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印钱经济学大将们的屡败屡战
低利率和印钞票刺激经济的效果不好,其实远在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为学界所知。90年代格林斯潘的宽松货币政策一直没有导致通胀,当时被认为是格大人的远见,获得了即没有通胀,也同时有高速增长的90年代Goldilock的最好结果。可这个Goldilock是个短命鬼,到2001年衰退以后,格林斯潘把利率降到接近于零,却再也带动不了增长。2001-2003年疲软的经济实际已经敲响了货币经济学派的丧钟,可是格老和他的接班人伯南克依然执迷不悟,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在利率为零之上,更进行了2-3万亿的量化宽松,也就是直接给银行和华尔街塞钱,其结果如何,前文已述,给了金融界一剂强心针,而实体经济和普通人,创伤惨重,这里就不再重复描述了。实际上,从2001年到2020年,美国增长从以前的3%降到2%以下徘徊,实际陷入了低增长时代。不称之为失去的二十年,至少也是失望的二十年。当然华尔街没有失望。
货币政策在特定条件下的失败,其实也很好理解。我们就用第二个宏观经济学的会计模型简单描述一下: Y = E,Y是总收入,E是总支出,也就是所有人的收入(Y,或GDP)等于所有人的总支出。分解以后Y=C+I,C是消费,I是实体投资,其他政府开支和净出口暂时不考虑。
印钱刺激经济的逻辑,主要在于认为低利率会导致实体投资I的增长,并因此通过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带动消费。但在一个资本全世界流通的条件下显然是幼稚的,实体投资可以在中国,产能完全不必留着经济体内,所以这个假设普通人一望而知是有问题的。低利率导致公司信贷以后在海外投资。
其次,印钱一般也是认为是刺激消费的。但实际呢?低利率导致储蓄者降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银行不付利息了,公司也取消了养老金。401(k)操作对普通人来说有陷阱(如08年金融危机),那么个人的自然反应就是降低消费。所以C对低利率的反应实际上是降低,也就是低利率降低消费。
所以,主流经济学误判了印钞票的威力,从2001年到现在,即没有导致增长,也没有导致实物经济的通胀。你不用学什么高深的数学和经济理论,这些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可经济学家们不知道,你说为啥?
4. 经济金融化、公司金融学和安然石油公司的倒闭
而通胀,却在其他领域出现了。这就是资产市场。公司假如已经指导需求不旺,扩大生产有着卖不出去的风险,而借钱的利息却很低,不借白不借,那么多余的货币该干嘛?自然是把股价炒上去:借钱给股东分红、回购股票、或者购买其他资产、企业兼并(而不是投资扩容)。相比之下,这些操作基本不存在公司运营风险,而金融市场的操作,在央行强制提供流动性的条件下,控制起来,相对容易得多。
其实用公司金融学(corporate finance)最基本的常识,就很容易理解。假设一个公司每年收入为Y,折扣率(discount rate)为r, 公司的估值简略为 V = Y / r。简单地把折扣率等价于利率,那么低利率(r ↓)导致高估值(V ↑),而且在利率接近于0的条件下,这种估值攀升会非常猛烈。有这种游戏玩,企业管理者也会听命于金融投资者,玩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赚快钱即容易得很(不用去挖掘市场、投资实体、承担市场风险),也风险更小。
流动性泛滥的经济体内,会产生整个经济金融化的动力,不光光是企业的股票和债券市场。通俗的话叫实体经济被虚拟经济代替。但这句话什么意思,其实以前从来没人阐述得明白过。
这就是所谓的“证券化“(Securitization)。广义地讲,公司的股票上市,就是把一个经济实体,变成可以交易的证券,这是证券化的雏形。然后,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可以从贷款转化为债券,也能进行交易,这是证券化的第二种形式,从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抵押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的80年代,到各种个人银行债务几乎毫无保留地全部变成了证券的2020年,40年这个证券化也完成了。第三种形式就是各种实体资产变成可交易证券,比如不管是出租房还是各种商业地产,现在都可以装到REIT或者其他载体里面,股权债权都在市场上搏杀。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别人做不到的。这些金融化、虚拟化完了以后, 其实还有各种资产可以证券化。比如你本人。这个也许不太一目了然。那么先讲简单的,你的文凭其实也是一个资产,怎么把它金融化?好,先用学生贷款来为文凭融资,这第一步早完成了。第二步,你本人也可以发股啊,现在这个把你个人未来收入抽成变成证券的想法,有不少人在推动。在这种金融工具的帮助下,文凭这个资产自然要升值,所以大学学费涨,实际也是资产泡沫的一个体现,只不过不容易考到这两者的联系而已。把整个经济都证券化,金融化,那么公司金融学,实际就会给我们很多启示。可是经济学家有没有把他们其实早就知道的公司金融学结论转化为对宏观经济的理解呢?很可惜,完全没有。这下面再讲。
金融行业的发达,自然有其好处,融资方便,有其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但同时,它也提高了投机的动力和系统的风险。简单地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公司每年营收10元,融资成本5%。公司的价值就是10/5%=200。假如有一年管理层幸幸苦苦忙活了一块业务,多收入从1元钱,那增值只有1元,即使增值可以每年保证,公司估值达到了11/5%=220,也未必干得过金融操作。假设他通过银行,把融资成本从5%, 降到了4.5%,那么不用多开拓收入,公司估值也会变成10/4.5%=222,超过干实体,而且refinance的操作,比市场上去开拓新业务,难易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搞金融投机,还可以借助衍生工具,比如用期权,那么玩证券、玩金融自然比干实业要来钱快了。这就好比运动员与维加斯赌场的关系。运动员要赢球才能拿高工资,可是,如果我能再赌场里把输赢的payoff变成球场收入的若干倍,那我就干脆买通球员,决定结果,然后用赌场的输赢来操纵比赛好了。这里赌场换成华尔街,球员换成企业,就是经济金融化的危险。
那么用上面公司金融的简单公式来套整个经济,这个比例是多少呢?经济总量GDP(Y) 大约20万亿,公共股票市值/GDP(又称巴菲特比例, Buffet Indicator),大约1.4,联邦政府债/GDP = 1.2以上,地方政府债/GDP= 0.1, 私人债务/GDP=2.0,这显性的证券化加起来已经有实体经济的 4.7倍。而此外有:私募证券不计入统计,更要命的是隐形的证券化,比如各个政府养老金已经承诺的,但并没有拨款的部分,以后的Medicare亏空等等。有大机构估计这些债务可能达到GDP的 20倍。别吓着,就姑且听之。
即使不用相信这个恐怖估计,用4.7倍数,这也是一个已经很相当高度金融化的经济,也是一个高度杠杆化的经济,其债对股比例,已经在3.3/1.4=2.36上,不是投资评级,应该算垃圾债券。当然,在低利率的操控下,其实进一步金融化证券化还有很大空间,但这是好事吗?
我再讲一个案例,也是一个几乎被所有报道误解的公司,叫安然。原来是一个天然气公司,被誉为最聪明的能源企业。它的垮台,也直接导致了安德逊审计所的倒闭。所以一般都把这个失败归结于财务造假。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个公司,财务造假只是一根导火线和定罪的法律条款。真正让安然完蛋的经济原因,是它采用了Mark to Market Accounting这个财务报表原则。也就是说,安然从每年报告一个项目有多少收入的传统企业,变成了一个开发项目,然后把项目所有未来收益折算成市场估值的金融企业。因为它可以把每年10块钱的收益Y,变成200块钱的市值V,所以它一度是市场的明星。但这种快钱也导致它不断增加杠杆,实际上报了虚高的收益,而到2000-2001年资产价格跌落的时候,破产已经是必然的,财务丑闻只不过加快破产的过程。
金融化增加了系统的脆弱性和风险,这也是公司金融学可以教给经济学的常识却被忽视的一节课。