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ittle English Corner

A new accent is an adventure. Be bold! Exaggerate wildly!
正文

花心大萝卜文青的纠音网恋情史(7)—小莲和小茵背后的故事

(2012-05-09 23:17:30) 下一个

因为学过语言学,花心大萝卜理论基础,用小曼的话说:不是吹牛:那理论基础可不是一般的雄厚,就是学语言学的时候学得理论太多了,学伤了。所以花心大萝卜6年前就跟linguistics 88了,最近倒是纠音搞的对语言学有些怀念。和“不学王明”相反的是,我“学王明”,他学得感觉是Applied Lingusitics--TESOL,我学得是乔姆斯基的一套Formal Linguistics。我们学校这两个领域不在一个school,互相瞧不起,常常掐架。



那天琢磨小莲(liaison),想起来连读的理论基础,这些没太大用的东西,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


一个syllable至少得有一个元音(V),所以元音被称作nuclear of a syllable。元音前的consonant是onset of a syllable,之后的consonant是叫coda of a syllable。

英语里,除了裸体V,Syllable的其他formats,能想到的是:CV(eg. he), CVC(dad), CVCC(dust), CCV(draw), CCVC(brat), CCCV(straw), CCCVC(strong), CCCVCC(strength),等。


而汉语呢,有裸体V,还有CV,CVC(汉语里的coda只能是n,ng)。中文没有CCV,CVCC啥的,所以带中国口音的英语是把中文对syllable的限制carry over到英语中,在CVC后面加个“额”音,组成汉语里可以接受的syllable,把CVC变成了CVCV--两个汉语里可接受的syllable。



各种语言的一个共性就是syllalbe必须有元音(好像也有特例,象Arabic languages), syllable喜欢有onset,coda不讨人喜,也就是说人们pronounce a multi-syllabic word的时候会尽量让syllable 有onset,避免coda。所以我们划分音节的时候,象stupid是划在stu-pid,而不是stup-id。单词里的这个对onset的preference到了phrase/sentence里,就是连读的起因。


连读到底要不要练呢?我觉得看人,要是法国人,不用练,因为French has nothing but liaison。中国人,我觉得还是要练的。练连读的好处不光是使你读得连贯,而且对小蒲也有好处。象词尾的l音,厨师给的一个练l的方法就是在l后面加一个额音,filla, fulla, foola,feela, faila,etc,练差不多了的时候,把额音去掉。词尾的l音就不会用“哦”代替或吞音了。

小茵呢,因为中文是tonal languge,我们用tone来distinguish词义,“吗麻码骂”唯一不同是tone不同。所以我们的pitch change或平调是在single syllable level上的。


而英文的tone/pitch change不用来区别词义,用来区别语气和强调什么的,pitch change感觉更偏于between syllables and phrases。(我自己的总结哈,没有书面证据)。



所以如果说小蒲是偏physical的,和 science很象的话,小茵偏Art/music一些,更高层次的追求。native speaker也有小茵问题,Good speakers and actors work on their intonation and vocal varieties,使自己的speech更有感染力,更dramatic,更能使人faint  from ecstasy,哈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