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拐点论”近来在国际舆 论中盛行,曾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美国学者鲁比尼宣称,中国经济2013年以后硬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大”,乔治·弗里德曼在其新书《未来十年》中 甚至说:“我对中国的评价是崩溃,而不是崛起。”英国《金融时报》形容道,现在有人根据一根油条就能得出中国拐点的结论,这很像做电视抢答题。
必须说,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中国崩溃的理论可能同样存在。历史曾经上演过中国崩溃,它未必就不愿意再上演一次。在未来历史的陈 列馆里,放置了多个中国命运的脚本,包括中国崛起,走向繁荣富强,也包括走向分崩离析。但最终决定中国命运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实践,而不是几个西方预 言家的好恶,以及中国国内少数希望乱中牟利者的意志。
中国是大国,国运的惯性远远大于中小国家。在与中国差不多的制度和文化条件下,日本的明治维新很快创造出新的国家,而中国为了确定一条新路折腾了更多 年。今天中国走上全面发展之路,具体挫折不会稀罕,但要出崩溃的“拐点”,全社会阻止它的力量会比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多得多,也强大得多。
首先中国经济的惯性有城市化以及全体国民追求更好生活的雄厚支撑,潜力巨大,远非“强弩之末”。中国正处于上升期的初期,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周期,这个 时期的特点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中国真正的城市化才开始不久,这个过程将持续至少十几年,这将提供大量发展机遇,好戏还在后头。如果按西方一些学者的预测, 中国经济应该崩溃过很多次了,但它的成长总是会有外界无法预见的兴奋点。
中国社会的各种不满在释放,这种释放过程很新鲜,同样令人兴奋。一些人为了批判而批判,这种对批判权利的追求得到了社会相当程度的支持。但这不意味着 中国人已经在稳定的社会中过腻了,绝大多数国民珍惜今天的日子,渴望国家的不断向好。社会广泛存在的不满很多是利益的博弈过程,发动新的革命只是少数人的 臆想,它不是中国社会的集体愿望。
中国危机的因素肯定很多,比如房地产若调控不好,泡沫经济早晚会被捅破,但这样的危机并不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崩溃。中国股市2008年崩溃的冲击力就很 快被稀释了。中国政府和社会都已具备相当强的反危机能力,反危机的资源不断增加。中国只要不犯战略性错误,这个大国对具体危机的承受力很可能是全世界都无 法估量的。而中国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过程,极大限制了中国犯战略错误的可能性。
其实对西方学者的唱衰,中国已经习惯了。让主流社会意外的是,中国少数知识分子为这样的唱衰鼓掌,并以自己对中国的批判甚至行动迎合之。对此我们今后也不应再大惊小怪了,我们应当接受中国社会内部有一些人是西方批评乃至敌视中国的盟友。
中国被一些西方人看成杂技表演者,它的每一个动作看上去都很悬。其实这是很多人对中国的误解。中国是一辆大货车,它看着很危险,但一个障碍能颠覆一辆小车,却被这辆大货车撞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