:“哈萨克斯坦放弃核武器之后”,中国宣布向哈提供安全保障。这其实是一个有力的提示……为什么前面要加这个“弃核的定语”呢?而此前也几乎没有任何国家指责哈的核问题呀?除了久已放弃的核能计划,哈的安全取向也没有丝毫打核主意的倾向,特别把这样一个毫无疑问的因素直白地加到中哈安全承诺的因果关系里,奥妙何在?大家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所以伊核问题就真的缺乏解决途径么? 连IAEA都没有否认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呀?某些东西从来就是借口,如果那个借口的性质变了呢?


三.以色列因素能否起作用:

 

奥尔默特政府已经再也输不起了:

 

以色列近来倒是加强了对叙利亚的战备。摩萨德老板达甘表示:叙利亚尽管不会主动进攻以色列,但会紧盯黎真主等问题并对以的军事手段采取反击。以军也一直针对黎真主党战术特点加紧演练,奥耳默特政府内部弥漫着一种对黎真主党复仇的气氛。有意思的是,叙利亚方面也针对以色列进行了备战。叙利亚方向本来是美以合力突破的一个有利方向,但是他们错过了……。

 

叙以、以黎及几个问题与伊朗方向错综复杂的关系,充分展现了 大中东问题和小中东问题间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单独某方是翻不了局的。以黎冲突的失利不是简单的战术问题,其与地区及外部的复杂力量活动有关联。以突袭黎真主党本身就有含有协助美方就伊朗战略方向实施外围清场的意思,既然你承载了这样一种“重任”,这种关联本身就决定了冲突的复杂性,也必然遭到多种力量的制约——反过来这场失败也 很好的说明了在这些问题上任何单方面的冒险只能自取被动。以一两次赌注式的战术行动解决问题不过是种幻想,结果会把彼此都闹得陷于泥潭。而2%的支持率也使奥尔默特成为以色列有史以来最不受欢迎的总理,奥尔默特已经步入再也输不起的局面,该清醒了。


以美联合或以单独打击伊朗都相当复杂:

 

以色列脱离美国单独打击伊朗:就等于是单独替美国背前面提到的政治和军事包袱,美国尚且犹豫,以色列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故根本不会发生。

以美联合袭击:这固然部分的减轻了美的军事负担,但仍不会脱离以上复杂情况的制约

所以当前对于以色列来说,清楚的意识到伊朗等一些问题的长期化、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是必要的,与其进行后果及收效难以预料的冒险,不如思考可行的和平框架和战略平衡机制—— 而这些都受大国政治左右。当前在以黎冲突中陷入被动的以色列政府的能动性也很低了、再也经不起任何失败。


四.人为制造“类911”重大突发事件的因素:

 

这实际涉及到某些深层次的问题,而说到底这干系到你对当前世界从单级向多级转化过程中——是以世界大战的形式还是以总体和平但局部震荡的形式完成过渡的根本认识问题

 

尽管分析人士多次警告,“某超”欲突破现有动员体制,企图人为制造“类911”重大突发事件来破局(如:05年2月14日情人节,一个无头少尾的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被刺案就轻易的解决了叙利亚在黎二十年的存在),但应当说,制造类911事件的奇怪念头一刻未停——不过胜兵不复,哈里里案的成功实际上倒是擦亮了更多警惕的眼睛。随后的杰马耶勒案就遭遇骑虎难下……。钋210事件虽然掀起了一轮妖魔化俄罗斯的运动,也暗示着“某超”已经掌握了前苏联的武器级核物质,但有栽脏的企图并不代表有在多方面力量制衡下悍然栽脏的决心。 如果游戏规则被打破,那么将面临的大国总摊牌其后果也是可怕的。 试问某超对由此必然导致的多级对单级在极其广大区域内对抗的总爆发真的做好准备了么?胜算几何呢?

 

结语:

 

美国尚没有形成进攻伊朗的决心。所谓4月进攻伊朗不过是被美的宣传机构牵了鼻子。实际上中、俄、美都在坚定的按自己的预定策略和计划渐次出牌。大家要深刻认识伊朗问题的长期性,任何近期进攻伊朗的说法实际都是不着边际的。根本没有完成部署,谈何进攻?胃口与消化能力直接有关,美当前的军事行动目的是确保取得于伊拉克、阿富汗方向上的有限政治成果。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同时结合美军的战略及内外政策的调整效果,才能最后下能否进攻伊朗的判断, 届时时针已经摆过2007了……。文:汉风

 

伊核问题的马拉松不过才刚刚开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