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为什么不喜欢“文化奶妈”于丹

(2012-02-12 02:06:03) 下一个

                                                        ——老 愚

2006 年,当于丹讲《论语》走红之际,我即封她为“文化奶妈”。奶妈者,顾名思义就是用自己的奶水哺乳婴儿,这个称呼对听众颇有一点不恭,但我又一时找不出更合适的词汇来。几年来,于丹涉及的领域以360度展开,从孔子庄子道教昆曲一直感悟到生活,哺育出更多依赖其乳汁的“文化婴儿”,从大爷大妈到国家官员,都乐于把小嘴伸向奶妈的乳房,咂巴咂巴,仿佛重回无知的童年,奶妈喂什么,就可劲儿吸收什么。

于丹讲诗词,自称“选了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唤醒我们对意象的记忆”。把诗词归为“意象”听起来很有感觉,可惜的是,她又一次露出知识贫乏的性格本色。已故古典文学学者顾随,早就提出诗歌的“知、觉、情”三性,其高足叶嘉莹特别强调“感发”的力量,当代诗人流沙河提出诗歌的“情、智、象 ”“三柱论”殊途同归,他们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问题,优秀诗歌作品都是情感、想象力以及认知诸因素的合成品。故此,“意象”只是诗歌的一种构成元素,并不能用来指代整个诗歌。

煽情容易,如实表达自己的感觉难。如果没有感觉,还要做出很有感觉的架势,那就只能酸水直下三千尺了。于丹的讲座还是“论语心得”那一路,惯于任性而为,将庞杂的心得流塞给痴迷的观众。有一节讲“夕阳斜阳”,一个本可以勾起人们无穷遐想的主题,她却径直奔“心灵鸡汤”:一天的日子也有它的边界,走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是一天时光走到边界之上,马上要坠入茫茫黑夜,但是这一瞬间我们还抓得住。这一刻,人心百转千回。其实,归来是一种永恒的心愿,我们一次一次地出发,就是为了一次一次地归来。突如其来的议论,让人措手不及:这还是古人的心思吗?

絮絮叨叨,颇似一个情窦初开的文青,急不可耐地要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智慧浓度。如此一来,古人的好句子都被迫用来注释这份最没味道的解读了。在停顿的地方,她滔滔不绝、饶舌,还有故作深沉的感悟。

于丹式的感悟,可谓荒诞时代的完美结晶。跟央视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一样,就要逼出你的眼泪来——那是渔民们急于要打捞的珍珠。于丹充当了这个需要感动时代的催泪观音,一整套繁复夸张的宣化教育,为的是让神情僵硬的中国人被“滚烫”的真情所触动,泪腺绽开,当他们“自发地”洒下一掬半掬热泪之后,便达成了“和谐”的目的。庞大的催情永动机,会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始工作,揪出你我心头的冷漠,让大家成为一个能迅疾感知“感动”的人。蝗虫歌里有这么一句:“设下这圈套,每天讲中国多好,对着我洗脑。”这或许是港人面对“感动工程”的真实反应。

感动,本为自发情感活动,属于人类最珍贵的感情,自然而然流露的感情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商业化时代的弊端之一,就是偶像制造和感情伪造,滥情无处不在,谁能制造出具有摧毁力的感情炮弹,谁就能抓住粉丝的心,轻易地左右他们的呼吸和血液。以感恩崇拜立国的官方,一直投放巨大人力财力在感动工程的建设上,从新闻 联播里真假莫辨的好人好事、煽情的主旋律电影、先进事迹宣讲团,到无处 不在的提振精神的标语,人们置身于一个被感动的环境里,逼迫感官做出反应:你有义务配合发情。

“女王!”我险些说出这个赞美之词。于丹属于这个体系中的佼佼者,她有能力营造一个迷幻般的气场,令听众走出固执的小我,融入特别易感的群体之中,从中体会集体的温暖。所以,我理解好多人对她的热爱,那是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认同,因为她带给他们梦幻般的时刻——可以忘却自身和人间的苦难,沉醉于一种絮絮叨叨的话语所产生的催眠效果里。她当然可以为自己所具有的能量而自豪,扬名立万,敛财逍遥。她内心相当平静,如同心灵安顿好了的诗人看见夕阳。

我猜想,感动工程师资格的取得,并非像坊间传闻的那样神秘,在现有体制内,能上台面的也就那么一些人:政治正确或假装正确,有点儿学识、有点儿口才、有点儿相貌。如果仔细端详那些脱颖而出的能说会道者,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基于人脉关系的现存筛选机制,总能把那些他们需要的人从人海里拽出来。

当你没有带上一颗易于被感动的心,去与他们相逢,那就什么也不会发生了。

否定一个众人喜欢的偶像是要冒风险的,粉丝们取消关注之类的惩罚都还是次要的,挫折感来自于,你即使能激起一丝涟漪,但终归无损于别人的光辉。他们具有非同寻常的免疫力,而且会把批评看作出于嫉妒的攻击。批评已经不会让偶像们害怕,他们是这个时代保护的宠物,他们也深知这一点。

听于丹讲古诗词,我有难言的生理反应。那副性感的粉脸低胸,吃力得发涩的声调,宛如白开水一般倾泻而出的话语,构造了一幅滑稽粗俗的文化奶妈哺乳图。我深知自己这种生理性厌恶是不道德的,但却无法消除。

几乎无人怀疑,唐诗和宋词是镶在中华文化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先人精神与情感的结晶,二者连用所构成的词组,成为我们所仰慕的中华文明的完美指代。可以说,每个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它的血液,那些美妙的汉字所开拓出的人生心境汇聚一起,浇灌代代中国人的心田。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和情感基因,使我们彼此相认、相容、相爱。

吟诵唐诗宋词,就是沐浴绵远文化之河,无形中完成中国化的过程。领略古人的感情、感觉和思绪,那些美妙的意象在心里营造出一个澄澈明媚的世界,正是这个文字世界维系着中华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享受如此好的人文景致,于字里行间品味古人的心绪,岂非一种至上的快乐?读诗词是一个心动的过程,需要凝神静思,于吟诵玩味中感知真义。慢、再慢一点,放松心情,让珠玉般的汉字跃入你的心灵。

“体会得深,而且说得出来。”学者张中行极为欣赏顾随的古典诗词讲解,但他对泛滥的“解析”之类做法持怀疑态度,“话不少,都是在浮面上滑来滑去。”他认为欣赏“主要靠自己的眼力深入体会”。不知从何时起,也许就是从贵州人民出版社那套《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开始,出版者一味迁就阅读者,花样翻新地制作了一茬茬喂养式古典文学读物,对古诗文一一翻译、释义,把需要付出努力的文学欣赏与理解活动,降格为直截了当地针管注射,古文里微妙的意味和趣味一律简化为意义。与此同时,萌动着一股个性诗意解读暗潮,几位流行作家,从诗经唐诗宋词到纳兰性德、仓央嘉措,一一殷勤把玩,分泌出契合时尚需要的情调,这些矫情做作的小资趣味,用别人的字句浇心中块垒,肆意发挥,罔顾文本本义,任其模糊变质。

若要真正了解古典诗词,选对老师非常重要,好在我们从来不缺好老师。在顾随、叶嘉莹、周振甫之外,还可以读读扬之水的《诗经别裁》,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系列。新近出版的《流沙河诗话》可谓别开生面,作者尝试揭示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在秘密,提出了一系列颇值回味的观点。
 
“近乡情更怯,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诗词品赏者,很多时候怀着这样羞涩的心情,步入幽微美妙的意境,那些经由咀嚼而生出意思来的句子,好似一个个熟悉的乡人一股脑儿涌现出来,等待我们去辨认,此时,你得小心、恭敬、期盼,而不是咧开嘴肆无忌惮地喧闹。

“昨夜我看见新的月亮
 一手抱住了老的月亮, 我怕,我怕,好船长, 我们会碰上灾殃”。这首苏格兰民谣仿佛在告诫我们(王佐良译),后人对诗歌的解释,一旦逾越界限,失去分寸,就会孕育难堪的后果。



原文:http://blog.163.com/wh2021@126/blog/static/1265375942012192450366/?caoge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花自飘飘零 回复 悄悄话 于丹用通俗易懂生活化的形式表达沉闷和久远的古文化,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对此不屑,因为毕竟张扬了些,当然也不排除嫉妒。
我还是挺喜欢她的。
祝花儿情人节快乐,永远甜蜜!:)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平心而论,有些于丹的解说有些牵强附会,但是对时代是有推动作用的,当今社会需要于丹~~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非常不喜欢作者的这个心态,太大言不惭,自视甚高了。。。好像他比于丹还有本事。。。网络时代是滋生这种癫狂之人的温床。。。蹲在角落里满足于自我意淫。。。令人极其恶心。。。
tenyu 回复 悄悄话 当你没有带上一颗易于被感动的心,去与他们相逢,那就什么也不会发生了。
于丹这几年真是太红了。不想搞教学只想出头露脸。挺喜欢她的表达方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